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插队故事(一)出发 -- njyd

共:💬166 🌺4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以为这二十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有了较好的效果呢

按说那该是重点地区吧,看过一段记录片,在宁夏有几个6,70岁的老兄弟凭自个的力量跟沙漠搏斗,很受感动,大约就在毛素乌沙漠吧。

家园 花等后续
家园 宁夏面临着两个沙漠。

  东北的毛乌素和西北的腾格里。

  腾格里沙漠植被要少得多,你说的那个纪录片应该是腾格里沙漠边缘。有名的沙坡头治沙示范区也在那里。毛乌素沙漠靠北边明沙较多,靠宁夏一边植被较多。

  七九年调回南京前,基本上每年都要来回探亲,内蒙的铁路沿线一片范凉,见不到几棵村,不过也许是冬天的原因。九0年以后回去过两次,成片的树林明显增多,看来三北防护林还是有成效的。不过成片的树林都在农区,牧区主要还是限制牲畜数量,据当地牧民说现在规定平均20亩草场不能超过一只羊,象毛乌素沙漠这种沙质草场不准放牧,只能圈养。

  看来只要这些措施能切实执行,一、二十年后那儿的生态会有较大的改善。当然不要遇到连续的大旱。

家园 播队时的照片(照片补上了)。

  六九年冬天南京慰问团到我们公社。

  其中有三位解放军干部,好象有盟军管会的陪同人员。

  四位公社干部,最高的那位记得好象是当时公社革委会主任。也许其中有南京去的慰问团成员。

  一位牧民大娘。

  其他都是我们公社的知青,不全。

点看全图

家园 no picture

pls check it again

家园 给战友送朵花
家园 青春无敌

象这样好的记述亲身经历的原创作品为什么没有加精呢? 倒是有一些道听途说+YY的、插科打诨的点进去了让人失望。也不知道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家园 加精的标准--俺的看法

先声明一下,这篇文章俺很早就推荐过主贴了(即主贴已被加精)

一般来说,比较好的连载文章,俺会在主贴予以加精。续贴如果俺感觉非常好,也有可能被再次加精。这样的情况对俺来说极少,好像只对《老孙在非洲》的那个系列操作过。

但俺不加精并不意味着续贴写得不够好,因为俺加精一向是从俺自己的看法出发。比如此楼的续贴,可能因为俺并没有经历过插队,有些事儿无法产生共鸣,所以俺不敢贸然推荐

但能够进行推荐操作的除了俺,还有其他几位(西河广场的)版主和所有的“翰林”。但俺得承认,即便如此,也总会有好文被错过。。。

增加翰林或者版主可能是个解决办法,大伙可以给铁手发短信自荐嘛

关键词(Tags): #加精#推荐#申请版主
家园 我自荐做旱林

湖南菜好咸,地主兄给口饮料喝嘛...

家园 河里的老大哥越来越多了

您这资格,大该只有虎老师才能相匹了,老冰也得称小弟。花!

家园 ”洗衣机捣奶子“, 太有才了,与时俱进呀

九0年回内蒙时发现这些东西都已商品化了,城里到处都能买到,当年在城里很难弄到。外形做的很漂亮,但口味大不如前,看来是有掺假。

这个倒不一定,以前好吃的东西少,碰上一个就能回味好几年。现在好东西多了,嘴也叼了,心态也不一样了,就吃不出当年那个味了。有很大的心理因素在里面吧。

家园 老大哥写的不错,请继续!花!
家园 我舅舅差不多是这一年去插队

好像十四五岁,去的山西山沟沟里面,大车都不通,大车进不去的地方,走路需要走两天。

当时我姥爷在军队里面,虽然也靠边站了但是权力还有一点,七十年代初甚至还有点影响力,但是死活不给舅舅办回城。

后来成了这一批的最后一个没回城的,后来上了工农兵学员到了南京。然后留在学校里面。

家园 那时的老干部,没说的。

  可惜还是没宝。

家园 柳条箱是个什么咚咚啊?听都没有听说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