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革当然是错误发动的,但决不是阴谋发动的。 -- 十八亩段

共:💬12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文革当然是错误发动的,但决不是阴谋发动的。

《周恩来年谱》记录节选:

……略。

  3月18日─20日 出席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在讲话中批评学术界、教育界“事实上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掌握的”。在毛泽东强调计划管理体制权力要下放,中央只管虚,不管实,或少管点实时,周恩来插话说:国防工业也要分些归地方管,一打仗中央管不了,中央只能集中搞尖端。总的趋势应是下放,而不是上调。会议期间,周恩来与彭真和各大区负责人分别谈话,并看望聂荣臻等。

……略。

  3月31日 与彭真等听康生传达毛泽东在外地多次同康生、江青、张春桥的谈话。毛泽东在谈话中批评《二月提纲》混淆阶级阵线,颠倒敌我关系,是完全错误的;说中宣部是阎王殿,要打倒阎王,解放小鬼。

  飞抵石家庄。

  4月1日 到第二次地震〔注〕重灾区的宁晋县东汪公社、耿庄桥公社,冀县码头李公社,巨鹿县何家寨公社视察抗旱春播工作,并在群众大会上讲话,强调:(一)救灾勿误农时,要先搞生产,生产搞好了,再盖房子。要把“奋发图强,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发展生产”。

4月6日 凌晨,在经石家庄回北京的途中,约邢台、石家庄地委和驻军负责人谈话。

……略。

  4月9日、11日、12日 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上,康生传达毛泽东对以彭真为组长的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的批评和指示。会议决定:(一)拟以中央名义正式通知撤消五人小组的汇报提纲,通知由陈

伯达起草。(二)拟决定成立一个以陈伯达为首的起草小组,为中央起草关于文化革命的指示。十二日会后,与邓小平、彭真联名写信将会议情况报告毛泽东。并提出:拟由邓小平、李富春、余秋里、薄一波、谷牧五人向主席汇报西北之行,主要谈五年计划的一些考虑。

  4月10日 接见巴基斯坦《黎明报》记者伊查兹侯赛因,回答他书面提出的十个问题。

……略。

1966年3月中旬在杭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期间,毛泽东想在这次会议上以搞“独立王国”的罪名,一举解决彭真的问题,打掉刘少奇在政治上的左膀右臂,但在常委内部试探了周恩来、邓小平的态度后,却得不到两人积极的响应。(9)但是仅过半个月。周恩来却私下背地里抛开其他常委做如此表示,后果动机可谓非常恶劣。
凭什么说毛泽东在3月中旬杭州的会上,就准备“打倒彭真了?”,又凭什么说这是毛对周、邓的试探,而周恩来、邓小平或联手或默契地顶住了那次试探?有没有谁是当时这些人肚子里的蛔虫啊?

事实就是事实,3月毛泽东还没明说(摊牌),就是还没有明说,王年一等臆测毛泽东,缺乏历史学人的基本素养。

很明显《周恩来年谱》根本不“需要”隐瞒什么:4月2日周恩来本人在河北石家庄抗震救灾,这一点不容置疑,有当时地方报纸的报道、当地军民等可作证!而王年一指责的“周恩来先同意‘毛泽东有关批评《二月提纲》’,跟着批彭”等,《周恩来年谱》明白无误讲了:4月9日~4月12日周恩来参加书记处会议,接受了毛的意见,作出了若干决定……。周恩来同意毛批评彭真,也跟着批了,如果这是“重大错误”,那么周恩来“犯”了,这一事实《周恩来年谱》也指出了。

提供一个简明的思路:按当时的中央日常工作分工,周恩来在仅两人听到上级指示,另一人(彭真)显然已不能写报告的情况下,可不可以单独给毛泽东写报告、起草有关通知呢?换句话说,这样做周恩来是不是违规了、越权了?凭什么,要求周恩来必须一个人顶住,拒不执行毛的指示?周恩来应该提前出局么?

