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都等着中国买单(十二) -- 陈经

共:💬99 🌺5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股市和期货没有投机成分是不可能的

但是中国政府需要尽可能的抑制投机性而不是鼓励这种投机。更希望的是把钱投入到生产上来。

炒铜炒油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抑制资源价格,为国内的生产“保驾护航”。

家园 瓜分中国的外汇储备

2006年10月31日14:25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

Michael Pettis

这看上去就像一笔正待瓜分的无主宝藏。随着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接近1万亿美元大关,社会上要求中国花掉这笔钱的呼声正汹涌而来。

中国总理温家宝建议用其中部分外汇储备为中国企业购买高技术装备。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则建议除此之外再将原材料列入采购清单。中外评论人士则建议,将外汇储备更多用于医疗卫生、农村教育以及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甚至还有人提出了创建中国和平队这一宏伟计划。

但声称将中国外汇储备用于上述用途比单纯购买美国国债要划算的说法其实都没抓住要害。中国的外汇储备并非一笔可被慷慨用于政策性项目的意外横财。此外,中国的现行汇率制度也决定了,将外汇储备兑换成本币再支出是不可行的。

中国央行手中的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不能随意支出的,这一储备与其他大银行所管理的资产没有什么两样,比如说花旗集团(Citigroup)帐上的那1.6 万亿美元资产就不能随便被动用。事实上,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央行从中国企业手中购买的,后者手中的外汇来源于出口收入和所获外商投资。

虽然中国去年略微提高了一些其汇率制度的灵活性,但中国央行仍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日升降幅度控制在0.3%以内。这一政策迫使中国央行须卖出(目前更经常的是买入)一定数量的美元以便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上述区间内。为了筹措购买美元的资金──中国央行目前每月的美元购买额为200亿美元左右──央行必须发行债券或多印钞票,而票子印得太多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外汇储备不过是兑成了外币的央行负债而已。

中国央行可以用手中的美元购买资产,比如说美国国债,或者像去年那样换取大型国有银行的股份。这与花旗集团以及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将所持资产用于投资的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同。但央行将美元储备用于政策性项目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无论是将这笔钱用于农村教育还是创建和平队,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减少了,因为央行无法回笼等额的资产,而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却依旧是那么多。即使像中国领导人建议的那样用外汇储备购买高科技设备和原材料,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仍然会像上述情况下一样迅速减少。当然,资产负债表上用于购买美元的负债同样不会减少。无论是哪种情况,其结果实际上都相当于央行或中国政府的其他部门举债消费。

在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下将外汇储备用于国内支出也是行不通的,因为花出去的美元最终总是会回到央行手中。例如,假设政府准备用100美元的外汇储备为中国最贫困省份之一甘肃的某家医院支付护士工资。那么这家医院必须向当地一家商业银行卖出这些美元,以换取支付护士工资的人民币。而那家当地银行则必须在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外汇市场上卖出那100美元才能补上支付给那家医院的人民币,可是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国各外汇市场上的多余美元最终都是被央行悉数买进的。

所以,中国央行又回笼了那100美元,而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依然未变。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央行为了回笼它花出去的这100美元,就必须要么发行债券要么多印人民币。其结果是,不是政府的净负债额增多了就是向市场投放的人民币出现了过量,而后者则将导致通货膨胀。

如果中国放开对资本项目的控制,允许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那情况就不同了。中国央行将不再需要购买市场上的全部多余美元,它可以听任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自由波动,到多余的美元完全被市场消化时波动自然停止。可只要中国政府继续维持现行的汇率制度,中国央行就无法控制其外汇储备的规模。

任何由政府出资的项目,无论其初衷多么美好,都是要政府掏钱的,而政府筹资的途径只有三条。它可以通过加税或出台某项收费政策来筹钱。具体做法包括多印钞票,这实际上是变相加税,其结果是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它还可以将国有财产出售或实施私有化。第三种方式就是在国内借钱。(在中国,所借外债会由央行自动地转化为内债,因为借回来的外币必须向央行兑换成人民币,而央行支付的人民币则是它在国内举借的。)

