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孤独的圣徒——大明宰相孙承宗(中) -- 京华烟云AMIP

共:💬39 🌺16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明朝野战虽败,但国力犹存

明朝野战虽败,但国力犹存,你说说有什么道理蒙古朝鲜要臣服于野猪皮?

看野猪皮自己说的:

《满洲实录》卷七,帝聚诸王臣议曰……东南有朝鲜,西北有蒙古,二国俱未服,若释此而征大明,难免内顾之忧,必另筑城郭,派兵坚守,庶得坦然前驱,而无后虑矣。

只要保持住这个战略态势,野猪皮虽然野战得胜多次,但女真人仍处困局之中。

王在晋在孙承宗来之前是怎样守边的:

《三朝辽事实录》卷九“王在晋请接济海外疏云……臣使文龙以牵其尾,率西虏以控其头,奴必蠖伏龟缩,保郛壳以自完。臣得乘暇时,毕余力以图整顾,数月间以恩义结人心,收其奔北之神魂,以威令严军伍,消其螳螂之意态……奴即来,臣亦有所恃以无恐。哨马日往来于前屯、宁远之间,扰其耕牧。出关三百里,田无五谷,贼不得粮,进无可资,退无可食。奴将弃广宁,而画河以守,我即不能长有广宁,而西虏得之,犹胜奴之踞之也。如此则边境安,而国家安矣。”
西虏指的是蒙古部族。“画河以守”与“我即不能长有广宁,而西虏得之”,指的是广宁在女真人实际控制范围之外。

在明、金之间的漠南蒙古诸部跟后金经常攻杀(林丹汗是北元残余,黄金家族血脉,更不会轻易向野猪皮低头。),只有明朝给予了他们抚赏的政策,恰恰是袁某犯了错误(吊丧),让皇太极抓住机会做文章才让蒙古离心。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六“督师王之臣奏:虏来谢孝,赍有夷书,曰大金国天命元年,即此观之,果系恭顺而来降乎。抚臣题稿内称,遣使侦虏备叙将命反命种种交接事情,颇与传报各官所报于臣者两不相同。至于哈嘛东去时,臣在关上竟不知其根因,后知而急止之则行已远矣。疏称与臣会议佥同,又谓合词上闻,臣实未知,何敢谬认为知,而自欺欺人也。又云:天下之势合则亲,分则疏,抚臣决计和戎唯恐臣谋之不同也。故力请分疆而居,职于关内优游卒岁,于职得矣,如疆事何。年来奴酋求和于西虏,而西虏不从,屈服于朝鲜,而朝鲜不受,一旦议和彼必离心,是益敌以自孤也。近日通官过都令处夷鞭其背云:‘你汉人全没脑子,终日只说我们不助兵,你自家驮载许多金帛,着哈喇替他吊孝求和,反教别人与他为仇,我们也不如投顺也罢了。’据此我将何辞应之。且此议一倡,奴子愈得意,不西攻虏则南攻鲜,先逞晋人伐虢之谋,而徐为取虏之计,此势之所必至者。况奴父子极恶,今欲以咫尺之书,一介之使致殷勤礼币,谓可必得其惧心,而终信其无异志乎。”

袁某派人送礼吊丧,竟然是瞒着上级进行,而且谎称和上级商量过了。而后金回书用的是后金年号:大金国天命元年,督师王之臣怎么敢接收?王之臣也描述了蒙古部族的反应,分析了态势变化。这说明当时战略态势变化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固守山海关调动蒙古毛文龙以及山海关明军前后呼应(朝鲜只要站稳脚跟即可),看似消极防御,实际掐住了女真人的命脉。明朝可以在后方积攒国力(不用加派辽饷裁撤驿站)编练新军(戚家军练兵法还在,人才还有,比如卢象生等),这和后来集倾国之力(数年耗银上亿两)在辽东修城,维持十万军队养成关宁军阀相比,孰优孰劣一眼就能看出来。以新军出关野战,不仅胜算大增,而且耗费也会低很多。

孙承宗来前线之前多次野战不胜,已经说明不能急取只能缓图,战略激进的结果就是柳河大败。

至于袁某吊丧杀毛给粮食,应该当得起朱舜水那句评价。好比国共双方经略东北的时候,北满的林彪派人杀了坚持南满的陈云,这种行径说的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