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革电影搜 -- 夏翁

共:💬120 🌺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8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啊,也不知汪嘉伟混成啥样了,张喻好像还在演
家园 【文摘】张瑜:四十以后才明白

  23年前,张瑜凭一部《庐山恋》成为八十年代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并当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4年后,如日中天的张瑜突然赴美留学;在国外待了8年,张瑜回国后担纲制作了《太阳有耳》,一部获得柏林银熊奖,却赔进一半钱的影片。近期,张瑜作客《女人百分百》,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不仅仅是她自始至终风轻云淡的笑容,更让人触摸到她的内心,一样有虚荣,有后悔,当然,更有信念,有执著。

  进了吉尼斯记录的《庐山恋》

  对于现在四十岁左右的观众,《庐山恋》带来的震撼是空前的,光是张瑜在里面的衣服,就换了43套,远超《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昨天现场有观众还向张瑜提出了埋藏二十年的疑问:“既然是来庐山旅游,怎么能带着那么多衣服呢,多不方便啊。”更多观众记住的是那浪漫无比的情调,青山绿水中,少男少女穿着泳装躺在岩石边,调皮的少女突然起身在爱人脸上啄上一吻。难怪《庐山恋》被称为80年代的偶像剧。男孩子们纷纷背上挎包去庐山旅游,希望能碰上一个像张瑜一样的姑娘。庐山专门建了一个小型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2002年底,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小街》造就流行一时的“张瑜头”

  接下来的一部《小街》让人们记住的有两样,一是它的主题曲,一是张瑜如男生般的短发。现场观众问张瑜:“我看电影时老琢磨,你怎么舍得剪成那么短啊,像个小男娃,还有那几个跟头是你自己翻的,还是找的替身?”张瑜笑了,说:“首先是角色安排,我演的是一个黑五类的女儿,被剃了阴阳头,便索性剪了短发,装扮成小男孩,好保护自己。拍戏时导演把我带到了南京路一家理发店,是一个叫‘小老虎’的发型师帮我剪的,那时候很少有女孩子剪这么短,但剪好之后他连说好看,并给我拍了照,把照片收进他的沙龙相册。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很多姑娘进了理发店,都指着我的照片说我就要这个‘张瑜’头,很是流行了一阵子。至于那几个跟头,对我来说并不在话下,我练过体操,还可以空翻呢。”

  女版《无间道》即将问世

  1995年,回国后不久的张瑜开始独立制作影片,以《太阳有耳》捧回第46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但它在国内发行得很少,预计700万的投资最后变成了1000多万,张艺谋和陈凯歌当时都不敢投这么多,张瑜自己赔进了500万。她接着制作并主演了《梦断情楼》、《陆小凤》等电视剧,就在昨天,一部张瑜花巨资打造的《未列入名册》在上海开机,由她和江珊主演一对卧底的警察,且一正一反,被称为“女装版《无间道》”。今天她又飞往北京,开始她献给中国电影百年的传记片《中国电影在上海》的第一场人物专访戏——“把刘晓庆还给刘晓庆”。

  与搭档郭凯敏:未完成的“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

  《庐山恋》是80年代的偶像剧,张瑜和郭凯敏更是公认的银幕情侣,多少影迷希望他们就如同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一样,走下银幕也结为伉俪。张瑜说那时候年纪都太小,从未有过恋爱经验,拍戏时碰一碰手都会脸红,拍那场所谓吻戏时,张瑜还问导演:“可不可以清场?”不过张瑜笑说,现在回忆起来,郭凯敏应该是喜欢她的,虽然从未说出口,但人前人后都很关心她。现场接通了郭凯敏的电话,他在那头一个劲感叹:“她反应太迟钝了,情窦未开,不过我也只开了一半。都太小了,那场吻戏,她是气喘吁吁,我是心惊胆战。”张瑜问:“这么多年我没问过你,如果我不是那么迟钝,会怎么样呢?”郭凯敏的答话是:“那自然就另有故事了。”

