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国王死了,国王万岁 -- 晨枫

共:💬47 🌺1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砸之砸之

晨枫在文中强调强击机应该用战斗机改过来,这样可以降低设计成本,然后从成本出发,逐步否定改气动,改发动机,改电子设备。这种权衡恐怕是有问题的。

战斗机和强击机作战包线不同,而且重叠部分不大,所以,对强击机要执行的大部分任务来说,现代战斗机能够基本上执行,对一些勉强一点的,也能凑乎。但是,战斗机的天价在这种使用中显得极其不经济。

晨枫文中说“现代战争的现实一再证明,廉价但低效的武器不光是对军人生命的污辱和浪费,也是战败的催化剂。”,这句话在别处不容易反驳,因为“政治正确”,因为人命关天,不过这里是西西河,咱们就可以平心静气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廉价未必低效,而军人的生命未必就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一个简单的例子,步兵装备的步枪,从政治正确来说,是不是应该精度越高越好?啥,换重枪管,比赛级枪弹费钱,你咋能用钱来衡量涅?晨老大可说了,廉价但低效的武器不光是对军人生命的污辱和浪费,也是战败的催化剂。

我们从头说起。

首先是任务。

如果泛泛而谈,那么各国有各国的情况,但是,抽象出来,对cas的目标来说,按优先级不外乎这么几种:运动装甲目标,运动无装甲车辆,无防护炮兵/战术导弹阵地(当然这个是所有有对地攻击能力飞机的最爱),有防护阵地火力点,前沿c4isr设备。(有些地方的特殊目标比如tg还要求强击机突击水面目标就不管了,那显然有点抓到什么是什么的感觉)

特点:

1 即使是固定目标,目标的防护能力随着预警时间的延长会显著增强(包括向空袭兵器航道集中防空兵,目标进入掩体,目标转移)

2 目标是大量的

3 大部分目标是随机出现的(战前侦查只能确定部分)

面对的威胁:敌对低空射击的中程导弹(象道尔这种),中近程导弹(象hq-7,hq-61),近程导弹(毒刺),各种口径高炮,敌强击机,武装直升机。

敌战斗机不用列入,对敌战斗机,只能依靠保持距离来确保安全,强击机/武装直升机/战斗轰炸机的自卫能力面对战斗机没啥用处,对武装直升机来说,要提升到有啥用处的地步不可能,而强击机和战斗轰炸机则是代价太高(金钱以及对主要任务的牺牲)。

如果用投制导炸弹的方法来进行cas行不行,可以,事实上美军在阿富汗就是用b52执行的cas。但是,换个战场,轰炸机无法在战斗刚开始投入(超低空突防能力差,会被敌提前发现)。所以就可以看到阿富汗伊拉克南联盟的经验多有限——前两者打击的是没有空防的目标,后者成功打击的是固定目标(对南联盟军队打击的任务空军是完全失败了),对预警时间不在乎。

现有的战斗机/战斗轰炸机能执行cas任务吗?不能,事实上伊拉克的战例虽然不完整,却能清晰地看到,损失最大的部队之一就是德国的狂风,因为在中低空突防。——虽然狂风是作为战斗轰炸机进入的,但是缺乏装甲这点使他们以及战斗机在cas任务中是极其脆弱的。

所以,cas对空袭兵器的要求是什么:

1 大载弹量

2 能打击机动目标(能使用空地导弹)

3 能超低空突防

4 有抗击打能力(必然会被航路上突然出现的防空导弹高炮击中)

5 隐身,高亚音速巡航

6 滞空时间长

所以,强击机仍然是cas的最佳答案。

现在对权衡里面的观点开砸:

*************

下一代强击机可以全新研制,也可以从已有战斗机发展而来。全新研制任何飞机都是耗费不菲的举措。现代作战飞机的产量再也不像60年代那样动辄几千架,有几百架就是不错的批量了。专用强击机的产量不大可能超过战斗机,这样,连研发成本和独立的后勤保障支援体系在内的全新研制的专用强击机是否还是比战斗机便宜就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

