西西河

主题:“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都发现了什么? -- 回车

共:💬121 🌺797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与回车兄商榷:什么是科学的态度? -- 有补充

不仅青铜,包括车辆、小麦,除非未来的考古挖掘,找到了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存在一条青铜的技术传播路线,否则就不能“而要承认青铜技术就是打西边传过来的”,这个才是科学的态度。

青铜的起源,离不开两个条件:第一是进入了原始农业,进入了定居生活;第二是有燃烧技术,能掌握高温。这两点确凿无疑在世界四大五大文明发源地,不存在什么一个传一个的关系。

其次是要有资源:有铜矿,有铅或锡矿,还必须是地表矿,不能是深井(没有金属工具挖不了深井)。中美洲缺乏这种自然资源,所以就没发展到青铜时代。

资源还包括燃料资源,草原、沙漠确树地带没戏,古代德国那种黑森林,树太大了,也没戏。

河西走廊地带发现过冶炼遗址吗?一件小铜刀,谁知道那是不是什么时候、包括后几千年搞古玩的人带过去、无意或者有意遗失在那里的?一把小铜刀就代表青铜技术?

别着急。

通宝推:自由呼吸F0,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西方在考古方面的造假,其实也不输潘家园 -- 补充帖

实锤的就有:日本藤村新一的“石器”,克拉科夫“兽骨案”。

家园 在西方学术体系里

所有的学说,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假说,而不是真理。无论是人类起源或者宇宙起源还是进化论或者板块漂移之类的其他什么学说,统统都是假说。

也就是说西方人研究任何东西,都是先抛出一个假设或者假说,然后在这个假设或者假说上找证据链,来证明自己这个假说。说白了,就是立场先行。但凡立场先行,就不可能客观,无非是主观程度的问题。

同样的人类起源,同样的化石证据链,西方人可以说是非洲起源,中国人也可以说中国起源,无非是证据链化石链按自己的需要摆就行了,我怎么需要就怎么摆。

再说了,西方那个170万年前的非洲头骨是不是伪造的还是个问题呢。我对白人在历史问题上的学术道德,可是一点也不相信。白人伪造文物的黑历史多了去了。

历史学,人类学尤其是人类起源和上古历史,完全是关于意识形态先行的学科,这些学科本质上不是科学,而是证明西方人优越的西方中心论的产物。它们从根本上属于政治或者宗教。

家园 那个真是黄巢的诗?

倒像是鲁智深的自画像😄。

家园 美国有不同色调的黑色皮肤吧

有的黑得发亮,有的中等,有的就是浅色的。

家园 突然反应过来美国影视里的黑人基本都是黑白混血,基本没有纯黑人

原生黑人的肤色可真是跟巧克力差不多,黑的发亮

家园 并非如此

地区不同的黑人肤色有色调差别,甚至很大。

家园 前面不是在说肤色吗?

客家人验证了,不过一两千年时间,肤色可以从浅到深。

家园 请别装傻:生下来的孩子黑不黑?头发卷不卷?门齿

铲不铲?头发变颜色没有?

见前补充 4883693
家园 难道广东人的孩子生下来不比北方孩子黑?

是你装傻还是我装傻?不到三句话从肤色转进到头发了,好在西西河不删帖。

家园 "广东人的孩子生下来比北方孩子黑",这是你的新发明?证据呢?

谈肤色进化,一是只能体现在遗传是否表现上,长大之后晒黑了与进化一点关系也没有。二是学术界关于肤色的概念,不仅仅是皮肤颜色,包括头发、眼睛、牙齿等一系列特征。

家园 你家的学术界?

学术界关于肤色的概念,不仅仅是皮肤颜色,包括头发、眼睛、牙齿等一系列特征。

请拿出证据来。

家园 非常好的问题

或者说,在比较各考古点所发掘内容,以此来推断时间先后时,是否也考虑各考古点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说,这些考古点之间,在远古时期,相互之间有没有交流、传承的可能?还是各自独立发展?

这个问题非常好,专业人士肯定考虑过。

首先说文明之间的交流问题,不仅古代中国的各文明、文化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中国与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之间也存在长期的、广泛的交流。文明源自交流,交流促进文明发展,这应该是历史学界的共识。人类历史反复证明了这点:越是便于交流的地区,文明越发达;越是不利交流的地区,文明越落后。

推荐一本历史科普读物:《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美国是每个历史学家麦克尼尔父子,英文书名《The Human Web, 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J. R. McNeill & W. H. McNeill。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如此:文明源自交流,交流促进文明发展。中华文明圈内的各遗迹存在明显的交流证据,如大同小异的陶器、大同小异的玉石器、大同小异的墓葬、大同小异的青铜器、大同小异的刻符等等。

其次,龙山、二里头、二里岗三地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这点在《翦商》书里也有相关说明。

首先是,二里头和二里岗的关系,作者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推测,二里头一期到三期是明显同一文化的演化,可能是夏朝吧;三期末尾分出一个四期,应该是商早期。

