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自助游古巴 -- 寻源探幽

共:💬38 🌺5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古巴的这个习俗,很奇怪啊

与中国、美国的旅馆截然相反啊。

出去玩的时候,证件、多出来的现金一般是要放在房间里的。

家园 哦,如此这般。唉,可惜没亲朋戚友会去哈瓦那玩的,要去

的话,肯定是祖国和美加等地优先,然后是欧洲,日本,东南亚。古巴的排位跟非洲差不多。

家园 据说古巴特漂亮,能不能上点照片啊
家园 照片贴这了-〉

链接出处

家园 自助游古巴 - 行

飞机一落地,过了海关,出了机场,就要面对行的问题了 — 怎么才能顺利到达订好的旅店。 就哈瓦那机场而言,其并无去市内的公共汽车,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出租车。古巴的出租车均为国营,司机只是工作人员,拿的是固定工资,这点和中国不同。和中国相同的一点是宰起旅客来没商量。我去之前已从网上查到从机场到哈瓦那市中心15块钱就差不多了,不过那些司机都会狮子大开口,最少管你要20,而且坚决不打表。这时候旅客能采取的措施只有货比三家或是盯住一个坚持要其打表。不过这些手段我用得不太成功,或许是那些出租车司机刚刚结成了更加稳固的价格联盟。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出了海关换钱的时候碰到一个来学伦巴舞的日本女孩,为了省点车钱我提议一起打车进城,她住的地方距离稍微近些,不过车费就说好是平分了。由于我们这个是要把两个人送到两个不同的地方,解释起来要费点劲,我这西班牙语水平是难以胜任,而这个日本女孩会点西班牙语,所以价钱就由她主侃。我们的目标价位是送两个人一共20块,但问了几个司机开价至少都是25。不过那个日本女孩想省钱的劲头不比我差,所以我们是百折不回。这时一辆挂着出租牌子的Van停在了我们旁边,车上已经有两个乘客,司机想把我俩顺路捎上。日本女孩和他讲了半天,然后回头很高兴地对我说司机答应20块钱送我们俩。我不放心,又让她和司机确认了一次,我在旁边听着也没啥问题了(我的西班牙语虽菜,不太复杂的数目字还是听的懂的),于是上车。结果那个司机半道上变了卦,硬说价钱是25,我们用尽各种办法试图启发的他记忆和良心,都没用。日本女孩下车的时候问是不是给我12.5,我想了想说给我10块就行了,我一会再给这个迷途的司机下剂猛药,应该能令其幡然醒悟。事实证明,语言不通令中国人最拿手的思想教育工作无法在古巴开花结果,我最终不得不给了他25块钱来结束这段并不令人愉快的旅程。虽然总的来讲我付的价钱和单独打车所能争取到的最低价是一样的,但遇到这样不讲信用的司机让人感觉很不爽。对司机而言,公司本来是派他接那两个购买了旅行服务的乘客的,他最多只能拿点小费。从我们这收的25块钱全部都会进他的腰包。这些钱按官方牌价折算相当于600比索,是古巴人平均月工资的两倍。由此想到当年中国那些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是很让人羡慕的 -- 开着轿车派头十足,收入还贼高。这是不是一个封闭、半封闭社会的共通现象呢?

大家听了这个故事也不必畏惧打的。和中国一样,宰人最狠的就是在机场、车站趴活的出租,在其他地方碰到的出租一般都是挺守规矩的,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求司机打表(似乎还没有改表的),然后按表付钱,小费吗就看着给了。就哈瓦那而言,出租车属于几个不同的公司,公司之间的主要差别就是车型不同,价钱不同。我一般打的都是Pana Taxi,车不算太破,价钱也比较经济。不过Pana Taxi旗下也有两种车,新一点的那种(好像是标致)价钱会贵一点。我打车去ViaZul车站订去Trinidad的汽车票那次,坐的是辆老拉达,从老城区开过去打表才3块钱,真是让我吃了一惊。不过那个女司机就坚持要我付她4块钱,我指着表问她为什么,她指了指车钥匙并作出旋转的动作,似乎是说她要不停地重新启动车子。我对汽车不太懂,瞎猜而已。鉴于4块钱也是个很便宜的价钱了,我也就没再和她争执。

市内交通工具还有公共汽车,人力三轮车,机动三轮车等。坐公共汽车的最大问题是不知道那些车的具体运行线路,另外公共汽车一般都十分拥挤,挤得难受不说,还得提防着小偷。太累,所以就没去尝试了。人力三轮车曾试图坐坐,但终因无法把目的地和价钱沟通清楚而作罢。机动三轮车形似瓢虫,看着挺可爱的,不过据说安全性不佳,所以没去试。