这就又牵涉到是不是周恩来与其他一线常委有“抵制文革”的“攻守同盟”呢?

是不是周恩来应该与其他一线常委建立这样一个“抵制文革”的“攻守同盟”呢?

如果答案是“NO”,没有这个前提,哪来的“私下、背地里、抛开其他常委”?还胡扯什么“后果是极其恶劣的”!

周恩来同意毛泽东批评彭真,也跟着一起批了,明人明事,So what!把这说成“周恩来出卖了谁似的”,真正用心在这儿呢,更有甚者,影射这是周恩来破坏民主集中制,文革起因呢。周恩来本事太大了,简直神了。

说了更透一点,如果文革是以“反修、防修”这样大的旗号开展的,当时谁能有力量、意志、智慧、手段……扛得住呢?再说了,又有谁(包括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这些人)已经知道文革是一场大灾难了?王年一等低劣就低劣在这里,“历史人物的活动必须放到历史场景去考察”,这点道理都不懂,谈什么历史? 或故意不懂,以售其奸。

明摆着,从所谓文革的号角“姚文元《评吴含海瑞罢官》一文要在上海发表”(不是北京不让发么?就到上海……,反映出来的正是毛的决心),到5个月后,康生传达毛批彭真的指示,正常的成年人,不须要多少文化知识水平,小学就行,都能看出来这个“矛头指向”是谁;中央的一线常委还能说他不知道毛真正要整的对象是谁?再“装B”的话,不仅是意味着观点、立场不同,而简直是在“明着欺负毛某人”啦……。无知者无畏,正表现在此。

所以,甭管哪一天,甭管在什么地方,也甭管以什么方式……,只要周恩来在毛泽东把话挑明了之后,指出“彭真同志的错误路线,是同毛主席的思想对立的,是反对毛主席的”。“指出”一次也好,多次也好,并与其他人一起决定:(一)起草一个通知,彻底批判'五人小组汇报提纲'的错误,并撤销这个提纲……,这在当时都是“正常”的,根本没有“非组织”地下活动可言,只是(强调一下“只是”)今天来看,毛泽东发动的文革错了而已。扯什么“私下、背地里、抛开其他常委”、“后果是极其恶劣的”等,只不过显示这些人“无知加泼污水”罢了。文革当然是错误发动的,但决不是阴谋发动的。

所有能把周恩来当作人看待的网友,请放心,你们的看法是正确的,周恩来绝对经得起“放到历史场景”去被研究、被评价的,尤其是能与当时的其他历史人物作横向的比较时。

关键词(Tags): #周恩来
家园 晚年周恩来里连4月2号的手稿都有

逻辑: 正是周恩来年谱透露玄机:在3月中旬的周恩来同彭真的谈话中并无批评彭真之词,在此其间根据高文谦采访彭真的秘书,秘书说毛试探,但是没有得到响应。 为什么在随后4月9日到12日召开的书记处会议上批彭?--而年谱则毫不提及批评此事? 须知,周恩来批彭是当年中发267号文件下发全国的。 这一切正是为了掩饰周恩来在4月2号的行为。

晚年周恩来中周恩来的手稿:遵照主席指示,提出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旗,彻底批判文史哲方面的反动学术思想,彻底揭露这些学术权威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立场,严格看待这是夺取文化战线上领导权的问题,以利兴无灭资,组织自己队伍,打倒反动学术权威的斗争。并拟按此方针,起草一个中央通知,送主席审阅。同时,指出前送主席审阅的五人小组报告(即"二月提纲"——作者注)是错误的,拟由书记处召开五人小组扩大会议,邀集上海、北京有关同志加以讨论,或者进行重大修改,或者推翻重写。 【18】

