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船厂技术员菜鸟说日本船舶技术(似乎该放到这里) -- 普通平凡的微民

共:💬55 🌺19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么大!成型与机床是难点
家园 民用船舶不大需要起动速度快。

  

家园 先预送一花。
家园 燃气轮机维护不易,而且耗油量大

更关键的是低功率和高功率耗油量差不太多,无论空载满载都是油老虎,所以民用基本上只能限于功率变化不大的场合。

家园 看了陈经的文章以后,就开始关注发改委的一举一动:的确了不起~~~

中国的经济大脑不说,而且还深入基层协助甚至包办很多重要东西,比如“曲轴”这种我们愤青非常痛恨的东西,果然还是发改委的指挥和协助给办成了!!发改委,一个我认为非常难听的名字,但确是中国崛起过程中最重要的部级机关,甚至可以说是“背后主谋”,它所引导造成的经济形势对内是其他一切部委的行动依据和基础环境,对外是中国面对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本钱。

现在在主任是马凯,几个副主任居然也都享受正部级待遇,可见发改委的重要性。哪位对发改委的背景和历史人物比较熟悉的,能否介绍一下?

再赞一个先!继续关注中。。。

家园 也有蠢的事情,比如研究所改制

中国以前本来每个行业都有几个重点研究所,这些研究所,象台湾的工研院一样,起的作用是,跟踪国家的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先进技术,自主开发新技术,把在研究阶段充其量是“实验室技术”,转为企业需要的产业技术。这在国家,企业普遍研发能力较弱,广大中小企业迅猛成长的时候,是必要的,必须的。

建立“示范工厂”,目的只是为了实现整体技术转移,并不直接组织生产。这样做的好处,一来可以打消企业的戒心,促进科研与生产相互依赖与结合;其次可以树立工研院在技术市场中的形象,占领更为广阔的契约性研发与服务市场。

台湾的工研院制度是成功的,在扶植一批企业养成研发能力的同时,还没拉下产业机会的争夺,比如半导体,IT电子,LCD。

我们国家的行业研究所,本来也可以留一两各强的研究所,专门为企业开路,为企业服务。结果90年代末的科研院所改制,这些行业研究所要么并入企业,要么自己转制为企业,一个也没剩下,本来是为企业服务的,现在变城了企业的竞争者,卖产品了。很多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反而没人跟了。

家园 同感呀,你说国家就缺那小小的一点钱?让这些搞技术的去做

什么市场,要自己找饭吃,还要去开发新技术,这不是搞笑是什么?老外来参观说你们自己科研还要自己做市场?我说何止市场,我们到工地就是民工,还可以省一个民工的工资呢。

家园 上海重型机器厂实现我国大型船用曲轴零的突破

  大型船用曲轴零的突破,这一事实再次证明,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认真做好自主创新这篇大文章,上海大有可为。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区区一根船用曲轴长期依赖进口,从一个侧面表明,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变这种局面,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攻关、重点突破,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三年来,上海在这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但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与新阶段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只有切实增强使命感、忧患感和紧迫感,在聚焦国家战略,着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同时,继续聚焦企业主体,着力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我们才能像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这样不断突破现状,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本报讯日前,在闵行区的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厂房内,又一根重达70多吨的大型船用半组合式曲轴下线了。这个“大疙瘩”是船舶的“心脏”,以前只能依赖进口。当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上重厂,凭借大型船用曲轴“零的突破”,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别小看了这区区一根曲轴。专家介绍,船用曲轴材料要求纯度高,而且由于形状特殊、钢度差、产品重等原因使得加工难度很大。之前国内也有几个企业对曲轴生产进行攻关,但都因各方面条件所限没有成功。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船用曲轴的费用均在2000万美元左右,不但花去国家大量外汇,而且这一技术瓶颈也使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重厂把创新目标瞄准了船用曲轴的世界先进水平。当时,世界上能生产船用曲轴的只有日本、韩国、西班牙和捷克。但是,日、韩、西都明确表示不合资也不转让技术,而愿意转让专利技术的则要价昂贵,企业承受不起。在困难面前退缩还是迎难而上?上重厂的决策者响亮地回答:我们一定要研制自己的船用曲轴。他们相信,作为国家装备工业的王牌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来破解难题。

  2002年5月,上重厂的母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上海工业投资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投资1.86亿元进行科技攻关。曲轴项目小组按照六个课题分类,与中船十二所、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等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经过三年的建设和技术攻关,目前已经形成了曲臂锻件弯锻成型工艺、曲轴红套成套技术和曲轴整体精加工工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制造技术。

  经过刻苦攻关,2005年1月,第一根以自主创新技术生产出来的国产船用半组合曲轴在上重厂下线。它应用于沪东重机生产的柴油机上,而这台柴油机最后被装进了山东威海船厂建造的集装箱船。今年2月,船用半组合曲轴国产化项目正式竣工并通过国家发改委验收。公司今年计划生产20根曲轴并已经完成订货工作,明年计划生产40根曲轴。

  据悉,在现有基础上,上重厂将在“十一五”期间形成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半组合曲轴的全系列产品。同时加快对核电设备、煤制油设备等项目的科技创新步伐。创新也让上重厂的市场“失而复得”。2000年企业实际亏损4200万元,但到2004年他们实现利润3900多万元,走出了困境。

家园 老外也在中国申请专利吧?

如果他们不把他们的专利在中国申请一遍,是不是中国人就可以抄了?如果只在中国卖的话?

家园 这要感谢老邓,一切向钱看~
家园 动画演示

把所有发动机咬在一起的那根形状古怪的大轴,就是曲轴。

[FLASH]http://www.metacafe.com/fplayer/169155/deutz_engine.swf

[/FLASH]

家园 这个超赞!一幅图片胜过一千个字,一个动画胜过一千图片!
家园 这个问题我也很感兴趣。
家园 解释一下船用曲轴的加工难点。

原来中国国产的一般船用曲轴只有佳木斯重机厂才能可以生产的,这还只是中小型船用的,大型船用的还得依靠进口,船用曲轴的制造难点在于尺寸大和技术要求高,这两个特点要求的制造成型工艺不能铸造,只能采用锻造,你想想,这么几十吨的大家伙进行锻造处理,那只有大型的万吨水压机才可以达到,而且,这么大不是一次就可以锻造出来的,那又要有超大型的热处理炉,采用大的合金钢胚料,反复入炉出炉锻造提高金属性能并多次热处理加工成曲轴胚。然后才能上车床进行精加工。这个过程设备要求很高,并且国产的工艺废品率很高,一年也出不了几十根,还要从国外进口曲轴胚自己来加工才可以勉强满足需求。这样解释,大家的明白?。。。呵呵

关键词(Tags): #船用曲轴
家园 不错,非常直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