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lololo

注册:2006-05-02 11:15:20
从九品上:文林郎|陪戎校尉
💧819
🌟105
💓2

家园

所有帖 / 3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07-27 07:21:31分页 全看 树展
🙂总之很难解释刘在位时武广郑西高铁为什么不怎么出问题 ↑1 ↓0
至于贪污受贿,这个级别谁不贪??这是体制决定的,连“张居正”里面都在不停暗示要用循吏什么的。我们就是在承受贪污受贿成本下发展经济,但要看谁能把事情做好。 ...
2011-07-27 05:04:53分页 全看 树展
🙂说明在中国靠做好事情是没有前途滴 ↑6 ↓0
现在的铁道部长是明显不熟悉业务,不知道铁路运行关键问题所在的外行,可能外行在政治上内行所以放在这个位置上,这和明朝让太监领军打仗其实是一回事,但这是实现由上往下控制的好方法,并不是发挥极大多数人积极性发展生产力的好方法。这样的事情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
2011-07-26 22:05:44分页 全看 树展
🙂只是不好解释跑的更快的武广线和郑西线为什么不怎么出问题 ↑0 ↓0
2011-07-26 21:07:30分页 全看 树展
🙂别吵了 ↑0 ↓0
说多了被抓起来。。。。。
2011-07-11 22:15:42分页 全看 树展
🙂不知道您想说明什么 ↑1 ↓0
我想美国会做鞋子的人和队伍可能只有咱们中国的1%,在这个领域他们基本算完了? 美国会做割草机的人可能也只有咱们中国的30% 但这些东西美国人想做并且象农业一样给予补贴的话,只要在他们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有利可图,我猜他们也能做好。 几乎所有的东西,美国人都知道怎么去做出来,但在市场经 ...
2011-07-11 08:26:41分页 全看 树展
🙂您的看法有点意思 ↑0 ↓0
在高精尖领域,一两个高人比一群人要重要,一个团队是围绕一两个高人的思路建立起来的。 能不能造建立在对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上,有了这个基础,扔掉很多年也能造的起来。谁对科学问题认识的深,谁就有更多的自由去实现工程要求。 ...
2011-06-16 08:20:14分页 全看 树展
🙂这说的不对吧 ↑1 ↓0
人家是自己造不经济,我们是造不了。 我们还是比人家差的太远了,干线客机、飞机发动机、汽轮机、核电站、高精度加工中心、各种各样的软件平台、生物制药,咱还是别和美国比制造业了。 ...
2011-05-04 12:17:44分页 全看 树展
🙂愿望是良好的 ↑0 ↓0
事实上东北的老产业工人的水平和认识程度来自于日本的殖民统治时期工业实践和国家长期以来坚持在东北发展重工业,但是当苏南农村也可以搞重工业的时候,情况就变了,甚至苏南的重工业都是被控制发展的,如常州的铁本,就是为了让老工业有个活路。 苏南的产业工人在重工业发展的时候已经逐渐培养起来了 ...
2011-05-01 19:09:33分页 全看 树展
🙂咱不地域攻击 ↑1 ↓0
可到底哪里才在您眼里呢? 江浙老百姓的勤劳还是有点名气的,苏南干的好的厂子里,高级干部一年可能只休息一天。 江浙老百姓的聪明也是可以的,远的状元不说,这么多村办企业发展成这样的规模,其中人才集聚、发展模式等等都是做了当时情况下的最优解。 东北要想发展好,还真要反思自己的文化,在苏 ...
2011-05-01 08:45:59分页 全看 树展
🙂是这样子滴 ↑4 ↓0
多晶的晶界不是有序排列,在高温下先于晶体熔化,使金属失去强度,所以做高温材料,最好材料里面没有晶界,全是晶体,这样可以提高极限使用温度。。。。。 ...
2011-04-27 06:24:30分页 全看 树展
🙂在学校需要聪明一点 ↑0 ↓0
贴领导近一点,学生也不用太费劲,稍微教点东西,让大家都及格就可以了,别给自己难堪,能做项目挣钱的做项目挣钱,不能做项目挣钱的就舒服一点,把身体弄弄好也挺好。 中国的大师可以由美国来培养嘛。咱不用这么着急的相应号召。 ...
2011-04-21 06:12:31分页 全看 树展
🙂受教了 ↑0 ↓0
从不知道圣彼得大教堂穹顶厚度是1米,只知道万神庙穹顶厚度是1.5米,您说的没有先例是指以前没有这么大的拱结构吗? 如果没有力学计算是做不出这样规模的东西的,牛顿同志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总结了和凝练出了牛顿力学。穹顶增加厚度多半是为了增加重力,提高结构稳定性,不是为了拼命加大保险系数。 ...
2011-04-19 23:04:15分页 全看 树展
🙂高铁是在跨越的任上实现的 ↑6 ↓0
或许有些代价,但好处没有给洋人弄走,这是不是该算成跨越的功劳? 刘是有能力、有魄力的,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看整体成绩是主要的,他的一些问题也有缺乏体制约束的问题,这些问题其他同级别干部身上没有吗? 现在挑他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都是可以轻易解决的小问题,只是不同发展时期不同 ...
2011-04-19 21:32:45分页 全看 树展
🙂是在公元前200年,我们缺了整个学科 ↑0 ↓0
现在学建筑的多流于在建筑形式,对于整体实现如不借鉴在西方罗马公元前就逐渐发展起来的力学、混凝土等等,只有依靠营造法式里的一些规定,咱们最早的拱结构赵州桥在跨度和时间、复杂程度上都无法和西方相比,没有这些基础学科的关键技术发展,学建筑的只能按照大树的高度来设计房屋的柱间距,有幸在西 ...
2011-04-18 16:28:17分页 全看 树展
🙂如果您看到罗马时代留存至今的建筑,您会改变看法的 ↑0 ↓0
认清自己的能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有帖 / 3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