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独立的生活和智能产品 (1) -- 柚子

共:💬24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 菜单已经下了

口水流了一摊,就希望菜能上快点。

家园 【原创】1.3 AAPR美国退休协会年度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 我们看到进入中老年时期, 我们将会:

1. 和住养老院相比,我们更加乐意住在自己的家中,如果身体条件允许, 我们更加乐意直接动手打理自己的事物;

2. 对许多残障者来说,他们需要许多针对个人的帮助,护理服务。

3. 一般来说,年长者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的便利和满意程度的评价是中, 但是大多数的身体行动不便的年长者对社区的评价很差。

4. 长期的介护人员以家庭成员为主。只有1/3弱的年长者雇佣临时的家庭服务人员。

5. 医疗保险是绝大多数50岁以上人员感到头痛的问题。

6. 尽管已经有了改善,长期介护和社会保障系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最突出的依然是缺乏一线专职介护人员和资金短缺。

1.4 长者需要的低端介护和生活制品

在我们研究究竟怎么样的制品能够满足长者和障害者的日常生活的需要之前, 我们先要知道究竟他们需要什么, 到底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和年轻的时候相比到底缺失了什么。

根据美国残障和康复研究院 (NIDRR)1991-2001十年间的追踪研究报告,发现残障者和长者感到最大的缺失是运动和娱乐活动的减少甚至是没有。同时美国消费者协会研究发现, 尽管对13大类低端介护和生活制品, 大多数的用户表示了满意, 但是, 这些满意的反馈根据障害的不同有很大程度的区别。下面大致罗列了用户对于一些产品的感受:

成年人用尿片:根据保洁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 发现1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禁问题, 特别是女性, 30岁之后, 有30% 的女性开始有面临微量的失禁问题。 对65岁以上的人, 36。3% 得人有严重的失禁问题,每4个当中有3个是女性。除了尿片以外,虽然有其他制品和药物可以治疗和解决失禁问题, 但是, 因为价位的问题,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使用尿片。

(这里, 想到了暑假看《顺风妇产科》, 里面的妈妈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一笑就失禁, 因为怕尴尬, 所以就用了医院给婴儿的音乐尿片, 然后偷偷去看妇产科大夫, 搞得家里人以为她怀孕了, 最后是大家支持她做高龄产妇表了态, 结果她大笑, 音乐尿片想起音乐,大家才恍然大悟, 虽然只是电视剧, 但是也反映了大多的 失禁患者害怕被家人和熟人知道自己这方面的问题的尴尬心理)。

助动用品: 拐杖,助行器和轮椅是肢体行动不便者最长接触的助动产品,但是他们有可能在使用这些产品的过程中受到伤害。用户表示虎口和拇指因为长期使用拐杖和助行器而感到疼痛,或者使用过程中发生过跌倒。还有的表示在外出时候,这些产品会带来不便,无法进入汽车, 有时候会因为使用助行器成为犯罪者的目标等等。40%的轮椅使用者认为轮椅的车胎太容易磨损,更换车胎和零部件的时候不方便等问题。

卫浴设备:对卫浴设备如卫浴防护杆之类, 用户认为太占地方, 而且多数年长者认为泡浴比坐浴,淋浴要舒服, 但是很多为他们设计的安全的卫浴设备采用淋浴来减少进入浴缸过程中产生的危险。而对于洗浴类的小制品, 最多的抱怨是对搓背器, 使用者认为太难握且纤维过于硬,或者容易打滑。

电器控制品:用户认为电器控制开关, 是他们遇到麻烦最多的地方, 电池的安装, 按键的标示的意思等等。

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1. 制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比如, 尿片不能达到瞬间吸收大量的体液。

