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碳排放、雾霾——无知、背后黑手 -- tojinge

共:💬71 🌺328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工业化的帽子往环保上扣是不合适的

从2012年起,中国发电量超过美国,中国的煤电比例一直在75%以上,而中国的煤炭消费组成中火电只占煤炭消费的50%强,在美国这个比例大概是90%。从化石能源消费上来讲,我们消费了比美国多得多的煤炭。

但是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煤炭、天然气价格比美国高,电力企业的上网电力价格比美国低,即使纳入脱硫脱硝电价也是这样。那么从电力市场改革的方向来看,提高电价,尤其是较清洁的水电、核电价格是符合市场规律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原则的,但是你敢提么,核电电价都被标杆了,更不用说水电电价长期低于火电。类似的问题还有水资源。实际上这种压低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煤炭市场之前没有放开)的发展方式,是我们竞争力组成的一部分。

廉价的环保手段并不存在,因为你考虑环保,成本总是比污染物直排要高的,至少对于生产企业是这样的。而对于国家的政策方向,发展经济是一个方面,控制污染是一个方面,还有产业扶持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脱硫脱硝技术,氮氧化物排放为什么之前不进行总量控制呢,很大一个因素还是经济问题,脱硝的核心技术没掌握,催化剂得进口,上的成本太高。类似的IGCC项目,最早的示范项目规划是烟台的,计划08年发电,结果呢,现在的IGCC示范项目就华能天津一个,12年才发电,这个示范电厂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煤企全在里面有股份,大家都知道这个意味着火电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现在停留在示范阶段的原因也很简单,不赚钱啊。与此同时,脱硫脱硝改造的新闻可以占据每个发电集团内部新闻的大部分,在电力市场放开之前,脱硫脱硝电价是政策性的,政策下来,后面的经济因素就不是那么大了。再比如,超超临界火电一国产化,全国范围的上大压小,甚至压到部分地区小火电少到了调峰能力不够。

在这里实际上就是所谓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不污染清洁化那个成本低的问题。从长远上看,自然是后者,但是呢你没技术没资本还有保证发展速度,再考虑现在的钱比将来的钱值钱(贴现率),实际选项就只有前两者了,好一点做到变污染边治理就不错了。比如水污染问题,淮河水污染治理了快二十年了,治理效果最差的是河南部分的支流,为啥呢,因为另外三个省要考虑南水北调东线的问题,尤其是山东和江苏在这方面的投资是天文数字,河南没这个钱也不是主要受水地区,自然投资不足了,连上海治理苏州河的钱都比不上去治理淮河最大的几条支流,能有啥效果。

还有一个就是污染物总量控制,越往后越难,比如脱硫,早期标准低的时候,上点石灰掺烧就可以了,再往后要上脱硫设备,现在脱硫设备也不够了,要洗煤配煤烧低硫煤(美国煤炭生产重心转移到怀俄明就是由于那里煤炭低硫,而且露天开采),再将来要么转天然气,而燃煤就只有靠IGCC了。成本是越来越高的,但是你不这么搞是不行的,因为燃煤总量越来越大,你这么控制也就是总量不上升而已,要减,那困难极大。

IGCC技术最初发展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碳减排,IGCC的概念从70年代末就在发达国家提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21世纪更严格的排放标准,90年代开始建设示范性项目,没推广就是由于干不过天然气。

说句题外的,中国在碳排放市场上是占足了便宜的,去发改委的公告栏看看,几乎是个风电或者光伏项目就可以上报清洁发展机制,小水电也可以,还有造林项目也可以,而清洁发展机制的资金来源可不是中国政府,我们在某些方面背了些骂名,也只是名声不好吧。

另外,在风电,光伏,低燃耗发动机,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环保设备的投资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还不是为了赚钱,政策是调节他们的利润率和投资意愿的。

通宝推:遥仰凤华,洗心,何求,回旋镖,jent,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