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才是玩钱的行家:写在QE结束之后 -- maturedpeach

共:💬379 🌺2636 🌵1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这才是玩钱的行家:写在QE结束之后

QE历时6年终于结束,支持反对双方的交锋也一直不断。相比较某国4万亿之后一片痛骂之声,QE的效果其实是有目共睹的。就因为效果显著,所以到目前为止反对方也不敢骂得肆无忌惮理直气壮。刚从天涯史版看的苏联帖子里,斯大林有句话很精辟:“干部决定一切”。换成HR角度说,那就是管理层决定成败。

单纯从背景看,不论是伯南克还是耶伦,都有近乎完美的学术底子。高中时代加州高考冠军伯南克获得了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最高荣誉“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扯一句,同样是高考状元的方舟子,却只能在民间扑腾,打了个办黄网拉皮条的狗还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了”而被狗主人封杀)。从哈佛本科拿到经济学最优等成绩后,伯南克在经济学家这个职业上一路向北,哈佛的经济学硕士以及麻省理工的经济学博士最终直通美联储主席。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只做好事随时留影存照的雷锋叔叔英年早逝了,而一辈子专注于研究大萧条以及应对方式的伯南克却随着舞台的扩大愈来愈引人注目。1979-1983年,本伯南克博士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助理教授;1983-1985年,他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副教授。这期间,他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停滞的根源所在。他并不重视美联储允许货币供应下降而造成的损害,而是将关注重点转移至美金融系统失灵的问题上。1985年,本伯南克博士转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经济和政治事务教授;1996-2002年,他出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为这所名校吸引了不少经济学人才。

2002年8月5日,本伯南克博士进入美联储,作为决策委员会的候选成员,并于2003 年11月14日被推选为美联储委员会正式委员。2005年6月,伯南克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但是其实,早在正式进入美联储之前,本-伯南克博士就已经担任过一些美联储的职务,他是费拉德尔菲亚联邦储备银行(1987-89)、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1989-90)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1990-91、1994-96)的访问学者,此外,他还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小组的成员(1990-2002)。

时势造英雄,要知道伯南克的研究方向就是大萧条以及通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算算时间,这货研究大萧条超过30年,太恐怖了。四万亿出台别说3礼拜,恐怕连3天都没有。因此当次贷危机爆发,除了对此研究几十年的伯南克,还有谁能力挽狂澜……

事后诸葛亮很容易,而面对突发问题做决定却很难。伯南克的上位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底蕴的缩影,碰到问题以后有其相对的人才储备,同时还有能让专业人才尽情发挥的平台。唉,就不吐嘈拉皮条的了……

对症才能下药,QE的目的其实很简单:1,给经济体系大规模输血以避免崩盘(手术急救不能猝死)。2,防止通缩造成经济长期的萎靡不振(防止并发症后遗症长期营养不良)。从手术后结果来看,伯南克这个主治医师二号绝对是成功完成了一项跨时代的手术(一号选手是当时的财长亨利鲍尔森,不过这个前高盛CEO绝对动机不纯)。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宣布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当选2009年年度风云人物。伯南克被认为处理金融危机措施得当,成功避免通货紧缩。《时代》周刊给出伯南克当选的理由是,在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他以“富于创意的领导能力”,令情况没变得“更糟”。不看广告看疗效,一年之后美国经济既没有猝死,也没有发生并发症。虽然病弱体虚是一定的,但至少是挺过来了。

而病后的调养更显功力。伯南克掌管下的美联储以及鲍尔森当头的美国财政部对银行业的救助说得好听是雪中送炭,不好听点就是趁火打劫。一边晃动着资金救助的胡萝卜一边挥舞大棒对各大银行实行25%的股份占有,这一措施使得美国金融业的肥猫们看傻了眼:fk,国进民退共产主义来了?而打劫团伙的解释也很直接,救助资金爱要不要,不要就滚,不控股怎么代替月亮监督你。国家控股银行100%的某国都还处在初级阶段呢,蒙谁啊,一看就是不知道与时俱进学习三个代表。面对金融业的反扑,刘少奇的后辈工会律师出身的奥巴马更狠,直接下黑手在美国纽约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玩起了工运:占领华尔街。WE ARE THE 99%实际上离喊出阶级斗争这个口号只是一步之遥,至于限制高管薪酬这些手段就更多了,从美联储这个提供资金的黄世仁角度看,杨白劳你个老东西,一屁股债还没还完就吃饺子了,这还有王法吗?

政治的精髓在于妥协,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就是互相扶持着艰难的走出了经济危机这个大泥坑。以 AIG为例,从08年开始AIG总共拿了1825亿美元的救助,美联储4年百分之十几的回报不算多,不过貌似当时救助也不是单纯为了赚钱。作为当初受灾严重的保险商,AIG在08年9月用自己79.9%的资产换取了政府850亿美元的信贷,09年5月更扩大为700亿美元的投资,600亿美元的信贷,还有525亿美元的房贷抵押金融资产。至于救AIG的回报,4年227亿美元……

