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1979年对越反击战,许世友指挥水平究竟如何? -- 忘情

共:💬101 🌺460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50军那可是参加过抗美援朝1到4次战役的英雄部队 -- 补充帖

长于阵地战和山地战,士兵均经过严格的训练,军事技术训练极好,能吃苦耐劳,善爬山,能死守阵地,在严重情况下,没有命令,能死守不退,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作战团结,乡土观念重。一般说来,部队战斗力是很好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都是特好的,最大的缺点,是高级指挥员太差。

这是解放战争中对60军的评价,从60熊变50雄再到50熊,这个评价依然准确。

家园 许世友吃一个土葬的亏

许世友坚决要土葬,没开追悼会。这个会影响他的评价的。

家园 一堆的客观理由,有没有主观原因?

单说这一条客观理由:

不过,由于时代的限制,1979年的解放军刚走出政治浩劫,元气尚未恢复,只能打一些浅纵深的进攻战役。

众所周知,文革期间,还是打了两场对外战争的,对手分别是美帝和苏修,都赢了。而且整个文革期间都是和二者处于高度对抗的气氛中,部队必定处于高度战备状态。怎么到了79年,就出问题了?!

广西方向的不好,到底是兵熊,还是将熊,还是帅熊?我指的是具体军事指挥和作战,就地缘政治博弈而言,对越自卫反击战绝对是杰作。

通宝推:真离,
家园 如果粟裕这样屡战屡败的头衔都有“军事家”,还是别物以类聚好

如果粟裕这样屡战屡败的头衔都有“军事家”,还是别物以类聚好

79惩越,投入产出比和对后面国际局势影响都是相当不错的

广西云南方向伤亡多少消耗多少战果多少都可以分别列出来

家园 参加自卫反击战的150师是成都军区新组建的部队

抗美援朝三次战役中打进汉城的150师在50军入川前的1964年底改编为辽宁省军区独立师并留在当地。

参加自卫反击战的150师是成都军区新组建的部队。

家园 貌似当年中央军委最高指挥三人组是:邓叶聂
家园 1979年前成都军区挺操蛋
家园 土葬并不影响他军事上的成就和评价

对比韩杨,看评价,许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这一称号。

土葬可能影响政治上的评价,但是不影响军事上的评价。

家园 粟裕是杰出的军事家,比韩杨都高,无论许了

粟裕的评价:

纪念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

粟裕对比陈赓的评价已经很客观了。

纪念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家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细究沿革的话这里面更有意思

建国后作战损失最大的两支部队,都跟60军分不开。这种关联性,好像从来没有人说过,今天简单说说。

抗美援朝时打的最差的损失最大的部队,就是志愿军60军180师。60军180师在五次战役中领导临阵犹豫,突围决心不坚决,全师1万余人损失了7000人,其中5000余人被俘;而26年后,60军没有参加抗美援朝的178师主要部队组建的150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又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0军军史》第92页记载:448团奉命由班英向北清剿回撤,在那嘎及其以北地区夜间行动,受敌阻击,由于惊慌失措,指挥不当,造成542人失散(被俘回归219名),丢失各种枪407支(挺)、各种火炮24门和部分装备物资。

448团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撤退阶段回撤失利,导致团前指、2营、1连、8连被越军歼灭,是整个十年对越作战中解放军最大的一次损失。50军认为,这次失利“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严重地损害了我军的政治声誉,教训极其沉痛”。

参加自卫反击战的150师是成都军区新组建的部队。

这个新组建其实是在50军从从丹东移防四川后就组建了,而组建的部队也是老部队编入。

入朝时的60军辖179师、180师、181师(原61军)。60军自己的178师在入朝前留在了四川,师部改为绵阳军分区,所属团担任成都警备任务。67年50军入川后编入50军组建了150师。

1967年12月重建第150师,师部驻防绵阳,编有第448、第449、第450团及炮兵第530团。

其中第448团7805部队,是原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团;

第449团是原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0团;

第450团原成都军区独立步兵5团、独立步兵第7营(欠2、3连);

炮兵第530团是步兵第12团(欠机炮第2、第3连,第4、第9、第10连)。

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团,原来是川西军区公安第19团,更早则是178师第532团;

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0团,原来是川西军区公安第20团,更早则是178师第534团。

说到这里,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通宝推:北纬42度,青青的蓝,桥上,河蟹,
家园 79年这个150师不是抗美援朝时期的那个150师

这个150师是1967年原辽宁军区独立师改编而来。

家园 敢问可有确切出处?

