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numzero

注册:2004-01-30 15:08:53
从五品下:朝散大夫|游击将军
💧6432
🌟347
💓1

家园

所有帖 / 36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4-12-30 02:58:38分页 全看 树展
秦代祭祀的“五帝”好像是黄帝、炎帝、少昊、太昊、颛顼 ↑0 ↓0
2004-12-29 04:00:26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个。。。。。。可以大声问啊 ↑0 ↓0
太平天国中期官爵制度中在“王”以下设有六种爵位,按地位高低依次是“义,安,福,燕,豫,侯”,爵称中都带个“天”字,比如陈玉成封王前从“成天豫”一直升到“成天义”,一级都没落下。石达开远征军也因袭了这种官爵制度,不过对封赐的把关比较严,授予爵位最高不超过“燕”爵,而且非独当一面,可 ...
2004-12-27 13:50:50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小说】田州恨 ↑8 ↓0
使用说明:这是一篇以太平天国将领石镇吉为主角的小说。以前曾发过一篇文章介绍过石镇吉其人(见http://www.cchere.net/article/131165),由于种种原因只写了上篇,下篇一直没出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而且因为1858年底以后石镇 ...
2004-12-26 02:42:05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携来绿绮诉婵娟----秦淮八艳之卞玉京弦歌 ↑2 ↓0
(一)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明末清初华夏神州大地上那一场遽变,确实让一大批文人墨客写出了太平盛世之吟风弄月所不可比拟的深沉隽永诗篇,号称“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梅村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例。然而有些讽刺的是,吴梅村在后世的名气却有一大半并非源于其本身的文才,而是间接 ...
2004-12-25 10:17:22分页 全看 树展
很有兴趣知道据谁考证梁祝之间“相差几百岁”的? ↑0 ↓0
据我所知梁祝事迹最早见于梁元帝时《金楼子》一书 ,可查的文字资料最早的是唐代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祝英台乔装求学,与梁山伯相识订情,及祝英台殉情,两人合葬的经过。以后历代方志中都有记载。梁山伯是东晋年间人,曾任县令,死后葬于宁波高桥.谢安还感于祝英台殉情之事而为其墓碑题文。请问 ...
2004-12-25 05:39:24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之一:太平军余部的最后覆灭时间及地点 ↑0 ↓0
  近读谭伯牛兄新作《双城记》前一部份,见猎心喜,不胜期待。唯有一小节欲与兄商榷,即兄在《双》文中言太平军起于粤而亡于粤,并在附注中曰“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太平军馀部在广东丰顺,被左宗棠军全部歼灭。至此,长江以南再无太平军。或有将此后两年内纵横江北之东、西捻亦算作太平军者,窃 ...
2004-12-25 05:36:42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之二:小池驿会战是“围魏救赵”一部份吗? ↑0 ↓0
个人推测伯牛兄的“双城记”之一指的是安庆,而以行文看,是将1860年春陈玉成在皖北的作战也列入了“双城记”的一部份,即二破江南大营“围魏救赵”之计的一部份,我觉得这一说法有些牵强。《李秀成自述》中提到他为解围之事与洪秀全发生意见分歧时是这样说的:      “那时江浦 ...
2004-12-25 05:33:3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就《双城记》与伯牛兄商榷(详文见回复贴) ↑0 ↓0
我把一些比较系统的意见整理在一个贴子下了:)
2004-12-24 19:50:33分页 全看 树展
网上的资料往往只有大意,却不确切,像并不是张让人立的! ↑0 ↓0
张说“此吾祖也,吾祖助我,乃上张亚子尊号曰始祖高皇帝”,于是就把文昌庙建为“太庙”。而庙中风洞楼的张献忠塑像却是当地民众后立的,这在《蜀龟鉴》《毁张献忠遗像记》中都有记载。正因为像建在文昌庙内,才得以逃脱清军的毁坏直到乾隆年间。 后来,张献忠像被捣毁,当地民众却又偷偷把它重 ...
2004-12-24 19:29:01分页 全看 树展
你好像还是没弄明白啊 ↑0 ↓0
正是被捣毁后老百姓又偷偷重修起来祭拜的啊!
2004-12-24 19:13:09分页 全看 树展
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 ↑0 ↓0
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有哪部海外出版的史料,有你猜度的《扬州十日记》相似的情形,即A国有藏本,B国无藏本,而号称其出版的资料出自A国,结果A国的出版物不依据本国藏本,反而翻印B国的翻印本? 《扬州十日记》的出处前面已经有人举出来了,至于攻打扬州城的士兵,我不知道你从哪儿听说 ...
2004-12-24 18:48:15分页 全看 树展
你是真的不懂还是装不懂呢?你以为伪造文物象你打字那么容易吗? ↑1 ↓0
七杀碑也好,古代的纸张也好,都是可以经过化学和物理两方面鉴定其年代的。 关于史料来源的可信度问题,我在七杀碑问题中已经谈过了,文献的可信度是比较而来的,海外人士故意夸耀张献忠的动机原小于国内的地主缙绅诬蔑张献忠的可能性,而海外文献保存真相的可能性又显然高于清政府酷烈文网20 ...
2004-12-24 18:39:52分页 全看 树展
已经说过是根据日本国内藏本出版的了,阁下的猜度不合情理 ↑0 ↓0
古代文献的出版,我只听说过A国没有藏本,B国有藏本,则A国可能从B国引进藏本,却没听说过B国自称没有藏本,藏本出自A国,而A国竟从B国引进翻印本的事。如果说日本闭关锁国,与消息不通,学界竟不知《扬州十日记》翻印自日本的藏本,或者日本方面封索资料,不准一般国民查阅则也罢了,但又并非 ...
2004-12-24 08:03:46分页 全看 树展
《扬州十日记》乾隆朝以前一直都有秘藏 ↑1 ↓0
乾隆年间,以编纂《四库全书》为名收天下藏书,禁而毁之,从此不复见于海内。清朝末年,留学于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从东京等地的图书馆中找到了藏本,翻印回国。 虽然我不知道是哪家图书馆,不过日本国内也曾不止一次出版过这一文献,比如平凡社曾将其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大系”出版。而日本方面依据 ...
2004-12-24 05:56:54分页 全看 树展
《扬州十日记》正是一直藏于海外,二百多年后才重归祖邦的沧海遗珠。 ↑0 ↓0
所有帖 / 3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