要知道AIG只不过是被救助的一个公司而以,救各大银行还有两房的利润更不会是个小数。救助本身不光防止了危机,还产生了直接效益,这才是真正玩钱的行家。

大规模购买公司债、控股各大银行都是给公司输血救命的一部分,尽管裁了员减了薪坑了n多股东,毕竟绝大部分公司都活了下来。作为经济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公司们都幸存了,整个经济体也就被从崩溃的悬崖边上拉回来,并没有让1929年大萧条的惨烈景象再现。要知道1929年的大萧条直接改变了世界格局。因为并不像当时的大英帝国有殖民地经济圈市场可以稀释分散转嫁伤害,在贸易保护全封闭的情况下,走投无路的美国德国商人们只能放弃其它一切理念转变成最直接最纯粹的资本主义商人,跟新生的苏联做起了买卖,其结果就是帮助苏联引进了大量的资金设备技术,直接完成了全面工业化。很讽刺,正是由于美国德国商人们对利润的追求,扶植武装起在后来几十年中不断咆哮的北极熊。同理,大萧条的破坏力也驱使着日本发动了九一八,靠着张作霖的遗产才渡过了饥荒。至于国民党所谓的黄金十年更是如此, 1932年底第四次反围剿老蒋拉了近40万军队,等33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就像吃了金坷垃的虫族一样一下子扩出100万兵,要知道这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没有充足的军费撑着谁打得起极限暴兵流,当时国内经济的繁荣状况可见一斑。

对美国经济的急救手术完成后,摆在决策者们面前的问题就很直接:如何防止并发症后遗症以及如何恢复。解决的大方向无非两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扩大政府支出以及减税的财政政策实行起来问题多多,民主共和两党在财政赤字上限问题(也就是债务上限问题)上的死掐就是如此。民主党反对削减开支,而共和党则反对增税。在2011年暑期几个月的谈判过程中国际市场一日三惊大起大落,债务违约的风险直接导致市场动荡经济复苏乏力,再加上之前3月日本核泄漏,虽然最后互相妥协把债务上限问题糊弄过去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完蛋了。刚推出手术室氧气面罩还没摘呢,开药方的几个就为怎么开药打起来了把病人吓个半死,外面还停电污染什么的一堆烂事儿,这日子怎么过……财政政策算是死路一条。

减税增税改变政府预算什么的那是美国长老团500多条好汉厮杀的战场,在那个副本称王称霸的主儿貌似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过。相比较财政政策在政治方面的阻碍,货币政策可谓是美联储的自留地。想涉及制定货币政策,高学历所代表的高专业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定得是最好的学校出身,学历最低也是个博士,什么第一成绩啊,奖学金啊,各种奖励啊能拿的都得拿过。校友有总统,有财富排名100以内的,楼子里站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教授,周围都是同行,你要是没有个终身教授不担任个系主任没在大银行当过经济学家啥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同国内的各种调控手段不一样(包括信贷、利率、外汇),美国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利率来调控(单从定义看就知道为啥老会被别人叫汇率操纵国)。把利率压低到极限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激投资刺激消费进而提升就业率。当然了,这是书面上的说法,而实际上压低利率的目的最实际(先挖个坑)。

QE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大会导致资产价格被推高(尽管实行QE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通过 QE可能导致的通胀来中和预期中会发生的滞胀,进而把通胀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也就是俗称的钱毛了,但实际上QE增发的钱的去向却使得同样实行QE的国家很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伯南克推动的QE从实际效果来看,跟国内的4万亿有本质的区别。通俗来说,伯南克的QE是买了定存,而国内的4万亿是花掉了。

美联储买债券的流程基本是这样的:首先从银行手里买下国债(T-Bills)或者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然后增加相同数额到银行的专用账户中,而银行按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 requirement)保留一部分存款后,剩下的部分就可以拿出去放贷了(http://www.federalreserve.gov/faqs/what-are-the-federal-reserves-large-scale-asset-purchases.htm)。通过这个交易,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出了购买的债券价值,而同样的数额也通过银行流通到经济体系内,进而扩大了资金投放量。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一再强调自己并没有从美国财政部直接购买债券,而是通过次级市场交易。因为如果美联储(央行)直接从财政部购买债券,叫做债务货币化(Monetizing debt),这种行为一般来说是被法律禁止的,比如欧盟运行条约第123款就明确禁止欧洲央行直接从政府购买债券(For example, 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 (article 123) expressly forbids EU central banks' direct purchase of debt of EU public bodies such as national governments.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etization)。估计老蒋当年就毁在这上面了,金圆券滥发的后果就是拖家带口跑路去台湾。

截止到2014年10月29号,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总资产$4.486万亿,其中占大头的美国国债$2.461万亿,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1.717万亿(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41/current/h41.htm)。按照美联储自己的数据,2013年底MBS市场总额有$7.5万亿。退出QE以后资产负债表上这两个数据估计不会再增加。

