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大家去读读<<平凡的世界>>,作者是路遥, -- 老成都

共:💬129 🌺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大,是平凡的世界!
家园 我是纳闷了好长时间

原来就是平凡的世界啊。都一直没敢吭声,以为是路遥的新书。是一直在奇怪,路先生以经去世好些年了,为什么这本新书现在才出来

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就是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太浓厚了些。在某种意义上和约翰克里斯多夫一样,是一个时代最后的作品。

家园 那啥

俺知道楼主笔误了,没好意思说

那啥
家园 俺刚开始还胡扯了几句

等到后来一看是日子,就心虚了,又删掉了

这本书对很多农村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全书若把语言和结构放一边,我觉得最大的弊病是浪漫主义的色彩浓厚了些。这样对人的描写就显得过于单纯,性格和形象就单薄了。

家园 同意

私下议论一下,俺觉得路遥不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作家,但是却是一个极端用功的作家(他的早逝也可以作为一个精力、体力透支的旁证)。如果有些有才气的作家能有他一半的努力,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很不一样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部好作品,现在这样厚重的东西不多了

家园 其实也不尽然。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省委书记被打倒,下放,其女儿和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接近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关键是时代造成的,类似的事情在今天近乎不可能,但当年可能性不算小。

许多人用“童话故事”来概括这本书,我以为是过于简单化了。

这本书的重点在于表现普通人怎样通过辛勤劳动改变自己的民运,主人公也并不只是孙少平,他哥哥孙少安我就很欣赏,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更强的代表性,一样值得佩服和尊敬。

同意
家园 同为黄土地上的作家

才气谁高很难衡量,但我觉得贾平凹,陈忠实之流给路遥提鞋都不配。

路遥是陕西文坛的骄傲,而其他两人就是陕西文坛的耻辱,下半身写作,我觉得始于此二人。他们居然还混上了陕西作协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

真是悲哀。

家园 前几年电视里出来过,

人还是很漂亮,在生活上把江嘉良照顾的很好,江嘉良直夸她,吴玉芳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家园 80年代末,每天中午播。

有一回说到男主人公压力很大,每天晚上要紧紧搂着老婆睡来舒缓一下自己的压力。同寝室一哥们听到这里,感叹不已:“每天搂着老婆睡,啧啧啧~~~~~~~~”

家园 俺只是

从文字角度评论。一家之言。

俺很敬重路遥,也很喜欢他的作品。

贾平凹早期作品还可以,至于后来么,没看下去,不好评论。对陈忠实的《白鹿原》,感觉很复杂,还是不说的好

家园 哦,忘了说

俺也觉得哥哥孙少安和那个支书的形象刻画得非常好

家园 最近没那么忙了?

又有功夫瞎逛了?再过一段时间我也要领略一下你的忙碌了,期待中,呵呵

我倒不是指田晓霞,其实我觉得路对田的死的处理在情节上是不太负责任的,是人为地在为孙的发展设置障碍。事实上,孙沿着田这个方向发展上去,反而要自然得多。

我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是指整个文章的基调而言。这种感觉很难说得清。我个人觉得路在处理题材时更小心一些,将他的范围缩得小一些,恐怕能做得更好。比如说吧,三妹这个人物,我就看不出有太大的意义。

家园 私下里认为白鹿园太宿命

有那么一个先知先觉,让我不喜欢。

还有就是整个书的基调,比较灰暗。

家园 内蒙非但没饿死人,

还养活了很多外省人。

最近这几年,苏南很多城市都有早年丢掉的孩子回来找亲人的报道,场面那叫一个感人。

那三年,苏南很多人家养不活孩子了,就把孩子往民政部门的收容所送,有的干脆就直接把孩子丢在路边,由好心人再把孩子送进收容所,弄的收容所不堪重负。情况反映上去以后,就让往上海送,到后来上海也吃不消了。最后,中央决定让上海往内蒙送。一车厢一车厢的送,随车还得跟着保育员。其中有个保育员,那时候才20多岁,送了很多次,吃了很多苦,是个先进,这次媒体报道出来,她已经是个儿孙满堂的老太太啦。

那时候的孩子,有的还是婴儿,由内蒙的养父母养大,现在都是当爹当妈的了,孩子也老大了,有的事业还挺不错,这几年都来寻根了。

家园 这本书当年还是一口气看完的

不象贾平凹后来的东西,坚持着看了十页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但是后来再回想《白鹿原》,总是有一种很怪的感觉,嗯,说不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