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商榷】从起诉莫言看民粹主义对社会的反噬 -- woyan

共:💬644 🌺3670 🌵1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3
下页 末页
家园 补充一下,我不是不知道美国的优点啊,我看抖音的宇宙节目 -- 补充帖

几乎所有探索外太空的都是美国飞船,或者欧洲的,大家都知道。

这个东西再怎么吹,也没办法啊,虽然是美国有一段的操作,但是也是美国牛皮啊。

我也不好意思说,我们中国正在赶上,我以为,差距还很大,虽然说我们有天宫项目等等,这肯定不够,远远不够。

我以为这才是美国的厉害。我是羡慕嫉妒恨。

家园 他们几个劣迹斑斑

当时说有个网友每个帖子都能得六朵花,所以是特务。人家申诉就利用监察权限把人家封了。因为他们马甲多啊,菜根谭选监察有优势。所以后来铁手直接把监察制度给废了。这是某一次菜根谭申请认证会员被揪出来的黑历史【原创】我反对该网友通过认证会员,理由如下。要不是这个我也记不住这个ID。

其实马甲不马甲无所谓,发言拿出点真东西来也行啊。大家来没有大腿也没有屁股看的西西河,不就图看点墙里没有的新鲜观点、新鲜消息么。他们历来的本事就是这个钻裤裆,把真正提供价值的网友恶心走。或许他们KPI是这个,所以敏感也说不定。

通宝推:川普,燕人,ccceee,河蟹,
家园 那你能先确认下这个事实吗?

现在你是不是承认这个事实:你是要死的。

至于你死的原因,是被枪打死,还是被车撞死,还是你老婆给你戴了许多有颜色的帽子把你气死,还是病死,还是你搞小三被小三的老公砍死等等,这些都不重要。

注意,我不是讨论这个事实背后的成因,而是想先确认你是否承认这个事实的存在,然后再接着往下辩论,不确认则没意义。

家园 现在很多重磅级官媒,在重要的新闻下都是禁止评论的

这可真是很有意思啊。要知道“莫谈国事”一直是新中国的文艺作品中对前清、北洋和国府无情嘲讽的重要内容啊。

是害怕缓则太多,还是群众是愚民会被少量缓则带节奏,哪条听起来都不怎么对劲吧。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都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是某人对于如何打破历史周期律的回答。对这人,很多人口头上是很支持的,那么对他提出的办法呢?叶公好龙吗。“整天说唤起民众,民众真的起来了又怕得要死”——也是那个人说的。

我觉得有个标准简单而且实用,就是是否敢对台湾说,我们是要解放台湾。如果只是统一,那康熙消灭郑家政权也是统一,那又有啥不一样呢。

通宝推:史料推理,
家园 燕人是汉奸,非常至于

燕人不仅是汉奸,还是个失败的汉奸。

家园 这有啥难的

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确定我一定会在某天死亡。

确认完毕,轮到你来确认我提的几个已经发生的事实。

家园 所以台湾不是问题,内部才是问题

台湾只是用来转移内部矛盾的泄压阀。这就是我认为可预期的将来,没有统一行动的理由。除非到了内部矛盾深刻到跟俄罗斯一样无法维持,必须用战争转移的时候。由于中国人民过去几十年的辛苦劳作,目前的积累足够领导层折腾一阵子,这个临界点应该还比较远。

通宝推:ccceee,
家园 关键很多评论太打脸

摘录两个马斯克发射卫星的评论:

单位有保密协议,写了很多又删了。每天看着那个实验室,总是想到那些造大国重器的前辈。想必他们也有那么多个日夜,心中只有一团火。而有句话,只能激动万分地对自己一遍一遍说:快了,就快了。马圣开源之日,诸君且听龙吟,年底长九不量产提头来见。

早上起来看到搜不是第一就知道成功发射了

家园 窃钩和窃国的重点是双标

窃国者候对不对?无论窃国者候对不对,都不能推出窃勾对不对,两个是平行事件,不必然。至于说相互影响,同一个体系下,是当然存在。

窃钩和窃国的重点是双标。同样是窃,一个被诛,一个成为诸侯。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公平对待同一件事,就无法让人信服。

同样的,如果要因言入罪,不能只网暴最后行政处罚一个写了篇没几人看到过的网文的校长,而是要连大老虎一起打了。否则上梁始终不正,怎能指望下梁不歪?

