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明从何而来10-《黄帝内经》探寻人类文明的钥匙 -- 泉畔人家

共:💬16 🌺9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文明从何而来10-《黄帝内经》探寻人类文明的钥匙

8-9链接链接出处

河里这阵中医的讨论还是很热的,老泉才疏学浅,对中医不敢做什么很大胆的推测和评论。但老泉对给历史翻案颇有兴趣,对和中医和历史都相关的一个话题,《黄帝内经》成书于什么时代,也就多了些关注。这阵cctv探索恰好有节目也在探讨这个问题。主流倾向于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广西某位教授认为更早,至少公元前8世纪就应该有了。节目也提到了马王堆出土的医书,因为《内经》比马王堆医书更全面详细,认为《内经》是对马王堆的汉代医书的发展。

老泉对此不以为然。老泉只是奇怪,中国的学者专家们,你既然没有什么过硬证据,为啥就先想当然的给《黄帝内经》安排个诞生时间,给人家扣上个托古的帽子那?当然,这也不是近代学者的专利,从魏晋到司马砸缸,到明清士大夫,都是这个调调是主流。

老泉这里只反问一下,《内经》为什么就不可能是真的在轩辕黄帝时代的医学总结的结果?岐伯,雷公如果真的存在,并且和轩辕黄帝真的有过哪些对话,就真的一点不可能吗?

当然,要挑战2千年来的主流思维,大多数人是无法一下子接受的。专家叫兽们也能找出无数个理由来,比如某段话里的纪年显然是汉代的,某段话里的说法是战国才形成的等等。老泉对这些也不奇怪,但老泉个人认为,这些不是能断定《内经》形成的根本。在印刷术普及之前,书籍只能靠抄写,而竹简大规模普及前,海量抄写成本和代价可能都太高。文化传承主要还是靠嘴巴讲和地上比划。医术的传承,主要也是依靠医生师傅带徒弟。“三人成虎”,传承过程中发生遗失错漏,有新的添加都很正常。战国的大夫在给徒弟讲医理的时候,举的例子可以是“渴而掘井,斗而铸锤”。因为战国的人一听就明白了,但他几十辈之前的师傅讲的时候可能是“渴而寻江,斗而磨石”。当竹简开始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并能被后来的人所见到的时候,这些细节已经是竹简时代的版本了。战国的医生在给徒弟讲“战斗前才磨石头”,徒弟们就理解不了了。

所以老泉以为,那这些细枝末节来给《黄帝内经》确定年代,没多大意义。《内经》里随便找一篇出来,看似平淡的聊聊几百字,如果我们让现在的医生就同样内容进行总结,未必能达到《内经》的思想水平。现在的所有所谓养生大师,无不是从《内经》里现学现卖。即使现在的西医,也还没有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境界。内经往往随便一篇,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前期积累,医生是写不出来的。九针,经络,穴位这些东西,我们今天最强大的西医专家团队,假如没有任何中医知识,靠今天的仪器,花30年时间,能不能重新建立起针灸经络的理论体系,穴位位置和治疗方法那?我看未必吧,到现在为止,西医还是无法解释经络和针灸的。

那么老泉这里就可以问了,战国的那个医学专家有这水平,可以独立完成《内经》那?老泉个人觉得门也没有,《内经》这种典籍,和《山海经》类似,是个人或者小团体根本没有能力完成的。一篇聊聊几百字看似不难,但为了写出这几百字,没有对当时整个社会医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交流根本写不出来。

所以老泉觉得,《黄帝内经》就是轩辕黄帝时代,在人类真正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由当时世界最高统治者黄帝,召集岐伯,雷公等当时社会医学精英,总结全世界各种医学治疗方法和思想理论,总结人类数万年梦寐时代医学思想的大总结。这些总结用仓颉刚刚创造的新象形文字进行了记录,并被一代代的医者学习流传。只是在7000-6500年之前的时代,文字还是初创,记录介质可能是树皮之类,难以保存和发行。知识传播还是以口传为主,但6800年前,轩辕黄帝于岐伯,雷公们对话的核心思想还是被传承了下来。然后被今天的张悟本们盗版一下,就成了养生大师。

老泉实际上是想好好学习下《黄帝内经》后再写这篇的,但人精力有限,这阵也忙。就先写下来了。老泉印象中,《黄帝内经》里有不少其他典籍不见的独有记录,比如45天或46天一个周期的历法体系。这个实际上大家一想应该就能明白,始皇帝焚书,医书是不烧的。医学类书籍的从古到今的传承,应该是比其他类书籍最好的。再加上医学类书籍不容易受政治干扰,医书里的记录也不容易被某些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篡改。所以老泉觉得,《黄帝内经》虽然是本医书,但记录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线索,最有可能是保存在这里边的。