至于4万亿怎么花的,网上大部分都能查到,就不多写了。

从2006年2月1日接任格林斯潘,到2014年2月1日卸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这8年里达到了一个经济学家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留下的政治遗产个人认为有三点,一是在经济层面领导美国成功度过经济危机(成功与否见仁见智毕竟还是要历史来证明),二是美联储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三是QE这一新型的操作调控手段。到目前为止,欧洲日本好像都看明白了开始照葫芦画瓢玩命搞QE囤积弹药,反而某国还沉浸在打土豪分田地补贴家用的斗争中。不过话说回来,某国的历史就是妖人层出不穷不走寻常路的历史。用几十年走完了别人几百年的路,这种情况全球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从民国建立前被全球列强们围着轮番暴打,到如今膀大腰圆财大气粗,这个民族在百年时间并没有出过太大的战略性错误。一战重建了欧洲版图摧毁了沙俄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某国却借机挣脱了不少枷锁(俗称赖账……);二战拖垮了以大英帝国为首的殖民体系重建了世界新秩序,某国利用盟友靠着家大业大生生撑死了小鬼子,让其百年基业崩盘一朝回到解放前再也无力翻身,明治就算活过来估计也还得被气死,同时靠着白熊赖掉了身上绝大多数的欠账(老毛太狠了,就冲这一点千年第一也不为过);冷战中先诈骗了白熊大笔金援完成了工业化,马上翻脸不认人浓眉大眼的背叛了革命说起了鸟语,又站在了冷战胜利者的一方;伏低做小10年,等熬到新一代十字军东征就开始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美好时代……

所以说,妖人出没的某国是不能拿常理来衡量的,就算碰到紧急状况,谁知道啥时候又冒出个狠人抄小道把周围人吓个半死……

作为伯南克的继任者,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伦于2014年2月1日正式接任美联储主席。耶伦一个人,她代表了美联储在高学历方面的悠久传统,在这一刻,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不是一个人!1946年8月3日耶伦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1967年21岁时,以优等生成绩获得布朗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4年后,同伯南克一样是学霸出身的耶伦获得了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论文主攻方向就业(employment)。

学霸们在学术圈的路子都近似,优等生直博以后在名校任教,经验资历充实后逐步进入顾问层然后决策层。以下是耶伦的职场简历:

2014-至今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2010-2014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

2004–2010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1997–1999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1994–1997 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董事会成员

1985–至今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

1982–198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副教授

1980–198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助理教授

1978–1980 伦敦经济及政治科学学院讲师

1977–1978 贸易和金融研究组的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董事会国际金融部经济学家

1971–1976 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助理教授

1974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

物以类聚,物理学家家庭出身的耶伦嫁了个也是大牛的丈夫乔治阿克尔洛夫,阿克尔洛夫是瑞典移民的后代,其父是个化学家发明家(家庭背景都这么狠啊,再冒出个数学家就可以走遍天下了……),1962年耶鲁本科66年麻省理工博士毕业后,人生大部分时间在加州伯克利教书育人。从担任助教一直到UCBerkeley分校首席经济学教授,阿克尔洛夫的专业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贫困问题、家庭问题、犯罪、歧视、货币政策和德国统一。因为在研究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问题的突出贡献, 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个大牛的儿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按百度的资料,其子罗伯特阿克洛夫(Robert Akerlof), 现(2013年)于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进修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后课程。从网上查的最新结果看,目前这个经济学博士后猛人貌似在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当经济学教授。

不知为何,一想到这一家子在一起的样子,脑子里首先出现的场景却是经典的江南四大才子过桥,真是太欢乐了……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同伯南克专精大萧条相比,耶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就业。专注于大萧条30年的伯南克领导美国度过了这次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经济危机,那么同样研究就业30年的耶伦能带给美国什么,就让人万分期待了。要知道在美国总统排名里,开国总统华盛顿、废奴总统林肯以及二战领袖罗斯福这三位大神是铁打不动的前三名,尽管在其后的排位里,历史学家跟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不太一致,但是充分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的克林顿的排名一向很高。对于广大欠着一屁股学生贷款毕业以后只能打短工半失业的毕业生来说,克林顿时代里大学应届毕业生没毕业就满把大公司的录用信的情况恐怕只能出现在梦中,而当时为了争夺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出现过的更为奇葩的什么签字费搬家费服装费公司期权,对现在很多人来说看起来就像神话了。

想象一下,假如现在大学应届毕业生梅天良同学早上10点起来发现有4个未接电话,一边刷牙满嘴白沫一边查留言,发现都是北上广大公司的offer最低10万年薪;而一起刷牙吐泡泡的研究生应届毕业生梅天理同学就更邪乎,2个世界500强的邀请,20万年薪起步3个月调一次薪水签字费一次给5万外加期权……

准充分就业时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跟现在是完全相反的,发几百份简历没人搭理的情况会变成猎头公司三天两头打电话骚扰哭着喊着跪求上班跳槽。克林顿之所以排名高,会搞经济是唯一的原因。以最好的1998年为例,GDP4.4%,失业率4.4%,通胀1.6%,美国政府收入$1.82万亿支出$1.7万亿,30年来首次出现盈余$1240亿。这$1240亿是什么概念?拿2013年美国财政预算看,黑暗世界大头目之一的CIA预算$526亿,钱真是个好东西啊。

之所以把克林顿时代的巅峰成就拿出来,就是因为数字具有最直观的可比性。失业率的持续降低意味着经济复苏进入新一个景气循环,而繁荣的经济前景会使经济体系内的每一个个体受益。从目前的数据看,美国失业率已经从2009年10月份的10%一路下降到2014年9月份的5.9%(过几天10月份的数字就该出来了)。作为花费毕生精力对失业率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之一,耶伦领导的美联储在QE结束后会如何操作,才是全球财经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行文至此,美联储前后两任主席都写完了。研究大萧条问题专家伯南克人尽其才,真的防止了大萧条的再发生。而伯南克的成功也展示了美联储人才任用机制的坚实效果:人才储备中有准备了二三十年的专项问题专家,而把专项问题专家放到平台上,的确解决了碰到的棘手问题。由此及彼,当学霸出身跟伯南克教育职业背景十分相似、也在美联储这个人事体系中磨练了二三十年的耶伦出现在能充分发挥实力的平台上,能否解决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毕生为之奋斗的课题。

