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散记】康熙与罗马教庭使节关于“上帝”的辩论 -- 神州遗少

共:💬60 🌺7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散记】康熙与罗马教庭使节关于“上帝”的辩论

    ※方才在[文化百家]板块看到《康熙写的两首有关耶稣的诗》一文:http://www.cchere.com/article/318588

    ,不禁勾起了自己过去闲翻清室档案的一些模糊的印象,现码一段在此备案。因完全依照记忆,错误在所难免,请大家谅解。

    背景:

    公元18世纪初,康熙帝在思想上已经明确倒向基督,在西方传教士看来,他大有宣布以天主教为清帝国国教的希望。但就在此时,基督教内部的多明我会、方济格会和耶稣会等教派却对是否应向中国传统礼仪妥协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1700年11月30日,康熙宣布支持耶稣会的意见,即祭祖和祭孔与信主耶稣并不矛盾,并将敕文寄给教廷。结果,教廷却认为耶稣会让一位世俗君主裁定教会事务是很严重的错误。教皇格勒门十一世(Clement XI)于1704年11月20日正式发出谕令,禁止中国教民祭祖和祭孔,还宣布:“西方人称我唯一之神圣天主真神为‘高德’(God),此词在中国文字里用不成话,故多有翻译作‘天’、‘真主’或‘上帝’者,与原意不符合。从今以后,断不可再用上述词汇,一律改称为‘天上地下唯一之造物主’。”

    教皇谕令传至北京,康熙大怒,不肯屈服。1705年,教宗派特使多罗(Charles Millard de Tournon)赴北京朝见,要求康熙允许中国信徒遵守其谕令。康熙听说多罗此前已经在福建和广东生活多年,会说中国话,且对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都有研习,所以对谈判报有很大的希望,隆重地接待了对方。

    不幸的是,多罗在华南只学会了一些闽南话,根本听不懂北京话,所以还得找一个会讲法语的传教士当翻译。康熙与多罗的谈话就这样开始了:

    康熙:据说你在中国住过很长时间,了解我们的情况,比那些初来乍到就指手划脚的人懂道理。

    多罗:陛下过奖了。

    康熙:你还研究过我们的四书五经,对吗?

    多罗:陆续读过一些吧。

    康熙:能背诵几句吗?

    多罗:不能。

    康熙:噢,只读不背啊?

    多罗:西方人以为背书没用。

    康熙:那……我这匾上的四个字你可认识?(指着“正大光明”匾)

    多罗:我就认得第二个,比“天”少一横,是“大”的意思。

    康熙:你们……既然不懂中国字,如何乱议论中国的事情?我跟你说,“天”就是你们所说的“God”,即最高的神,所谓“真主”、“上帝”、“天上地下唯一之造物主”等等的意思,它都包括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

    多罗:不,不,陛下,这万万使不得……

    康熙:唉!你刚才听,大臣们是怎么称呼我的?

    多罗:万岁爷。

    康熙:“万岁爷”是什么意思啊?

    多罗:希望陛下长寿,最好能活一万岁。

    康熙:这就对喽!你当他们都以为我能活一万岁啊?中国字就是这样,不可以死扣字眼,意思到了就成了……

    后面的谈话记不得了,总之谈判没有结果,多罗被驱逐出境,软禁在澳门的一处修道院里,直到病死在那里。1720年12月17日,康熙正式宣布在全中国禁止天主教。很多人以为,如果当时双方能够好地了解对方的立场,在谈判中表现得更灵活的话,今天的中国也许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了,康熙也大概早就被罗马教廷象君士坦丁那样,追谥为“Kangxi the Great of China”了。

    我认为,这场关于“天”字的辩论其实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康熙有一个最重要的头衔,那就是“天子”,放弃这个头衔,就意味着自愿丧失独自统治中国的合法性。但如果罗马教廷承认康熙是“天子”,又同意把“God”翻译作“天”,那就等于承认康熙是上帝耶和华的儿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甚至高于教皇,又与新约中“耶稣是上帝唯一的儿子”相矛盾。这当然是不可接受的。要么他们在中国也搞一场“教皇革命”,将中国皇帝世俗化,要么就得在名词上下功夫。因此,“天上地下唯一之造物主”这个古怪名词的发明,其实是教廷对中国皇权的妥协,而康熙却无法放弃对“天”和“祖”的崇拜。只要中国政教合一的皇权不倒台,中国就注定没有希望基督教化,这便是此次东西方文化大碰撞所留下的直接教训。

    • 家园 最近在读这方面的东西

      感觉是这个东西方的教权和皇权之争,与现在的人权和主权之争,太他妈的相似了。呵呵。

    • 家园 如果是东正教而非天主教率先进入中国结果会怎么样?
      • 家园 八旗中有俄罗斯牛录

        该牛录建有东正教堂。在北京也一直有俄罗斯使团。鸦片战争时,英国的外交文书就是由俄罗斯使团帮忙翻译的

      • 家园 三大教中最早的是犹太教,

        后就是东正教,最后才是天主教!

        • 家园 你说的东正教是景教么?
        • 家园 我是想到了东正教中皇帝与教会的关系
          • 家园 但中国东正教和中国皇帝的关系

            是完全不同于东正教国家中教会和皇帝关系的。

            最早进入中国的东正教是俄国俘虏们带来的,后来的东正教则成了沙皇俄国乃至苏联,甚至是新沙皇俄国渗透中国的工具。

            换言之,中国曾经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东正教和政府的关系,非但不是很好很和谐,而且很黄很暴力

            • 家园 正是因为东正教与皇帝的关系

              正式因为东正教得要屈服世俗权利,所以俄国东正教教士没有功夫传教,而是整天替沙皇当探子。俄罗斯比西方早很多建立完整的汉学,但东正教在中国人里的规模从来没有超过数百人。到现在还是这样。

              • 家园 东正教服从过拜占庭皇帝,又服从过俄国沙皇,那末?