同理可得,美军的强击机数量一定比f-22少。

呵呵,开个玩笑,实际上研制空优战斗机耗费不菲,而研制一种不追求高空高速高机动能力的强击机耗费不会很高。

而后勤保障上强击机用东西不会挑剔。有什么用什么就是,因为载重大,机体空间大,比大多数空军装备的适应能力都会更强。

如果说装备数量是用来摊研发成本的,总体不高,就算分母不大,单价也一定比战斗机便宜许多(如果连这个都怀疑就真的没什么好说了)

*************

发动机简化基本就是取消加力,进一步的简化又要涉及大规模的设计更改,将变得得不偿失。取消加力的发动机将专用于强击机,生产批量小,维修、备件需要另外一套体系,最后的节约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多。取消加力后,最大起飞重量将下降,这对强击机出击时的载弹量不利,如果需要适当增加装甲的话,载弹量将进一步下降。权衡利弊,取消加力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弄到最后,强击机用和战斗机同样的发动机可能反而是最有利的。

*************

用汽车比较容易理解,qq的发动机换一个部件大概也就百十块钱,大奔换一个同样的部件试试。能不能说:qq用大奔的发动机吗,可以省另开一个4s店的店钱,综合成本实际上是下降的。

而重量这点显然是在误导。强击机本身的载弹量大,如果发动机推力大能载更多,但是不是说推力不增那么大载弹量就不可接受。飞机设计就是一大堆矛盾的权衡,随便突出矛盾的那一点都能用来吓唬外行,晨枫在这里糊弄我们外行,很不好哦。

而且,增大最大起飞重量,完全可以加装起飞专用设备来解决(记得历史上有加火箭助推设备,不过目的好像是为了stovl)

*************

简化电子系统的余地也是有限的。从战斗机发展而来的强击机应该具有近似战斗机的飞行性能,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它至少要具有自卫空战的能力。这就要求强击机具有全套雷达和红外预警系统、雷达和红外对抗系统、近距空空导弹的发射、火控和制导能力(包括头盔瞄准具)等。为了全天候能力,雷达是必不可少的。雷达天线尺寸可以减小,数据处理单元的能力可以下降,但这又牵涉到批量效益和后勤保障体系的问题,实际能够实现的节约并不一定有多大。高度数字化的现代机载电子系统的硬件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低,而软件成本占系统成本越来越高。由于战斗机需要简化前的“全功能”电子系统,这笔投资不管是不是研制强击机都是注定要花的,并不因为强击机只需要简化系统而改变。这样一来,简化电子系统能带来多少实际节约是很成问题的。

*************

我们并不追求一种战斗强击机。同样,既然它反正并不用来和敌战斗机作战(事实上记得a7好像就是完全没有空战兵器的,当然我们还想顺便欺负武直,装备点也可以),我装备头盔瞄准具就比较变态了。同样的道理,一台能看120km/3平方米的雷达换成一台20km/3平方米的雷达省不了多少钱,这恐怕大大超出俺的认知范围。所谓批量效益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伪问题,这种强击机甚至可以用被战斗机淘汰的上一代雷达,变废为宝。

后面的就不一一照引了。晨枫从战斗机可替代强击机而强击机不能替代战斗机的角度来强调战斗机一物多用而省。

我们前面分析了,两者没有互相替代关系。战斗机不应该担负cas任务,它们一个是做不好,另一个是在这种任务中太脆弱。至于a4的例子,其实是提示了一件事,设计得当,强击机的逃离速度可以比战斗速度高的多,完成武器投放(抛弃)后推重比大大提高,速度自然而然可以加上去,从而提高了强击机在战斗机威胁下的生存能力。

武装直升机能不能起到相当的作用,很简单,看看价钱就知道了,先进武装直升机几乎达到了轻型战斗机的价格,却只能达到强击机作战能力的1/3到1/4(载弹),对随机目标的捕捉能力也只有强击机的1/3到1/4(速度),生存能力又远不如强击机,实际上是一种该被淘汰的机型,之所以存在,只有一个原因——能随时降落,可以跟着陆军一起向前推进,这点的确其他飞机暂时很难取代,除非stovl技术或者野战机场修筑防护技术有突破,武装直升机暂时还能在战场上有一席之地。

通宝推:庄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