一般来说,研究历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今后走弯路;二是从中汲取营养,通过分析判断预测,争取更好的解决将来出现的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现有的资料看,美联储将在至少一年内锁定0-0.25%利率范围,而判断调整利率的标准一是长期保障充分就业(longer-run goals of maximum employment),二是通胀保持2%以上防止通缩。虽然锁死利率安抚了市场,但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因为毕竟货币政策是以利率为基础一直围绕利率做文章的。写到这里把前面的坑填了,说到利率,就不能不提美国老大难的债务问题,现在$17.9万亿多点的总债务背后,代表着沉甸甸的利息支出。就算是1个百分点也牵扯到接近$1,800亿的庞大数字,要知道2013年美国的军费也不过是$6,729亿。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把利息降到底的一个主要原因,驴打滚的阎王债,不降息的话只有破产赖账一条路。遥想润之当年,49年黑了美帝,59年坑了苏修,那可是连本金都一把赖光的狠人……

如前面提到的,财政政策如果要实行,得跟国会山上的500多罗汉们死磕,这工程量恐怕比去西天取经还大,要知道72难也不过是各个大户家跑出来的游击队,500多人抱成团组成两个正规罗汉大阵,就算是美国总统也没辙。而货币政策的精髓利率又被相对锁死了,面对这种状况,耶伦领导的美联储将何去何从?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宏观调控最终还是得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条路。把每一个可能都拿出来分析,最终剩下的选择就不会太差。

财政政策两大方向,税率和政府开支。穷人民主党倾向于增税并增加政府开支吃福利,而富人共和党习惯于减税的同时削减政府开支吃自己。不论如何,美联储在财政政策上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那是政府的差事,并不是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从这点上来说,估计大家只能坐等11月4日的参议院众议院中期选举尘埃落定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反正也没两天了)。总的来说,现在民主党控制参议院共和党控制众议院的结果就是俩字:扯皮。而扯皮的威力在2011年已经显示过了,全球投资者被吓个半死。如果选举以后继续一边一半,估计就要

通宝推:吴下小石,捷克,jboyin,NoName,andylau527,衣香楚楚,光头佬,水过云飞,西安笨老虎,半江瑟瑟半江红,风暴,erne,渔儿漂漂,hkhfly,parishg,老科学的家,集庆彪,shyukyo,ErgoSum,青颍路,愚弟,huky,咸豆浆,回旋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test
家园

财政政策两大方向,税率和政府开支。穷人民主党倾向于增税并增加政府开支吃福利,而富人共和党习惯于减税的同时削减政府开支吃自己。不论如何,美联储在财政政策上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那是政府的差事,并不是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从这点上来说,估计大家只能坐等11月4日的参议院众议院中期选举尘埃落定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反正也没两天了)。总的来说,现在民主党控制参议院共和党控制众议院的结果就是俩字:扯皮。而扯皮的威力在2011年已经显示过了,全球投资者被吓个半死。如果选举以后继续一边一半,估计就要扯到2016年大选,那样短期内走财政政策调控估计没什么希望了。

如果民主党同时控制两院,那么奥巴马的春天就到了。增税还有医保计划的实施都有很大可能性。这样的话财政政策的调控就走通了。市场应该会有积极反映。

如果共和党同时控制两院,奥巴马就可以改名叫奥巴鸭。总统跟两院对掐的结果一般来说不会太好,财政政策不一定走得通,前景不好推断。

总的来说,财政政策的变数太大,除了坐等结果没啥太多选择。而且就算选举结果出来,到具体政策开始实施也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货币政策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尽管核心部分的利率在短期内被锁死,但并不是没有其它办法。既然主要目标是货币供应量,那数学里的穷举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下属于头脑风暴(也可以叫胡思乱想/瞎tm说乱tm扯,一个意思),至于实行起来的可能有多大那是不考虑的。毕竟现在做的只是可能性分析,并不是制定国策,实行成本什么的都是浮云。

说到扩大货币供应量,第一直接反应肯定就是印钱。而拿M0做文章印钱其实也是有各种玩法的。M0是指流通中的所有现金,想要印钞有各种法律规定卡着,但是换新版钞票就不一样了。尽管没有直接从美联储网站上找到具体数字,但是其它的链接显示,截止到2014年11月2日美国的M0流通货币量是$4,049,181M,也就是$4万多亿(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united-states/money-supply-m0)。即使一下子只换10%,那也是$4,000多亿啊,要知道QE2也不过是$6,000亿的规模。换新版钞票之所以是可控的,因为旧版钞票要不断回收销毁,但其中操作时间是可以玩花样的,比如对外宣称要3年时间,实际上前2年根本不销毁最后1年再集中干活,这样在2年内,市场上就多了$4,000亿的现钞流通。另外新版美元如果用塑料钞票的话,从长期来看也是有利的。一是塑料钞票的使用寿命比纸质钞票长4倍可以水洗不容易破损也比较干净,不像现在的美钞每张都能查出毒品成分;二是更容易防伪,原来伪造得从印刷技术油墨防伪还有纸张入手,出了塑料钞票后这行当的门槛可就高了,首先得找化学工程师……

