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笼小包】“通”字辈的游击队(上) -- 王外马甲

共:💬91 🌺28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老泰山应该不是,他在哪个部队我确实没有印象。

后来他留地方工作了,50年代就是滕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后来调到曲阜工作,是曲阜建设银行第一任行长。我老婆也因此在该单位工作:)

他的父亲,也就是我老婆爷爷是地主,因此仕途受到影响,再加上本人太正直,或者说太倔,得罪人太多,他的职务一直就是副县,离休后是正县待遇。

老爷子人是好人,脾气确实古怪!他去年去世,享年八十三。

他老人家倒是和日本人,45年以后和国民党部队都打过仗。

不过根据他老人家回忆,好像和日本人打仗就是一个字:“跑”

根本没有时间脱衣服睡觉,浑身是虱子啊!

“不知sunlaoda兄的泰山大人是不是这部队的?”

家园 老领导老前辈啊

我大学毕业后就是在建设银行干,不过后来出来自己做了。我大学同班同学有5个都是进的建行,呵呵。

我们那时候建行也在转变,注意对客户的关系了,老油条们经常对我们说起他们以前想办业务就办业务,经常有东西发,客户请吃饭的好时光。由于我家里不是银行系统的,并且在银行也没熟人跟关系罩着,又觉得比较死板,最后出来了,那几年省行还出来了不少人,不过好多其实都是成立个皮包公司,拿银行的业务给自己赚钱。

家园 这个马甲,快成萨苏第二了

这个马甲,挖坑水平也日新月异了

家园 天罗罗,地罗罗,人家死了咱活着

这个军歌太~~~~~~~~通俗易懂了...

“人家的马,咱骑着;人家的地,咱种着;人家的房子咱住着,你说快活不快活……”

朗朗上口,气势夺人呐...

家园 别听他们的。身体第一,好好休息。
家园 花!
家园 马甲兄好故事

这两天好辛苦,上不来,好容易上来也老出错,送朵花刷新了多少次啊。不过有包子吃,还是赚了

家园 天罗罗,地罗罗,咱们是在西西河。马甲的包子,咱花着;你说快活不快活

强烈建议作为西西河河歌!

家园 哈哈,翻译那段真搞笑,上花
家园 马甲兄,

什么时候再值班?

家园 【一笼小包】“通”字辈的游击队(中)

毫无疑问,迟殿文的“金济鱼挺进队”是带有强烈会道门色彩的地方武装。

山东历来是豪强聚集之地,据统计,38年,山东境内带有土匪或会道门色彩的武装有近100万人之多。对这些民间武装,国民党是加以利用的。以沈鸿烈为代表的本土派系,包括鲁西王金祥、齐子修,湖西孙良诚、朱世勤,对地方势力的影响都很大。同时,日本人也专设有“会道门工作部”,有计划地培植汉奸为其服务。这样,就使得会道门和土匪武装多成为了伪、顽主要的后备力量。

共产党也十分重视针对这部分武装力量开展工作。38年,中共中央在给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信中明确指出:“山东为土匪最多的地区,必须对他们有正确的政策。总的方针应当是争取他们抗日。当他们还是抗日时,我们不应去削弱或瓦解他们的部队……当他们为日寇所利用时,应当使他们一方面去敷衍日寇,一面与我们保持善意的中立”。在实际工作中,我党充分认识到会道门落后、迷信、破坏性较大的一面,因此采取了“先作耐心的争取教育工作,设法劝导其散伙、参加农村生活,最终使其参加抗战”的策略,并且“对怙恶不悛的,坚决予以剿灭,以安定民主秩序”。

这样的结果是: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国民党政府控制的地区,会道门及土匪活动经过战争有增无减;而在共产党控制的地区,影响政权建设的地方恶势力已基本消失。

迟殿文之所以能和八路军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除了他本身具有的单纯的反抗侵略的民族意识之外,还因为他本身不是地主,他的“金济鱼挺进队”也不具有地方联庄性质,成员多是贩夫走卒、青帮弟子,没有大的野心,在立场上比较中立,其活动范围也在敌占区和边缘游击区,不至于和共产党争人、争枪、争地盘。

1943年下半年,随着根据地建设的发展扩大,冀鲁豫政府宣布 “凡参加一切非法秘密团体者,应立即退出,并向政府声明登记,以免受汉奸利用”。这让迟殿文很不痛快,觉得共产党对不起他。

为抗日军队搞物资、破坏日伪设施、打鬼子冷枪等事情虽然做了不少,但迟殿文并不觉得这些需要别人领情。他比较在意的有两点:

一是替抗日民主政府搞“调和”。当时共产党进入游击区开展工作,时常得不到群众的理解。老百姓觉得民主政府的差务多、站岗放哨多,两面负担任务重,因此有时就会引发反抗,甚至出现武装暴动。每当这个时候,迟殿文总是利用帮派势力进行“调解”,并派出自己的武装力量实施“打压”,尽量维护民主政府的权威。但这样一来他也就做了“恶人”,得罪了一些地方人物,这是有损他帮派活动基础的。