  与丈夫张建亚:过分的支持与信任竟是婚姻的杀手

  张瑜至今只有过一段婚姻,就是与上影导演张建亚,论起来,郭凯敏还是他们俩的“红娘”,虽然他后来后悔那一天给他俩的引见。对于张瑜和张建亚,这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初恋。婚后不久,张瑜决定出国,张建亚别无他话,倾力支持,张瑜说:“那时真是年轻不懂事,不知道放弃了什么,什么都不怕,坚信彼此是深爱对方的,时间与分离都不会消灭我们的爱。”但事实证明时间是可怕的,手捧张建亚的照片,脑海中他的形象却一点点模糊,一个忙于学业,一个忙于工作,可说的话也越来越少。回国后不久,张瑜主动提出:“离婚吧,太累了,长痛不如短痛。”

  与汪嘉伟:一段离奇的“爱恨纠葛”

  都说80年代有两个最红的人,一个是张瑜,一个是男排选手汪嘉伟。一天汪嘉伟收到一封来信,信中表达了对他的倾慕之情,末尾落款:张瑜———大量的信息表明,这正是那个《庐山恋》里的张瑜。汪嘉伟惊喜交加,张瑜正是他喜欢的女演员,于是书来信往不少日子,最终,两人通过通信确立了恋爱关系,他还把自己祖传的戒指作为信物寄给了“张瑜”。女排姑娘当时恨透了张瑜,汪嘉伟在这之前已与一个女排姑娘有了一定感情,大家一致认为张瑜勾引了汪嘉伟。但有一天,汪嘉伟在和“张瑜”通电话的时候猛然看到一条新闻:张瑜正在澳大利亚拍戏,而对方的答话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汪嘉伟才感到不对。与此同时,正在北京拍摄《知音》的剧组来了几个警察,警方抓住一个偷东西的女贼,审讯后女贼供出了另一件事:她竟冒充张瑜的名义一直和汪嘉伟通信,直到被揭穿。而一切仅仅是因为女贼与她朋友的一个赌约:看看能不能把两个最红的人联系起来。

  汪嘉伟终于到北京看望张瑜,张瑜说她至今还记得那天穿一条蓝花小白点的裙子,在北影厂一片空旷的草坪上和他见面,张瑜一再问:“要不要上我宿舍去坐会?”汪嘉伟摇了摇头说:“我只想问你,给我写信的真的不是你?”“不是我。”汪嘉伟听了就走了。

  张瑜昨日回忆:“他好高啊,我穿着高跟鞋还得仰着头看他,其实他长的很帅,不过,当时我已和建亚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了。”  

  (文/仲敏 摘自《南京晨报》)

家园 【文摘】“悲情王子”汪嘉伟

2004-05-31 17:42:00 新京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连日来,中国男排苦战东京,为了一张奥运会“入场券”。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溯到24年前那个辉煌的年代,中国男排绝不必为此拼尽“老命”。那时,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强队。队中强手云集,更有风华正茂的汪嘉伟!

 汪嘉伟是排球天才,他 似乎专为这项运动而生。参 加训练仅两年,汪嘉伟就成 为中国男排主力。因为超强 的滞空能力,他被称为空中 飞人。在其他球员只会原地 起跳扣球的年代,他创造性 地运用了前飞背飞等令人 眼花缭乱的扣球技术。排球 场上,他激情四射、魅力无 限,被誉为“排坛王子”。然 而,汪嘉伟是一个悲情“王 子”。他的运动生涯几度坎 坷、以遗憾告终;他执教之 路毁誉参半,未能实现进军 奥运理想。而在排球之外, 他沾染上的是是非非无疑 为他平添阻力。

 英雄莫问出处

 汪嘉伟1955年生于上海,11岁随父母到福建。少年时代,他就喜爱上了排球运动。但由于母亲的家庭出身问题,初显才华的汪嘉伟未能参军进入福州部队排球队,而加盟了福 建省队。

  幸亏他的才华没被埋没,他入队两年多就打到国家队。对于常人这很难想象。因为感受皮球与人体在运动中的默契,需要长期的刻苦训练。而汪嘉伟不必,他天生就有这种感觉。他身材瘦、弹跳好,滞空时间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能坚持一会儿才掉下来。”有了充足的腾空时间,自然就有了丰富的战术变化。20岁时,他担起了中国男排主攻手的重任。至今仍然有许多人记得他矫健神勇的扣球身姿。