当然塑料钞票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吃个披萨蒸个桑拿来点烤串什么的结果发现钱融化了!不过跟总体经济大问题比这些都不算什么,纸钞还会被狗啃了被熊孩子剪了呢(不过貌似塑料钱也一样难逃毒手,熊孩子天下无敌)。

大规模换新版钞票的可能性其实挺高的,又能解决短期经济问题,又能降低长期货币流通成本。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第二招可以从汇率入手。尽管美国法律规定不能操纵汇率,但其实也是有空子可钻(这就是一个笑话说的,德国人只干法律规定让干的,美国人不干法律禁止的,意大利人专干法律不让干的……)。毕竟只要总体经济好了,本币必然会升值,跟几年前的人民币升值一个道理。能想到的有几点,一是打铁还须自身硬,出现诸如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技术突破或者民用化,实现整体技术升级换代。二是利诱,成立美国招商办招商引资,好吧,我在开玩笑,吸引外国投资以及本国大公司资金回流,不过在这点上更多的是政府出力减税什么的,偏向于财政政策,得看中期选举结果。最后就得冒坏水搞威逼,比如全球破坏暗杀投毒轰炸,跟赶鱼一样把钱从海外吓回美国。

先说技术突破。其实很多技术早就已经实现了军用化标准化,技术本身并没什么大不了。如同90年代的通信技术革命,完全脱胎于战场指挥通信系统,更早都可以上溯到二战时空战的联络指挥,手机说白了不就是个小型的无线电收发报机么,只不过发展进步了不至于每个人上街都背着个装黄金圣衣的大箱子打电话。至于哪种技术会突破就不好说了,毕竟范围太广而且各个利益集团冲突太多。最好的例子就是06 07年左右的生物酒精技术,商业化生生被拍死了。想想在房间里种半屋老玉米,转基因金坷垃无土栽培什么的玩命上,半个月收一茬连根带杆送出去就可以换1油箱车用燃料……这种好事,美国三巨头之一的能源集团能让你干么。这也是为什么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外部阻力也比较大。

但是个人认为有一项技术实现商业化突破可能性比较高,那就是新一代的电力传输技术:远距离无线输电。小到微波炉加热,大到电磁脉冲炸弹,本质上都是利用电磁波与能源的关系。建立在无线电技术基础上,这项技术其实已经在实验室里可以实现。而且跟无线电技术一样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马上天地宽。至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就不多说了,很简单,无线通信技术造就了手机互联网,而无线输电技术将使全部家电换代,更不用说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大项目了。

相对于远距离输电这种难度比较大的技术突破,已经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加工技术其实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升级换代。而这个技术对中国现有经济模式来说,才是真真正正的威胁。同产业工人比较,工业机器人集中使用的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从最基本的工作时间看,只要不断电就可以24小时不停,光这一项就已经等同于3个工人的产能。更何况企业主不用交什么五险一金,也不用盖宿舍盖食堂处理员工的杂事,人事部的工作强度运营成本一下子会下降很多。管理成本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则会大大提高产品的利润,反过来又使得降价倾销抢占市场成为可能,多收了三五斗中洋货倾销的惨烈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最大的危机在于运输,如果在美国欧洲建厂的平均生产成本接近或者等同于在国内生产的成本,谁还会大老远的出去干活。工业机器人技术普及的结果,很可能会基本抹平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内最大的优势:中低端人力资源成本。陕西的打工仔要是能在离家50公里的地方找到跟沿海差不多收入的工作,谁吃饱了撑的去深圳,好歹还能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馍,抬抬腿就回家了,不用赶春运也不用全家四散,本乡本土的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比出去受人白眼强……

靠新技术实现的产业升级换代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国的海外资本大举回流,而这恰恰是现阶段美国经济最需要的。有目的,有动机,有利益,有实现的可能,换谁处在决策的位置,恐怕都会动心。要是真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很多人就要寒心了,别的不说,至少那时候卖空富士康股票绝对赚钱……

回到美联储,要知道耶伦本身就是研究就业失业的,而她又出身于一个物理学家的家庭。对新技术不可能陌生,也不可能不知道技术升级换代对失业率的巨大影响。美联储的学霸们研究的是社会科学并不是科学家,但架不住这帮全球最大的学霸土豪们掌握着全球顶尖的金融权利,同时手里有巨额资金……

有钱,有权,还懂行,这是无坚不摧的路子啊……

说完技术突破,利诱就不用多说了,那得看535条罗汉打架的结果,减税这个话题是政客们所独享的。而威逼就更玄乎了,远了有老布什时期苏联解体跑出来的大笔资金,近一点克林顿轰炸南联盟圈了大笔欧洲外逃资金还顺便打欧元,再后来小布什在沙隆巴斯们的地盘上闹了个天翻地覆。接下来就不知道是谁了,没准是某个埋头种田30年种的全球怨声载道的壮汉,更可能还是那帮被高油价催得脑满肠肥的土豪们,另外欧洲的贵族们也有大把的银子可以挖。养贼自重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把戏,绿弯刀们闹得越凶,沙隆巴斯们就越得往北美存钱。而欧洲相对来说更简单,基辅到柏林1,341公里到罗马2,368公里,随便搞点事弄出战争乌云,欧洲的钱就都得乖乖的避险跑路去美国……