讨论中国如何能提高社会福利这一问题时,必须考虑中央或地方政府用于社会项目支出的财力有多大。但将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分一块用于国内项目支出显然行不通。

(编者按:本文作者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是北京大学的金融学教授。)

家园 买能买的,还是有不少可以买的

比如大批欧洲的中小企业的加工、工程技术……

毕竟本朝工业水平参差不齐,基础的很多东西大有可为……

家园 免农业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各地最低工资上涨等等

这都花不了几个钱,所以是小小来一下。

现在已经决定要大规模撒钱了,正在商量办法。

家园 内需不一定是个人消费。

我倒是倾向于西部的基础建设,大型水利工程,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还有新的教育机制,这些为中国以后打基础的地方。这些工程是可以培养锻炼人的。是釜底抽薪的动作,比仅仅头痛医头来的好。

家园 对于房地产来说,重要的是消费与投资的区别

这些公司在上海有了自己的楼,亚太地

区的总部从成本和运作便利考虑就从别处搬到上海来了。

于是,上海就成远东的金融中心了。

如果这些外资买房是自己用(包括所有的内外资购房者),那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危险的是大量的资金买了房子是用来投资的,那就不是自己用了,他就会把房子囤起来,并且希望房价越来越高,好倒手挣钱。

如果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都抱这种心态,就和传销相差不远了,迟早崩溃。

而且为了炒房便利,你将会看到房子越造越大、越造越奢华,圈起来的地都造了别墅。

真正的老百姓的需求不会得到满足,因为不符合炒房者的需求。

老百姓看见房子越造越奢华,自己离房子却越来越远,是啥心情?社会就会不稳定。

何况外资里面就如陈老大说的,有很大一部分是赌人民币升值进来的,你房价涨他炒作挣你一大块,人民币升值他又挣你一大块。

因为这些进来炒作的外资最终是要换成外汇出去的,最后留下来价格畸高的一堆大别墅或者烂尾楼,对于经济没有一点好处。

中国人辛辛苦苦挣的一点家底,不能让他们这么就拿了去。

家园 技术是非常难买的,搞基建买资源最实惠

中国的就业人口大部分教育程度不高,就算买到了技术,对他们帮助也不大。中国在所有发展中国家最有优势的就是基建好,以前有钱人造福家乡就是修桥筑路办学,办学可以缓一步,你把基础设施电网全铺好了,乡村的人自然会到城市去,就算不上学也能耳濡目染学到东西。

资源尽量买没错的,是个人就要花资源,买现成的战略储藏也好,买采矿权也好,都比买美元国债好,也比投资股市好。

家园 对啊,我的意思不是反对现在停止外资买房

实际上,这正是官办经济强的一面,在决策适当时,效率高。

我是说,中国要走向世界,如果世界上的经济有一部分就是炒作,

那么中国也得准备好对炒。把自己孤立在外面是不行的。

但是官办经济也有不利的一面,决策错误时,经济损失巨大。

我看官办经济就跟美国大公司一样,没有什么民主不民主,CEO说了算。

美国大公司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海有先成功后失败,或起死回生的,

种种表现,无不与CEO的人选及其决策有关。

家园 想花钱花好也没那么容易

不在局中之人恐怕不知道这钱怎么花才能花的好。你说的那些例子,看上去简单,实际运作起来绝不简单。比如:

在准备个几百亿作特别抢救基金,救助特别急诊。(那些没钱的人的特别抢救)

这里就有问题了,谁来负责分钱?标准是什么?如何防止滥用?各地标准不一怎办?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一旦实施的时候出现问题,必然就是一刀切。甚至底层隐瞒。举个例子,广州户口的老人在广州逝世,居委会是要发送慰问金的,但是你不主动去问居委会是绝对不会告诉你的。

