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地主往事之电脑娃娃 -- landlord

共:💬60 🌺9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一定吧,当时有LOGO有BASIC

还有直接6502汇编的。

家园 哈哈,用appple II仓颉码输入繁体汉字

appple II上有个小汇编,基本上没有玩过。

它的rom basic经常是害人上当,没有dos盘也能自启动,打了一大段东西,才发现无法存盘。。。

家园 呵呵,不错。我是从软盘上引导了CP/M才真的明白了

这机器的启动原理

家园 当然玩过

俺有一哥们儿家里买了一台苹果机,俺们高中的时候经常去他家玩游戏。

那位当年也是和俺一道去少年宫学BASIC的,他比较牛,拿了个竞赛一等奖---记得当年全年级选了7个人去少年宫学计算机,竞赛4个三等奖,两个纪念奖,就他一个一等奖

家园 这家才是富豪啊,那时就家里买了一台苹果机啊

那时候报纸上宣传万元户,而一下子能买得起几万元人民币的电脑的人,不容易啊。

当时单位有15寸彩色电视机的票,大家可以去申请,大概那时候买的话,要一千多元人民币吧,我就嫌贵也不去申请了。

苹果机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淘汰的,那学校还150元贱卖哪。

家园 不一定是富豪

那台机子好像也是他老爸从美国带回来的。

他老爸即留过苏,也留过美,教授/博导,得奖无数,极牛

家园 呵呵,信息版少见的人文贴

列位上眼:

不想看的直接滚屏,下头有中国字

NAME: LASER 310

MANUFACTURER: Video Technology

TYPE: Home Computer

ORIGIN: Hong Kong

YEAR: 1984

BUILT IN LANGUAGE: Microsoft Basic

KEYBOARD: QWERTY, 46 mechanical keys

Basic instructions and graphic symbols

CPU: Zilog Z80 A

SPEED: 3.54 MHz

CO-PROCESSOR Video chip : Motorola 6807

RAM: 16 kb (up to 64 kb)

VRAM: 2 kb

ROM: 16 kb

TEXT MODES: 32 x 16, 8 colors (Mode 0)

GRAPHIC MODES: 128 x 64, 4 colors (Mode 1)

COLORS: 8

SOUND Beeper, 1 voice, 3 octaves

SIZE / WEIGHT 30,5 x 18,5 x 5,5 cm / 800g ?

I/O PORTS: Tape-recorder (600 bauds)

RF tv out

Composite video out

Memory expansion port

Expansion port

POWER SUPPLY 10-12V 800MA dc

PRICE 257 (France, february 85)

嘿嘿,好东西阿,laser310,当年初一的时候也是被老师拉出去学电脑去了,那会儿还叫计算机,听着都提气,结果第一课开讲就是讲函数。。。一众小学毕业只知道算术的哥们儿当场晕菜。后来也去参加竞赛,老师还专门弄了两台苹果II拿来特训,说到这儿,AK阿,看起来小羊也是从玩苹果开始地,现在重新皈依水果教也不算数典忘宗啦,哈哈哈

慢慢儿的,玩儿出感觉了,电脑这玩意儿居然就成了小羊的饭碗。对了,当年那玩意儿用录音带存储数据的,还真能放出声音来,吱吱拉拉全是噪音。现在回头看看内存只有那么点儿,nnd,现在随便写个程序,糟蹋的都比这个多

这个帖子里面的老东西们,都别意淫啦,扔个传送门,大伙儿怀旧去吧,有老电脑模拟器下载的哦,还有玩儿logo起家的兄弟们阿,试试看还会不会指挥小海龟?

老电脑博物馆

家园 这个多半不是“微机”

计算中心的那个电脑我现在也不知是什么牌子,显示只有一行,写完程序后只好用打印机打出来检查对错。不过毕竟是第一次看到“微机”,很激动啊!

