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中国古画中的细节 -- 铁手

共:💬31 🌺280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山水画也有写实为主的流派,比如明朝的吴门画派

代表人物有著名的唐伯虎、文征明和仇英等人。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这个画风和欧洲一些全景版画风格相似,可能是受到传教士带来的欧洲画册的影响。

通宝推:铁手,
家园 这可能就是“富贵”气

古代花鸟画的主要作用是装饰,到五代时形成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大工笔流派,时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您看到的这几幅应该就是“富贵”派的。

宋朝崔白的《双喜图》则是“野逸”派的代表,台北故宫博物院应该也收藏了一幅,其中部分看起来很像现代素描。

https://ishare.ifeng.com/c/s/7nElAWY3JaL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数字敦煌,虚拟莫高窟。 -- 有补充

数字敦煌 https://www.e-dunhuang.com/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北宋 千里江山图,收藏在北京故宫。这个题材的舞蹈这二年很火。 -- 补充帖

宋徽宗的图画院,作者王希孟是画院学生当时18岁。

点看全图

家园 故宫的《千里江山图》20号撤展了,加茶文化特展国博是文艺复兴 -- 补充帖

乔尔乔·瓦萨里的著作 Vasari's Great Book《艺苑名人传》。

是关于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重量级百科全书。佛罗伦萨艺术复兴时期的。

一带一路峰会,最近的特展很多精品可以去看看。如国博和美术馆,上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去预约。国博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8号撤了,但有长期的专题展 明清山水画、中国古代玉器。

其实有空去看看技术展览,除了汽车还有其它现代产品。城里距地铁站近的北京展览馆、国展朝阳馆、农展馆,远点的国家会议心

家园 古画中的建筑和家俱也是我感兴趣的

看到过一些建筑和一些家具,但是还没有个总体概念,也许会找点时间琢磨琢磨。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人写了书什么的可以看看。

或者,有没有兴趣写点?我肯定会找点时间看图然后写点感受。自己琢磨的,体会可能更深一些。

家园 国内有古建专业和古建维修人员,书店里这方面的书很多

室内陈设设计中分有桌椅设计,常有大赛。建筑、园林、室内设计,意大利的、英法的、北欧风格的,国内有园冶 皇家园林苏州园林和明清家具。戏剧艺术方面的舞美设计,有服装建筑陈设。

国内常有清美(原工美)和国美 艺术设计展活动,央美的视觉传达设计。

还有马未都先生这方面的书 讲的浅简易懂。更好是去博物馆,尤其皇家的文物看完对质量工艺的繁复认识深刻。美学总是与历史文化传承相关。

通宝推:铁手,
家园 只能说点个人看法

当初大学里学的是建筑架构,对建筑学只能仰视,羡慕的不行却没那个能力和素养去改学这个专业。同学里倒是有一个拿了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师两个证,也是个强人。(话说注册建筑师可以说是国内最硬的证之一,十几年前就有9国承认,现在又搞了很多国际互认,承认的国家应该更多了)。

建筑画属于美术里一个特别的领域,既有审美的用途,也有实际用途。使用的工具包括墨线笔和马克笔其他美术作品很少用到的工具。通常一个建筑师都要有过硬的手绘能力。

而说到中国古建筑,其实古代画家用的技法和工匠们用的没太大区别,主要基于投影而不是透视。在现代,工程图纸一般用投影法,而效果图一般用透视法(最常见的就是地产商给的效果图)。而中国古代画家用的最多的还是接近45度的斜投影,来达到伪3D的效果,也称为2.5D,这个技巧在早几年的游戏中用的比较多,有些甚至可以和真3D譬美(当然现在主流游戏大多是真3D了)。

关于如何欣赏,个人觉得不如直接从古建筑相关作品入手,比如《中国古建筑史》,《营造法式》等,其中的很多图和古画中的建筑是相通的。号称“建筑四杰”的刘敦桢、童寯、梁思成和杨廷宝,都有作品传世,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古建筑史》以及其附带的手绘图,这个本身就可以看成是美术作品了。

