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贴】拜读“进一步控制人口”计生论文后的感觉 -- 东东山

共:💬29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有人口结构,是推不出结果的

不是只有老龄化社会,劳动力才会偏低;一个低龄化社会也会如此。没有美国的人口结构,是推不出它的劳动力数字的。

刘坤亮在文中的原话是“中国向先进生产力方面不断努力,若达到美国当前的现代化程度,只需2亿劳动力就够了”。

由于没有上下文,看不出来刘老师想要说明什么。但很明显的是,他这句话里隐含的前提是:1、中国的科技能力比现在高,2、美国的科技标准是现在。

如果这句话换个说法,改成“当中国的生产力已经足够先进,达到或超过美国目前的水平;那么中国使用2亿劳动力,达到美国当前的现代化程度,是可行的。”无斋主人兄是否还会反对?

家园 “最佳6亿”这个结论当然不是教条的。

“最佳6亿”这个结论当然不是教条的。但我希望看到足够分量的反驳文章。

事实上越是复杂、长期的预测,限制条件就越多。当这些限制条件发生变化时,预测结果也随之发生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的预测限制条件肯定也相当多。比如气候,如果冰川期突然到来,这个预测结果肯定要大幅度下调。比如科技,如果可控核聚变实用化实现了,这个结果肯定可以大幅度上调。

最后,出了最佳的范围就崩溃,这个逻辑真是让人拜服。完全无视“中国自身资源”这一基本前提,这份选择性无视大法,真是让人佩服。

家园 嘿嘿,俺反对的就是这句话

如果这句话换个说法,改成“当中国的生产力已经足够先进,达到或超过美国目前的水平;那么中国使用2亿劳动力,达到美国当前的现代化程度,是可行的。”无斋主人兄是否还会反对?

实际上美国劳动力还是短缺的,即便是outsourcing如此厉害(outsourcing本身的原因也是因为美国没有足够合格的高科技劳动力),美国的失业率还是维持在低水平。还有几个现象,

1)美国进一步吸纳全世界的移民(主要在高科技方面)。

2)美国试图将从事低端行业的1200万非法移民合法化,即使连很多反移民的保守共和党议员也承认如果遣送这1200万非法移民回国会导致美国经济的崩溃。

3)美国的政策是鼓励生育的。

从这些现象得到的结论,无论如何推不出“2亿足够论”。这么说吧,说句有点冒犯刘老师的话,在下以为,刘老师的这个“2亿论”是根据美国现有人口倒退出来的,如果美国有3亿劳动人口,就是“3亿”论了,如果有5亿,就是"5亿论"了,2亿这个数字可能用的是旧资料。属于先有论点再凑论据的主。

家园 --作者:1943 与人们在平常生活中的经验不相一致

--作者:1943

--发布时间:2004-11-6 22:58:53

--

按照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00年全国合计的计生率为94.64%,也就是说,全国仅有5%的家庭存在超生情况。但这却与人们在平常生活中的经验不相一致。记者的同事中凡有亲戚在农村中的,同村中几乎都有超生家庭,有的地区的超生家庭比例超过一半。而从普通市民接触到的一些从农村来城市的打工人员中,自己家里或亲戚家里有三个甚至更多孩子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媒体虽然直接报道超生现象并不多见,但不难从一些新闻的侧面发现问题。不少见诸于报刊电视的扶助贫困学生的新闻中,就可以发现超生家庭,这甚至在报纸和网络上引发了读者关于“是否应当帮助超生家庭”的讨论。中国青年出版社今年出版的《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一书,在新浪网上连载后影响不小,而其中描述的贫困家庭中,大多数都有3个或更多孩子。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段世荣教授介绍,他们以往对北京市一些打工子弟学校的调研表明,有2/3的家中有2个或更多的兄弟姐妹。

  由于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凭借生活经验判断的人们就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超生似乎并不如统计数据表明的那样。人们不禁要问,透过层层的现象和数据,计划生育政策下的超生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超生人口比例可能高达20%至30%