邓天尊并非感情用事的无知稚子,而是一个有胆有谋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1948年12月11日,中原野战军两个纵队对被围困在双堆集的黄维兵团屡攻不下。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自告奋勇,率3个纵队前往增援。他来到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见邓小平,要求邓小平命令中原野战军部队让出一个便于他指挥和使用部队的位置。

邓小平面有不悦之色,电询所属各部队后说道,无一愿意出让位置者。陈士榘拂袖而去,率部南下,正行进间,邓小平来电说:

“停止南下,你到第6纵队指挥攻歼黄维。”

陈士榘复电回答说:

“1个纵队不行,所有部队统统归我指挥方可。”

邓小平深知陈士榘的脾气。在淮海大战期间,善于打桥牌的邓小平,几乎没有对手。可他与陈士榘在一起,则是屡战屡败。陈士榘是局局必争,从不相让。邓小平对人说:“陈士榘,太傲了!”

此时,邓小平见陈士榘如此要求,沉思良久方才回答说:“可以。”

即使“面有不悦之色”、即使认为陈士榘“太傲了”,沉思后也依然说出“可以”二字。

在真正的大局面前,邓天尊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

家园 这个典故是钟期光家的老三钟德鲁跟

邓子恢的女儿邓小燕亲口说的,邓小燕亲自整理的笔记。

钟德鲁当然是听他爹说的,钟期光,就必然是亲眼目睹才能说的如此绘声绘色了。

钟期光跟一将的关系,矮子把一将的功劳吃干抹净,真以为没人戳脊梁骨。

你援引的“太傲了”,正是这个典故发生的时期。

至于矮子“顾全大局”,陈士榘是教员嫡系,你别顾全看看。后来清三种人,陈士榘就是被清的对象。

通宝推:真离,
家园 钟期光不可能亲眼看到

目前可证的出处是吴东峰所著的《开国将军轶事》

打扫战场时,陈士榘遵照粟裕的命令,将华野缴获的战利品全都交给了中野部队,中野方面很高兴。战役结束后,为庆祝胜利,也为了感谢华野,邓公邀请粟裕、陈士榘在中野司令部吃了顿饭,然后一起打牌。

邓公牌技高超,在中野军中罕逢敌手。双方商定的规则是,输牌的一方要钻桌子。粟裕不喜欢打牌,没有参加。陈士榘也是打牌高手,欣然应战。几个回合下来,陈士榘一方屡屡赢牌。而且陈士榘很较真,每局必争,一点也不给对方面子。

陈士榘输牌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弯下腰钻桌子。邓公那边输了牌,按照惯例是对家代劳,钻一个来回就行了。但陈士榘不同意,说不行,我这么大个头都钻两次了,愿赌服输,不能让别人代替。邓公无奈,苦笑道:“陈士榘,太傲了!”只好躬亲自为。

这就是“太傲了”的出处。

家园 钟期光不可能亲眼看到

目前可证的出处是吴东峰所著的《开国将军轶事》

打扫战场时,陈士榘遵照粟裕的命令,将华野缴获的战利品全都交给了中野部队,中野方面很高兴。战役结束后,为庆祝胜利,也为了感谢华野,邓公邀请粟裕、陈士榘在中野司令部吃了顿饭,然后一起打牌。

邓公牌技高超,在中野军中罕逢敌手。双方商定的规则是,输牌的一方要钻桌子。粟裕不喜欢打牌,没有参加。陈士榘也是打牌高手,欣然应战。几个回合下来,陈士榘一方屡屡赢牌。而且陈士榘很较真,每局必争,一点也不给对方面子。

陈士榘输牌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弯下腰钻桌子。邓公那边输了牌,按照惯例是对家代劳,钻一个来回就行了。但陈士榘不同意,说不行,我这么大个头都钻两次了,愿赌服输,不能让别人代替。邓公无奈,苦笑道:“陈士榘,太傲了!”只好躬亲自为。

这应该是“太傲了”的出处。

通宝推:真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