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别忘记 -- 蒹葭

共:💬27 🌺3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哎,所谓故土难离.

见过关于太行山区的一些报道, 土地贫瘠就不用说了, 关键还是缺水, 生存非常难, 但动员搬迁还是很困难, 古老的意识是很重要的一面. 另一个问题, 往哪搬? 人口多, 公路两边村庄一个接一个, 人均耕地已经不多了, 谁也不会喜欢接受外来户的

家园 移民是个馊主意

严重超生的往往是少数民族地区。不移民,生态压力最终会迫使他们限生。如果移民,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边地少数民族人口暴增,源源不断地迁入内地,少数民族逐渐在内地取代汉人。

历史版有帖讨论过,是汉代的将少数民族移入内地的政策,最终导致“五胡乱华”,经过几百年的互相杀戮,才完成了“民族融合”。

家园 清代的与生态压力、民族生存空间有关的两件事

一个是西北的“回民起义”。陕西的回民起事,清洗汉人,杀了陕西、甘肃汉人的90%以上的人口(3000万以上)。后来左宗棠的湘军去平叛,对回民也是无差别杀戮。现在的陕西人,是平叛后从其他省份迁去的移民。参加“回民起义”的回民,逃过了左宗棠的湘军的杀戮的,被左大人迁到宁夏,形成了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小部分,白言虎的部众,杀汉人最卖力的,决无可能投降左宗棠而不被杀,就一直向西逃,到了中亚,在今天的哈萨克还是吉尔吉斯的,就是今天的“东干人”。

有人为当年的“回民起义”脸上贴金,说什么回民是“遵明反清”的。“遵明反清”为何要杀光汉人?实质上是生态压力、民族生存空间的争夺。

另一件,是湘西的“苗民起义”,作家沈从文有文章专门讲这件事的。沈从文,老爹是到湘西的汉族住军,母亲是苗民。“苗民起义”的起因,当然是清朝官吏欺压良民。问题是,“官吏欺压良民”是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有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到了清朝,就成了起义的诱因呢?沈从文说了,根本原因是清朝人口暴增,生态压力。苗民突然发难,提出了“不到长江非好汉”的口号,向外拓展生存空间。清朝一开始措手不及,很吃了几个败仗,后来反应过来,又把苗民打回了湘西。经过战乱,湘西苗民人口减员四分之三,只剩下了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态压力减轻了,起义也就平息了。

家园 可是不移民似乎也不是办法
家园 你扯远了,我说的是下面龙骑兵提到的那种移民
家园 什么世道。

不知道太平盛世是这样的来的---如果您觉得您的日子并非太平,并非盛世,那么,看一看更艰苦,更贫穷的地方,那么您就有理由认为有吃有穿,没有战争纷扰的日子是盛世了。

---老一辈的人有他们的人世经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太平盛世的看法,无可非议;而年轻的人也认为什么太平盛世,就不知所谓了---我就不知道,中国人,尤其是普通中国人,那么多贫穷的中国人,是否在中国独立了几十年了,有了所谓的民主的人民政府之后,是否只配享受这样的所谓的有粮食够吃的太平盛世?难道做中国普通老百姓,几千年逆来顺受,到如今,就看到了太平盛世了么?

楼主让大家看看有中国更贫困的地方,但是并不能让我感到国内大多数的人在过着什么太平盛世。

只要中国老百姓得不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即使是印度也能作得到),中国就没有什么太平盛世;

只要中国老百姓的子女得不到基本的教育保障,中国就没有什么太平盛世;

只要在中国上网还有什么敏感字过滤,还有什么bbs封锁,中国就没有什么太平盛世;

只要在中国还有日益加深的贫富分化,中国就没有什么太平盛世;

,,,,,,

我真的不知道在中国,老百姓是生活在太平盛世。当然你也可以说你过着好日子,就是太平盛世,旁人无须操心---是的,是的,那是你一个人的太平盛世,我在这里说的不是你。

(对事不对人,见谅。)

家园 你知道地球上最快乐的是哪国人么?
家园 就那几条哪地全做到了?告俺声,俺明就去。

一看就是吃细粮长大的主。

家园 这事情容易扯到哲学个诡辩上去

什么是太平盛世?谁的标准最重要?谁觉得是太平盛世就是太平盛世?谁不觉得太平盛世就都不作算

然后。。。。左中右们,开掐吧

家园 呵呵,这个

这种问题,主观成分比较多。不值得“面红耳赤”的讨论。

家园 的确在移民

在许多贫困地区都有扶贫移民,把他们从深山或者资源非常贫瘠的地方移出来,政府盖房子安置,发放一定扶贫补助,好象一个人差不多要花费两万吧?虽然还有本地人与这些外来移民的冲突,但是毕竟都是中国人,这些人搬出来以后还是可以在城镇周遍或者其他的乡村找到更多的机会。

家园 概念不同, 谁也说服不了谁吧

有的朋友认为这都是政府该做的, 理所当然, 没十么感谢不感谢的, 有的朋友认为政府照顾, 应该感激. 个人猜想, 前者多在国外, 后者多在国内? 好象河里这两派有点分歧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