更像是小型机的终端。

80年代,“计算中心”大部分是一台vax、HP、PDP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终端。

家园 看来你没有敲过peek、poke 指令。
家园 今天才看见,不过和我挺像的

也是上课的时候捣蛋,结果老师叫起来,然后问想学计算机吗(当时俺在俺们小学也挺出名的)?也是学的basic,不过应该比地主晚,学校里面就有计算机了,是LASER310,好处就是多长的条令基本上都能按键两次就出来。

前两天我又闲的没事,在计算机里面装了个basic软件,编了一个分解质因数的和一个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程序玩了玩,呵呵!

家园 是微机

楼下贴出来了:东湖珞珈:SHARP PC-1500

家园 这个算是可编程计算器与计算机之间的一种产品吧.

SHARP PC1500和CASIO 870..多数都带一台微型打印机,液晶屏或者只有数行图形显示能力,或者只能显示字符.但与普通计算器的差别在于它真的是可编程的.一般是BASIC.这些机器根本不能进行联网,要带外设一般是一台磁带机.我觉得这个归于计算机也没有问题.

家园 Del的杀伤力太小

而且多数人对于文件还是能理解的, 在软盘上都用过了.

但是FDISK, 可是个新玩艺儿, 资料也写得含含糊糊——关键是没有类似可以理解的东西, 俺有一个同学, 在系上机房的N台电脑上学习使用FDISK, 每一次都试验失败, ...

家园 地主是70中期的?

估计俺和地主差不多同时开始学微机的

那个少年宫的微机好像应该是R1吧,内存2k,主机键盘集成的,接电视显示。

那时,laser310是高级东东,apple2是神器,曾经在一个研究所看到IBM PC,简直就是供奉的神了!!!!现在还回想巨牛b的键盘,声音贼好听,已经多年没听到了。

家园 看来地主是和我差不多大的

不过我小学的时候没被选去学计算机,我另外一个同学去了。我至今都没搞清楚老师到底是用什么标准选的。

不过后来我爸调到少年宫工作,我也就有机会接触计算机了。当时少年宫教计算机的老师专门开课教我和另一个少年宫老师的孩子。最早用的是R1机,接在黑白电视上学BASIC。

到我上中学少年宫进了些中华学习机,所以我又学了LOGO。当时那个班上都是些小学的小孩子,只有我一个中学生在那里算旁听。

高中的时候我爸的朋友送了我一套Z80的单板机,于是就开始自己学Z80汇编。写好程序后,翻着手册手工变成机器码,然后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输入。从那时起就对编程直接控制硬件开始感兴趣,直到今天也还从事这个。

上北大第一年军训,在军校我就从图书馆借来好些计算机的书自己看。虽然没有机会上机,但是把Fortran和C都自学了。

军训后的那个暑假,少年宫和王码公司合作搞培训班,于是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了PC。在那个暑假我就不停地折腾DOS里的那些东西。当然玩游戏是免不了的。

回到北大开始上学的时候我的计算机基础很让我在同学面前牛了一把。我记得第一年的计算机课,考试时我不到10分钟就交了一份满分答卷。其中一道题是问EDIT可不可以编译,我当然答了不可以。当时我在题目的“编译”两个字下面画了条线。后来老师看到我画的线才想起来他没给大家讲过编译是怎么回事,于是把题目改成“编辑”了。当然他得算我对。

后来我自己用C写了个程序去参加学校的比赛,那个程序可以用图形输入线性电路,计算电路的频率响应并画曲线。当时没能在学校拿奖,只是系里给了个小奖励。那时我就明白自己实在不是写UI的料。当时高我一个年纪的师兄在学校拿了奖,其实他的东西只是个教学软件教人学DOS,但是他的UI就写得很好。从此我就彻底地把兴趣转向了内核,驱动一类的东西。

写这个东西我得到的最大好处是后来上C语言课的时候,老师正好是组织我们参赛的老师。她就告诉我我不用去上课和考试了,她直接按其他人考试的最高分给我打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