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徐荣

注册:2006-02-13 21:48:20
正六品上:朝议郎|昭武校尉
💧4290
🌟324
💓13

家园

所有帖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6-04-29 23:56:05分页 全看 树展
🙂一个美国老兵的回忆 ↑1 ↓0
姓名:Don G Mayville 服役军种:陆军 身份:退伍军人 军衔:军士长(E-8) 地址:亚利桑那州 简历:1949年在Fort Riley受基本训练;1950年,参加仁川登陆并随第31团级战斗队参加长津水库之战;1951——1953年在Fort Monmo ...
2006-04-18 00:37:28分页 全看 树展
🙂以一人之力,不一定能翻完,争取吧 ↑1 ↓0
2006-04-17 03:41:12分页 全看 树展
🙂筹划向西进攻 ↑7 ↓0
筹划向西进攻 中国人的撤退使阿尔蒙德将军打消了疑虑,他发布了第6号作战命令,重新开始进攻。规定第10军的任务为:“歼灭进攻地带内的敌军,挺进到朝鲜的北部边界。”陆战1师、步7师和南朝鲜第1师都接到了前进和歼灭进攻地带内的敌军的命令。陆战1师进攻地带的界限距该师的直线距离超过85 ...
2006-04-17 03:40:15分页 全看 树展
🙂【翻译】第31团战斗队的覆灭 ↑11 ↓0
第31团战斗队的覆灭 长津战役的悲剧 Destruction of the 31st Infantry A Tragedy of the Chosin Campaign 帕特里克 罗(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少校) 著 Patrick C. Roe Major, USMC ...
2006-03-27 00:05:18分页 全看 树展
呵呵,谢跋兄指教 ↑0 ↓0
欢迎沉醉唐风上的网友,我对古代史了解不多,希望和各位多探讨。 我的确觉得自己对徐荣兵力的推断比较草率,可能其有步骑万人以上,由于缺乏直接记载很难断定。是的,董卓充分利用了内线作战的优势,令人想到拿破仑1813战局中的德累斯顿会战和莱比锡会战。 ...
2006-03-25 03:14:12分页 全看 树展
南来兄的分析颇有道理 ↑1 ↓0
不过,我觉得2万骑有夸大之嫌,胡轸也不过步骑5000, 鲍信有2万步兵,骑兵却只有700,徐荣中骑兵比例能高一些,但也很难达到2万骑这么庞大。“卓以牛辅子婿,素所亲信,使以兵屯陕。辅分遣其校尉李傕、郭汜、张济将步骑数万,击破河南尹朱俊于中牟。”后来在长安专制朝政的几员大将齐出,也 ...
2006-03-23 20:26:48分页 全看 树展
好文章! ↑0 ↓0
看王外兄的文章如饮醇酒
2006-03-23 05:23:37分页 全看 树展
支持铁兄,望论坛渡过难关 ↑2 ↓0
支持铁兄,希望平安度过这场风波
2006-03-23 05:19:32分页 全看 树展
问萨兄好 ↑0 ↓0
萨兄的文章神妙不可测,点评也很有见地。 我认为这次战役本是袁绍策划的,三国志 臧洪传的注可作旁证。协调曹操、鲍信、张邈三只人马也只有袁绍才有这个威望,曹操是执行袁绍部署的前敌总指挥的角色。可能魏国史家出于政治目的为突出曹操而贬低袁绍了在反董战争的作用。 ...
2006-03-23 05:07:31分页 全看 树展
呵呵,徐荣最后在新丰战死了 ↑2 ↓0
辉煌的战术天才未能再次逆转悬殊的兵力差,胡轸的背叛又给了他背后一击,一颗两度光彩夺目的新星陨落在了新丰镇。无论在董卓麾下还是王允当政,徐荣永远以不折不扣执行命令的军人形象出现。且不置评他走的路是对是错,他毕竟坚守了一个军人的荣誉,是一条汉子。因此,我对他还是有些敬意的。 ...
2006-03-22 20:01:47分页 全看 树展
多谢王外兄 ↑0 ↓0
对比双方资料,我发现您文中老邓对机枪的描述十分准确,志愿军老军人竟然和本文作者美军准将S L A Marshal 不谋而合,令我非常佩服他对问题实质的把握能力。 ...
2006-03-22 05:14:21分页 全看 树展
十分佩服 ↑2 ↓0
我是看了王外马甲兄的文章慕名而来的,十分佩服,王外马甲兄以平实的语言把战争描述得十分准确,甚至美军报告中的某些章节也能印证。
2006-03-22 02:51:51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三国良将话徐荣 ↑10 ↓0
三国之中,运筹则曹操首,猛壮则孙坚冠,然此两人皆败于徐荣之手。徐荣生平,史籍皆语焉不详,余于片言只字中观其用兵,甚叹服之,而千载之下无称之者,罗贯中之流反夺徐荣之功予李儒吕布等辈,深恨之,遂作此文,以见其将才,勿使湮没无闻也。 据《三国志·公孙度传》的记载,徐荣和公孙度是同郡老 ...
2006-03-22 02:47:57分页 全看 树展
确实是徐荣 ↑0 ↓0
战争艺术和小隐在线上的"艾齐纳哈"也是我,两个都是我的id
2006-03-21 23:53:15分页 全看 树展
研究背景 ↑8 ↓0
我对本文预定的翻译计划已经完成,现在回过头来介绍研究背景,下一阶段将补充翻译前面一些因篇幅较长而暂时跳过的战例,并对全文进行整体修订。 ———————————————————————————————— 研究背景 这份关于步兵和支援武器的报告,包括一些针对战术和训练的应用 ...
所有帖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