  周恩来的表态,使彭真在政治上陷入困境。因为这已经不再是毛泽东"个人"的意见了,而是代表了在京中央常委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彭真不得下向毛写了书面检讨,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确有严重的错误相缺点"。这样一来,整个局势急转直下,彭真已经注定要下台,回家检讨休息了。由此毛泽东重新夺回了对中国政治中心的控制权,在与刘少奇的较量中赢得了第一个回合。 不仅如此,周恩来的表态对不在北京的刘少奇、邓小平,也是一个有力的牵制。纵使他们有心对彭真援之以手,也会因党内力量对比的形势而感到孤掌难鸣,况且他们目前远离京城,鞭长莫及,等他们回来以后,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只好忍痛演出"挥泪斩马禝"的一幕了。

---高文谦也说到了当时邓刘均不在京,周恩来明显是背着其他常委。

而王年一则明确提出周恩来另发电报给毛泽东。

需要指出的是,王年一是十几年前提出来的,比高早很多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前面已经指出你根本不知道刘少奇当时在哪儿

根据刘少奇年谱,当时刘少奇在出访。

根据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当时邓小平在西北,

毛毛说:其时,邓小平与李富春、薄一波率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干部正在西北视察工

作,一路之上,他们讨论和思索的都是如何发展西北经济和建设三线这些问题。接

到电话,紧急从延安坐专机直飞北京后,邓小平才知道,彭真又出问题了。

---所以更加证实了3月中旬不批彭真,而在4月9-12号批彭真,这个转折,邓刘是不知情的,而高文谦提供的周恩的手稿充分证实了周恩来是背着其他常委私自向毛表态!

家园 你的逻辑就是别人不说的就是别人不知道的。

甭管哪一天,甭管在什么地方,也甭管以什么方式……,只要周恩来在毛泽东把话挑明了之后,指出“彭真同志的错误路线,是同毛主席的思想对立的,是反对毛主席的”。指出一次也好,多次也好,并与其他人一起决定:(一)起草一个通知,彻底批判'五人小组汇报提纲'的错误,并撤销这个提纲……,这在当时都是“正常”的,根本没有“非组织”地下活动可言。

蓝体字甭管哪一天,甭管在什么地方,也甭管以什么方式……,只要周恩来在毛泽东把话挑明了之后以及指出一次也好,多次也好,的意思看得懂吗?4月2号周写了报告没有写报告都无所谓,有所谓的是毛泽东摊牌了,周恩来与刘,邓有没有“攻守同盟”? 没有,凭什么周恩来要“提前出局”?……。

你的逻辑就是别人不说的就是别人不知道的。你连发表姚文元《评海瑞罢官》就是冲着彭真来的都不知道!按你的逻辑就可以这样说了?康生传达毛的指示,意味着毛摊牌了。没有明说前,一线常委不提彭是可以的,此后,不管周、邓、刘都表示“同意”毛的意见,是周的责任?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物词”!

家园 与蓑笠翁网友探讨:周66年4月10日前一周在哪里?

网易转载的<共和国风云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七十三)>里讲:外链出处

3月31日,从上海回到北京的康生向周恩来、彭真详细传达了毛泽东这三次谈话。

  但是周恩来的心事还挂在华北农业工作。就在康生传达讲话的当晚,周恩来又启程前往河北石家庄、宁晋、冀县等地,视察并部署抗旱和邢台地震后的救灾工作。4月2日,他在邯郸写给毛泽东并报书记处的报告中说:

  我31日晚到石家庄,4月1日到第二次地震重灾区五个地方看望群众和伤员,晚到邢台……2日到6日我在邯郸,视察各地打井抗旱春播生产工作,拟每隔10日回北京一次。如有急事,当由彭真同志告我赶回。

  然而毛泽东发话之后,形势急转直下。4月1日,张春桥便拿出一份攻击《汇报提纲》的文章,紧接着,《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光明日报》分别发表了原被中宣部“扣压”的戚本禹、关锋等人批所谓“要害”的文章。中宣部被冷落一边。4月9日至12日,周恩来又被叫回北京,中央书记处开会,由康生再次传达毛泽东近来的一系列批评后,决定撤销经中央批准并转发的《汇报提纲》。彭真和周恩来等到会的中央领导人,做了初步检查,表示“一致同意主席的批评和指示”。

