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仙踪侠影联合原创】瞎说摄影作品的构图(入门水平) -- 绿野仙踪

共:💬62 🌺2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而无宝
家园 绿MM成了第一作者
家园 【原创】瞎说摄影作品的构图(结束篇)

这个构图系列绿MM没心思写下去了,那就来篇结束语吧。我跟她讨论过写这篇东西的意义,她说兴趣当然是一个重要方面,另外虽然看的人不多,可是说不定哪天这篇东西被一个天才看到并激发了他对摄影的兴趣,那人通过努力成为一代摄影大师也没准呢,who knows。就算没有天才看到,普通人看了有一点收获也是好的。其实我个人来讲比较随意,拍出来的东西好看就行,绿MM就比较认真,经常问我为何这样而不是那样,如果那样的话会不会效果更好些。

摄影是一门艺术,艺术会给人带来美感,所以喜欢摄影的人也不少。林语堂在他那篇《心灵快乐吗》的散文里说过:艺术存在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恢复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我们需要这些,因为当我们上了年纪的时候,感觉会逐渐麻木,情感也逐渐冷淡,对于人生的想象也会因为过于注意冷酷和琐碎的现实生活而变得弯曲。艺术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朴实真挚,把我们对于生活和大自然的感觉重新变得敏锐。

我们不需要成为艺术家,只需要展现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品味,把自己独特的个性从作品中表现出来,同时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这便是乐趣了。我们也不需要互相对比,因为每一个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都不一样,没法比,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在一些拍摄技巧或是创意方面互相讨论和交流一下,是会有所得的,这也是一种乐趣。

构图技巧的确是摄影作品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我们这个系列只是讲一点基本规则,让初学者拍出来的东西符合多数人的审美标准而已,真正重要的是作品的创意,有创意的作品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大家在拍摄的时候不要过于拘泥形式,不要让条条框框限制了你天才的思维。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在看到目标画面的时候,脑海里就基本确定了自己的作品大致上将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才利用手上的工具把它拍下来,在他们看来,相机只是眼睛的延伸,这是一种“相机在心中”的境界。这种境界要求我们有一对敏锐的眼睛,一颗追求美的心灵,和一个“摄尽人间真善美” 的意愿。意愿为何重要呢,打个比方,同是一个岛屿,有人看了觉得很美,马上就产生把它拍下来的冲动,岛屿在他看来只是一件艺术品,而有人看了觉得那是一个有钱人的娱乐场所,他考虑得更多的可能是如何赚到足够的钱买一个,也有人看了没有任何想法,觉得那不过是个普通岛屿而已。如果你是第一种人,说明你是真的喜欢摄影,也会坚持玩下去,因为在他人看来很平凡的东西在你眼里不平凡,这意味着生活会不断给你带来创作冲动和意念,也就是创作的源泉。当然多数人喜欢摄影只是玩玩而已,这样也很好,只要它给你带来乐趣就行。

本来还想跟大家聊聊摄影作品的采光问题,但是绿MM不肯写,我又写不好,就作罢了。这个构图系列写得很粗糙,希望大家见谅。

(完)

家园 这帖子得顶一顶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家园 又一枚通宝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继续写吧,采光问题我也想学学呢
家园 受益非浅啊!挨个花谢
家园 受益匪浅。还有续末?
家园 受益匪浅,多谢多谢.

好多时候都只觉得自己拍的东西有些地方不对,对比之下,果然发现问题所在.

家园 谢太傅捧场,绿MM这几天晚上太忙

照顾出生婴儿去了,过段时间一定写。

家园 砸了一圈花,一个宝都木有,555。。。

8过还是值得滴。学了好多东西啊

家园 遵命

先耍个赖,过些日子再写行不?最近累死了

要不等你的那啥开张俺心里高兴了才写

或者你教我国画欣赏作为交换(哼哼,敢跟太傅讲条件)

家园 暂时没有了,有的时候一定告诉MM
家园 花慰
家园 【奉太傅之命原创】浅谈摄影的采光问题(入门篇)

摄影的采光是一个重要的技巧,认真研究起来的话里面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是要分几个系列才说得完的,不过考虑到真正需要或者有兴趣了解这方面东西的人不多,我就只是简单地提一下好了。

所谓摄影的采光,就是摄影师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的要求,运用适当的光线处理来塑造人物或者景物的形象,使之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两幅内容完全相同的作品,如果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光线处理,所表达出来的艺术效果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拍一张海边的小女孩的照片,如果用正面或者侧面的自然光来拍,效果是突出女孩的外貌特征,观者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女孩的长相上,但是如果采用逆光来拍的话,女孩就会变成黑乎乎的的剪影,这张照片所表达的就不再是女孩的外貌,而是一种环境和氛围。

下面简单讲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然光的方向处理,曝光,以及测光。

一.自然光的方向处理

摄影师如果能够捕捉到恰当的自然光来表现作品,是最让人开心的事了,当太阳难得地从云层里露出小脸,一束金色的阳光正好投射在拍摄主体上的时候,往往会给摄影师带来惊喜。自然光的方向可以分得很细,水平方向有正面光,前侧光,正侧光,侧逆光和逆光等,垂直方向有平射光,斜射光,顶光和脚光等,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讲,大致上掌握四种方向的光线处理就可以了:正面光,45度侧光,90度侧光和逆光。