                只是个猜想。

                其实还有景教。

                • 家园 你好像有个理解错误

                  东正教并没有罗马天主教统一的教宗和教会。

                  罗马天主教有个优势,就是他们有圣彼得嫡传的宗系。圣彼得是耶稣的门徒和继承人,以后所有的教皇都是耶稣的嫡传,即所谓圣统。各地的主教要圣统的认可,才是耶稣的自家人,这就是中国和梵蒂冈争夺的要点。

                  东正教有个理亏,就是它是个分裂教会,圣统在别人那里。它有个类似最权威的君士坦丁堡大牧首,但希腊、保教利亚、塞尔维亚、乌克兰、俄罗斯的大牧首都不受他的认命,不服他的管辖。

                  你说东正教服从过拜占庭皇帝,又服从沙皇,好像到处受气一样,其实不然。服从皇帝的是各地的牧首。君士坦丁堡的牧首不仅得服从拜占庭皇帝,后来亡国后还得服从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苏丹。俄罗斯的沙皇也经常打东正教的主意,缺钱就去抢教堂。

                  • 家园 我的意思是你说的最后一句话

                    也就是东正教中君权与神权的关系。

                    • 家园 基督教原来君权大于神权的

                      早期的罗马帝国皇帝就是神,是大神朱庇特的种。后来基督教变国教了,朱庇特的种就变成耶和华的种了。教皇只算耶稣的门徒和祭祀,怎么能和耶稣的自家亲兄弟比呢?其实这也是一种神权统治,只不过皇帝算老大而已。后来西罗马帝国的耶家兄弟给日耳曼蛮子一刀剁了,才让教皇坐大,但是东罗马帝国还是一切照旧,直到他们也叫奥斯曼哈里发给剁了。

                      俄罗斯的体制也始于伊凡四世(恐怖的伊万)。他号称东罗马帝国皇帝转世,启用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沙皇Tsar来自于拉丁文凯撒Caesar),自然也算耶稣自家人了。

                • 家园 还有就是东正教比较自由

                  东罗马帝国的时候虽然东正教是国教,但据记载,帝国境内还有大量其它的宗教。很多希腊人还在信仰旧的多神教。很多旧信仰的消失可能要归功于天主教徒和穆斯林的双重征服。

                  东正教虽然也是俄罗斯的国教,但俄罗斯境内一直有伊斯兰教的鞑靼人和信喇嘛教的卡尔梅克人。部分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信仰天主教,沙皇也未多加干预。东正教在北京建立教堂后沙皇对传教也不是很热心。很长时间里沙皇和东正教牧首并不觉得对清朝皇帝和中国宗教有优越感。

                  英国人对传教也不是很感兴趣。英国人虽然号称到哪都带着他们的国教教堂和赛马场,但在英国殖民地里宗教政策非常松懈。在上海英租界和香港,传播最广的是天主教。在法属的上海法租界和越南,到处都是天主教堂和天主教学校。

                  德国占领青岛后也想在山东传播他们的路德宗国教,但德国国教教会并不尽力。然后德皇发现,德国的天主教耶稣会对传教特别热心。于是出现一个奇怪现象,德国一面在国内镇压天主教,一方面出钱资助中国天主教会。

      • 家园 东正教并非未进入中国

        1714年雅克萨一战,康熙俘获俄军民99人,其中50多人押往北京,编入镶黄旗,此中有一人为教士。此人老死后,在京俄人要求再派,经过朝廷允许,获得俄皇送来的替补,并长久以往,形成惯例,直到十月革命。

        东正教教士在京期间也进行过传教,但并不成功。北京东正教教徒最多时,俄汉两裔加起来不过400多人。教士本身的素质也不高,贪污清、俄两政府的公款(应为俄人算旗人,有清政府的规银)、酗酒、放高利贷、与非教徒陷入民事纠纷、盗卖教会圣器,甚至有易装癖。有少数积极的,也是干干帮俄政府通融,收集军事、民事方面的情报。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教徒在苏联官方教会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国正教会,但主要成员已经都是鸦片战争后移入中国的俄罗斯族。后来政治局势不稳定后,俄罗斯族身为白种,很容易获得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移民签证,纷纷脱逃。到文革,中国正教会正式宣告结束。文革后也未在恢复。

        现在北京仍有极少数中国东正教教徒,主要前往俄罗斯大使馆附属教堂礼拜。俄罗斯政府要求中国政府恢复正教教会,中国政府一般都借故推托。

        外国进入中国传教,如有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借助文化优势。鸦片战争后,教会后面的实力很大程度上是其背后差遣国的实力。在中国留下影响的国家也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国。当时一些比较弱的国家,如瑞典,也往中国派差会,但基本无所斩获。这些国家的影响,也反应在他们的传教活动上。比如同是圣公会,英国的差会从来与美国的差会泾渭分明,甚至借理由拒绝对方参加自己的礼拜。很多信徒也表现对差遣国文化、精神、乃至国家利益上的认同(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否则不会有三十年代的四川天主教自立运动和建国时由圣公会带头的三自运动)。

        中国现在的状况是很复杂的。很多农村地下教会,已经脱离了原来外国的影响。吸取中国本土宗教的影响后,与FLG和白莲教无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方闪电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