《翦商》里推测,二里头的夏被商攻破后,商人没有马上废弃二里头,而是在旁边二里岗建了一个新的城,同时保留了二里头的城市。后来商人内部出现分裂(作者猜想是因为祭祀是否需要人祭),二里头派战败,二里岗派战胜。二里头城最终被毁弃,代表商早期结束。然后是动荡而短暂的商中期,商人多次变更都城,最终盘庚定都于殷,进入商后期。

龙山则比较复杂,百度百科——龙山文化

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山东半岛,而河南、陕西、河北、辽东半岛、江苏等地区,也有类似遗址的发现。

中国考古专家根据几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别给予文化名称作为区别。一般的分法是: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即最初由龙山镇命名的那种遗存,其分布以山东地区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豫东地区也有分布,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

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或相当这个时期的遗存,发展为中原地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一般还分为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三个类型。

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泾河及渭河流域,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新发现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3]

现在比较公认陶寺是尧都,陶寺的衰落和二里头代表的夏的崛起基本是衔接的。

通宝推:bigbug,铁手,
家园 三星堆文物怎么会没有精神共鸣?

三星堆神树

太阳崇拜这是古代人类普通现象,但是有十日传统的只有中华文明。三星堆神树上的十鸟(缺顶鸟),普遍认为是太阳鸟的象征。三星堆神树也被公认是“建木”。

三星堆玉器

玉石崇拜,特别是玉石礼器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特征。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近80件牙璋类文物,其器型与夏朝二里头遗址的牙璋几乎一模一样。

三星堆陶器

三星堆遗址中发现最多的就是陶器,而且其分布范围也远比青铜器、金器广泛,在整个遗址中普遍被发现。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中以青铜器、金器和玉器更为引人注意,如果说这些精美、贵重的器物体现的是当时统治阶层的器物生活,那陶器则体现了古蜀国人日常的生活形态,除了统治阶级使用,寻常的百姓也普遍使用,更能反映整个三星堆人群的日常生活。

“三星堆文化”基本的陶器组合有小平底罐、圈足盘、高柄豆、尖底罐、尖底杯等,还有一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鸟头柄勺,除此之外还有益、杯、盘、盏、豆、碗等器物。与前面的宝墩文化差别很大。

三星堆其实最早的器物都以平底器为主,但后来一些陶器逐渐由平底变成了尖底器,这些尖底器就成了古蜀文化的特征,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三星堆出土的这些尖底器,底部非常小,呈圆锥状,无法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那古蜀人是如何使用的呢?其实在遗址中还出土了一种类似器座的器物,尖底器可以放置在它的上面,所以很可能两者是搭配使用的。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百计的“鸟头把勺”,勺体部分大多已经损坏了,只剩下有鸟头造型的“勺把”。鸟弯弯的勾喙与鱼鹰极为相似。有的考古学家认为三星堆古蜀国可能与传说中第三代蜀王鱼凫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一大批“鸟头勺把”就是非常重要的依据之一。三星堆有着大量的鸟崇拜的器物已经是学界的共识,比如在青铜器、金器中都有鸟的形象。但是这些“鸟头把勺”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到底对应着哪几代蜀王的时代,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除了这些三星堆最为典型的陶器外,还有一些陶器可能受到了来自于其他文化的影响。比如陶盉,这种器物多出现在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中,在商周时期更是被制作成了青铜器。从功能上讲专家们基本上认为它是酒器,这种器物口部呈圆形,口的一侧有一个管状的流,像我们今天的茶壶,便于流出液体;器身的一侧通常还有一个錾,方便人们提起来。陶盉下部还有三只中空袋状的足与器身想通,这样既可以加大陶盉容量,又可生火加温,用于温酒,设计极为合理。在三星堆遗址的一个土坑中,考古人员曾发现有一件陶盉与20多件瓶形杯放置一处,可见这些酒器是配套使用的,古蜀人用盉盛满酒,喝的时候倒入杯中饮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如此多的酒器,可见酒被普遍的饮用,这在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三星堆时期农业的发达,有足够多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

三星堆的陶器:发现最多的其实不是玉器,不是青铜器,而是陶器

家园 三星堆文化的上限大致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甚至末期

许宏:三星堆文化要晚于二里头文化。

有四川的学者说,三星堆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年前(约公元前2000年),这是不可能的。

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陶盉等二里头文化风格的器物,而这类陶盉在二里头遗址中的年代是二里头文化二期(不早于公元前1700年)。考虑到文化传播的时间差,三星堆文化的上限大致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甚至末期,也就是不早于公元前1600年。

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测年结果显示,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是公元前1750-1520年。所以我们说,三星堆文化的上限可以早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但不可能早于二里头文化。

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原文化的持续影响,才使三星堆文化由新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在四川盆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但其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已相当于殷墟时期。

至于三星堆出土的面具、金杖、青铜神树则显示,三星堆文化还受到中原以外的文明影响。但这些因素具体从何而来,由于缺乏直接的证据,目前还无法判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