  关键时刻“蹩脚”

  作为运动员,汪嘉伟的最高目标是世界冠军。也许这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梦,但他曾经有过在世界赛场闯造佳绩的机会。然而,意外的受伤使他成为无奈伤兵,痛苦的旁观者。

 那是汪嘉伟第一次打世界比赛,第一次踏上塑胶地板。在第一场比赛第一局,发球后的他按照平时习惯滑向场内。他万万没想到,这一滑给他留下了一生的痛。在塑胶地板的强力摩擦中,汪嘉伟成了伤兵。“第一场第一局,就下场了,整个比赛11场比赛,最后咬咬牙打针啊,什么弄了半天在上面打了一会儿还是不行,这个是最惨的,现在不是说我在场上怎么样,后来我们打到世界第五名,我相信应该比这个成绩好,假如在场上的话。”

  与奥运擦肩而过

 如果你问汪嘉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他肯定会说:“与1980年奥运会擦肩而过。”

 对汪嘉伟来说,曾获世界第五的他总有壮志未酬的感觉。查阅当时的战绩,中国男排有战胜过世界第二名、第三名的记录,与冠军前苏联队只有一步之遥。

 1979年,中国男排夺取亚洲冠军。1980年,他们已经跻身世界排球劲旅之列,并且夺得了参加莫斯科奥运会的资格。但由于当时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抵制在莫斯科举行的那一届奥运会。汪嘉伟未能和队友一起在奥运会上一展风采。

 “但是我们国家抵制奥运会,没有去成。所以很多事情不是说你一个人要怎么样?”汪嘉伟感叹!当然还有2000年奥运会。八年前踌躇满志的汪嘉伟“抛妻舍子”回国执教,他带领中国男排三夺亚锦赛冠军,并夺得亚运会冠军,遗憾的是奥运会冲击未果,令他委实“不甘心”。 (韩双明)

家园 难忘的战斗里那个叛徒就是焦晃吧?盒子炮挂屁股上。嘿嘿
反击
家园 没正式公演的不算吧
家园 今年他刚好是50大寿了,祝福他!
家园 真替嘉伟惋惜阿
家园 同感

马鹿在龙门那个超长的问男生相貌的帖子,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家园 苏格拉底说我又抽烟又喝酒,他还说我像个二流子。。。
家园 【文摘】怀旧:文革时期的老电影

支持发老片!

怀旧一下……

最近下了几部文革时期的老电影,大概是知天命的人都到了怀旧的时候了吧,感触良多。

关于文革时期的国内电影市场,的确是极不正常的。从1967年到1973年期间,国内允许复(公)映的中外故事片中,国产片只有寥寥8部而已,外国故事片的数量却数倍于国产片,全部来自苏联、朝鲜、阿尔巴尼亚、越南和罗马尼亚。除两部列宁片外,文革中上映的第一批外国片是《广阔的地平线》和《海岸风雷》(1969);文革中上映的第一部(中外)彩色故事片是《摘苹果的时候》(1971)。而1967-1970年6月之前,国内观众看到的全部中外故事片只有《南征北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广阔的地平线》《海岸风雷》等几部。从1970年6月开始,又先后复映了《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奇袭》《铁道卫士》《地雷战》。直到1974年春节《火红的年代》等四部新故事片上映,才结束了文革期间的国产电影故事片荒。

说到批判片(内参片),一般都以为是1970年以后的事。其实,在1967-1968年间,许多国内外故事片都曾以批判片的名义在内部放映,我在那时侯就看了很多在文革前没有看过的

老电影如《武训传》、《清宫秘史》等,老版的《夜半歌声》中那个恐怖镜头在当时也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1971年后,国内再掀批判片之潮,主要是日本的《军阀》《啊,海军》、《日本海大海战》和《山本五十六》等,后来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的长达近3个小时的大型纪录片《中国》成了文革后期的主要批判对象。那个时候,在电影院(主要是内部礼堂)里坐半天以上是很正常的事,时间最长的是《解放》,近八个小时,有时是4部影片连放,而其中一部就可能有3个小时。记得看《军阀》时,我看的那场排在凌晨2点左右,看完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说到那时侯看电影的感受,也就是国外战争片中宏大的场面令人大开眼界。说起最令我感触极深的电影场景,一是国产片《英雄儿女》自不必细述;另一部则是1975年上映的朝鲜

影片《为了新的一代》中当北撤的部队奉金日成的命令为孩子们让路,孩子们高歌《金将军之歌》时,令我感动,使我开始懂得孩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财富!