家园 能买到的基本都是对方准备放弃的技术。

真正的先进技术是买不到的。

家园 这些技术能买也省时间……

工艺、工程什么的,有时候是窗户纸,买来一看,或者引进项目跟着做一次,豁然开郎举一返三……何况在中国这等工业化刚起步的国家……

我们系统有些厂原先是请洋鬼子的工程师工长来调工艺,现在已经能技术外协了……这要自己摸索,那钱就多了去了……

家园 美建议中国拿出1500亿美元外储 支持全球反贫困

美建议中国拿出1500亿美元外储 支持全球反贫困

新闻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外汇储备过万亿的烦恼

  如何用好外汇储备和让其增速放缓,已进入中国最高领导层关注的视野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杰弗里·加滕(Jeffrey Garten)最近想出一个很有“创意”的点子:中国可以从外汇储备中拿出1500亿美元设立一个捐赠账户,以其收益用于支持全球反贫困事业、防治艾滋病以及开发能源和环保新技术等等。

  杰弗里教授将这个有浓厚美国色彩的主意称为“中国马歇尔计划”。

  这个让中国人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且难以同意的“计划”,虽然出格,但并非言出无名。到今年9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9879亿美元,若按今年以来月增100多亿美元的速度推算,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很可能已超过1万亿美元。

  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虽然储备存量已多达万亿美元,未来中国每年储备的增量仍可能保持一两千亿美元规模,达到2万亿美元或许用不了几年。

  中国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令一些西方人士感到嫉妒和不安。有的认为这将平添中国的金融影响力,但却可能导致国际市场的波动;有的认为中国不应再是援助接受国,而应立即成为一个捐赠国来回报世界,比如前面提到的“中国马歇尔计划”。

  在中国,看待外汇储备的态度近年也已悄然变化:起初是作为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象征而充满自豪感,随着储备连续以年增千亿美元的数量级猛增,中国开始关注巨额储备的负面影响。

  媒体今年9月初披露的一篇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讲话指出,外汇储备的增加,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储备持续大量增加也带来中央银行外汇占款过多、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多等问题。

  不久,温家宝总理再次表达了这种看法。两位国家领导人观点相似地谈及外汇储备问题,反映了一个事实:如何用好外汇储备和让其增速放缓,已进入中国最高领导层关注的视野。

  的确,钱多了有钱多的烦恼和难处。

  从中国外汇储备的存量看,其币种结构中美元占比最大,那么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中国的美元储备就有缩水的危险。如何经营好这笔巨额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无疑成为一大理财难题。

  老百姓可能想得简单:钱多了怕什么,中国有那么多要用钱的地方。但问题是,外汇储备这笔钱用起来太敏感。举两个例子:去年春天,被认为是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在国际黄金市场上的一次试探性投资,引发了金价骤然飙升。

  今年初,国家外汇局在一篇新闻稿中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被海外媒体解读为中国可能抛售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国际汇市随即出现美元下跌行情。央行行长周小川不得不在公开场合辟谣,指出并无此事。

  专家们对中国如何解决外汇储备难题出了很多主意,如用以购买石油、原材料等战略资源,增加黄金储备,直接划拨充实社保基金,支持企业走出去,通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举措鼓励“藏汇于民”等。

家园 一刀切,没办法的事。。。

跟法律一样。。。

不然,

如果有例外,就有无数的例外了。。。必然就是FB横行。。。最后系统崩溃。。。

家园 国内退休金低于1000元的,通通涨了差不多一倍。。。

刚听到时的反应是:国家有钱就是好。。。

家园 你还指望完全没有?

真要是“抑商”成功了,中国人被压抑了几千年,那又何必每个王朝不定的喊着要“重本轻末”、“重农抑商”呢?

既然要喊,那就是有动作的。。。当然就是“抑商”了,你还指望完全没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