还有一种是黑出租,就是私人的轿车偷着拉客。我在Sandiago de Cuba曾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打过一回。那是坐汽车刚到Sandiago,大概晚上9点多的样子。出了汽车站一看,一辆挂牌的正规出租都没有,路边停的一串破旧的轿车都是没牌的黑出租。一个黑人小伙迎上来拉我坐车,他英语不错,而且很懂旅客心理。他看我东张西望就对我说这个时间点只有私人出租,没有国营出租了。见我动了心马上就说‘你不愿意跟我走,那就和我父亲走,他开车带你过去’以打消我在安全方面的顾虑。我一看他父亲七老八十的样子,确实是放心多了,于是3块钱成交。

如果你是打车去家庭旅馆、餐馆、卷烟厂等地方,司机很可能会告诉你那个地方关门了,或是那个地方不好,然后给你介绍另外一个地方。这当然是骗人的,司机这么做的动机是可以拿回佣,作为乘客,你只需坚持去原先的地方就是了,那些司机倒也不敢乱开。

上面讲到了ViaZul车站,下面就说说城际交通。开放旅游业之前古巴的长途客运一是车辆破旧、二是班次严重不足、三是没有准点。本国人往往要等上几个月才能买到一张车票。开放旅游业之后,古巴政府专门为外国游客提供了一种比较高质量的长途客运服务,这就是ViaZul。乘坐ViaZul游客可以到达各主要旅游城市,我在Havana, Trinidad, Sandiago de Cuba 三个城市间穿行,坐的都是ViaZul。ViaZul所用车型类似于国内常见的豪华巴士,上有卫生间。外国游客谈起ViaZul往往都会提到车上的冷气总是开得非常足,不穿厚点的长袖衣服根本顶不住。这点确实是让人想不明白,冷气别开那么足,乘客舒服,公司也可以省点油钱。早期的ViaZul是不准古巴本国人乘坐的,现在已有所改变。另外古巴政府为本国人提供的长途客运服务也改善了不少,起码从车型上看是这样,中国的宇通客车就卖了不少给古巴。ViaZul允许订票,而且为了自己的旅行计划免生意外,最好是预先订好票。考虑到语言问题,我是亲自去车站订的,大概打电话也行。从ViaZul 的网站http://www.viazul.com/ 可以查到运行时刻,还算比较准点。

古巴有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独一无二的铁路网,Havana和Sandiago de Cuba之间就可以借助铁路来往,耗时大概是12小时,和ViaZul相比没多大优势。本来我还是很想体验一下古巴的火车的,但后来发现古巴的火车是不禁烟的,于是就算了。当年在国内冬天坐在烟雾缭绕的车厢里的痛苦经历我实在不想重温了。另外还有飞机可以考虑。听说机票一般比较紧张,一到古巴就要去订票。

如果城市之间距离比较近,也可以坐出租车前往,不过最好是找几个人一起走,既可以降低费用,也可以增加安全感。出租车的另一个用途是去城市附近的旅游点。像我从Trinidad去附近的海滨时就是和人合打的出租。本来两地之间是有穿梭公汽的,但往往抢不到座位,而这种公汽是不允许有乘客站着的,所以只好打出租。

最后讲两件乘车见闻。

1. 从Havana去 Trinidad的时候,我的邻座是一对女同性恋,大概是因为身在异国他乡的缘故,二人无所顾忌地拥抱、亲吻。前面座位的一位40来岁的白人妇女正好起来拿东西,看到了这一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讶地注视了她们好久才坐下。我前面坐了俩男的,其中一个起来拿东西时和我邻座的一个女同志相视一笑。这一笑是如此的非同一般,以至于我立刻领悟到原来这俩男的也是同性恋。声明一下,本人决无歧视同性恋的意思。

2. 从Sandiago回Havana时我专门选了最晚的一班,晚上10点发车,主要是想省点时间。我本以为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挺多,结果最后发车时车上一共只有4个乘客,人人都可以横跨过道,平躺下来睡觉。不过因为时不时有人要去车尾部用洗手间,那样躺着既碍别人事,自己也睡不好。最后还是把一个座位放倒到最大限度睡了。

家园 这种做法还是普遍性的

证件和钱都带身上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身上一般带证件的复印件和足够当天用的钱就行了。

家园 嗯,行
家园 自助游古巴 - 食

一日三餐在古巴大概有三种方式解决 – 国营饭店、私人饭店或旅店(国营或私人)。另外好像也有人自己去市场买菜开伙的。国营饭店和私人饭店可以从规模上分辨,面积大、桌子多的肯定是国营的,因为私人饭店的桌子数不允许超过6张。在食物质量、价格方面,国营饭店和私人饭店并无明显区别。在食物种类方面,国营饭店的选择会多些。旅店一般都会附设有餐厅,国营的我没去过,就说说家庭旅馆的情况吧。按古巴政府的规定,家庭旅馆必须能够向房客提供三餐,实际操作中通常是提供早晚两餐。有些家庭旅馆会很强烈地希望向房客提供食物,因为这也是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另一些则持模棱两可的态度,甚至会嫌麻烦而不愿提供。总的来讲,家庭旅馆提供的食物是最便宜的,质量也不差。所以我尽量在家庭旅馆吃早晚两餐,午饭则去找个专业饭店换换口味。

