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运十”客机的是是非非 -- iimao

共:💬115 🌺119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霍霍,火气不小嘛

先消消火,然后再请教几个问题:

如果现在中国不需要大量的空中运输,

请谈谈运10上马之前或期间中国民航或航空部对20年后民航市场需要的预估。

但这和中国砍掉自己的一个产业一样么?

中国的民航产业被砍掉了吗?不是运7、运8、运12一直在造吗?要是“产业”只指大型喷气客机,那在运10之前没有形成产业,运10之后也谈不上“砍掉”了。

你可能不清楚中国大陆当时计划经济模式是不同于美国的私人企业竞争,每个上马项目本身是从众多候选者中遴选出来,一旦上马就会以国家名义组织人力物力资源集体攻关。

这太好了,一直苦于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请谈谈运10上马前遴选过哪些方案,最后是怎样决定现在看到的运10方案的。运10在选方案和试制期间有哪些技术难点?作过什么预研?如果技术难点不能克服,有什么备用方案?

不要提日韩,那些地方根本不可能为大型民航提供一个有效的内部需求市场……为什么拥有不次于苏美的英法不能最终独立发展这类项目最终需要多国联合才能办到

这一点不大明白,是指日韩的人口吗?日韩的人口加起来超过美国一半,GDP加起来也应该差不多这个数(没有查,可能有错),这早已超过“临界规模”了。……英国在战前的人口比战后少,但是英国的民航工业的规模和技术在战前至少和美国相当。顺便说一句,不知道“韩国人只开韩国车”的说法是哪里来的,我认识的韩国人都不认同这个说法,只要可能,也不开韩国车。

中国不是日韩,中国拥有潜在的内部庞大航空运输需求,如果要放弃制造业那么也必须放弃民航业,

没有看懂,没有人要中国放弃制造业啊?制造业也不止民航工业吧?

航天可不是只有火箭核武器等军事战略产业的代名词,也是一个前途广阔的民用领域。我们自己的卫星通讯、电视、预报、资源探查等等难道就不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道不能算是一种财富?有些人只有在自己任么,没有必须从国外用外汇或硬通货进口时,才明白原来这也是有经济效益的。只不过自家人没向你算账,便被您大人给有意无意忽略了。……日本的航天落后正说明我们在这类领域在技术比日本更具有发展航空制造业的优势,怎么到您那里反倒成了中国航空项目下马的口实?依照您的借口中国凭什么能继苏美之后在欧洲人之前将自己的宇航员用自己的飞船送上太空?以您的这种思维和心态,也难怪我们的某位大嘴领导要把自己的项目资料拿给外国人“审阅批准”,幸亏我们航天老总的坚持才没发生。

没有看懂,我说的任何话中和你的指责有关系吗?还是你自己想象出一个“人民公敌”,然后把自己搞得义愤填膺?

但是老毛象老邓这样砍掉或毁掉一个个战略产业了吗,不然我们现在的产品是从天上自己掉下来的?

老毛在前还是老邓在前?我们现在是有产品还是在盼天上往下掉产品?我搞糊涂了。

看来你还是没有看懂我一贯的初衷:与其现在争论运10该不该下马,不如讨论中国民航工业应该怎样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