换塑料钞票也好,靠各种手段拉升美元吸引资金回流也罢,种种措施都不是单靠美联储一家搞的定的,更多的还是得要政府出手提供政治层面的政策支持。美联储的成员们总不能因为利率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不变,每天无所事事开始喝茶看报纸了吧?恰恰相反,这世上破坏力最大的两个职业,一个叫经济学家,一个叫科学家。这两种狠人只要算计出结果干点什么,就会天崩地裂。

无论是打牌还是搓麻,手握一把好牌总是赏心悦目的。一把冤家牌能把对手坑得欲仙欲死直接清盘,而天胡大三元啥的更能让人念叨一辈子。美联储手中的王牌是什么?在揭晓这一问题前,首先要弄清楚一点,什么叫做回报率。这点不明白,和平年代里不走邪道的话基本上是一辈子的穷命混个温饱,翻不了身的。弄懂回报率之后,就可以判断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

说的高大上一点,这就是所谓的价值观。

如同历史上收地租一样,存银行有存款利息,买股票有股息分红,买地产铺子有租金收入,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最基本的生意经。尽管全球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本质都是一样的。投资多少,回报多少,多久见效,算一遍下来就能得出一个具体数字,而这数字是可以跟其它生意横向比较的。掌握了这个计算与比较的技能,才算是初步跨过商业的门槛进入大门。拿80年代初的特有名词万元户来说,都知道那时候的万元户值钱,为什么值钱?数字代进去一算就知道了。

为了对抗滞胀以及萧条,面对13.5%的通胀率(没错,就是13.5%)的美联储把利率从1979年的11%提高到1981年6月的20%。同期国内的银行利息基本上也有月息1%,也就是说,万元户每月啥都不干,也能拿到100块的收入。而当时的工资有多少? 普工50左右。换成今天工资月入5000的话,每个月能从银行拿1万零花,本金的有多少……一算就知道了,绝对的土豪一族啊。

很多时候只有当最基本的价值观建立以后,才有平等的对话自由。否则鸡同鸭讲谁那么多闲功夫对牛弹琴……

前文说过,伯南克的政治遗产有三:渡过经济危机,巨额资产负债表,QE。而对于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危害世界和平的大魔王经济学家的成就,恐怕现在只有用一句台词来形容最贴切:DEATH IS THE BEGINNING。

伯南克主演上半场的QE虽然结束了,但是好戏才刚刚开始。

美联储手中的王牌,就是由伯南克建立的、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将在耶伦手中建功完成的巨额资产负债表:

(引用一下自己在前面的数据,哈哈)截止到2014年10月29号,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总资产$4.486万亿,其中占大头的美国国债$2.461万亿,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1.717万亿。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从现有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政府预算中还没有单独列出美联储对财政的贡献,而从2012年开始美联储系统对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分别为2012年$810亿,2013年$800亿,2014年$920亿(其中2014年的最终数字,维基上还没出来)。从一文不名到利税大户,这种事情放到哪里都会引人注目领导接见什么的。这些收入来源光明正大,4万多亿的债券握在手里,平均年息2%左右,可不是每年$800多亿么。

问题就出在这里。

如果按照股票术语来推,后边的发展路线已经很清晰了:

伯南克瞒天过海花了几年时间建仓,而且建了个全球最大的仓(!!),也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仓。已经公开的仓位有4万多亿美元,要知道全球流通的美元现钞也就差不多这么多。

耶伦上台换人后稳坐泰山不动,不显山露水定期拿国债利息。

然后呢?然后还用废话,炒啊。

一秒钟几十万上下那是小儿科,这么大仓估计得一秒钟几十亿上下。4万亿美元的仓位,来个2%利润新任世界首富就出炉了……

影响国债价格的因素有几个,利率、通胀、市场需求等,但是这些都是针对普通投资者的,对美联储来说,因为其本身就是利率的决定者,而且严防死守通胀,所以利率以及通胀的变数已经没有了。唯一一个变数只剩下市场需求。

随着美国经济的回稳与回暖,住房抵押贷款(MBS)的价格不用想也肯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更何况伯南克干的都是抄底的买卖,快破产前趁火打劫买的垃圾债券,等变成优良资产以后再抛出获利,这种旱涝保收的买卖想亏钱都难。$1.717万亿MBS,这得有多大的利润空间……

而经济回暖会很自然的吸引资金流入导致市场需求增加,进一步推高国债价格。另外汇率方面的趋势也比较明显,美金的持续升值也必然会引发市场对国债需求的增加。更何况还有某国托底,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如同黑洞般无底线。众人拾柴火焰高,貌似这次某国还有日本手里的美国国债都不少啊……

