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通鉴评说》军事系列 -- 唵啊吽

共:💬193 🌺53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许历并没有直接进言

这厮聪明着呢,写了个"请谏"跪在中军帐外.赵奢奇怪,问他你要说什么啊?许历说,讨论军事是要杀头的,赵奢乃"命刊去前令".

家园 谢补充
家园 一个字:牛啊

花~

家园 老实说 您的不少观点有点先开枪再画靶子的意思
家园 这话不错。原来就没打算有这么一篇文章,只是读到

这话不错。原来就没打算有这么一篇文章,也没有打算想证明什么,写之前就没有什么预先的大纲思路。只是读到哪,想到哪,写到哪。

家园 【原创】《通鉴评说》:长平战例分析(1)

《资治通鉴》卷五 评说 (8):上党战役冯亭施李代桃僵计

评说9:

秦国大将白起占领了韩国的野王,把韩国的上党分隔了,上党太守冯亭就与民众商议,说与其被秦攻占不如降赵,因为韩国是没路来救上党了,如果赵国接受了上党,秦国必然迁怒赵国,这样就可使韩赵同舟共济,一起抵御秦国。

冯亭于是遣使将上党十七城献给赵国。赵王问平阳君以为如何,平阳君说接受没有缘由的利益不吉利。赵王说韩国人爱赵国友好,怎么能说是没有缘由呢?平阳君说,现在秦国眼看就要拿下上党了,怎能眼巴巴地看着赵国坐享其利呢?这明摆着是韩国李代桃僵之计,让秦国迁怒于赵,还是不要接受上党的好。赵王又去问平原君,平原君主张接收上党。赵王于是让平原君去接收。平原君封冯亭为华阳君,冯亭痛哭拒绝见来使,不愿因国难而发财。

两年后,上党失守。秦战赵与长平,坑赵降卒四十万。

围棋中孤子无救时,必然弃之,但既便是弃子,在盘面上还有利用的价值,尽量利用弃子,就是孙子兵法中李代桃僵之计: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上党必失无疑。冯亭为韩国利益处理这一弃子,使上党十七城为韩国再争一点利益。上党丢也要丢得于韩有利。于是冯亭使出了李代桃僵之计,拉赵国下水一起抗秦。李代桃僵,赵代韩受秦兵之祸。冯亭走的是一步好棋。冯亭以此举赢得身后千秋英名【1】。

赵王没有主见,又贪眼前之利,见到冯亭献城就把持不定了,只想要地,没有从赵韩如何联手抗秦来考虑,结果韩国的李代桃僵之计就变成了赵国代人受过的惨剧。

赵韩联手应该是赵国正确战略。但完全接受上党十七城,就使保卫上党战役完全成为赵国的责任,这是错误的。赵国是贪图刀锋上的蜂蜜而被割掉了舌头。赵国全盘接受上党,并没有因此形成赵韩联盟,而是把上党保卫战由韩秦对抗变为赵秦对抗,这对秦无影响,秦国只是换了个对手,攻上党还是攻上党,而韩国的危机就转嫁给赵国了。

实际上,赵国决策应该以促成赵韩联手为目标。赵国与秦国没有交界,所以不能用围魏救赵之计开辟第二战场。一种可能的策略是赵可以不要上党地,但支援上党保卫战,把上党变成一个代理战场。但是利益分配还是不恰当。全拿上党,利益全落与赵,韩国有亏,所以韩赵无法联合;完全不要,仅仅无偿支持韩国上党保卫战,则赵国有亏,没有抗秦积极性。全要上党和完全不要上党都无法改变秦攻上党的局势,都不是正确的方案。

上党保卫战的唵啊吽策略,应该是赵国接受十七城中的八城,留九城给韩国。这样一来,上党保卫战既是赵国保卫战,也是韩国的保卫战,两个同心协力,将秦国分隔上党各个击破的局面,变为受韩赵两面夹击的局面,即韩国虽然没路通上党,但韩国有积极性去截秦兵的粮道,而上党用八城交换得到赵国援兵和后勤。这样一来,秦军各个击破对手的局势就被转换成两面受敌的局面。利益合理分配是国际政治中的艺术,贪图非分之利益只能遭致祸端。

李代桃僵计策是英国常用的计策。如香港回归,反正是要不回来了,最后在利用一把:回归前大兴土木,修建机场,合同当然是给英国公司拿得多了。统治一百五十年不实行民主,而且答应让中国保持香港五十年制度不变,但墨迹未干,就鼓动香港马上变为民主制度,实际是纵踊香港脱离中国主权控制。印度独立,对英国也是势必有损,于是把一些权力给伊斯兰教徒,这是李代桃僵之计,结果独立出一个巴基斯坦国和一个孟加拉国,印度不是要独立吗?英国就行李代桃僵计肢解印度。弃子最后利用一把,至少西方在南亚留下以后搞力量平衡游戏的手段。英国把其托管地换给巴勒斯坦时,也用了一手李代桃僵,将其中一块赠送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致使中东战火不息。

为什么美国要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呢,是美国真的要保护本国纺织业吗?不是。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本不是美国产业政策所关心的。但这是一个李代桃僵之计。纺织业是美国放弃的产业,是一个弃子。但弃之前在利用一下,用来遏制一下中国。给中国纺织品设限,实际就是将美国放弃的纺织品产业暗中分给墨西哥、给印度、给孟加拉等等其它国家,这个李代桃僵计套着狐狸分奶酪的平衡手游戏。

参考链接:

