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好像有点没心没肺 -- 中虎步兵

共:💬126 🌺180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赢了这场

He who has the last word wins.

家园 你这话用在他这类人身上比较合适,不能用理说服人,就用口水淹灭人

是台独以及所谓民运分子的惯技

家园 我觉得你俩的争论每到点子上

你俩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或者说中国前些年的教育是否搞得好,一个是搞得好了是否有毛的功绩。

先说第一个,是否搞得好不能只看结果也就是毛时代和毛后时代同期的韩国、台湾等比,起点也要参考的,在那个起点上各个政府掌握资源情况也要比,施政过程中的外援等因素也不能不考虑,另外规模因素也必须考虑,毕竟规模和施政难度并不成正比。所以综合来看我倒是觉得咱们国家搞得还是不错的,要是连这个都否定了你怎么解释当初国家建立后人民的拥戴?莫非当初人们都傻?

第二个说是否有毛的功绩,我想还是应该有的。毛当时也是政府的一部分,怎么就能说搞好了没人家的分,搞坏了都是他的错呢。另外说人民群众争取这个观点我认为还得往大了看,不是人民争取就一定能得到的,当初那么多人争取长生不老,我也没看谁活过300岁呢。毛领导的政府要跟世界上拥有最强大的工业体系的美国搞对抗,还要跟老大哥的大国沙文主义虚与委蛇,就不能不吸收人家比自己强的一面,工业体系建设就不能不搞。在当时已经必须是社会化大生产了,搞李鸿章、张之洞那套封建的工业管理肯定不行,那么大规模的提高民众知识教育水平就无法避免了。作为整个国家来说对抗和生存的需要在正常情况下都是第一位的除了苏联那个傻冒,这个教育问题已经不是一方争取,另一方施舍的问题了,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要感谢也不是没道理,因为当时确实满足了国家的对抗和生存的需要,要说跟毛本人的施舍或者说同情有多大关系,我看关系是有,但不是主要的。我们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注重作为政府领导人的毛,而不是作为革命者,精神领袖的毛。作为政府领导人做到了本职工作,并且比较好,我们要感谢难道没道理?

  人民的需要自从在原始社会的后期被各种权力所压制后,至今还没有占到主流地位呢。在资本时代资本的需要更是高高在上,只有人民的需要满足了某种资本的需要的时候才有机会舒服一下。人民的斗争也是一样,只有在资本的斗争中人民的斗争才具有长期的意义。毛当时看不看到这点我不知道,恐怕应该比我的理解深刻得多。

家园 不是找茬

(这方面的资料很多,那些什么文革期间经济到崩溃边缘的说法简直是在睁眼说瞎话嘛)

这个到不是胡说,似乎是文革后国家作的一份报告中的话。

我父亲对这句话印象十分深刻,因为深有体会。当时我们住在一个省会城市,烧饭用的煤要自己找一辆平板车去煤厂拉。通常会约上两三个好友,一次把上千斤煤拉回来,累个半死之余,心情却十分放松:下面几个月不用为有没有煤担心了。这种担心,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文革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凭票购买生活必需品。如果经济不是有问题,何必?

网上有人说老邓曾说过“如果不是周,文革不会这么久”,并以此攻击周公。不知老邓他老人家本意如何,我的理解,如果不是周公,国民经济恐怕早就崩溃了,哪里可以挺上十年之久!总理受人爱待,可不是尺寸之功阿。

我党对老毛的评价,是“有功有过,功大于过。”老毛的功绩,用“大到天上去了”来形用应该不过分吧,大家看看中国近代史,和解放前国名党统治下的黑暗就应该可以理解。而特别指出“功大于过”,可见文革之过,内部评价也是相当的不小。

伟人,也是人啊!

家园 日本是后发追赶型的,举这个例子意义不大
家园 你没道理,辨不过就耍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