在IMG不能不说一点有关音乐的事。1971年上映的朝鲜影片《鲜花盛开的村庄》中的主题曲《鲜花盛开的岗位》(译名以当时朝鲜中央广播电台为准)是我直至今日仍不时吟哼的歌曲之一。那时侯,朝鲜的中文电台教唱这首歌,我就跟着学会了,是我会唱的两首朝鲜歌之一(另一首就是金将军之歌啦。还很喜欢另一首轻快的朝鲜歌曲《美丽的街道》,可惜没学会)。时间过去30多年了,可我仍听到一些国内歌手演唱根据《鲜花盛开的岗位》曲调填词的流行歌,可见此歌的影响历久不衰……

家园 【文摘】60年代人看过的巴尔干电影

  1.第八个是铜像

  

  不好意思,什么内容没看懂。

  好像是一部回忆风格的二战片,人物有许多,情节分好几段.

  只记得第八个人是英雄牺牲了,为了纪念作成了铜像.

  所以片名是第八个是铜像。

  

  2.海岸风雷

  

  渔民三兄弟,老三是地下游击队,老大萨里母是叛徒.

  当叛徒的原因是”天天都是TMD臭咸鱼“,忍受不了.

  所以我们都记得“萨里母,你怎么到了这个地步”

  

  3.宁死不屈

  

  这个记得,看了N遍。

  讲一个女地下游击队员遭遇德寇追捕,从瓦房上跳下来时被埋伏的盖世太保抓个正怀.

  在狱中忍受各种严刑拷问,如江姐般的顽强,最后被德寇绞死在广场.

  影片中的主题歌,现在还记得一段.

   6 5 3567 1 7 6 6 5 3 5 6 7 1 1 7 6 4

  “快快上山吧勇士们,让我们一起来参加游击队...”

  

  背景是夕阳下的山坡,一小队游击队员们沿着羊肠小道蜿蜒地向远方走去...

  

  好感动.

  

  4.伏击战

  

  讲的是游击队半路设下埋伏袭击德军车队的故事.

  情节比较紧凑,战斗场景占一大半,最后双方各只剩下一个人,子弹打光,只好肉搏.

  结果当然和好来呜的烂片是一样的:最后一个游击队员用手掐死了最后一个德军军官.

  还记得片中有一个大胖子的德军军官,打起仗来贪生怕死想当逃兵,被上司击毙时,

  打了四枪还不倒,最后终于倒下了。

  

  我现在这样子估计得5枪。

  

  5.早春

  

  游击队员扮成民工潜入德军军火库,设下炸药然后与敌人同归与尽.

  此片属后期引进的阿片,当时已经开始上演越南的抗美片<阿福>和<回故乡之路>了.

  我的仇恨一下子从德寇转移到美帝国主义身上去了。

  

  6.战斗的早晨

  

  是部儿童片。

  讲的是机智的少年们戏耍德寇,盗取德军军火然后藏在湖底的故事.

  剧情幽默惊险,可以和好来呜的印地琼丝之类的探险片媲美了.

  有一个镜头是蹲着撒尿的小女孩,从自己的档下看到德寇走过来的情景.

  上下是倒过来的,下面是太阳,上面是倒过来的德寇军靴,闪亮闪亮.

  

  7.勇敢的人们

  

  也是部儿童片。

  一个胆小如鼠的肥胖小孩,通过参加一次山洞探险的夏令营活动,成长为勇敢的人的故事.

  小孩因为肥胖,跳鞍马时总是过不去,骑马难下.

  同学都嘲笑他,大家一起起哄:胖子,胖子.

  文革时的小孩都营养不良,胖子如熊猫一样珍奇.看见片中的胖子,好生羡慕啊.

  

  8.脚印

  

  好象是部和平时期的间谍片.间谍最后被击毙在雪野的一个树上?

  间谍是哪儿的,现在仍是个迷.

