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休眠醒来】有一类战犯叫“参谋”(二十八) -- 冰冷雨天

共:💬332 🌺570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家园 看到楼下沙发上的兄弟的ID:此情可待成追忆, 不由心里一酸
家园 【请教】能否解释一下:

这件事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超过了仅仅是无视国际条约的程度。从这次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开始,英美真正感到了切身危险。从而从只是援蒋的行动中开始走向正面对日本警告,这是太平洋战争的第一步。

这件事比日本以前的行为,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为什么触犯了英美的底线?

家园 猜测一下

原来还是黄种人之间的战争,现在终于发现居然连白种人也敢打

家园 因为无视条约搞突然袭击吧?

以后的珍珠港也是突袭

家园 侵入法属印度支那的确可以算是一个分水岭

之前英美还在一定程度上采取“远东慕尼黑政策”的,比如1939年7月24日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便与日本外相在东京签署了《英日协定》(《有田——克莱琪协定》),其中英国承认了日本在中国造成的“实际局势”和“特殊需求”,保证英国无意干涉侵华日军的行为,这一协议范围可以扩展到华北、华中和华南日占区。而且在1940年7月17日丘吉尔还效仿维希法国,决定关闭滇缅路三个月,很明显地英国是打算通过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换取对日本的绥靖。甚至在1940年8月,英国外交部已经起草了更为妥协的《对日总协议》备忘录了。

然而,8月1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在其上台后的第一次演说中正式提出著名的“大东亚共荣圈”概念,除了东亚、东南亚各地以外,甚至把南亚和大洋洲都给包了进去,英国人这个时候终于回过味来了,意识到日本的野心根本就不打算仅限于一年前与自己约定的“华北、华中和华南日占区”。正好一个月时间,就又发生了日军武力进占法属印度支那事件,这自然促使英国和美国开始改变对日政策。

下面就等着《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了……

家园 总比没酸好~

比如我,就是这样的鸟人~

家园 这样水平的当首相,日本不亡国才怪

连这样水平的都打不过,国民党不失败才怪。

家园 老冰这里说的进驻法属印支是南部还是北部?

从文中描述看,应该是北部?这是40年夏天的事情,如果说41年7月开始进驻法属印支南部的行动妨碍了关东军在42年执行41年的计划,这个我同意。拿40年进驻北部作理由,这个恐怕有点说不过去吧。

家园 词不达意,出了bug,谢相爷指出。改过来了。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激动!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老冰的战犯参谋系列真是精品。

叫大哈瑞忍不住老跑回来复习老贴。

老冰加油。

家园 我觉得道理很简单

切身利益受到威胁了,英美都着急了。美国打过美西战争才拿到得菲律宾,怎么可能让日本染指。大英帝国就更是如此了,82年的弹丸马岛都可以引起战争,更不要说二战时期已经日过中天,但是还有大片殖民地时期了,如果日本继续南下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话,将会切断印度和远东之间的联系,英国当然忍不住了。

家园 我觉得没有什么奇怪的

跟德国的军事合作的那些条约更多的是政客和外交人员的活动,军方对于这些条约有自己实际的考虑,跟苏联的几次硬碰撞导致的头破血流让日本军方不会继续北进的想法,除非他们人人都像那个疯子参谋那样。更何况当时实际控制内阁的是军方的成员。

家园 老冰应该写写30年代经济危机对日本法西斯思想的影响

其实,就算军国参谋,估计一开始也不是全体一门心思打仗的。

甲午以后,虽然中日摩擦不断,但是毕竟没有发生战争。30年经济危机,断了日本和平发展的路子,军事扩张就很难避免了。如果只靠工业品和欧美竞争,日本没把握,那么军事就是唯一选择。

当时,除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有广大殖民地、国内市场的英、美、苏,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起向右转不是偶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