除了古建筑的“形”,还要关注其“神”。比如中国古建筑中的房顶是有等级的,最高的是庑殿顶,故宫太和殿用的就是重檐庑殿顶(类似两层庑殿顶叠加),而大家最熟悉的天安门则次一级,是重檐歇山顶。另外比较特殊的就是天坛祈年殿,它是攒尖顶,单从屋顶上看等级比较低,但它又用了三重攒尖顶的形式,从数量上看又比其它采用重檐的顶级建筑要多一重。这个可以从侧面反应古代皇权和神权的斗争。

然而现代很多所谓仿古建筑只重“形”不重“神”,甚至建个厕所都用上了庑殿顶。殊不知这在过去可能是要杀头的。 当年北京提出“夺回古都风貌”,在这个口号下给很多现代建筑戴上个古建的屋顶,史称“帽子运动”。比如北京西站两个站房,一个顶了个三重檐亭子,一个用了两重檐屋顶,不能说没有效果,然而有强烈的拼凑和突兀的感觉。

造成这个的原因,个人认为中国古建筑是个体系,很多元素都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出现的(有个说法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构件几乎没有纯装饰性的,都有某种功能,然后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行美化),而且要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更大的问题。而带帽子的做法实际上是把两个不同体系的东西强行捏合在一起,因此产生违和感也就不奇怪了。总之,北京这次运动可以看成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尝试。

关于这种建筑体系内部的某种“无名特质”,可以看看《建筑的永恒之道》,以及姊姊篇《模式语言》。这两部作品意外地在软件设计领域掀起一股“设计模式”的热潮,恐怕是作者想不到的,同时也说明建筑界可能低估了这两部作品。

说到软件,不得不提近年兴起的生成式建筑设计(Generative Design),大体上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程序,在一组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自动生成符合一个或一批要求的造型。通过这种方式生成的设计,初看起来很怪异,但仔细看又似乎确实能看出其中蕴含某种深意。

上面扯的有点远,回到中国古代建筑画。从隋唐到明都有界画传世,其中不乏大家作品,比如张择端,仇英,郭忠恕等,也有一些佚名的界画比如刘海粟美术馆的《游春图》也不错。明以后因为界画被批评为”匠气过重“逐渐衰落,但同时因为西方的影响,画中建筑逐渐开始基于透视原理作出,比如郎世宁,以及很多外销画。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天狼星,PCB,黄序,土木辛科,桥上,西电鲁丁,铁手,
见前补充 4932792
家园 西客站与世纪坛 那还是选西客站吧。 -- 有补充

两座标志建筑南北正对着。看惯了后 西客站也还顺眼,就当古楼建在高台之上。世纪坛的中华文化元素在哪呢,与日晷比就有些走样,指针上移让出中心做舞台。

好像资格互认 国内注册建筑师要与美国申报考个英文卷、注册结构师要去香港补个考也与英国互认。与国际驾照类似。

见过位更狠的人,拿下建筑结构监理投资咨询四个注册。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3)
家园 设计界有句“五彩斑斓的黑” -- 补充帖

挨到世纪坛的方案,不被修改坛生是不完整的。从第二轮胜出 其后经过了四十多次的修改,领导改的不多。

其实想修回日晷也不是不能。麦迪逊广场花园娱乐公司(MSG) 和拉斯维加斯金沙公司合作建造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球形沉浸式体验中心“MSG Sphere”,而它那巨大的球屏是中国元享做的。MSG主体并不够圆是外屏包圆的。

点看全图

家园 补图 -- 补充帖

中华日晷

点看全图

建造中的MSG主体外 球体全面屏

点看全图

家园 看图识话,技术支持下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公建风格。 -- 补充帖

猜设计师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有本冷门书,从古画中看茶家具

杨玮娣《茶事影像:古画中的茶生活与茶家具》读书会

作者是北京工业大学的教授。书名就可以看出其内容

见前补充 4932990
见前补充 4933023
见前补充 4933423
见前补充 4951401
家园 我严重怀疑是不是文人根本学不会透视原理,根本就画不像

所以才扯出来一个什么气度神韵之类的玄学标准,并且把“画得像”贬低为“匠气”。

学不会透视,更懒得去琢磨透视的数学原理,只能拿神韵这种玄学词遮羞。

家园 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窗含西岭千秋雪已是立意透视,平远高远这些是技术透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