国家坐庄在全球靠金融手段敛财,4万亿美元的仓位,最后能赚多少钱就看这帮学霸精英土豪们的本事了。

这些,才是真正玩钱的行家。

maturedpeach

2014年11月3日

通宝推:半江瑟瑟半江红,风暴,老科学的家,ErgoSum,咸豆浆,集庆彪,
家园 发重了,删一个

财政政策两大方向,税率和政府开支。穷人民主党倾向于增税并增加政府开支吃福利,而富人共和党习惯于减税的同时削减政府开支吃自己。不论如何,美联储在财政政策上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那是政府的差事,并不是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从这点上来说,估计大家只能坐等11月4日的参议院众议院中期选举尘埃落定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反正也没两天了)。总的来说,现在民主党控制参议院共和党控制众议院的结果就是俩字:扯皮。而扯皮的威力在2011年已经显示过了,全球投资者被吓个半死。如果选举以后继续一边一半,估计就要扯到2016年大选,那样短期内走财政政策调控估计没什么希望了。

如果民主党同时控制两院,那么奥巴马的春天就到了。增税还有医保计划的实施都有很大可能性。这样的话财政政策的调控就走通了。市场应该会有积极反映。

如果共和党同时控制两院,奥巴马就可以改名叫奥巴鸭。总统跟两院对掐的结果一般来说不会太好,财政政策不一定走得通,前景不好推断。

总的来说,财政政策的变数太大,除了坐等结果没啥太多选择。而且就算选举结果出来,到具体政策开始实施也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货币政策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尽管核心部分的利率在短期内被锁死,但并不是没有其它办法。既然主要目标是货币供应量,那数学里的穷举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下属于头脑风暴(也可以叫胡思乱想/瞎tm说乱tm扯,一个意思),至于实行起来的可能有多大那是不考虑的。毕竟现在做的只是可能性分析,并不是制定国策,实行成本什么的都是浮云。

说到扩大货币供应量,第一直接反应肯定就是印钱。而拿M0做文章印钱其实也是有各种玩法的。M0是指流通中的所有现金,想要印钞有各种法律规定卡着,但是换新版钞票就不一样了。尽管没有直接从美联储网站上找到具体数字,但是其它的链接显示,截止到2014年11月2日美国的M0流通货币量是$4,049,181M,也就是$4万多亿(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united-states/money-supply-m0)。即使一下子只换10%,那也是$4,000多亿啊,要知道QE2也不过是$6,000亿的规模。换新版钞票之所以是可控的,因为旧版钞票要不断回收销毁,但其中操作时间是可以玩花样的,比如对外宣称要3年时间,实际上前2年根本不销毁最后1年再集中干活,这样在2年内,市场上就多了$4,000亿的现钞流通。另外新版美元如果用塑料钞票的话,从长期来看也是有利的。一是塑料钞票的使用寿命比纸质钞票长4倍可以水洗不容易破损也比较干净,不像现在的美钞每张都能查出毒品成分;二是更容易防伪,原来伪造得从印刷技术油墨防伪还有纸张入手,出了塑料钞票后这行当的门槛可就高了,首先得找化学工程师……

当然塑料钞票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吃个披萨蒸个桑拿来点烤串什么的结果发现钱融化了!不过跟总体经济大问题比这些都不算什么,纸钞还会被狗啃了被熊孩子剪了呢(不过貌似塑料钱也一样难逃毒手,熊孩子天下无敌)。

大规模换新版钞票的可能性其实挺高的,又能解决短期经济问题,又能降低长期货币流通成本。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第二招可以从汇率入手。尽管美国法律规定不能操纵汇率,但其实也是有空子可钻(这就是一个笑话说的,德国人只干法律规定让干的,美国人不干法律禁止的,意大利人专干法律不让干的……)。毕竟只要总体经济好了,本币必然会升值,跟几年前的人民币升值一个道理。能想到的有几点,一是打铁还须自身硬,出现诸如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技术突破或者民用化,实现整体技术升级换代。二是利诱,成立美国招商办招商引资,好吧,我在开玩笑,吸引外国投资以及本国大公司资金回流,不过在这点上更多的是政府出力减税什么的,偏向于财政政策,得看中期选举结果。最后就得冒坏水搞威逼,比如全球破坏暗杀投毒轰炸,跟赶鱼一样把钱从海外吓回美国。

先说技术突破。其实很多技术早就已经实现了军用化标准化,技术本身并没什么大不了。如同90年代的通信技术革命,完全脱胎于战场指挥通信系统,更早都可以上溯到二战时空战的联络指挥,手机说白了不就是个小型的无线电收发报机么,只不过发展进步了不至于每个人上街都背着个装黄金圣衣的大箱子打电话。至于哪种技术会突破就不好说了,毕竟范围太广而且各个利益集团冲突太多。最好的例子就是06 07年左右的生物酒精技术,商业化生生被拍死了。想想在房间里种半屋老玉米,转基因金坷垃无土栽培什么的玩命上,半个月收一茬连根带杆送出去就可以换1油箱车用燃料……这种好事,美国三巨头之一的能源集团能让你干么。这也是为什么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外部阻力也比较大。

但是个人认为有一项技术实现商业化突破可能性比较高,那就是新一代的电力传输技术:远距离无线输电。小到微波炉加热,大到电磁脉冲炸弹,本质上都是利用电磁波与能源的关系。建立在无线电技术基础上,这项技术其实已经在实验室里可以实现。而且跟无线电技术一样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马上天地宽。至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就不多说了,很简单,无线通信技术造就了手机互联网,而无线输电技术将使全部家电换代,更不用说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大项目了。

