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王家卫的电视剧《繁花》 -- 江上渔人

共:💬108 🌺996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国际主义是口号也是道德高地

还是不能丢,丢了就完全堕入民族叙事,那是要与世界为敌的。

虽然不必将口号和道德视为现实的规则,但它在现实的世界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修文德以来之”的文德;在很多情况下,具有低成本找到合作伙伴降低交易信任的作用。在毛泽东时代,高举反帝反霸的旗帜,其实没有花多少钱,就实现了大国地位的上升,也带来了长远的经济与社会利益。现在中国在第三世界能够吃得比较开,不能不归功于当年毛主席打下的基础。

当然能将口号和道德高地视为绝对的规则,膜拜信奉然后像宋褰公被口号和道德高地缚住手脚,但若这个世界全都没有这种道德意识和规则,在任何地方都赤裸裸地唯利是图,恐怕还是走不长远的。其实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做法,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将自由民主作为其外交的一个道德口号,总的来看,对其外交也是加分项的。

长远来看,中国不能只做一个唯利是图的搭便车者,总要对人类有所贡献的。这种贡献不能局限于说自己内部减贫多少人,解决自己的问题。总归要在世界范围内树一个旗帜,让世界人民知所趋赴。

这个旗帜,归根结底,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资本主义,一是社会主义。你还要这个政权,你还要这个体制和道路,那么,归根结底,就不能抛弃国际主义。归根结底,还是要阶级叙事。上一个不要阶级叙事的掌权者叫赫鲁晓夫。说什么全民国家、全民党,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要不要阶级叙事,不能局限于短暂的得失,不要因为资产阶级有矛盾,工人阶级内部也有矛盾,不要因为阶级叙事有局限,然后把这个矛盾无限夸大,然后自以为掌握了世间真理。

主席奋斗一生,唯有一念救苍生。我相信,他对于人世间的冷漠,对于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国民的劣根性,一定是深有感悟的。他说,他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他那么喜欢鲁迅,又经历了那么多流血、背叛、杀戮,对于底层民众的麻木、自私、劣根性等等各种缺点,我相信,他比我们大多数人的感受会更深刻。但即使如此,他仍然热爱这个满是缺点的人民,仍然相信人民,他仍然高呼“人民万岁”。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不是用所谓的客观的数据(好人坏人比例多少)的问题,这是终极信仰问题。

因为相信人民,因为相信阶级,因为相信国际主义,这个世界才是有救的。

现在的中国,不是阶级叙事讲多了,恰恰相反,就是因为阶级叙事讲得太少,太多强调个人奋斗和个人天赋,所以才导致事实上阶级分化对立,甚至比欧洲国家还严重。回到主席思想,讲阶级叙事,说危害很大,我倒觉得,这恰恰可以补近几十年之弊。改开以来,阶级叙事被搁置,事实上都是用个人叙事、致富叙事来取代,阶级分化、个人道德沦丧、官员贪腐、底层群众缺乏购买力乃至人口生育率下降,恐怕都与这个叙事有着莫大的关联。

通宝推:ccceee,真离,
家园 王家卫是艺术家,是大师

上海需要这样的大师来帮忙,塑造形象,制造热点,留住辉煌,抓住流量。

事实上也确实挺成功,抓了一波流量。和平饭店的套房涨价了,黄河路变成网红打卡点,苔圣园年夜饭预订一抢而光,宝总泡饭、排骨年糕、大王蛇等火了一下。剧中出现的服装、饰品、食物都跟着受益。演员们都喜气洋洋,得到了一份职业提升和肯定。

上海接下来应该划一个历史风貌区,专门挂各种夸张的霓虹灯,南京路、黄河路都可以,店铺卖什么倒无所谓。现在这种不多了,变成稀罕景观了。浦东的摩天大楼夜景很高大上,就是太远了,不够艳俗,没法带给观众参与感。