写到这里,老泉也就斗胆发表一些自己关于中医的看法。老泉对方舟子之流妄图用所谓“科学”来打倒中医的人,感觉不过是这些人的无知罢了。他们以为他们已经掌握了“科学”,对他们无法用这套“科学”分析的东西,必欲除之以后快。只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当那些被孩子们感冒发烧,在医院治来治去治不好的家长,抱着孩子来到中医那很轻松的就药到病除的时候,一万个方舟子也打不倒中医。(据老妈讲,我很小的时候有次拉肚子,跑了我们这各大医院好多天就是治不好,后来去市中医院,一位很年轻的大夫看了2分钟,开了副药当晚就好了)。

回到《黄帝内经》的话题上来。《本草纲目》一类的典籍我们不能说不重要,但老虎都知道受了伤去找云南白药疗伤,那么人类学会使用草药治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形成一套“不治已病治未病”,形成针灸,经络等思想体系,比老虎找白药的难度就高多了。针灸,经络这些东西,人是怎么总结出来的?用文明社会以来的知识来解释,可能解释不了。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那?人类这种动物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必然要对自身进行进化。加强社会化程度,增强群体生存能力是人类的方向。这点和猴群,猩猩群,狼群没本质差异。很多动物拥有人所不能拥有的能力,比如定向,归巢,导航,出色的嗅觉,视觉等,人类选择的路径于这些动物貌似不同,人类的各种能力需要更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需要更多传承和教育。部分人类种群生命值越进化越长也是有可能的,《山海经》里的不死国(国民普遍能活8百岁)和《圣经》里诺亚活到6百岁,未必没有原型。人类放弃单方面的本能进化,靠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掌握归巢,导航一类的能力。而中医的内视之类,也许也是当时人类进化的一个方向。

轩辕黄帝统一世界后,对人类的思想和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推广。这个举个小例子。今天羌族口传历史的释比(类似巫师一类),仍然讲颂很久很久以前,羌族祖先穿着树皮去朝见黄帝,黄帝看到他们穿着树皮,走起路来哗啦哗啦的响,说:“这怎么能行啊。"于是教会了他们使用针线和制作衣服。

轩辕黄帝之所以被称为人文始祖,这也是有原因的。可以说,人类到了轩辕黄帝时代,生产力水平已经到了一定阶段,服装,车辆,造字等各种人类文明标志开始成熟。而医学,显然不会例外,人类对医学的追求,和当年发现云南白药的那支老虎一样,就是对生存的追求。当人类已经可以抽丝剥茧制作衣服,可以加工木器制作成车辆的时代,医学还是空白是不可能的。

轩辕黄帝时代,是人类生产力大发展后转折的时代。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的寿命未必是增长的。战争和大规模聚居,疾病也会变化。对人类的医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这些《黄帝内经》中也都有所表述。人类数万年进化过程中通过口传,地上画画或者结绳记录的各种医学知识和理论,被岐伯,雷公们进行了整理和深化,融合了天南地北各个种族的治疗方法,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医学思想体系。这套东西被后来的人们用各种方法不断传承,肯定有亡佚也有记录错误,有误传也有篡改,但基本核心没有变。这是人类多少万年来对自身和自然的总结。5300年前被冰冻在阿尔卑斯的冰人奥兹身上刻画的穴位图,就是用实物告诉纪念轩辕黄帝的伟大功绩。

通宝推:风中乱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可否这样理解:《黄帝内经》的精华主要是是说明了

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基础。只要明了这些,其它的就可以放过了。所以了解、学习时可不必拘泥于字句。

我不懂中医。说错了,请谅解。

家园 黄帝内经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

从如此丰富的内容上看,这应该是一个超级庞大的团队经过长期的研讨合作形成的。

家园 《黄帝内经》“没有作者”本身就是一个线索

内容如此博大精深,影响如此广泛深刻,居然不知道作者是谁。这不是个很奇怪的事情吗?然而史记里却偏偏又没有相应的记载,这个就比较费解了,或许是黄帝时就已经有了理论,后世只是加以归纳总结?司马迁时期还没有总结完整?