  朝鲜电影的间谍好认,都是南朝鲜的,专门扫地的,手拿着本歌曲集的.

  阿尔巴尼亚的间谍是,苏联? 不象.美国,挨不上.

  搞不好是南斯拉夫的都不好说.

  

  9.广阔的地平线

  

  阿尔巴尼亚的雷锋片.类似的好象还有一个.

  一个雷锋在狂风暴雨中为了挽救他人,绳索断了,被压死在船钨上.怀里揣着给儿子的礼物.

  另一个雷锋在大雪纷纷中抢修压断的电线,冻死在电线干上.

  倒底哪一个是广阔的地平线的主角,反正没人关心,也就不重要了.

  

  10.多瑙河之波

  

  是罗马尼拉电影,我的人生中遭遇的第一部色情片。

  

  主人翁是个英俊潇洒的船长,拥有一位美丽的老婆。

  为德寇运货,船上有个地下党,后英勇牺牲了。

  说它是色情片是因为船长抱着老婆长吻5秒(也有说是4秒的),

  

  看呆了。

  

  

  (发呆1分钟,为了缅怀)

  

  

  还有越南朝鲜以及国产的,以后再罗嗦吧。

  

  这样看来我们的童年也算幸福吧,能看到这么多外国电影,

  而且没有一部是TMD盗版.

家园 【文摘】[随笔]那个时代的电影

[随笔]那个时代的电影

施晓宇

那个时代当然指的是“文革”时代。

那个时代看电影可是一件稀罕事。

那个时代不但看电影难,而且就那么干巴巴的几部国产片,人称“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再就是八个京剧样榜戏改拍成的电影。翻来覆去就这么些了,再没有别的电影可看的了。所以关于“老三战”电影,全中国的观众没有一个不是看过三遍五遍十遍八遍乃至十几二十遍的。电影中的那些个台词啊,一个个都倒背如流耳熟能详:“高,实在是高!”“太君太君,李向阳进村了!”“小孩,看见八路地有?”“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事情到后来有了一点转机,这就是开始有从外国进口的影片可以让人欣赏了。但是严格限制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区区四个国家的影片可以进口,这就是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印象里,四个国家的电影又以朝鲜故事片上映的最多,像《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看不见的战线》以及《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接下来是阿尔巴尼亚故事片,譬如《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和《战斗的早晨》等。再下来是越南故事片,看过的有《琛姑娘的松林》《阿福》等。最后是罗马尼亚故事片《初春》《多瑙河之波》和《斯特凡大公》。还有两部《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也是盛演不衰、百看不厌的老片子......由于只有这几个国家的为数不多的电影可以反复看到,很快又让中国观众总结出了这四个国家各自不同的电影风格,那就是:

“朝鲜电影哭哭笑笑,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

阿尔巴尼亚电影没头没脑,

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

“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说的是朝鲜影片,不管哪一部,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定是在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受尽地主残酷剥削,暗地里抱头痛哭。接着就是解放了,在金日成主席——“慈父般的领袖”的领导下,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一个个开怀大笑。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其时我国正在支援越南进行抗美卫国战争,每一部影片总少不了越南大炮在怒吼和美国飞机在轰炸,大地到处是一片火海焦土。

“阿尔巴尼亚电影没头没脑”,说的是这个国家的电影常常让人看不懂。不知道是因为两国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以及地理位置不同的缘故,还是官方在审查阿片时删除、剪辑得太厉害,造成上下衔接脱节、前后故事不对,导致观众看起来感觉莫名其妙。