【1】 http://www.hanaga.net/25-history-record/han/092.htm

【2】 http://www.daynews.com.cn/mag6/20050413/ca267630.htm

【3】 http://chinese.pku.edu.cn/david/HTMLSHI/073.html

【4】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classic/36ji/36ji11.html

【5】 李代桃僵,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http://www.binzhou.com/r03sunwu/36ji/36.asp?lanmu1=12&lanmu2=124#

【6】 http://www.tydao.com/suwu/2005/x0415-changzhi.htm

【7】 http://book.cnlu.net/book_jie.asp?id=27664

【8】 http://www.internationalrelations.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26

原文9:

赧王下五十三年(己亥,公元前二六二年)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乃遣使者告于赵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乐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赵王以告平阳君豹,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乐吾德,何谓无故?”对曰:“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请受之。王乃使平原君往受地,以万户都三封其太守为华阳君,以千户都三封其县令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忍卖主地而食之也!”

赧王下五十五年(辛丑,公元前二六零年)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活读古书,

佩服佩服。

家园 受教。。。

分析得好!

家园 好,甚好
家园 【原创】《通鉴评说》:长平战例分析(2)

《资治通鉴》卷五 评说 (9):秦国B小调“先礼后兵”

评说10:

秦国攻占上党,赵国据守长平。楼昌主张与秦国讲和,虞卿对赵王说:现在和与不和只有秦国有能力主宰,秦国志在破赵,即使赵国想要和也没用,不如派使带重礼到楚国和魏国,如果楚、魏接受了重礼,秦国就会顾忌合纵,反而能和赵讲和。赵王不听虞卿的劝告,派郑硃去与秦国讲和,秦国也接待了郑硃。赵王反唇相讥虞卿说:怎么样?秦国接纳郑硃了吧。虞卿说,秦国肯定会不给和约,反而加兵攻赵,为什么呢?各国使臣都去给秦国庆贺他上党大捷,而范雎必然在庆功会上让郑硃抛头露面,显示秦赵友好,这样就死了各国救赵之心。一旦形成各国不会来救赵的局面,秦国就不予赵国友邦待遇而出兵攻赵。果然,一切都如虞卿预料一样,秦国带着郑硃在记者招待会上秀了一番后,又加紧攻赵了。

上一评讲赵国接收上党十七城,是韩弱赵强,赵贪韩之利过分了,陷赵国于险境。这次赵国直接与秦和谈,无异于与虎谋皮,赵国贪利贪得毫无道理毫无分寸。

秦国对赵国这一计策,是变了味的“先礼后兵”。姑且称其为B小调“先礼后兵”,以区别于原本意义上的C大调“先礼后兵”。B小调“先礼”只是暂时的欺骗,是生米熟饭计之一种。这种“先礼”而“后兵”是霸主用的计策,其它国家不能用,因为只有霸主有实力出尔反尔而不受舆论约束。

秦国在公众场合对赵示好,是离间赵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为攻赵制造孤立赵国的国际局势准备。当时各国都怕秦国,如果赵国跟秦国友好,其它国家就有顾忌。如美国与印度好,中国就有顾忌。如果今天美国在印度洋与印度发生冲突,中国就没有援助印度的任何准备。

南斯拉夫战争前,中俄本来联手反对轰炸南,美国邀请朱鎔基访美,有如秦国接纳郑硃,效果是俄国起戒心,有如楚魏远赵,俄国一退,轰炸就开始,而且把领馆也炸了。朱鎔基访美商谈入世,对美国作出得极大让步,无奈美国醉翁之意不在酒,压根就没打算接纳中国入世,与郑硃求和反遭兵攻如出一辙,朱鎔基大让步求入世反遭美国拒绝。当年如果朱鎔基推迟访美而改为访俄,历史或许会完全两样。

大国B小调可以得逞,完全是弱国过于相信正义与善意(化干戈为玉帛多好呀),忽略了谈判原则:与弱国或对等国家谈判还有可能根据善意和信任,而与强国谈判就唯有按实力来分割利益。为什么中国致力于中美友好和中日友好,反而频频招致遏止的呼声和威胁的谣言?日美联盟是一体的。对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的联合,对世界霸权讲友好,就有如赵国去和秦国套近乎,只能给人以实施B小调的机会。中美和平和中日和平,不可能建立在中国一厢情愿的友好政策上,而只能建立在中国与日美联盟以外的一切其它国家的友好之上。

网上有一种论调,认为追求中俄友好不如追求中美友好和中日友好,这些都是楼昌之流的误国论调。只有中俄以及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坚实的友好,才能维持中美和中日脆弱的和平关系。中美友好和中日友好是中国希望和需要的,但是,当日美和其它国家有利益冲突而中国恰巧又是责任相关人时,中国必需公正地维护自身和各国的利益而不能帮助美日牺牲其它国家的利益,只有维持了第三国家的利益才能维持中美和中日的友好,道理正如虞卿主张联楚联魏才能得到赵秦的和平相处一样。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76.htm

原文10:

赧王下五十五年(辛丑,公元前二六零年)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赵军战数不胜,亡一裨将、四尉。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硃媾于秦,秦受之。王谓虞卿曰:“秦内郑硃矣。”对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硃,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显郑硃而不与赵媾。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

关键词(Tags): #通鉴评说#外交#战略#博弈#军事通宝推:hanjy,西门飘飘,小李药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何其妙也!赞叹不已……
家园 好,历史就是不停地在换马甲而已。
家园 赞!

有理有据

家园 好啊,特喜欢看你的贴,加油加油啊
家园 hao!hua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