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儿子上学想到基因、meme及其他 -- 胡一刀

共:💬19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从儿子上学想到基因、meme及其他

儿子上的是私立学校,就是那种讲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私立学校。那天有空突然想起来天天上班忙着挣钱,连下一代的成长都忘了关心,简直就是弃本逐末,话说比完高考比工作,比老婆,比收入,如今我只能比儿子了….作为基因的奴隶不就是为了要下一代更加优秀么?

但是等一等,这样的话人和动物有啥区别?人之异于禽兽几希?人会使用工具,乌鸦大猩猩也会呢,区别在于知识、文化的传承,就是meme。百度百科:

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eme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

meme的译法有几种,米姆、“模因”、 “摹因”, 我觉得还是“文化基因”这个比较清楚明白,牛津词典里面的“模仿”,听上去怪怪的,文化是最关键的。

文化基因这个看上去太高大上,似乎只有诗经、李杜白够得上,不过放小一点,接地气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那些高大上流传千年,“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网红其实也是呀。

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不就是希望流传下去嘛!从这个角度讲,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立德)也可以算是一段基因,多少年后别人提起来,还要说一声“这人不错”,也是很让人欣慰的不是?还别不服,《二十四孝》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可以这么说,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个帖子,每首歌,每段代码程序,其实都是一个文化基因,都是希望流传下去,当然绝大部分都注定是短暂的!想想人类基因流传时间相比于地球的年龄、宇宙的年龄,都是一样一样的,大部分基因突变也一样!古人讲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毛主席更是明确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大家看得很开嘛,人类也就一万来年的运数,这7、8千年就弄得地球资源容不下俩美国了,还能有啥奔头儿呀?

有,不是照样有《文明的战争》么!杞人忧天是对的,可日子该过还是得过,还是要将本民族、本文明的文化基因流传下去,发扬光大。在这方面,中华文明还是有先进性包容性的,早早就说“夷行夏礼则为夏”。

好像是老马说的,人类的生产包括两种形式,人口的生产和物质的生产,我觉得还得加上文化的生产。能引领世界发展的强权,在这三方面都得有建树才能根深叶茂,比如罗马帝国有说法铅制水管导致人口生产不行(人数、智商),蒙古等草原帝国缺乏物质、文化生产而”虏运不满百“。所以我们要想进一步,就得有新的能让地球上更多人受益的理念、思想、价值观(文化生产),有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物质生产),任重而道远呀!

通宝推:青颍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