1.正面光

也叫做平光,因为这种光线制造出来的是平面的二维效果,拍摄的时候太阳在摄影师的背后,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的光轴方向一致。正面光拍摄的好处,是整个主体受到均匀的照明,基本上没有阴影,能够较好地表现主体的色彩属性。正面光拍摄的不足之处,是缺乏明暗对比,没有层次感,另外,如果主体表面很光滑的话,用正面光拍摄容易产生反射光斑。

正面光分为低位光和高位光两种,低位光通常来自清晨或者傍晚的太阳,用于人像拍摄的好处是主体不会因为强烈的阳光直射而出现眯缝眼的情形。而高位光,比如正午的阳光,会在人物的眼窝和鼻子下面投下很深的阴影,导致人物面部线条不够柔和。

2。45度侧光

这种自然光来自早上九十点钟或者是下午三四点钟的太阳,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成45度角,被普遍认为是摄影的最佳光线,因此室内人像摄影采用的也多数是45度侧光。这种光线的好处,是通过光与影的相互作用,使被摄主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形成一定的明暗关系,加上投影效果,增强了主体的立体感,轮廓感和质感,另外投影的作用是,既丰富了画面的影调层次,又可以用于遮掩无须表达的元素。由于受光面大于背光面,故此画面基调较为明亮。

3。90度侧光

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成水平90度角,也叫做阴阳光,或者结构光线,被摄主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明暗各占一半,对比效果强烈,在立体感,轮廓感和质感方面比45度侧光更为突出和夸张,而且投影本身所占的比重也较大,颇具戏剧性效果。

4。逆光

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相对,并来自被摄主体后方。逆光拍摄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是在主体的边缘形成轮廓光,勾勒出主体的外部形状,而主体本身成为剪影或者半剪影,给画面带来神秘低调的高反差效果,简单而富于表现力。另外逆光拍摄也常常被用来表现烟雾或光束。

二.曝光

所谓曝光,简单来讲就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通过由镜头而来的光线形成影像的过程。正确的曝光是拍到好照片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正确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不同物体,或者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反光度不同,因而所需的曝光量必定不一致,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曝光量之下,必然会出现部分区域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的情形,所以只要我们做到想要表达的主体曝光正确就可以了。

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用肉眼能够清楚地看到的对象,在拍成照片后却看不清楚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胶片或是数码感光部件所能表现的范围是有限的,远比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范围要小,这个有限范围叫做感光宽容度。要想拍到符合自己意愿的照片,就要把感光宽容度考虑进去,选择正确的曝光和测光方式,因为不同的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比方说,在逆光的条件下拍一栋建筑物,天空很明亮,建筑物很暗,如果以天空为测光对象进行正确曝光的话,建筑物就会成为预期的剪影效果;如果以建筑物为对象进行正确曝光的话,拍出来的效果就会变成,建筑物的细节倒是可以看见,可是天空呢,就会变成白茫茫一片。要是你希望既能看清楚建筑物的细节,又能看到天空的内容,最好选择阴天拍摄,因为这个时候建筑物和天空的光线差别不大。

三.测光

所谓测光,就是通过测评来确定曝光量。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可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测光表,因为它只是一个零件,不懂得思考,摄影师要运用聪明才智来指挥它为自己工作。所有的相机在测光的时候,都会把它所“看到” 的物体默认为18%反射率的灰色(称为“中级灰”) ,也就是18%的光线被反射所产生的灰色影调。至于为何是18%而不是其它数字,这是由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据说18%灰与人类的皮肤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调一样,也是平均场景中物体反射率的平均值,这一点我是没有办法搞懂的,单说人类的皮肤,就有N多种颜色,黑种人和白种人的皮肤反射率就相差很大,只能说18%是目前的科学所能研究出来的最好的默认数字。所以,如果被摄主体的反射率刚好是18%左右的话,比如正常颜色的草地,大部分浅绿色的植物叶子,我们的人体皮肤等等,按照测光表曝光出来的色彩和影调就会得以真实地还原,而对于反射率不是18%的物体,相机测光表所测量出来的数值就不准确了。

现在的相机多数都有以下三种测光模式:

1.平均测光

就是对整个取景区平均计算测光值,如果取景范围内光线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话,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测光。

2.局部测光

就是对取景范围中部的30%左右的区域进行测光,精度高于平均测光。

3.点测光

就是对取景范围中部的一个很小的区域进行测光,这个范围因相机而异,我家的CANON EOS 20D好象是6%,有的相机可以达到1-5%,点测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

运用这三种测光模式的时候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尽量选取画面中反射率接近18%的物体来读取曝光量并进行曝光锁定直到重新构图按下快门,举个例子,拍人物的时候,可以先走到他面前,对准面部皮肤进行测光,锁定曝光量,然后再回到拍摄点重新构图进行拍摄。除了人体皮肤,还可以利用其它反射率接近18%的物体,或者干脆买个18%的灰板随身携带着以备用。

高档的相机还有一种测光模式,叫做矩阵测光,是一种智能化的测光模式,可以得到很好的曝光效果,我家相机没有,就不说了,不过再好的模式也只是模式而已,只有不断总结经验,灵活地运用这些死板的模式,才能拍出好的照片来。

另外,在拍摄现场复杂,光线不好掌握的情况下,特别是拍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的时候,为了不致错失良机,可以使用分级曝光的方式(如果相机有这个功能的话) ,启用该功能后,相机每次会连续拍摄三张照片,每张照片的曝光量相差一档或者两档,那么三张中一定会有一张是曝光正确的。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纽约摄影教材》一书,是由枫林侠影同学提供的,特此感谢

元宝推荐:雪个,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