但是,因言入罪要慎重。革命总是吞噬自己的儿女。俺不知道审老师有没有经历过文革。但八平方应当是经历过的吧?八平方的开头,大家也不过是要求打击官倒,要求公平而已。结果后来越来越激进。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网暴”主流是“民主自由”。没有最“民主”,只有更“民主”;没有最“自由”,只有更“自由”。当时谁敢说反对就是“反民主自由”。这不是“滚出去,我们在讨论民主自由”的典范吗?

回到这篇小说。俺不知道审老师看过原文没有?如果没看过,俺把网上找到的原文转载如下:

一场遭遇战,猝不及防。多个半月的搜索,终于,返城不远的一个偏僻山坳里,发现了仇人的踪迹。

山坳里就几户零星的破落人家,早没有人烟的气息。有的只是满山的灌木,还有那连片的杜鹃花,嫣红的花朵,褐色的枝桠,一眼望去,看不到地面,连片的杜鹃铺将开来,没有惊艳的感觉。终让人感觉是萧条的晚秋,一片落花满地的烂泥塘。

二三十名左右的共匪,在灌木间跳跃,却没有分散逃窜,围着一圈,边还击边撤退,奔向山坳左边的小山坡。岗田大佐知道,他们跑不了了。重重包围圈已经形成,留给他们的只是投降,只是死亡。

岗田眼光充满了血丝,但满腔的愤怒仍支撑他,像一只狂躁的狮子一样,不停地指挥着队伍围攻。所有的士兵,前冲,前冲。儿子,终于可以给你报仇了!想起儿子来,岗田心中阵阵隐痛,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来不干预军事的宝贝儿子,只为到这里看老父亲一眼,在武装护送的军车中竟被截了,还是一帮破衣烂衫的土八路干的。

抢了我的儿子,还要去城里破坏?想到儿子凶多吉少,复仇充溢着岗田的心胸,一定要拿着小股军人祭旗!

包围圈越来越小,敌人被围在山坳边的小山包上,轻重机枪的绞杀中,六零迫〇炮的轰炸下,毫无屏障可依的小山包,差不多削成了平地。小树枝四处乱飞,一炮过去,漫天的黄土,失杂着树枝树叶,还有零星的杜鹃花,飘飘荡荡在血色里,空气中透着血腥味,像是有人在洒向空中的花瓣祭礼。

抵抗的枪声越来越少,突然间,山顶有人拿着好像是拿白色的布晃了一下,然后就突然被按了下去,反抗的枪声又响了起来,敌人内讧了!顽固不化,谁要你们投降,我要你们死,岗田疯狂地嘶喊着,“冲!冲!”

目标越来越近,士兵们催促投降的喊声也越来越大。终于,山顶已经几乎消失了所有的声音,士兵们一面打着冷枪,一边慢慢向中央靠近。

终于,慢慢地,一根树枝又伸了出来,挑着一件白白的,与战场烟土环境很不相符的衬衫,所有人停下枪声,静静着着那场景,身子好像泄了劲儿,马上就会倒坐到地上的感觉。

不成样的坡顶,又一声枪声,树枝断了,衬衫飘悠悠向山边落去,枪声来自距离树枝不远的地方,岗田的神经又一次激昂起来,“炮呢?炮呢?给我轰!”

最后一片尘烟中,随着烟云落尽,一切寂静得可怕,所有人好像失去了知觉。只有岗田在喃喃自语:“儿子,他们把你弄到哪儿了……杀光他们……爸累了,仇报了,回……”

所有人跟着岗田,拖着疲意的身体,小心置置地走到树枝的旁边,拉开血肉模糊的一袭袭灰军装。下面,竟还藏着一身洁净的日本样式青年装,唯独少了洁白的衬衣,袒露出青年健壮的胸膛,那张白皙清秀的脸上,嘴边淌着殷殷鲜血。

儿啊!老岗田一口鲜血喷出,像一摊泥,委软到了地上,献血喷在了那青年身上,绽放开来,像嫣红的杜鹃花,慢慢地散开,飘零,融在了泥土中……

这篇文章其实说了一个老鬼子岗田作茧自缚,得到报应的故事。和其他人的文章和电影之类相比,三观还算正常。至少没有搞到电影《满江红》的那种狗屎结局吧?如果因此撤掉作者的工作,却对其他身居高位的人搞的东西不闻不问,岂不就是驰名双标?

