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Bullshit有四种运法,你知道么?” -- 嘎嘎

共:💬50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70年代,蓑衣30元左右/件

这个数据哪里来的?

家园 既然这么简易,只是为什么队里不盖个牛圈呢?

既然这么简易,只是为什么队里不盖个牛圈呢?今年这几家放牛,明、后年又换了另外几家又得盖牛圈?几十年下来,家家有牛栏?我不信,确实不信中国人这样办事。

对了。您川东哪个专区?(我绝对不对任何人的私事有任何兴趣,只是想明白哪个地区会那么做)有“夹背”么?也背牛粪、猪粪,猪圈里不垫稻草,猪就睡地上(水泥地)?我也许不该问,只是好奇心。

家园 【文摘】用来滤煮得5成熟的大米做干饭

这种做饭方法真的我在川东以外的地方还没见过,花一个。

家园 我想是因为没地方吧

我们那里全是山地,盖个房子都不容易找块平地,养牛的地方,那当然是能将就就将就。

家园 农民要买蓑衣吗?

农民买蓑衣不是件小事

旅游纪念品要买。

自用生活用品,

如果附近就有棕榈树,用得着买吗?

也不是多复杂的东西,能编席子编筐,

蓑衣不能自己编吗?

家园 那就更不懂了。又,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既然地皮紧,今年这几家盖牛圈,明年那几家盖牛圈,后年又新的几家盖牛圈,弄得几乎家家盖了牛圈,那多占了多少地皮?牛是队里的,就由队里盖一个牛圈,省下地皮让社员找地皮 容易一些,不好吗?所以牛圈是各家的令人不解,我也不信牛圈属各家的,中国人不这么办事。 再请教,您那里也用“夹背”背牛粪、猪粪吗?

花儿,谢谢。

家园 我不知道"夹背"是什么东西

嘎嘎显然跟我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其实我自己家是不养牛的,但我舅舅家就养过,有牛圈.那里出门就是坡(我们家稍微好一点,出门走两步才是坡),稍微平一点的地方不是房屋院坝就是庄稼地.这个牛圈猪圈是一定要在住家附近,而各家的"势力范围"都是历史形成了的,你就是占了他一尺的地皮,都要跟你拼命,上哪里去找能养好几头牛的地方?其实各生产队也没几头牛,谁家里有个牛圈,暂时先在他家里养着,算工分,一来二去,谁还麻烦再修一个大的,而且还归队里,谁也捞不着好处,麻烦那个事干嘛.

另,建议一下,中国太大,"中国人不这么办事"的论断还是太匆忙了一些.

家园 你说的土改是田地改造还是土地改革?
家园 可能你们那边的牛吃得好。

我们这里猪粪是可以用锄头,但是牛粪就只能用舀的(用一种长柄勺子,勺口大约20公分,原来用木头做,加道箍,后来改塑料了),太稀。弄出来以后要专门找块地把牛粪晒干,碰上阴天下雨就会干了湿湿了干,折腾好长时间且降低“品质”,好在牛粪基本没有臭味,别人也不太会抗议。一般牛粪不作肥料的,它基本上就是草的残渣,用了也白费功夫。牛尿盐分太大,不能(不是不用)做肥料,养牛人偷偷把牛尿倒进别人家的粪坑都会引发争吵。

我猜想你说的夹背就是样子类似于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的东西,用木头或者竹子做个架子,下面伸出部分可以放东西,好像还有个称呼叫排架子什么的。我们这里运重量较大的(比如说,二十斤以上的)东西从来不用背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背配重不合理,重量集中在后半部,需要弯点腰,太费劲,而且牛粪这种近似流体的东西,背起来一不小心就醍醐灌顶了,农民虽然不怕脏,但不等于喜欢脏,我从来没见过有人又是蓑衣又是夹背又是筐的只是为了背,事后还得洗蓑衣洗衣服不是?挑起来不是多快好省么?一根扁担两个筐/桶,比背好多了。

家园 我也没见过,不过我们有种做法叫“捞饭”

有时候大人要干重活或者走较远的路,需要吃干饭,但是其他人还得吃稀饭,因此发明了这种做法:做饭时比做稀饭多放点米,等饭差不多熟(半熟是不行的)的时候用漏勺捞起一部分,讲究点的就先来半盒饭,加点酱油葱花油,打上一个鸡蛋,加点盐,搅一搅鸡蛋,再加上半盒饭,再淋点酱油葱花油,盖好。好吃,顶饿。

这种做法很流行,以至于我们把死于塌方事故的叫“焖蛋饭”。大人警告小孩不要钻防空洞也是这么说的。

家园 感觉你们那里的人不是太勤快,或者是你对距离没什么概念

从我家到地里就差不多有三里地了。运稻谷、稻草、肥料等等一般都是用肩挑的,有运气好的可以借到板车或者三轮车代力。怎么可能因为大家相距几里地就“不可能集中到一起养”。

家园 半熟当然是不行的,还要再蒸

这样煮过以后的米不沾,可以大规模加工,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可以省很多时间。

蒸饭的家伙我们那里叫甑子(?),是个上下皆空的桶状物体,下部接近出口的地方有个坎,蒸饭的时候用漏斗形状的竹编筛子隔开米饭和甑子下面的水。

据说用这个东西正反还挺有诀窍,有的人能一次蒸很多斤,技巧不够,就半生不熟了。也有因此而传出灵异事件的,说某人因某事犯某神仙怪灵鬼,结果某次要蒸饭怎么也蒸不熟,多方无效,后经高人指点,求神拜仙,然后几分钟就好了,云云,云云。

家园 为你真不值得浪费这么多时间:)))

你到底是哪的人啊?

家园 老乡,握个手先,看来有很多不同啊:)))

其实我在哪个帖子都说了,一家的房子包括猪圈牛圈鸡舍,猪圈是建在茅坑上的,而牛圈就是一间金贴猪圈的正式的屋,很少有另搭牛圈的:))))看来我那嘎达和你那嘎达都有这么大的差别,真是值得感慨一下。

家园 我说过一次了,老家的“土改”包括田地改造和土地改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