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听我来上科学课 -- 月色溶溶

共:💬76 🌺8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听我来上科学课

    暑假里,邻居一些下学期要上初中的孩子来找我,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打探来的消息,居然说很可能一进初中就要考试,内容为初一新学期四门主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前两章!分数可能会是分班依据呢!所以,他们借来了上一届学生的课本,想要我先给他们上上课。

    好吧,上就上,我就开始给三女一男四个孩子上初一新课。

    那天晚上,先讲了一课语文,然后我要他们翻开科学课本,新学期新知识嘛,当然有个开场白,那开场白说了,科学是学习探索自然界的,在开始学习科学以前,必须先弄清楚贯穿科学知识的三个基本概念:物质、能量和信息。

    啊,这些啊,我想,除了信息我有点稀里糊涂,必须照书讲,物质和能量嘛,我平时还是有自己的“深刻”的思考的,完全可以讲清楚嘛,于是,我抛开书本,讲了起来:

    物质,什么是物质呢?就是事物的本质,比如说,我们的书桌,是木头做的,那木头就是做成书桌的“物质”,是书桌的本质,我们的凳子,也是木头做的,所以,凳子的本质就也是“木头”这种“物质”。那么书桌和凳子为什么会有区别呢?那是因为,同样的“物质”可以做成不同的“物体”,这个叫“书桌”,那个叫“凳子”,它们是不同的“物体”,但是,从“物质”上来讲,它们是一样的,都是“木头”。懂吗?

    孩子们频频点头:哦。。。对。

    我看孩子听得很认真,又恍然大悟样,来了兴致,声音也大了起来:再举几个例子吧,比如铁这种“物质”,它既可以做成钢材这种物体,也可以做成机器等不同的物体。再比如,我们喝的叫“水”,冬天结的叫“冰”,可是其实它们在本质上都是“H2O”这种物质,也是一样的。。。

    嗯,嗯。。。孩子们使劲点头。

    我继续激情演讲:关于物质这个概念啊,有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叫“物质守衡定律”,就是说啊,地球上某一类物质的总量啊,不会多起来,也不会少起来,永远就是那么多。。。

    孩子们的表情有些疑惑了。

    我举个例子吧:比如啊,我们喝的水,被我们用汗液啊尿尿啊的形式排泄出来,水份又回到了江河湖海,经过蒸发,变成了天上的云,云呢,又会变成雨落下来,于是我们又有水喝了。。。全世界的水都是这样在循环的,不会多也不会少。

    那么既然水不会多也不会少,怎么又会有什么“水资源”危机的问题呢?那不是水少了,而且干净的、我们能用的水少了,被污染的我们没法再用的水多了,全世界的水还是那么多,是不会多起来也不会少起来的,这就叫“物质守衡”,明白吗?

    明白了!

    我感觉孩子们是真听懂了,高兴起来,开始天花乱坠:你们知道吗,你们喝的水啊,说不定就是一千多年前李白喝过的那一滴呢,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窗外的月亮,就是李白当年举杯邀过的那一轮一样。。。

    姑姑,你是说我们喝水可能喝的是别人的尿?

    嗯?我还没抒完情呢,怎么有人插嘴啊?哦,是明年才上小学一年级的侄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下巴搁书桌上也听着呢。暑假,他妈妈把他扔老家差不多一个月,由我妈妈和我照看,当然,主要是我妈妈。我一上课,他就爱混进来,也不管听不听得懂。

    哦,这个。。。好像是的,没错啊。。。

    那我喝过爷爷的尿吗?你喝过我的尿吗?

    。。。

    唉,好好的一堂课,就这么让我侄子搅了局,因为大家哄堂大笑。不过,搅了就搅了吧,因为我后来忽然发现我自己对“物质守衡”这种说法还是不很明白:这个物质到底是什么层面的?指同一种分子那种物质好像不对啊,不同物质之间是会互相转化的吧?比如我记得O3跟O2就会转化,那些O3跟O2分别的总量不会永远不变吧?这O2还可以由植物光合作用生成呢,然后被我们人体吸入,它又会减少,那O2怎么总量守衡啊?