因为当年的殖民地历史,古巴的食物还是很西化的。早餐一般会有黄油、面包、煎蛋、咖啡、牛奶、果汁、水果等,价钱在2-3块。没在西方生活过的中国人怕是要适应几天。本以为古巴这样的热带国家水果的品种应该很丰富,实际上每天餐桌上都是相同那么两、三样 – 香蕉、橙子和一种类似番石榴的东西。那种番石榴籽太多、太硬,我觉得没法直接吃,还好一般都是榨汁喝。橙子的味道很一般,香蕉的个头也不大,据说高质量的都出口赚外汇了。

午餐和晚餐一般就是点一道主菜就行了,这道主菜会搭配有米饭、沙拉、水果等。每个饭店搭配的东西会不太一样,不过最基本的米饭都会有。传统些的饭店会上黑豆米饭和黑豆汤,味道还是有些特色。主菜的选择范围还是挺广,猪、牛、羊、鸡、鱼、龙虾都有。除了羊以外,其他的我都尝过,鱼和龙虾给我的印象最深。我吃鱼的次数是最多的,因为古巴四面环海,我想这个鱼应该是又多又好。牛在古巴属于战略物资,不得随便屠宰,农贸市场上是见不到牛肉卖的。我第一次到哈瓦那的时候并没点牛肉吃,主要忙着吃鱼了。后来坐车去其他城市的路上见识了古巴的牧场,那个环境真是好啊 – 芳草萋萋,流水潺潺、绿树成荫,载畜量还特低。我当时就想古巴的牛生活得真幸福啊,这肉质肯定差不了。后来就专门点过几次牛肉,但不知是烹调方式问题、我的味蕾灵敏度问题、还是好牛肉都被出口了,反正也没啥特别的感受。龙虾是在Trinidad吃的,价钱挺便宜,不知是不是当地人私自出海抓的?加勒比龙虾的肉挺筋道,嚼起来有一丝淡淡的甜味,给我留下的印象比加拿大龙虾还深些。

古巴也有快餐店,提供皮萨之类的食品,价钱比点菜要便宜一半左右。

三餐之外还有零食。古巴的城市里随处可见卖炒豆子的小贩。那些豆子是用纸包成一个细长的圆锥体,就像当年中国街头卖瓜子的一样。冰激淋是古巴引以为豪的一样甜品,据说卡斯特罗当年亲自发出指示,要求在品种上一定要超过西方国家。最有名的冰激淋是Coppelia出品的,其店面位于哈瓦那的Vedado区,自由哈瓦那饭店的斜对面。Coppelia也算是哈瓦那一景,一个形状奇特的水泥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算是革命后古巴建筑的一个代表),通往这个建筑的各条路上都是排队等着品尝冰激淋的古巴人。外国人一般会受到优待,不用怎么排队。不过价钱方面就不优待了,三个球的冰激淋要价5块钱。味道我觉得一般,并无出众之处,而且这个卫生似乎也成问题,反正当晚我经历了在古巴期间唯一的一次腹泻。

最后说一下中餐馆。哈瓦那有一条很短的唐人街,街两边有好些中餐馆。不过听说这些中餐馆都是国营的,因为古巴不允许外国人拥有企业。我当时沿着街走了一遍,看到一个馆子外面正好有两个中国人在吃饭,其中一人的打扮像是厨师,另一人则像是老板。我想这店有中国人掌勺,味道应该有保证一点。于是就选了这家。坐下之后,老板模样的人主动和我打招呼,简单攀谈几句,他俩果然一个是老板一个是大厨。大厨好像是不轻易动手的,老板看在我是中国人的份上,专门叮嘱他去厨房看了一下我点的菜。当时我是连忙表示感谢。菜上来了,倒也中规中矩。听朋友讲,这家店的情况很特殊。老板的女婿是古巴武术协会的会长,经常能见到卡斯特罗。我在那里确实看到墙上挂了不少功夫照片,其中有几张就是老板的女婿在中国学太极的拳照。

元宝推荐:铁手,
家园 自助游古巴 - 游

古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挺丰富,游客往往面对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像我本来是打算去西部的Vinales看看具有古巴特色的自然风光的,不过最终还是决定多花些时间把哈瓦那好好逛逛。