而根据高文谦的《晚年周恩来》第02章 文革之初的“保持晚节”心态(二)

于是,毛泽东决心利用刘少奇出访的机会,揭开彭真问题的盖子。三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他连续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人谈话,严厉批评彭真主持起草的“二月提纲”混淆阶级界限,不分是非;中宣部是阎王殿,要打倒阎王,解放小鬼;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包庇坏人,压制左派,不准革命。并表示:我历来主张,凡中央机关做坏事,我就号召地方造反,向中央进攻;各地要多出些孙悟空,大闹天宫。毛并让康生立即返回北京向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传达他的意见。

  当时,因刘少奇不在国内,邓小平去西北视察工作,中央一线的领导人中只有周恩来一人在京留守。因此,他的政治态度如何攸关事态发展。对周的态度,毛心中有数,早就算计好了的。周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知道自己正在面临着一次政治上的重大选择。所以他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有意压了一下,以便有时间可以从容考虑一下。实际上,周已经觉察出毛对彭真日益不满的态度,而且也看出这是冲着刘少奇而来的。

...

经过两天的考虑,一九六六年四月二日,周恩来正式写报告给毛泽东,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及为贯彻落实毛的指示而准备采取的措施。报告中说:

  遵照主席指示,提出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旗,彻底批判文史哲方面的反动学术思想,彻底揭露这些学术权威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立场,严格看待这是夺取文化战线上领导权的问题,以利兴无灭资,组织自己队伍,打倒反动学术权威的斗争。并拟按此方针,起草一个中央通知,送主席审阅。同时,指出前送主席审阅的五人小组报告(即“二月提纲”--作者注)是错误的,拟由书记处召开五人小组扩大会议,邀集上海、北京有关同志加以讨论,或者进行重大修改,或者推翻重写。

  周恩来的表态,使彭真在政治上陷入困境。因为这已经不再是毛泽东“个人”的意见了,而是代表了在京中央常委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彭真不得不向毛写了书面检讨,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确有严重的错误和缺点”。

 这样一来,整个局势急转直下,彭真已经注定要下台,回家检讨休息了。由此毛泽东重新夺回了对中国政治中心的控制权,在与刘少奇的较量中赢得了第一个回合。

一个说总理

(1966)4月2日,他在邯郸写给毛泽东并报书记处的报告中说:2日到6日我在邯郸,视察各地打井抗旱春播生产工作,拟每隔10日回北京一次如有急事,当由彭真同志告我赶回。

一个说

毛并让康生立即返回北京向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传达他的意见...经过两天的考虑,一九六六年四月二日,周恩来正式写报告给毛泽东,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个是出自军队作家尹家民,一个是出自高文谦。

你相信哪一个,为什么相信,又为什么不信?

要是将来同样的情况再出现,你又如何选择?作为查阅资料很广泛的人,你觉得是不是有必要在你下最后结论之前对你的读者介绍一下你所搜集的各方观点,然后再一一辩析是必要的呢?

就是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而已,你不必一定回答。

家园 蓑,请不要转移题目

4月2日周恩来写没有写报告,不必争论,因为无所谓的。

首先,康生的传达,表示毛泽东在《评海瑞罢官》5个月之后,其矛头所指,终于摊牌了。届时只有周恩来一人(彭真已经失去写报告动力、资格),听到毛的指示?同时别的一线常委(刘、邓都不在北京、其实周恩来也在河北),他周恩来可不可以写报告?写报告就是“私下、背地里、抛开其他常委”、“后果是极其恶劣的”?这个道理在什么地方,到要请你说说清楚。

都不要东扯西扯扯远了。问题不复杂:1、康传达的是摊牌吗?2、周听了传达,有“责任”报告么?3、有“攻守同盟”么?4、应该建立一个?5、那么,说什么“私下、背地里、抛开其他常委”、“后果是极其恶劣的”!