二是渗透到日伪军、警和地方机构中为八路军探情报、搞掩护。这个工作可不容易干。敌人也不是傻瓜,每次出动都走漏风声,难免就会产生怀疑,于是迟殿文的“内线”被抓被打被杀的不少。充当地方伪区长乡长村长的也是这样,粮食未交、道路被破,都难免挨打。

鬼子扫荡,半道上找个村长问情况:“前面的,毛猴子的有?”,“没有没有,平安无事”。结果刚走几步就被地雷炸了,于是回来把这村长打成残废。

金乡有个两面区长被鬼子杀了,再派一个又被杀。开堂会时部下们问老大“还要派人去呀?” 迟殿文说:“能不派么,我是金济鱼的队长,这个硬茬接不下来太没面子”。于是一个弟子自告奋勇,结果,上任没多久又牺牲了。

不过,迟殿文部的情报工作总的说来干得还不错。这是因为他们青帮原本就是秘密帮会,有基础;还因为有个“三刀六洞”的帮规约束着,叛徒少。

这两件事迟殿文看得挺重,可对八路军来说却很平常,因此既没有特别的嘉奖、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补偿。这倒也罢了,现在听说居然要求帮派弟子到政府去登记,这可是青帮的大忌!于是,迟殿文就产生了抵触情绪,接下来再成立“独立支队”,他就不服从八路军的统一领导,渐渐地和共产党之间有了些猜疑。冀鲁豫湖西分区也因此更提高了对“挺进队”的警惕。

认真说起来,这迟殿文部也不能算是“正宗的八路军游击队”,因为他不仅兼着日伪的“济宁运河总办”,还和国民党顽军有关系。

当时,国民党军政部在鲁西、鲁南设了好些个征兵站,派韩复榘的老部下来负责,通过本土关系招收新兵。按规定招了兵要先训练后开拔,因此会产生相关费用,如:制枪费(汉阳造)、子弹费(三百粒),服装是每人单衣两套、夹衣一套、棉衣一套、腰皮带一条、雨披斗笠各一件、线毯一床、麻鞋草鞋各两双,还有下士、中士、上士、司务长的津贴,军官的办公费、外出费,部队的柴火费、伙食费……征兵站往总部打个电报,说明“本处有壮丁若干正在训练”,军政部就根据新兵数目拨发相应的费用。

征兵官是要吃空额的,招了一百人就敢报五百,先把钱骗到手再说。可蒋总裁也不是好蒙的,新兵训练完毕开拔前,军政部要派“点验官”照着花名册数人头,核实了再签字。

于是,征兵站就临时请人冒充,让老百姓穿军服扛枪排队答应一声“到”,然后就走人回家。那么到了前线人数不足怎么办?好办,就说路上死了、跑了,这没办法。(由此,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个事——“何应钦质问兵役署长:1200万壮丁哪去了?”呵呵,要我说,那里面恐怕有一半以上是空额)

迟殿文面子大,每当这时候,他就走遍济宁附近乡镇,把商铺打杂的、饭馆跑堂的、澡堂搓背的、码头扛包的……都集合起来跟他“出差”去,冒充新兵。所以,他和国民党的关系也不错。

你说,这样的人物,咱们冀鲁豫湖西分区怎么能放心呢?

可说不得,就在这时,人家“金济鱼挺进队”又为十一分区做了件大好事。

44年三月的一天,迟殿文到济宁城外的一个集镇去赶集,照例坐在“水煎包子大棚”里。过去在鲁西有个讲究,集市赶场买卖各行当,要以卖吃食冒烟的行业为首,而这烟火行又要以卖水煎包子的为“行首”。所以卖水煎包的必须搭大棚,还要正对着戏台或庙门,只有等这“顶台”撩布了,其他摊位才能开张。换句话说,迟殿文往大棚里一坐,这集市啥时候开场,得由他说了算。

迟殿文可不吃水煎包。他单独一张桌子,坐下喝茶,倒上一壶茶摆两个茶碗,先满上,然后端起一只茶碗两手捧着,伸出右手三个指头,这是请“三老四少们”喝茶。这样一表示,有外地来的同道就可以上前打招呼、联络消息、求人帮忙。一见面,老大会问:“朋友从哪里来?”对方必须得说是“从杭州来”,再问“到哪里去?”,得回答“到五台去”。这就算对上了。

这一天,迟大佬摆好架势,慢慢品茶。外面闯进一个陌生人,端起另一只茶碗就开喝,大佬一看对方来头不小,赶紧站起来笑脸相迎。

“这位朋友从哪来?”

“济宁,北马场”

“……,准备到哪里去?”

“不去哪,来这赶集呀”

切!这家伙是个什么玩意?

……………………………………

关键词(Tags): #“通”字辈的游击队元宝推荐:MacArthur,
家园 沙发
家园 板凳!
家园 地板

有趣有趣,这段故事还真是头次听说...

家园 xiexie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返回 关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