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宛贵山城就在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离伊朗30公里 -- 泉畔人家

共:💬186 🌺1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花谢
家园 Ashgabat在木鹿西边不代表大宛就不能统治那

木鹿安息打了十年才从赛族人手里收回。赛种在汉书里也是经常提到的。显然是个很强悍的游牧部落,但塞种确从没和汉朝发生过任何冲突(无冲突记载)。 我们不能用今天主权国家的概念套2千年前的状况,实力强大的赛种难道是从天上越过大宛,康居,月氏等国去攻打的安息吗?赛种的地盘在那那?赛种穿越荒漠,草原地区,即使这些地区夹在大宛的绿洲城市间,大宛也未必会出来和塞种作战。(大宛只会守好自己的城市就好了,当初月氏从北到南攻打大夏夺地盘,大宛估计也是这么干的。)

当时到底西域是什么情况,谁统治那里,记录最详尽的就是中国史料。安息即使控制了那,按张骞使节去的时候的记录,也就是2万骑在东边。李广利的西征军在攻打贰师城之前至少有3万规模。而3万汉军的战斗力在当时即使是安息,也是要退避观望的。司马迁在写李广利的时候必然不往好里写,这个毕竟他受刑主要就是因为武帝认为他有讽刺李广利的意思。

大宛,帕蒂亚都是亚历山大希腊后裔的统治者,Ashgabat的地方统治者对他们中的那一个效忠,如果没有严密的史料记录,未必那么好下结论。

根据这里边的资料http://www.qnr.cn/waiyu/xyz/qt/200903/129608.html

当时为帕蒂亚征战东边的,就是苏莱娜家族的力量。安息不是个中央集权的大国,而且这里注意文章里的一句话。“

前面提到阿纳克的遗孤之一的苏林逃往“中国”,这固然只是一个传说,而那时代的西亚、中亚通常将阿姆河外以东之地泛称为“中国”,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人”也更多指的是匈奴、嚈哒、突厥等族,所以“中国”往往并非是指华夏中原之地,像马米科尼扬家族的“中国”祖先传说亦是如此,不过,苏林家族中的确有一支曾经落脚中国,这便是1955年西安出土的唐苏谅马氏墓志中所提到的苏谅家族,其中的“苏谅”正是苏林家族姓氏的汉译,苏谅无疑出自苏林家族,

这里看,从西汉到唐朝相当长时间,在安息那边人心目里,过了阿姆河,基本就是中国地盘。实际上这也是合理的,武帝征大宛,西域都护建立后。虽然国家很多,但服从都护命令,国王都要接受册封,安息人认为阿姆河之东都是中国地盘也不算错。

另外再贴一个文章。http://travelers.tw/blog/4/111

这是去木鹿旅游人的见闻。注意里边一个说法。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木鹿城市被毀,居民被殺(當時城內居民約有六萬人),在當時的中亞,六萬人是個大數目;不過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城市得以再次興起。亞歷山大時期修建亞歷山大城,木鹿城也是其中之一,希臘化時期木鹿城以希臘城市的正方形規劃為原則,邊長2000公尺,成為棋盤式的城市。西元前三世紀木鹿歸大夏王國(巴克特利亞王國)統治,西元前二世紀木鹿屬於安息(帕提亞)統治,安息統治期間,安息與羅馬的大戰—卡雷大戰,安息因為採用木鹿生產的兵器,而殲滅了羅馬前三雄-克拉蘇的軍隊,此一戰役讓安息得以站穩腳步,國家得以安定。(安息帝國由西元前250年至西元後224年)

就是说,卡莱之前,安息还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国家。他在东边的统治,要依赖苏来拿家族,他们自己是统治不了的。安息的东界,实际上是苏莱娜家族的地盘,是诸侯国。

李广利伐大宛,司马迁还是记录的东西太少了。前后4年,举国震动,往返一次超过2年。大军一天行军20-30里,1年也能从玉门关西行7000-10000里,算上3个月战斗时间,李广利大军也至少能走5000-8000里。而贵山12500,安息11600,月氏12200,扣除阳关到长安5000里,这个时间正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