  中国的超生人口究竟有多少?这个问题对了解目前中国人口的现状至关重要。

  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发布着多个统计结果,但是记者没有在其中找到超生人口的有关数据。而在各地方上的计生部门网站上,也没有找到类似的数据。

  其实这不难理解,由于计生工作在对地方政府工作的评价中具有“一票否决”的特点,所以地方政府对于当地计生工作的效果相当敏感,记者联系了几个省区的计生部门,也同样无法得到当地近期的超生统计,即使是王容家所在的地区,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也矢口否认当地存在严重的超生情况。

  第一手的数据无法得到,记者只有求助于从其他数据来推算结果了。

  从原国家计生委发布的《2000年统计年度各孩次出生数》中可以了解到,2000年出生的人口中,所在家庭中已有两个或更多孩子的为20万人,考虑少数民族当年出生约10万人左右,再加上补报出生的36万人(多为多胎家庭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超生人口”不会超过50万人,不到当年出生总人口的3%。

  但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总和生育率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通俗的说,就是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孩子数,它能够很好地说明妇女现在究竟生育多少孩子。从长期看,要稳定保持人口数量,总和生育率的理论值应在2.1左右,也就是每家生育两个孩子。

  另一个概念是政策生育率,也就是按生育政策执行后的总和生育率。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要求可以概括为“城市一胎制、农村一个半,少数民族更多”。所谓“农村一个半”,就是允许农村家庭在生了一个女孩之后还可以再生第二个的政策。如果严格按照计生政策执行,由于中国人口中农民占到了大多数,城市的独生子女和少数民族的多胎相互抵消,可以得到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的理论值——即政策生育率应在1.55至1.56左右。

  国家统计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算得中国当年的人口总和生育率是1.22。这个数据在当时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因为这意味着中国2/3左右家庭为1个孩子。国家计生委后又根据卫生、教育等部门提供的数据,将总和生育率调整为1.78。今年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提到的1.8的总和生育率即来源于此。

  1.8自然是大于1.55的,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的实际出生人口并不符合国家的计生政策,属于“超生人口”范围。人口学专家根据总和生育率的实际值与政策值之差估计,每年大约在二三百万人的规模。按照2002年中国出生1600万人口计算,当年“超生人口”的比例在12.5%至18.5%间。如果计算20世纪90年代的“超生人口”,大约在3000万的规模。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伟雄不赞成这个数字,他表示,由于各地的地方性政策以前并不完善,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如广东省,原来一直以来执行的是“农村两孩”政策,在最近才调整为同全国一样的“一个半”,其他也有一些地方在农村执行的是“二胎制”,所以必然造成前期的总和生育率较高。但李伟雄没有表示自己对“超生人口”规模的估计。

  这个数据得到了山西省情况的支持,据《山西商报》报道,山西省每年40万至50万左右新生儿中,80%以上为符合政策的合法生育,其余多为超生。也就是说,山西省的超生比例也接近20%。

  由于超生现象多发生在农村,所以对于占中国70%的农村人口来说,超生人口的比例可能高达20%至30%。这个数字应当足以让人们感到事态的严重性。

  “16亿”上限能否限得住

  2000年12月5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是中国政府新世纪关于中国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了未来人口的控制目标是:2005年控制在13.3亿以内,2010年控制在14亿,在2030年前后,人口总数达到15亿至16亿的顶峰后开始回落,16亿也被普遍接受为中国人口增长的上限。

  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是基于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执行下,人口增长速度能够按计划的逐年下降直至停止。如果人口的增长超出了预计的范围,中国人口的上限就将成为一个变数。

  计生国策执行22年中,中国自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已与20多年前大不相同了。人们似乎开始淡忘曾经的“人口警示”,乐观情绪再次在社会上弥漫,一些观点针对出生儿性别失衡、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认为在中国人口低生育率的情况下,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已过时”,应当“根据时代的特点进行调整”,“着重考虑人性化的要求”,“人口数量控制应逐步退居次要地位”。

