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DARPA、 终结者 与 大挑战赛 -- 冷酷的哲学
引子
美军这几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死人死得郁闷之极。堂堂世界第一大国,手中实力无穷,却因为士兵的伤亡而受制于国内民众,不能随处挥舞大棒。搞零伤亡的纯空袭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招,想要彻底搞定一个国家、控制一个地区,还非就要出动地面部队不可。地面部队一进去,敌人就算是野蛮人你也要有伤亡。而国民越富裕就越怕死,这怎么办呢?总不能彻底铸剑为犁,说咱家不打了、海外利益也不争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美国人开始考虑用机器人替代人了。
可是,搞机器人的都知道,像现任加州州长这样的机器人,别说现在、就是五十年以后也未必能造得出来。首先那样灵巧的机械(与操纵器综合)就令人头痛,传感器还要能与人娉美至少还要有些日子。而且就终结者那体格,就算操纵器、感应器一切OK,那也得像新世纪福音战士一样屁股后面拖着个电缆走路,否则不过一两个小时准歇菜。而事实上这东西目前最大的障碍倒不是说这些硬件,而是这实在没人搞过。室内单一条件下的机器人谁都搞过,本田还搞出一会跑步的,就这样很多情况也玩不转。室外复杂条件下还不知道要出多少乱子。所以要实现机器人战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既然机器人战士还太遥远,搞搞机器人车辆也是可以的。毕竟车的平台大,东西都可以往里塞,这在后面MIT的案例里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于是美国订立中期目标:
2001财年国会通过了这么一条法案,即:到2015年为止三分之一的地面战斗车辆要能够无人驾驶。
可是呢,战斗也很困难啊,那先搞搞后勤也是可以的。至少后勤是在自己地盘上,一个是可以按照机器人的需要进行相应配合(比如在特定地区设立导航标志),另一个是出了乱子也好补救。
要搞后勤,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跑路。要能从一地移动到另一地。
所以就有了 DARPA的大挑战赛(Grand Challenge)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中译可为:国防高级研究项目署
这个机构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就不会不知道互联网。估计在这个圈子里混得,也大多知道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出钱进行试验的一个计算机网络,名叫ARPA网,这ARPA是什么呢?朝上一看,估计您就明白了。不过就是DARPA去掉一个defense。
不错,DARPA的前身就是成立于1958年2月7日的隶属于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它实施了饱含早期互联网在内的各种研究项目的预先或初步研究工作,这个机构在1972年更名为DARPA,后在1993年改回原名,又在1996年再次更名为DARPA。
这个机构的工作,主要是对中未来(约10至20年)有可能对美军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进行投资。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弥补近期研究和中远期目标之间的鸿沟。所以DARPA的标志上有“bridging the gap”字样。同时因为他们致力于将远景规划亦即英语的所谓idea变为现实,他们的标识上又有“powered by idea”字样
这个机构每个财年掌握的经费有数十亿之多。目前的署长泰瑟博士(好像和电击枪是一个词,)就被人说成是美国每年写支票金额最大的人。
既然美国国会已经决定要用大概15年的时间让机器人来驾驶(或者说本身就是机器人)三分之一的车辆。这就是个IDEA。而近期又没有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足够的技术准备。这个“bridging gap”的重任就落在了DARPA的肩上
好帖
真有钱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那么管远期目标的都是些啥机构?/bow
虽然DARPA的老大托尼·泰瑟博士是个“拥有三十亿美金支票本的人”,但大家都知道,在米国搞科研就是往水里扔钱的活计,如果有幸塘子比较小,用美金能填平了,结果就出来,有的么,扔了几亿连点响儿都没听见。而DARPA兼顾了好几个发展方向,钱也不能随便扔的。所以,DARPA发布一个项目的方法就比较接近于竞标。
可是呢,这科研和造大楼不一样,盖楼可不会说盖到一半突然发现选址不对,或是上面突然出来一个天桥,不能往上盖了。科研的困难都是未知的,尤其是这种“bridging the gap”的科研项目。可能的困难、解决的成本并不能完全预测,甚至说三分之二都无法预测。那怎么办呢?DARPA自己下场子也不是办法,每人倒在其次,政府机构效率不高才是要命的。
于是他们搞出了这么一种模式。就是先大叫一声,“我们要做XXX啦”,做出一副要撒钱的样子。大小公司、学院纷至沓来。然后他又把钱收起来,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啊。”于是大家只好八仙过海各找赞助,搞出个雏形来。瞧,这预研的费用,DARPA可就省下了。
然后DARPA又说:“你,你你,还有你,东西做得不好,出局。剩下的,再给我往前做做,让我瞧瞧谁能干”,于是大家只好接着做苦力——没办法,谁让那亮闪闪的“三十亿美元支票本”在终点线晃荡呢?
有时候,如果这些初期研究的成本过于高昂,DARPA也会给几个种子选手一些资助。虽说数目上也是好几百万,但在DARPA那里,连一年经费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毛毛雨啦”。
于是,科研每往前进一步,参与者就被砍掉一半,未知的难题也就少了一分,DARPA花冤枉钱的可能也就小了几个百分点。
包括外骨骼在内的很多项目的“招标”,都是以这样的形式进行的。只不过很少为外人所知罢了。说实在,这也就是在美国,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哪里能找到这么多冤大头给赞助呢?
而在上文所说的搞后勤的自动汽车——或者按学名“自主车辆”(Autonomous Vehicle),的问题上,DARPA当然故技重施。只是这一次,大概这东西有点观赏价值,或者想让纳税人知道他们没随便往水里扔钱,又或搞搞公关想从国会捞更多的钱,DARPA搞了一个对外公开、免费观赏的“招标过程”。
这就是大挑战赛。(Grand Challenge)
远景规划都是由学者或智库提出的。有的合理、有的则是天方夜谭,更多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
这种东西就是第一眼看上去觉得“如果实现了,那不就……”,第二眼一看,又觉得“简直是搞笑,这玩意儿有可能吗?”,然后仔细想想“似乎还真有可能”。
然后,军方会从里面找到有可能实现的并且对军事有很大价值的,拿到国会去,经过军方指天划地,军火商签字画押,国会迷迷糊糊就通过了。只要一同意,军方就把这类东西扔给DARPA,然后再空投足以把DARPA的小楼埋起来的美钞,让他们拿去砸大学和公司。等到DARPA把这些科研人员砸得眼冒金星,头脑里蹦出些怪念头,说“成了”。他们就把技术拿给军方的实验室或者公开出去。自然有私人企业接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做成真正能用的玩意。
军方上国会哭穷,再出若干份中国军力报告或俄罗斯军力报告,连蒙带哄,拿到了钱,订购设备,装备部队。
原因之一就是很少干涉研究者的具体运作——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最后把东西捣鼓出来是正经,反正钱就是这么多。
DARPA
DOE
DOD
钱多
活少
跟钱多钱少没关系
好贴啊,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