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笑吟

注册:2006-08-05 13:07:43
从八品上:承奉郎|御武(侮)校尉
💧46587
🌟2456
💓6254

家园

所有帖 / 148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04-26 08:25:42分页 全看 树展
🙂火车的事情比较普遍 ↑0 ↓0
九十年代中期我还碰到过大学新生有生以来第一次看火车的,而且似乎是每个本科班都有几个这样的。他们家里大多是山东平原地带的,绝对算不上是老少边穷地区。 只是农家子弟没有旅游这么一说,从来没出过本县。所以县里不通火车,也就没有见过,直到上大学才算出个远门见到了火车。 ...
2011-04-26 08:15:03分页 全看 树展
🙂花一个 ↑0 ↓0
事儿不大,花的是这种认真求索的精神!
2011-04-25 10:09:31分页 全看 树展
🙂德国的气候 ↑1 ↓0
秋冬季降水比较多些,春夏偏少 看照片上植被的状况,应该是秋季。这大约正是水库一年中水位比较低的时节。 或者还可能是水库太老了,要退休,所以不敢再蓄那么高水位。 ...
2011-04-24 10:00:57分页 全看 树展
🙂问题是 ↑0 ↓0
你认为这些所谓的高中真的有能力执行高中的教学大纲么?
2011-04-24 09:57:06分页 全看 树展
🙂我又回想了一下 ↑0 ↓0
我在山东上的大学,我确定我的大学同学中山东人基本都是某某一中毕业的。大一时看院系新生名录只看到满眼都是某某一中,很滑稽的感觉,给我印象深刻。 和同学聊天留下的也基本是这么个印象。当然,职高和私立高中不算在内的。 ...
2011-04-24 09:44:38分页 全看 树展
🙂我说的是六十年代到文革这一段 ↑0 ↓0
你说的是什么时候啊?而且我们说的是高中的数量。 山东的情况我还是有把握的,我猜的不错的话,沂南顶多有两所高中,沂南一中和沂南二中。山东很多县都是这种情况。 ...
2011-04-24 09:33:45分页 全看 树展
🙂八晓得 ↑0 ↓0
滨州地区的,也许算相对比较穷的地方? 我听老辈人聊天,说到六十年代上高中,似乎都只有去县城,各乡一般只有初中。 可能跟那时候高中生比较少也有关系。我父亲那辈人中混的比较好的大多是初中毕业后去参军,然后提干,转业,做官。能够上高中的就极少,再上大学的人则实在是凤毛麟角了。 ...
2011-04-16 12:34:09分页 全看 树展
🙂俺爹还好,分配工作去工厂了 ↑3 ↓0
家里太穷,木有车票钱,所以文革开始后一直耗在学校里闲逛,结果分配工作时就占了先。那些回家的同学得了消息赶回学校时,俺爹的档案文件都已经上路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去工作了,他的同学中有人继续留在大学校园…… 不过不是继续深造,是成分不好,被接管学校的工宣队给扣下了。此种情况就算是 ...
2011-04-14 10:20:12分页 全看 树展
🙂我的意思是那些所谓的高中名不副实 ↑1 ↓0
在文革的历史环境下既不可能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去充实这些学校,也无法执行正常的教学大纲。 这个和浮夸风,亩产过万斤之类的事情一样,上得了人民日报,但是当不得真。 ...
2011-04-14 10:15:49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个确实想不到 ↑0 ↓0
一个县居然这么多高中,赶上山东一个地区的高中数量了。 也可能和湖南山区多,交通不便有关?
2011-04-14 10:04:42分页 全看 树展
😥俺爹和俺同事的亲身经历…… ↑0 ↓0
原来算不得事实??? 为嘛啊?
2011-04-13 10:35:01分页 全看 树展
😥天啊 ↑0 ↓0
难道我上面那段话里写的还是太抽象么?
2011-04-11 09:51:03分页 全看 树展
🙂你们那儿是哪个县? ↑2 ↓0
好奇的说 山东地区大部分县只有一到两个高中,实际上很多县至今如此。 以至于在大学里只要听说某某人也是从某个县出来的,那么大家必然是校友,连猜都不用猜,因为三十年来本地也只有那一所像样的中学。 我知道农村有些地方当年是靠着知青办学校的,但是以知青们的水平教高中就不可能了。 ...
2011-04-10 09:40:45分页 全看 树展
😥拉倒吧,这个也能当真? ↑2 ↓0
六十年代的时候各乡办高中?? 别的不讲,哪里来的师资力量?纯粹扯淡么! 文革时办的扯淡的事多了,那时候还讲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搞全民皆兵呢!那些事能当真么?骗得了谁啊? ...
2011-04-10 07:41:57分页 全看 树展
😥你好像不了解咱们国情啊 ↑3 ↓0
那是三十年前,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很多地方上只有县政府才有一两辆北京吉普配车。司机和汽车兵都属于技术工人,是专业人才。那是个社会上连驾校都没有的时代,因为没有私家车! 即使到了现在,部队里也只有侦察员特种兵一类的战斗员才能有机会额外学习驾驶技能,普通干部战士既没有机 ...
所有帖 / 148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