  西方媒体攻击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依据,就是计划生育政策“侵犯人的生育权”。然而,在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前,生存权和生育权孰重孰轻,却是他们所忽略的。在最近两百年的历史中经历过多次人口迅速膨胀的中国,任何对人口的警世危言都不应理解为空穴来风。

  早在20世纪初期,抱着救国存亡思想的人们,就曾经爆发过“人口过多是否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的争论。当时有人提出问题:中国的适度人口是多少?时至今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仍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人口降至7亿以下,对于中国的土地、资源和环境来说更为适宜。有学者进而提出,与美国相仿,中国的人口在2亿至4亿的规模最为合适。

  但现实是中国现在以及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有限的国土上都将承载高于理论适度值2到8倍的人口。我们往往问得更多的是,中国能承载多少人口。虽然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低出生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双低”期,但由于人口基数大,适龄人口巨大,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到21世纪20-40年代中国将相继进入人口三大高峰:总人口在2020年至2030年至少达到15亿;劳动年龄人口在2020年达到10亿;老年人口在2040年也将达到3亿以上。

  对社会来说,这三大高峰的来临意味着,即使保持着计生政策的有效执行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也并不会感到人口压力的缓解。在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紧张状况将长期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也表示,虽然随着科技的提高,中国在未来基本不会出现粮食危机。但过快增长的人口,会打破人口、耕地和粮食之间的微妙平衡,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压力。

  持续的人口压力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是一场考验:众所周知的是,我国人均国土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淡水资源、人均森林资源、人均矿产资源、人均消耗能源等等都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6。近两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消耗了大量资源,也给国人展现了一个事实,中国的“物”并不“博”。据了解,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原材料均不能自给,其中石油、铁矿石等基础原料的对外依赖型越来越大。另外,多次发生的黄河断流、长江洪涝、淮河污染等事件,也正是人口密度过大,对自然界过度侵夺的最好证明。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的研究表明,中国各个省份中,四川、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13个省区,相对于经济、资源承载力而言,人口呈不同程度的超载状态。而对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较发达地区来说,人口虽然仍在经济承载能力内,但相对当地资源来说已明显超载。

  城市化本来是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手段之一,但过度的人口也令迅速扩大的城市不堪重负,首都经贸大学推出的《北京市人口合理规模研究》中指出,北京市人口规模最大承载力在1500~1600万人,在无人口迁移的情况下,北京市未来人口将于2007年达到峰值,但如果计算上外来迁徙人口,目前北京已经接近了报告中的人口峰值。北京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世界人均水平的1/30,过度的人口规模使北京缺水问题雪上加霜。 另外,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严重影响着首都人口的生活质量。

  不难看出,庞大的人口数量仍然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如同悬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迅速向前发展的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下减缓的人口增长,依然保持着不小的反弹势能。如果在生育政策的决策和执行上不能把握住关键问题,就可能带来人口政策的倒退甚至失控。那么,中国经济和社会来之不易的任何进步,都有可能被不断增加的人口分母所消耗。利剑落下,斩断的将可能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希望。

  2003年11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说,“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一句话,概括了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

  陕西省岐山县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其中计划内二胎新生儿男女性别比高达253.5:100,而青化镇南阳村、焦六村、孙家村,蒲村镇鲁家庄村,凤鸣镇陵头村,雍川镇脱家原村、小营村等7个村自2001年起连续三年间出生的计划内二胎竟没有一个女孩。从全县14个乡镇出生性别比例情况看,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9个乡镇。有29个村连续三年计划内二胎出生性别比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勾晓峰 林郁郁)

家园 同意“2亿论”是根据美国现有人口倒退出来的

我认为这本来就是一句大实话,是为了说明别的问题而说的。对于刘老师来言,这属于论据而非论点。在没有看到上下文之前,无法判断他到底想用这句话说明什么。

美国的政策鼓励移民和生育的基础不是经济是否崩溃,而是国土资源的容载量。中国搞的那个课题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中美之间国土面积差额比较小,纬度大体相当。既然中国认为自己的国土资源最佳可以承受6~8亿人口,那么我认为可以粗略的推论美国的国土资源的最佳承载量也大体是这个数字。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这条船已经超载(离翻船还差一些),而美国这条船还有很多的空位。美国可以继续加位子而不出事,中国则不行。

家园 ysy网友讲得有道理! 这在经济学上是有原理的!
家园 提高生产力啊

现在这批人的养老成问题归根结蒂还是他们储蓄不够(相对于更高的平均寿命和更昂贵的医疗),把负担转嫁给下一代是很不公平的。向下一代收更重的税,或者削减福利,除此之外还有别的选择吗?