文艺界的这种驰名双标近年来愈演愈烈。前一阵子闹得很凶的“劣迹艺人”,对犯事的“追夺出身以来文字”也就罢了。可偏偏又搞驰名双标。最早的被部里发文认定“劣迹艺人”照样可以拍片当导演。而没啥势力的“劣迹艺人”的作品被下架不算,还成了连坐株连。同一部作品里其他创作者的利益全部受损。而好笑的是,有些人混到演了太祖,却反而不能P图和扣图了。该电影也不能下架,只能继续播放。

呵呵,制定严格标准是可以的,如果严格执行也是可以服众的。但就怕搞成“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双标。

通宝推:Swell,脱口秀,
家园 过分了,不过是掉卒保车之术

却引申到一杆子打翻开改后一干文人。

其实作者的文风没什么大问题,问题出在教育局把它放到试题上去了。场合不同就如婚礼上念悼词吧,后面引起反应,自然要借粮官人头一用。

所以俺觉得作者挺冤枉的,而老审你这样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就过份了,感觉老审近来文字越来越趋向于立场站队,而少讲些道理了。

通宝推:燕人,
家园 这个已经莫名其妙了

莫名其妙的程度和网上那种找一个红点就说这是日本国旗的程度是相当的。

文章只不过转换了一个视角而已。就像“主角与配角”里面,朱时茂演了汉奸,还能说“鬼子托我给你带个话”?他只能说“皇军托我给你带个话”,不然就穿帮了。

这让我想起当年批判沈从文的文章了。 本来文思泉涌的一个大才子,解放之后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 他倒不是怎么被批判,而是每拿起笔,就在想我要是这么写,不会被认为是。。。这写小说的人,联想程度哪是我们普通人能比的。一开始想长的别写了,写短的;后来短的也不行,最后变成一个字也不行。

家园 我爆论一下,对沈从文这类来说这样是很有必要的,一段时间内

矫枉必须过正,他这么想就已经不合格了,而应该想我怎么才能把无产阶级革命表达出来怎么彻底改造封建资产阶级的旧思维,披肝沥胆。做不到而还是按照自己受过的教育和思维,写出来也是有害的,扰乱作用比较大,不写最好。当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甚至某些初心想做到的人也被各种人揪出来以各种罪名打倒比如很多革命作家。但是我还是认为,当年的所谓万马齐喑未必是完全有害的,让他们写了几百年也没把国家变好,等几十年吧,有点基础了再让他们这类人折腾吧。

最近看了一个up棱镜史话的视频,文人的影响力被高估了尤其现代,从伤痕文学到纽约时报批判的“公知”文学《愤怒的葡萄》链接在以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1421S76D

家园 这也能借?

他写了篇悼词,被人拿到婚礼上念了。应该开除的是司仪对不对?写完了还能决定什么时候用?

这么处理只有一个潜台词:你好好一个校长写什么文章啊。写了就有把柄。不写就没有。

认为文革好的就一个问题就好:文革出了什么好的小说没有?好的电影没有?为啥之前有之后有,就那十年没有。最后逼的都去重拍老电影去了。

家园 那赵树理呢

当年解放区的旗帜性人物,山药蛋派的代表。要是没有他的文字,我们今天怎么能知道当年农村的精神风貌,以及当时的政府如何艰难的移风易俗?“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要是别人问当年中国农村什么样?这些东西胜过千言万语。而且就写作风格来说,平实,用语朴素,也是新文学的气象。

结果呢? 他一没有想着参政议政,二没有参与什么整人战队,纯粹是被株连。先是不停的文斗,接下来武斗,被打断肋骨。而且还得不到好的治疗,最后不行了还得抬着被批斗。 代表小资的张爱玲,及时润走,最后名利双收。和她当年齐名的赵树理,在监狱里口吐白沫,死于64岁。

那些支持文革的,左派的,骂后来的文人卖国,这不卖的被弄死啦?也别老是怪别人好不好。

文学是一个民族灵魂的日记。2千年前,中华大地上还不存在一个叫汉族的民族,他们可能是商国人,周国人,楚国人。他们的民族国家的故事大部分都消亡了,但是“诗经”,“楚辞”这些东西还在。我们这些后人还可以和他们对话,发现原来我们身上的一些东西,是从他们那里继承来的。

同样的,想想两千年之后,我们能给后人带来什么。

家园 如果他在悼词里辱骂新人家长呢?

至于文革期间的小说电影,其实你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