链接出处

家园 3月31日,周恩来在京,当天康生传达。

是周恩来任何时候何地都可以写这个报告,即使做专列的时候都可以写,然后机要秘书送出,或者发电报,一点都不冲突。

家园 眼睛长的不够大! 明确告诉你毛毛说邓不知情!

你去翻翻刘传,刘也不知情!

只有周恩来自己一个人向毛表态,难道还不够清楚!

家园 都是臆测!
家园 蓑,请不要转移题目,again

问题不复杂:1、康传达的是摊牌吗?2、周听了传达,有“责任”报告么?3、有“攻守同盟”么?4、应该建立一个?5、那么,说什么“私下、背地里、抛开其他常委”、“后果是极其恶劣的”!
“不知情”是指不知“什么”?刘、邓不知《评海瑞罢官》是针对彭真来的吗?还是你不知呢?

11月~4月,一线常委们大家可以装B、装聋作哑,无非因为毛还没有摊牌罢了。你睁大眼睛,看看那几个月的报刊杂志发的文章吧,刘邓等知道不知道“批吴含”意味着什么?王年一、高文谦不知“摊牌”(点了两人的名,彭真、“阎王”指陆定一)的意思吗?设身处地都能很容易看到、感到,除非有“攻守同盟”,要么传统折子戏“反冒进”再度上演,这回周恩来辞职会不会被挽留就不知道了;要么周、邓、刘加入“倒彭、倒陆”行列……;周表态后,邓、刘没有非表态不可!这就是政治。王年一等意淫出一个刘在国内就可以制止“彭陆倒台”的虚幻,然后就给周恩来泼污水。

链接出处

关键: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一线常委)之中有没有“攻守同盟”?没有,“私下、背地里、抛开其他常委”、“后果是极其恶劣的”就是捏造、泼污水!

家园 当时现实很残酷?是的。所以别再YY了。

周恩来的表态,使彭真在政治上陷入困境。因为这已经不再是毛泽东“个人”的意见了,而是代表了在京中央常委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彭真不得下向毛写了书面检讨,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确有严重的错误相缺点”。
无知。毛泽东个人意见,足以让彭真检讨,这样严厉的话语,检讨是轻的,不知者,学几年再来吧。周恩来个人意见除非经过常委讨论,从来不被当作在京常委的意见,毛、刘、朱、陈、林、邓相同,常识。原来还有如此严重的这方面的问题,怪不得会有“抛开其他常委”……的说法……。周恩来的表态,既害不到彭真,刘、周、邓合力也救不了彭真,当时现实很残酷?是的。所以别再YY了,赶紧回家补补常识

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蓑,谁告诉你“周恩来的表态‘代表在京常委态度’的”?

周恩来的表态,使彭真在政治上陷入困境。因为这已经不再是毛泽东“个人”的意见了,而是代表了在京中央常委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彭真不得下向毛写了书面检讨,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确有严重的错误相缺点”。
蓑,谁告诉你“周恩来的表态‘代表在京常委态度’的”?

原来,蓑笠翁的“污水”就是这样炮制滴。明明自己无知,缺乏起码的常识,错以为周恩来的表态,不经讨论等程序,也可以“代表在京常委的态度”的,结果,炮制出周恩来“私下、背地里、抛开其他常委”表态、“后果是极其恶劣的”污水,泼在周恩来头上了。

实际上,甭说周恩来,其他人的个人意见,“毛、刘、朱、陈、林、邓”也都是不可以的,程序上越不过去滴。彭真才不会不知道这些事情呢,彭真检讨完全是由于毛泽东严厉的批评,这都是基本常识了。蓑笠翁把彭真的检讨,故意怪罪到周恩来的表态上去,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啊。

这下,争论也基本清晰明了了----全扒下了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