家园 立论、论据、结论正确,但没看到其中的逻辑关系。

第一句正确,第二句不认同。

劳动使人光荣,人民是大英雄。这是毛主席认证过的,毋庸置疑。

《繁花》是大毒草,不认同。

在此剧中,宝总,阿宝算是霸道总裁了,从倒卖国库券到炒股、外贸到房地产,详写的是炒股、外贸的部分,从皮包公司到资产千万的皮包公司。没看到叙述阿宝如何官商勾结、坑蒙拐骗,反而促成了三羊及其高仿(换牌)的进军上海,上海服饰的上市,在其中受到竞争及不良国资的打压。

4个灰姑娘。一个初恋公交车售票员,想润到香港踏入中产,结果香陨97之前;一个东京银座服务员,回到上海开个小饭店,上下求索抠抠索索最后攒了50w(90年代93年94年左右的上海),上香港开分店;一个外贸局(公司)曾掌管众外贸企业生死的准科长,下海后在霸道总裁的帮助下独立代理沃尔玛的牛仔裤订单,最后可能与霸道总裁喜结连理;一个炒股失败洗钱成功还债出家的大饭店老板(这个不算是灰姑娘)。这四位灰姑娘的奋斗或说努力过程剧中都有描写(好吧,第一位没具体展开),有一定的独立性。并没有一直依靠宝总(阿宝),喜结连理暗通款曲高富帅白富美踏上人间巅峰。这和国内这些年来的水剧泡沫剧神剧形成鲜明对比,一些细节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状况,还有一众小人物小角色,并没有因其小而匆匆带过,细细描写栩栩如生并发出了他们视角下的声音,咱从那个年代过来,懂的都懂。

回到题目,此剧反映了当时乱象,英雄美人淘金上海滩,没有拳头枕头,有素描有特写,有来龙去脉有张力,好不容易出来个精品,大家喜欢看,作为一部戏已经可以了。有毒?批判再吸收啊。

真正想要看歌颂劳动的戏,除非等到人大会议代表工农比例达到四届人大的水平。如果达不到,还是洗洗睡吧。

通宝推:super97,真离,
家园 繁花看完了,聊两句

顺你这贴就回了

先说演员吧

演的最差,我觉得是男主胡歌,老是那么几个表情,啥都不在意,怎么有情有义

演的最好,应该是唐嫣,不过这个演的最好是和她自己比,是对比过去唐嫣的演技。在繁花里面唐嫣进步非常大。最初汪小姐时期甲亢式的演技,是山寨年轻版的郑裕玲,后来变成小汪,成立明珠公司之后,唐嫣把山寨郑裕玲的部分去掉了,直接变得柔和平易近人。这是这部繁花里面唯一一个演技有变化,能够让观众看的到成长的角色和演绎。唐嫣做的不错

然后说董勇。董勇应该是这部片子里面剧情设计最出彩最给力的一个人,属于整部片子的核心人物。董勇演的也是挺好,从最初的跪舔资本家到出名之后的傲娇起来让资本家来跪舔自己,最后帮助汪小姐有情有义角色升华

辛芷蕾大概是这部戏里面最装逼的一个角色,从头到尾就是装逼。她确实也装出了格调,看起来很美,但是这个人是空洞的,是不脚踏实地的。这个空洞,不是辛芷蕾的问题,反而更像是王家卫的问题,是导演的追求导致了这个算女主的辛芷蕾看起来很帅很飒很傲但是。。。不真实。不过说不定导演就是这么要求的,谁知道呢

游本昌演的爷叔在这部片子里面很典型,很著名,特色化演的超好。但是这个爷叔角色本身更像是犹太人,或者说更像是白手套

剧情我觉得很奇怪,90年代的背景+解放前上海的剧情+香港的各种桥段,从龙傲天宝总,演到宝总的女情人们,再到女情人们分崩离析自寻出路,最后宝总股市大战三百回合。感觉就是回忆改开往昔峥嵘岁月,长江黄河不会倒流的意思。看完也就完了,确实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回忆,反而是最初几集的霓虹灯光闪瞎了我的双眼,看的我眼睛很难受,这点给我留下了记忆。对了,还有各种场景丢帧,一卡一卡的。现在的视频剧集,随着技术进步已经不会因为码率过低而出现丢帧的情况了,这个丢帧极有可能是王家卫在故意装逼

家园 一人之下是那个奇幻漫画吗?