一说起加勒比海,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美丽的海滩。古巴的海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在加勒比地区都是名列前茅的,其中最有名的海滨度假地应该是Varadero,位置在哈瓦那东边,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去那玩的一般都是购买了旅游全包服务的外国游客,圈在那里一周或几周时间,然后坐飞机回国。散客去那里最起码应该待三天,这样一是好订房间,一是有足够的时间把那些水上游乐项目玩一遍。除了Varadero,有名的海滨度假地还有不少,不过大都不太适合散客前往,比如Cayo Coco这类在外岛上的。

古巴的地貌类型比较丰富,有平原,有山地。平原一目了然,就不多说了。山地在古巴不同地区都有分布。最西边的Vinales是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形和中国西南的喀斯特地貌区很相似,听说可以攀岩。Vinales地区的另一个观赏点是烟草种植。最东边的Sierra Maestra 山脉( 横跨Granma 和 Santiago de Cuba 两省) 是古巴的革命圣地,当年卡斯特罗就是在这里坚持游击战,并在打垮了Batista政府的大规模围攻之后,乘胜追击,很快在全国范围取得了胜利。在这山里来个徒步,探访一下卡斯特罗当年的秘密营地大概也挺有趣。位于中部Trinidad附近的Sierra Escambray山脉也很适合徒步,山里面很早以前就修的有疗养院,住上几天应该也不错。我遇到过两个骑马进去的英国游客,说屁股都快颠掉了,不过风景真好,值。这座山还有些有趣的历史。古巴革命成功之后,对革命不满的人在此山中建立了反政府游击队,于是卡斯特罗以游击战对游击战,历时十数载终于肃清了反政府游击队。切.格瓦拉好像也在此指挥过围剿战斗。

古巴的人文景观包括建筑、音乐、舞蹈、雪茄制造、Rum酿造、革命遗迹等。建筑是指风格多样的殖民建筑,在Havana, Trinidad, Sandiago等城市的老城区随处可见这类建筑的精品。至于原住民的建筑,因为原住民早已全部灭绝,已无从见到。音乐在古巴是无处不在,每一个大点的饭店都会有乐队现场演奏。当然这些乐队的水平是参差不起了,要想确保听到高水平的演奏还是要去专门的音乐厅。在Havana这类选择应该是很多的,不过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乐队演奏的是现代的古巴音乐,想听‘Buena Vista Social Club’风格的音乐已不太容易。Trinidad城市小,高水平的乐手也少。我曾于晚上在一个阶梯广场上听免费现场演奏,一个换下休息的乐手到听众中来推销CD,一、两百名听众没有一个买的,我也只是给了些小费。之所以会这样,原因一是演奏水平不高;一是价钱太贵,竟然和欧美市场是一个价。Sandiago一向以其音乐闻名,Casa de la Trova乃是必去之地。每天晚上这里都会有高水平的乐队演出,音乐风格很多属于son, 也就是‘Buena Vista Social Club’的风格。舞蹈主要是指Rumba 和Salsa,无论是想欣赏还是想学,找个舞厅就行了,当然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也可以专门找个师傅学几天,不少西方人还有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哈瓦那雪茄世界驰名,更因为那个有关丘吉尔的故事而令人充满遐想。所以雪茄制造不能不去看一下。哈瓦那市内就有好几家雪茄工厂对游客开放,游客可以看到雪茄制造的整个流程。我去的是Fabrica Partagas,就在唐人街和旧议会大楼之间,比较方便。Rum是用甘蔗酿的一种酒,由于海明威等人对此的嗜好而变得很有名。到了古巴而不喝一杯Mojito似乎是说不过去的,而且最好是到海明威常去的小酒馆喝。Rum酿造过程可以在博物馆看到,Havana和 Sandiago都有这类博物馆。最后说说革命。革命遗迹最多的城市大概是Sandiago,包括卡斯特罗曾率众攻打的Moncada兵营、卡斯特罗兵败被俘后被关押的地方、革命党秘密集会的地点等,还有卡斯特罗少年时期居住过的房子。那房子离黑人区很近,我去看的时候就听见一阵阵的鼓声传来。循着鼓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群黑人青年男女正在街头击鼓跳舞,也有几个白皮肤的姑娘在一块跳。哈瓦那革命遗迹不多,主要是有一个革命历史博物馆,规模挺大,不过我当时忙着看别的没进去。即使进去大概也看不明白个啥,因为那些博物馆大多没有英文说明。想了解古巴革命史、又不想花太多时间、还不懂西班牙语的朋友可以去自由哈瓦那宾馆的大堂,那里的墙上挂的有简明古巴革命史,图片加英文,简单明了。中国人看了,我想都会会心一笑的。

元宝推荐:铁手,
家园 你跟那两个中国人讲哪种话?
家园 要是拿着和卡斯特罗的合影是不是就不用花钱了?
家园 当然是中文
家园 这个没听说过,或许可以一试。
家园 我的意思是某地方言还是普通话?
家园 抱歉,理解有误。是普通话。不过老板好像是上海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