“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指的是当时所有外国片中,就数罗马尼亚电影在男女关系上最为大胆暴露——充其量也就是敢于让男女主角搂抱在一起。但这在中国当时极端禁欲主义盛行的年代,已经是破天荒,看得人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由于以上这几部外国电影被我们反复观看,一些“经典”镜头和片中人物至今活跃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里。譬如《摘苹果的时候》里滑稽的班长大叔,只要他一出现,立刻引来影片中姑娘们和影院中观众们上下一致的欢乐笑声。而《看不见的战线》里那个阴险狡猾、外号叫“老狐狸”的特务一出现,朝方公安人员就会向上级报告:“‘老狐狸’又出动了!”电影院中的气氛马上就紧张起来。还有《宁死不屈》里面对一个死不招供的被俘游击队女战士(脸颊上长有一颗很大的黑痣),敌军官恶狠狠地威胁说:“你看,外面阳光明媚,而你只会在这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死去!”最有趣的是《卖花姑娘》里的一个似乎是代表落后人物形象的老汉,他身穿朝鲜民族服装、倒骑着一头小毛驴,针对一些地方一穷二白的面貌慢悠悠地说着风凉话:“如今,天上有飞机,海上有轮船,而我们还骑着小毛驴在吟诗作画。”除了这些影片,我还对流亡在我国的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和宾努亲王以及西哈努克亲王的妻子莫尼克公主记忆犹新。那时候,在电影“正片”上映之前,都要放映新闻纪录片,以上三人经常由周恩来总理领着出现在这些纪录片中充当主角。针对电影界这种情形,周总理指出这样不行:不能总是我和西哈努克亲王当主角。于是后来就有了《春苗》等一批国产电影新片问世。艺术质量当然是不敢恭维的。

在我记忆里,那时印象最深的一部影片还是朝鲜故事片《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影片说的是金姬和银姬是一对亲姐妹,却不幸分隔在南朝鲜和北朝鲜。生活在北朝鲜的金姬自然是幸福美满,生活在南朝鲜的银姬不用说,自然是水深火热痛不欲生。该片的导演极具煽情的本领,演绎两姐妹生离死别天各一方的镜头时,不断运用南北朝鲜天堂和地狱、喜剧和悲剧鲜明对比的手法,赚取了无数中国观众同情和感动的泪水。可以说,《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在中国上映时,真是万人空巷轰动一时,中国成了一片眼泪的海洋;整场电影在放映的全过程中,全场观众的眼泪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当时,我还是一名在闽北顺昌县插队的知青,听说县城正在上映这样一部人人叫绝的优秀电影,不可能不心动。凑巧的是,我们全知青队的人跟我一样心动,于是我们全队知青在出了一天工后,手脚上的泥巴都来不及洗去,就匆匆扒了几口饭,开上手扶拖拉机浩浩荡荡赶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去了。到了县城,才知道根本买不着票。尽管全县惟一的一家电影院一天24小时不停地重复放映,仍然是供不应求,排队买票的人个个挤破了头。好在知青神通广大,我们很快就通过关系买到了万分紧俏的电影票,是当晚21点半的。等到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已经是下半夜了,一个个眼睛哭得红红的知青们是赶不回知青点去了。再加上还有嫌看得不过瘾的,还想再看一遍的——再痛痛快快哭一场。于是,全队知青就在县城也是惟一的“工农兵招待所”买了最便宜的通铺睡下。这一睡可就真正回不了知青点了。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银幕上的金姬银姬还有银幕下的我们眼泪流得太多,泛滥成灾?反正第二天一觉醒来,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而且一下就没个完。很快将桥梁冲垮、道路冲毁,把我们全队都困在了顺昌县城。一直困了三天三夜,直到我们弹尽粮绝,这雨才稍稍收敛了一点点。于是大家伙风风火火地又爬上手扶拖拉机——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总算勉强回到了知青点。当时另外一个公社的知青为了赶去几十里外看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结果手扶拖拉机翻车,导致知青死亡的悲剧发生。为了看一部电影而造成知青死亡,今天说来恐怕不会有人相信。所以我们这就算是万幸的了。事后有知青说,金姬和银姬真是不得了,把老天都感动哭了,才有这一场闽北罕见的大暴雨降下来!今天回想起来,那样“臭”的电影,毫无半点艺术水准可言的假大空的阶级斗争“煽情片”,居然能够创下我国最高的票房记录,可见当时全中国人民在精神生活方面有多“饿”,简直都快饿疯了!

家园 怎么没人提“六百工分”?那可是七十年代对胖mm的标准称呼。

《鲜花盛开的村庄》

家园 就是他,七十年代没演过正面角色,怎么现在一演一个皇帝?

对达式常说“部队怎么回来啦?”怎么听怎么是“部队怎么哗啦啦?”

现在想起来还想笑。

家园 还有一句是“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8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