反正,谁要是说,这些理论是汉代以后的某位名医提出,并假托黄帝发表出来,那是打死我也不信的。

雷锋同志做了好事都要记在日记里,老子都没有放弃道德经的著作权,太史公就更别提啦,《史记》里到处都是“太史公曰”,生怕别人不知道史记是他写的。为啥《黄帝内经》的作者这么大公无私的做好事不留名呢。

当然,我也不懂《黄帝内经》,以上全是业余选手的瞎喷

家园 这点同意,也符合内经原文

即使今天,让今天中国最好的医学专家聚在一起写个几年,就能重新写出本《黄帝内经》来吗?我看他们也没这个本事。

《内经》之所以能在那个时代被整理出来,就如内经里记录的一样,是人类生活方式从前面几十万年的更偏向动物化的人向社会化的人转折的过程分不开的。在神农时代后的2,3千年里,人类的生产,生活,居住,饮食习惯都发生了巨大转变。神农尝百草在前,已经对药物使用有了相当的积累,轩辕黄帝对东南西北各个部落的各种治疗方法理论进行整合提炼,抽取核心思想和骨干,通过于岐伯等人长时间的讨论撰写出了《内经》至少是合乎逻辑的。

另外,因为《内经》在《汉书 艺文志》里明确记载了,就是西汉政府宫廷藏书里已经有《内经》了,那么至少是西汉以前。秦国统一时间过短,基本可以认为没条件搞。春秋战国数百年,典籍虽然很多,但这种百科全书式的东西各国估计没精力也没能力搞出来。夏商周托古搞这个东西有这个能力,但没有必要。伊尹是做汤的行家,可能也包括如何熬药,这些东西历史还是会留下线索的。伊尹如果弄出这套医书来,没必要一条条的放到黄帝,岐伯,雷公等人身上。

从《内经》出场人物看,除了岐伯,雷公外,鬼臾,伯高、少俞、少师等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内经》是轩辕时代传下来的概率比什么后世托古伪造更合理。一般来说,人名往往是最容易记准的,《荷马史诗》一类流传中也会有变异,但主角名字比如海伦之类,各个版本都会一致。《内经》中出场人物还是相当多的,我印象好像有20多个吧,这也反映虽然岐伯,雷公是名医,但在讨论某些特定类别的症状治疗时,黄帝需要咨询特定的专家。

家园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孔子是圣人。真人是真正的人,至人是到人了,我们凡夫还没到人呢。

古人研究自然,只靠自己身体这个到目前为止最不可思议的仪器去观测。

家园 同意,这是上古时代文明的结晶

内经,其蕴含的道理,涵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上可安邦治国,下可疗病保家人健康,其道理至今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其阴阳五行的原理,运用纯熟至今有效,实在是堪比《易经》的著述。

同意楼主的意见,实际上,西藏至今可见诵读诗歌佛经的传承者,不经意间,一个普通人无文化底蕴的人,可以唱述几十万字的《格萨尔传》,甚至说书说出《武松打虎》。生活实例,总是无意的打碎那些所谓科学家的谬论。

家园 内经说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明显就是说黄帝之时(老泉说离今6800年)算起的上古时代,我们的先祖已经具备先进的医学保健知识,可以活到一百岁。那时不是石器时代吗?那时不是生产力特别低下,人寿命特别短,人特别愚昧的时代吗?历史书上都这样说的。

假如是真的,他们的知识是外星人教的?反正我看到这段是特别不解。

家园 不对,印第安人到美洲后文明程度还是有很大发展的,

虽然发展速度比东亚慢的多。在原始农业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世界各地的现代智人人种的发展程度都差不多。

家园 不要到处可能也许了。

至于中国最早的文字,看看最新的有关贾湖人的研究报告吧。

家园 其实北美洲狩猎的印第安人文明也是有发展的。

譬如我们在美国大片里总是能看到骑马拿枪的印第安猎民。其实马和枪都是欧洲人带到美洲的。如果说科尔特斯征服墨西哥靠的是他个人天才的外交手腕,而皮萨罗征服印加主要靠的是西班牙骑兵对印第安步兵的巨大优势,那么当北美的印第安人从欧洲人那里获得了马匹并且迅速的成为了优秀的骑兵以后,欧洲人对北美印第安人的优势就大为缩小,欧洲人对北美印第安人的战争成了以骑对骑的对攻战,欧洲人最后能征服印第安人靠的主要是自己的组织上的优势而不是技术上的。

家园 典籍中古人长寿的原因

纯粹猜测一下

老说古人长寿,俺觉着吧,即使古人真的比今人长寿,也不至于动辄800岁,600岁吧.

古人的一“岁”有没有可能小于365天,跟现在的一“岁”并不等价呢?

你也说了

《黄帝内经》里有不少其他典籍不见的独有记录,比如45天或46天一个周期的历法体系。

如果当年的人们以45 46天为一“岁”,那么活800多“岁”,600多“岁”就不那么夸张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