搜了一下,有漫画、动画片、小说、手游都叫这个名字,不知道是哪个

家园 核心是出逃,香港新加坡都是一个意思

对于去香港的资金来说,核心要素是脱离共产党掌控,香港做不到就去新加坡,新加坡做不到就去欧洲。你怜惜他们,他们可不在意你。

这套所谓的瓶瓶罐罐,已经是他人所有的资产了。你想着别人手指缝里给你留万分之一的挂靠费,还不如直接封死一个吃一个。

你想想币安一个人四百亿刀,够你挂靠多少年啊。

家园 嗯,漫画

动画是按照漫画拍的

家园 敌我观念不实用

你既然举了币安的例子,应该知道赵长鹏被SEC一通好割。

比特币在我国是不合法的,但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思考:为啥美国人割得人家服服帖帖,共产党割起来人家就要外逃?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规矩没建立起来,很多时候拍脑袋弄死你。

-

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你可以说资本在香港是为了脱离共产党控制,但本质上,其实共产党对香港还是有基础的控制的,而共产党对新加坡没什么控制。

那么问题来了:资本跑香港和在新加坡,哪个对我国更有利?

家园 什么叫立了规矩服服帖帖?

谈好和解,走个过场,人到美国,扣留带走,轮流扒皮,这叫立了规矩,服服帖帖吗?

额,你说是那就是吧……

至于资本外逃之后去哪,我已经说了,脱离掌控就是根本,留在哪里对我们都没好处,都是反华,当然几个烂番茄里选,肯定是去欧美最好,毕竟剥皮示众多少有点用,其次远离之后就失去了干涉国内的活力。

家园 该走的终究要走,留不住的,与其想方设法留住

不如多留点资源给后人,鼓励他们走出一条新路来。

家园 别的不知道

新加坡的钱,既包括李家的大小金库,也包括这些年新移民的那些新富的身家,基本上都是美国的。

福建号到不了的地方,这里地方的钱或者资源都不可能是中国的。

家园 我建议你想一想

美国为什么可以这么搞

我们会发现,FTX倒了,赵长鹏被弄了,并没影响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狂热,也就是说人家几乎在“无损割韭菜”

而我们似乎还没干什么,就搞得资本如惊弓之鸟。

想一想可能的原因,不要带着抵触情绪说什么“你说是那就是吧”。

-

再说了,资本为啥就该“反华”?意识形态的顽固分子应该是少数派才对。上面也说了,美国人对资本也很凶残,还有欧洲扣俄国人资产、法国对富人课重税,也没搞得所谓资本都反这些国家。

香港特殊地位的价值是很高的,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你如果有能力驾驭,就可以产生无数的好处,甚至会被斯诺登在全世界挑选一个地方时选中。如果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香港的改变,对我国来说,无疑是损失。

思考问题不要像网上的小年轻一样,“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发展出一些神奇的价值观,到处树敌,尤其是对自己人重拳出击。新中国的政治智慧,在于“统一战线”。

家园 这个就是所谓的抽帧,王家卫的电影里经常用

比如《重庆森林》里林青霞戴着大墨镜穿行在重庆大厦里的那些镜头

家园 寒假看完了《繁花》,如果习惯王家卫的风格,的确还可以的

画面具有鲜明的王家卫风格,简直像一个超长版的王家卫电影,如果比较习惯王氏风格,那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配乐选的不错,尤其是张学友的《偷心》,真是太贴切这剧的腔调了!

家园 繁花拍得很唯美,不过稍微有点假

但是对沪语观众来讲,应该丝毫不影响观影体验,重温九十年代老上海浮华中的烟火气。

人物上讲,感觉雪芝,金花,爷叔比较符合那个年代人的强调,汪小姐太吵了。

印象里九十年代到上海的感觉,就是上海姑娘气质偏清冷,穿衣服特别好看,如剧里雪芝,哪怕穿上花棉袄,依然难掩芳华。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如是,好看就够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