更年轻的一代对社会安全根本就不要指望。自己多赚钱,多存钱才是出路。

家园 是极是极,老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是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呀

开个玩笑。

您最后一句话有两点值得担心:

一是“多赚钱”,如果人口下降,连带需求下降,市场萎缩,去赚谁的钱?

二是“多存钱”,如果两口子养上面一代人就是四个老人,养两代人就是十二个老人,还要有多的钱去存......再说,当前中央是鼓励消费,甚至是鼓励借钱消费,“多存钱”可是不和谐音哪。

家园 呵呵

这个问题不局限于中国。西方很多公司的养老金原来是DEFINED BENEFITS,养老金和退休前工资挂钩,一直拿到死。后来发现这种制度承受不了(人均寿命提高了),现在大多改成DEFINED CONTRIBUTION,公司只管往个人账号里放钱(和工资挂钩)----员工活多少年都是那么多钱。

还有一个趋势,英国,日本领取国家养老金的年龄都要提高。摆明了,有些人可能活不到那个岁数,领不到养老金,纯粹作贡献了。

这东西要自己作打算,靠政府是靠不住的。美国的年轻人支持私有化社会保险的比例很高,就是对这东西没有指望。不过美加澳这样的移民国家,都有新移民做贡献,情况稍好,其它地方,我不知道怎么办。

忧国忧民的事,有劳你了。

呵呵
家园 DEFINED BENEFITS的衰落,不完全是这个原因

请看下面这帖的中间部分

http://www.cchere.net/article/605345

而且DEFINED BENEFITS和Pay as you go还不太一样

家园 DEMOGRAPHICS的变化是根本原因

按60岁退休,平均寿命70岁的假设设计的养老金制度,到了平均寿命80岁时,根本的变化已经是叫风险了,是必然。市场上的风险和这个不是一个量级的。

其实稍微明白一些的人,都知道现行的养老金制度无法维持,但是有哪个政客谁愿意明说这件事,扫人兴呢。还不是修修补补。反正总有一天现实情况会教育选民。

PAY AS YOU GO就是老鼠会。如果我发现我生活在老鼠会中,我会另谋出路的。不过有的人的办法是发展更多的指数增长的下家。地广人稀的国家还能有这个容纳能力,其它的自求多福吧。

家园 不错。人口跟产出不是正比关系的。送花。
家园 美国的土地好得多了,虽然名义上面积差不多

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地形,爱辉腾冲线以西不适合人居住;南方雨水较多,但是丘陵更多;北方虽然平原多,但是降水不足。现在的粮食生产是建立在榨干土地最后一点潜力的基础上的,跟草原上的畜牧业一样,属于过度开发。

若是单论面积,中国的可耕地现在不到18亿亩,印度是25亿亩,美国27亿亩,气候、土壤的加成那就不必说了,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家园 同理,其实每个较发达的国家都鼓励大家当懒汉,米虫

要不然他们发失业救济金做什么?

美国有没有说他们的人口有至少13-3=10亿的缺口亟待补充?现在每年的移民是多少?按这个进度大约多少年才能补齐?在这之前美国会不会因为人口不足而垮掉?如果不会,中国急个什么劲?

即使连很多反移民的保守共和党议员也承认如果遣送这1200万非法移民回国会导致美国经济的崩溃。

什么叫屁话?这就是了。请问有哪一个国家突然去掉某一行业的大部分劳动者以后还能安然无恙的?哪怕是毒品、性产业这类偏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