2. 制品不能在不同的环境发挥同等的功效。比如拐杖, 在大理石路面,使用拐杖反而会使用者跌倒。

3. 使用者不希望因为使用制品而引起周围的人的注意。比方拐杖,比如便座加高器, 使用者更愿意周围的人竟自己视为正常人, 不需要帮助的人。

4. 制品的价钱太贵

5. 制品有时会带来危险, 比如2中提到的拐杖。

6. 制品会使使用者觉得身体的不适。

7. 制品不容易修理。

8. 制品在家以外的地方不方便使用。

9. 制品太占空间

10. 储存和保存制品太困难。

11. 制品太难使用,使用的时候还要别人的帮助。

家园 答HR- 关于康复工程就业的问题

很抱歉, 拖了这么久才给你回复。因为你问的问题, 是个很难的问题。在健康介护这个领域里面, 很多事情值得去做也需要人做。

你说的就业难, 我有点糊涂, 因为据我知道的在北美和欧洲, 急需一线的康复和介护人员, 但是仍然不足。 不足的原因很简单, 这个行业的精神压力太大了(跑一下题, 对于长者和障害人士,除了一般的医疗知识以外, 耐心变得非常重要,可是因为交流的问题,矛盾也极其容易产生, 长者和障害人士认为介护人员都是专业人士,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懂得和了解他们的需求来帮助他们, 过高的期待和偶然的失误使得彼此间会有隔阂,加上目前一线人员的不足, 实际上介护人员的精神压力往往超出我们知道的, 也就引发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犯罪事件; 本地人员的不足, 美国放宽了绿卡政策, 好像是从事介护更容易得到签证和绿卡, 但是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在于除了对语言的要求之外, 对于文化历史背景的要求也很高, 介护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更重要的是交流; 还有一点就是经济不景气使得政府对于福利和医疗的拨款大幅减少, 这也造成了这一行业很多必须设备的更新不足)。

不知道你具体是学习康复工程的哪一块。 只能泛泛的谈一下, 如果你是从事研究康复器械研究的, 我建议你可以继续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俄亥俄大学, 西北大学里面的研究中心继续进学, 他们的器械设计已经是世界第一而且和很多的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你是康复护理这一块, 我给的建议是直接就业, 毕竟在北美这个方向还是很容易的,然后可以和国内的一些合作单位保持联系, 将来有助于你回国; 如果你是心理学这一块,那么建议你取得资格证, 然后在一些公共福利署下的单位做一些义工, 这对你工作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很抱歉, 对于北美的情况的了解只有这么多。 祝你学习愉快, 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家园 【原创】第二章 智慧屋

2.1过去的和现在的预言

1933年的芝加哥万博会上展出了一座“明日之屋”的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面有了声控电灯开关,中央空调, 电子锁等。 在1939年的纽约万博会上, 电视机和其他今天已经非常普及的家用电器被作为未来家庭布置的一部分来展示。 1964年的纽约博览会上, 通用汽车公司展示了明日之城,一座由高速公路和摩天大楼构架的城市。 今天, 我们预言在未来的5年里面我们可以做到的“智慧屋”---我们 房子和里面的设备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它将:

1. 能够提供最基本的人机交流功能;

2. 能够提供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

3. 自动开启功能;

4. 可以确定我们在家中的位置;

5. 自动分析数据,建立信息库, 方便我们计划日常生活;

6. 回答简单的问题, 帮助我们记忆

2.2 史密斯太太的一天--- 2010 的生活

史密斯太太: 81岁,独居, 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刚刚动过手术, 有关节炎, 有点健忘, 但是喜欢和她社区的一些人玩桥牌。 她的女儿, 萨利居住在12哩之外,陪她购买日常用品和区医院检查身体, 她和邻居, 朋友一起去教堂和社区活动中心。 她的儿子唐米住在800里之外,通过电话和她保持日常的联系, 每三个月来看她一次。最近在儿女的帮助下,史密斯太太搬进了智慧屋。

家园 献花献花

不知道柚子mm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倒是做工业设计的,很不错的系列文章,期待ing

家园 为残疾人设计是个大问题

比如北京的地铁,是比较挤,

我想象中日本地铁也是沙丁鱼,

巴黎的地铁,跟北京也不相上下,要是碰到罢工减少班次,那更是一车车罐头。

这样的情况,无法设计出一个完善的残疾人设施(呵呵,是我没想到),因为么,本来地铁的运行就是为了舒缓地面交通地。

这样,地面的公交系统相应的残疾人设施应该更方便,我看到法国的公车是有气压系统的,当停靠车站时,司机将车身倾斜靠车站一边,使车内的地面和车站地面相平(大概),然后有一个板伸出,好使残疾人上下车(也包括老年人),我听说德国也是这样。

国内还没有听说这样的状况,但我印象中这些年的公交车的上下车门都变大了好多,也从折叠式变成向两边的滑动式门,这都是改变。

残疾人(包括老年群体)设计是个涵盖很广的课题,需要多方面的联系,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合作。现在中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多,如何使这个群体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已越来越紧迫的摆在人们面前。

家园 同行
家园 俺也想住智慧屋,请看人机对话:

人:“俺的针线包放哪儿啦?”

机:“宝宝藏冰箱了。”

。。。。。

机:“别老泡西西河,厨房锅子着火了。”

人:#?!%?#

家园 haha,今天去看车展了,先睡觉,以后慢慢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