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也说李陵 -- 任爱杰

共:💬189 🌺2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说一点

李陵这个人之所以能博得世人同情,除了他确实有冤枉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心中始终对汉存在一个“愧”字,不管从他的书信还是他的话语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引一段《汉书.李陵传》的文字

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立政大言曰:“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以此言微动之。陵墨不应,孰视而自循其发,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顷,律起更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谢女。”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立政曰:“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语未卒,卫律还,颇闻余语,曰:“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人秦,今何语之亲也!”因罢去。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若李陵叛汉后有卫律那种作为,汉朝官员也不会对他动脑筋。正是李陵心中对汉有愧,他自然不会吹嘘自己率军攻打汉军的事,而且那一仗匈奴还战败了,他掩饰还来不及,干嘛要自取其辱的承认呢?至于李陵和苏武,他俩早就有交情,李叛汉后也没强逼苏做违心的事,而且还经常给苏送个信,因此苏和李保持亲密也没有什么不合逻辑。那班固对李陵是否无情无义呢?若真象老酒说的无情,班固又何必不停的用浓墨重彩渲染李陵心中的愧意,甚至连李陵一个感叹一个动作这种细节都不放过?再看他最后的评价,“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这真是无情无义史家写出的文字么?我看是反更像是班固隐恶之言吧。

最后说一句,安史之乱后的唐人的胸襟也没有老酒想象的那么小,引一句王建的诗为证: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