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波音的故事(一)(完) -- 晨枫

共:💬68 🌺17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晨枫老大还没说说波音对抗A380的新机型呢

麻烦老大写个外篇说说两个机型的优劣吧

家园 下期节目预告

《泰坦的战争》

内容简介:

空客向民航王座的第一波攻击是通过A330/340发动的,747还是没有受到直接的威胁,波音的还击是777。但是当空客最终推出A380时,波音慌了手脚,最后剑走偏锋,推出787。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家园 请见楼上

将写A380和787之战。

那个王姓工程师只看到简单的一提,前面、后来怎么样还真要请老兄给说说,我也很好奇。

757是接替727和737之作,沿用了707/727//737的机身截面尺寸,但用翼下先进双发以改善油耗和噪音。757最终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727被替代了,737没有,反而先进737将757也替代了。最后一架757与前年(2004)交付给上海航空,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现在还买“新旧货”,买737-800不好吗?可能是已经有757的缘故。

767也是这么个不算成功、也不算不成功的东西。为了了A300、DC-10/MD-11、L-1011竞争,波音推出这么个“半宽机身”的767,其机身宽度比707宽,比747窄,甚至比A300都窄。如果美国空军不订货767加油机,767生产线关闭也是指日可待。

波音的故事确实还有很多,波音的民航只是其一部分,但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部份。说到波音,首先想起的就是波音民航机。其实波音的航天部分非常庞大,阿波罗的土星5火箭第一级就是波音造的,登月时的月球车也是波音的,还有很多NASA的重要探空器,很多都是波音的。这都是在收购Rockwell之前的。

要是把已经收入波音的麦道、北美一起讲,那就是半本美国航空史了。

家园 精彩!好看!

好文章,逐篇献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有个747的比喻挺有意思

前几天刚听来的。

"To get married for sex is like buying a Boeing 747 for free peanuts." 为了性而结婚就像为了吃飞机上免费的花生而买一架747。

花!

不知晨枫兄下一个系列写什么?要不来个休斯传奇?那个《飞行者》实在是把我看吐了,连休斯多彩一生的百分之一都没拍出来。您给再补点儿吧。

家园 电影Aviator确实拍得太滥

本来对这个电影抱很大希望,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后一半是强忍着看完的。

下面想写波音787对空客A380这档子事,不过可能要过一阵子才能完成,还在攒资料呢。

休斯的故事很有意思,不过手头没有资料,老兄要是有好东西,不妨也写一点?

家园 潮兄好久不见,新年好!

这张PP好,我就喜欢小孩有小孩样,小大人就没劲了。

潮兄好久没有给我们讲讲潜艇的事了,这是新年新事的一条哦,可别忘了。

家园 晨枫兄新年好!

盼望新的一年勤拂拭资料的尘封,多上大作:)

家园 这位Juan Trippe是不是就是电影aviator里那位休斯的对手

60年代末居然还在掌权,够能活的

家园 补充一下,波音又有747新的改型计划747-8

最近aviation weeks and space technology披露的(记不清哪期了,但肯定是最近三个月的事),747还要被加长,瞄准的是A380和777/A340之间的市场。晨枫老大的东西真不错,花一个。

家园 迫不及待的想看新作啊

俺和777比较有缘哈,UA是777的第一个用户,一下子就订了60多架777,所以象俺这样UA的fans(hoho,还不是为了攒那点mileage,谁让UA有从俺工作的城市到北京的直达航线呢)常常能碰到777,飞机大不说,还有电视看,比southwest公共汽车一般的737强多了。

不过老兄说787剑走偏锋,俺不太同意,787前面的那个sonic cruiser才真的是走偏锋,费那么大劲只为了把美国到东亚航线飞行时间从12个小时减到10个小时,真是吃饱了撑的。787是填补767/757停产后空白的,还能挤掉老掉牙的A300的市场,空客拿出A350来对付787,不过从目前订货量看来没有787成功。波音目前的想法看来是通过737NG(150座),787(250座),777(350座),747-8(450座)形成了一个新的系列,但是波音好像一直不觉得更大的飞机如A380有足够大的市场,波音和空客的思路实际上反映了对未来民航发展的两个不同预测,波音认为目前航空业的枢纽辐射式的客运模式已经开始过时,未来会象southwest为代表的廉价航空那样大量发展采用小飞机的直飞航线,这个有一定道理,看看传统航空公司一个接一个的破产,而以southwest jetblue为代表的廉价航空公司却在赚钱。空客则认为枢纽辐射模式还有生命力,而解决枢纽机场的空中交通堵塞需要A380这样的大飞机担当枢纽到枢纽间的运输(A380主要是载客量大,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远程型的计划),空客的观点也挺有道理,比如芝加哥o'hare机场,由于过于繁忙,已经成为全美飞机晚点的一大主要原因,FAA现在逼着UA等公司减少起降芝加哥的航班,航班少了要保证相同运量自然需要大号的飞机。至于波音和空客谁的预测更准确,现在还很难说,咱们耐心看吧。

家园 说波音787剑走偏锋是因为波音没有推出和A380同一级的东西

777坐过一次,全日空从东京到上海,降落时,电视里显示座舱往外看到的情景:跑道,滑行道,大楼……很酷。

A330也坐过一次,Calgary到法兰克福,也很舒服。

这些新飞机和767、737不能比了,比老747都舒服。

波音和空客对市场的判断老兄说得很对,问题在于两者的看法截然相反,但都有道理,两者还都不能犯错误,错误的代价是“家破人亡”,好戏就在这里。

家园 就是他
家园 关于波音的首位总工程师中国人wong tsu

晨枫大侠的系列都很棒!这个系列同样很棒,有点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介绍我们海外华人的骄傲:波音的首位总工程师中国人wong tsu

1916, 波音雇用Tsu Wong做波音的首席总工, 当时美国仅有的几位航空工程师之一。后来又雇了 Claire Egtvedt 和 Phil Johnson 这两位后来都作了波音的总裁。

一战期间美国海军需要水上训练飞机, 为满足这项要求,Wong Tsu设计了Model C . 这是波音公司的第一个生产订单,而且使波音一炮打响,掘到了第一桶金。 波音一共生产了56架Model C. 55架卖给了美国军方,一架留给了比尔波音,波音把这架飞机叫C-700. 波音和Eddie Hubbard用这架飞机作了1919年3月3号的首次国际邮政飞行, 从温哥华带了60封信到西雅图.

王先生后来还促成了在二战中中国政府和美国寇迪斯莱特公司合作生产P48战斗机给美国。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起点。

王先生还资助过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风洞。

1955年在台湾中正大学教授航空学。

1965年病逝。

今天王先生的画像和Claire Egtvedt 和 Phil Johnson 的画像一起挂在了波音博物馆中,为后人瞻仰。

家园 他叫王助

网上google一下, 可以找到他的生平简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