    那么是原子总数守衡?那跟化学里的方程式配平、质量守衡倒可以联系起来想,可是又有问题:各类原子就是总数不变的吗?我记得在哪儿看见过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啊?核不是可以聚变裂变吗?原子核改变了,那么原子也就当然改变了,又如何守衡呢?

    那么是质子,电子、中子那些守衡吗。。。越想越糊涂了,我还是先照书念吧。

    大家有说法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咳咳。。有人在说偶,所以偶进来看看。。。
    • 家园 还花但是不留言,能知道是我么?

      在开始学习科学以前,必须先弄清楚贯穿科学知识的三个基本概念:物质、能量和信息。

      这句话那里来的啊?

      记得初中课程里都没有讲到太多的化学分子原子只是,想把物质讲清楚似乎不太容易啊!

      最喜欢看老师出丑了

      中学时候尽量拿着偏题怪题去提问

      最后

    • 家园 好!大忽悠!!!

      月色溶溶MM很活跃啊。

    • 家园 试着解释一下

      我觉得物质守恒定律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物质并不会凭空的产生,也不会凭空的消失。物质只能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或着从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而且在这些转变中,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

      比如你举出的水的例子,不管水是结成冰了,还是变成汽了,还是被搞成尿了,还是被喝掉了。原来有多少水,现在还是有那么多水,不可能因为汽化了,就消失了,或少了一半。水还是在那,只是你看不见了。我认为这才是物质守恒定律当初被提出时所要解决的问题。

      再深一点,分子,原子,甚至中子,质子也是可以变的,就像水一样,O3可以变为O2,但永远是两个O3变出三个O2,不可能一个O3变出五个O2来。O的总量,既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存在形式而已。

      再抽象一点,能量守恒定律讲的是一样的道理。能量并不会凭空的产生,也不会凭空的消失。太阳光到达地球后之所以不见了,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转化为热能和化学能了(光合作用)。能的总量也是不变的。地球上能量增加了,是因为太阳上的能量减少了。

      这两个定律产生的作用就是为了告诉大家,现有的东西并不是变魔术变出来的,也不是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凡事“冤有头,债有主”总是会有个来源和后果的,我们买股票攒了钱,自然会有人亏了钱......

      打住,打住,不着边了...

      当然,自从有了那个让人想破头的EMC鬼方程以后,人们已经知道以上两条定律都是错的了。于是又搞出来一个质能守恒定律,但为了避免太多的人,特别是太多的初中生爆头,现在初中阶段还是以两条经典定律为准的,所以你也没必要提到质能守恒定律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条定律足够用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还是让那些爆头专家去研究吧。

    • 家园 这么给孩子上课啊

      这个,实在是高,听起来明白,可不能想,一想就糊涂了。

      好久上不来了,终于又可以发言了,哦耶!!!

    • 家园 应付考试和思辩是两回事

      既要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又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考试大纲,很难的。更加不要说己昏昏,人昭昭了。(可惜加不料一个笑脸)

      谈质量守恒一方面可以从电子、质子、中子、原子谈起;另一种较好的谈法是去翻翻科学史(化学史),人类是怎样一步一步总结出质量守恒,“燃素”是怎么回事。告诉孩子,质量守恒定律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类为了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一点点积累的。一开始的质量守恒首先解决了磷燃烧以后重量不减少,反而增加的问题。告诉孩子,初中的课本的质量守恒只是人类对19世纪以前的知识的总结。19世纪以后人类遇到的问题,要用高中课本解决,再以后的问题要到大学里去自己研究,现在还没有答案。

      上手不要一步到质能守恒,听不懂的。谈物质的转化是很好的开始,能扯到“我们喝水可能喝的是别人的尿”,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