相对于远距离输电这种难度比较大的技术突破,已经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加工技术其实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升级换代。而这个技术对中国现有经济模式来说,才是真真正正的威胁。同产业工人比较,工业机器人集中使用的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从最基本的工作时间看,只要不断电就可以24小时不停,光这一项就已经等同于3个工人的产能。更何况企业主不用交什么五险一金,也不用盖宿舍盖食堂处理员工的杂事,人事部的工作强度运营成本一下子会下降很多。管理成本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则会大大提高产品的利润,反过来又使得降价倾销抢占市场成为可能,多收了三五斗中洋货倾销的惨烈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最大的危机在于运输,如果在美国欧洲建厂的平均生产成本接近或者等同于在国内生产的成本,谁还会大老远的出去干活。工业机器人技术普及的结果,很可能会基本抹平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内最大的优势:中低端人力资源成本。陕西的打工仔要是能在离家50公里的地方找到跟沿海差不多收入的工作,谁吃饱了撑的去深圳,好歹还能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馍,抬抬腿就回家了,不用赶春运也不用全家四散,本乡本土的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比出去受人白眼强……

靠新技术实现的产业升级换代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国的海外资本大举回流,而这恰恰是现阶段美国经济最需要的。有目的,有动机,有利益,有实现的可能,换谁处在决策的位置,恐怕都会动心。要是真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很多人就要寒心了,别的不说,至少那时候卖空富士康股票绝对赚钱……

回到美联储,要知道耶伦本身就是研究就业失业的,而她又出身于一个物理学家的家庭。对新技术不可能陌生,也不可能不知道技术升级换代对失业率的巨大影响。美联储的学霸们研究的是社会科学并不是科学家,但架不住这帮全球最大的学霸土豪们掌握着全球顶尖的金融权利,同时手里有巨额资金……

有钱,有权,还懂行,这是无坚不摧的路子啊……

说完技术突破,利诱就不用多说了,那得看535条罗汉打架的结果,减税这个话题是政客们所独享的。而威逼就更玄乎了,远了有老布什时期苏联解体跑出来的大笔资金,近一点克林顿轰炸南联盟圈了大笔欧洲外逃资金还顺便打欧元,再后来小布什在沙隆巴斯们的地盘上闹了个天翻地覆。接下来就不知道是谁了,没准是某个埋头种田30年种的全球怨声载道的壮汉,更可能还是那帮被高油价催得脑满肠肥的土豪们,另外欧洲的贵族们也有大把的银子可以挖。养贼自重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把戏,绿弯刀们闹得越凶,沙隆巴斯们就越得往北美存钱。而欧洲相对来说更简单,基辅到柏林1,341公里到罗马2,368公里,随便搞点事弄出战争乌云,欧洲的钱就都得乖乖的避险跑路去美国……

换塑料钞票也好,靠各种手段拉升美元吸引资金回流也罢,种种措施都不是单靠美联储一家搞的定的,更多的还是得要政府出手提供政治层面的政策支持。美联储的成员们总不能因为利率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不变,每天无所事事开始喝茶看报纸了吧?恰恰相反,这世上破坏力最大的两个职业,一个叫经济学家,一个叫科学家。这两种狠人只要算计出结果干点什么,就会天崩地裂。

无论是打牌还是搓麻,手握一把好牌总是赏心悦目的。一把冤家牌能把对手坑得欲仙欲死直接清盘,而天胡大三元啥的更能让人念叨一辈子。美联储手中的王牌是什么?在揭晓这一问题前,首先要弄清楚一点,什么叫做回报率。这点不明白,和平年代里不走邪道的话基本上是一辈子的穷命混个温饱,翻不了身的。弄懂回报率之后,就可以判断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

说的高大上一点,这就是所谓的价值观。

如同历史上收地租一样,存银行有存款利息,买股票有股息分红,买地产铺子有租金收入,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最基本的生意经。尽管全球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本质都是一样的。投资多少,回报多少,多久见效,算一遍下来就能得出一个具体数字,而这数字是可以跟其它生意横向比较的。掌握了这个计算与比较的技能,才算是初步跨过商业的门槛进入大门。拿80年代初的特有名词万元户来说,都知道那时候的万元户值钱,为什么值钱?数字代进去一算就知道了。

为了对抗滞胀以及萧条,面对13.5%的通胀率(没错,就是13.5%)的美联储把利率从1979年的11%提高到1981年6月的20%。同期国内的银行利息基本上也有月息1%,也就是说,万元户每月啥都不干,也能拿到100块的收入。而当时的工资有多少? 普工50左右。换成今天工资月入5000的话,每个月能从银行拿1万零花,本金的有多少……一算就知道了,绝对的土豪一族啊。

很多时候只有当最基本的价值观建立以后,才有平等的对话自由。否则鸡同鸭讲谁那么多闲功夫对牛弹琴……

前文说过,伯南克的政治遗产有三:渡过经济危机,巨额资产负债表,QE。而对于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危害世界和平的大魔王经济学家的成就,恐怕现在只有用一句台词来形容最贴切:DEATH IS THE BEGINNING。

伯南克主演上半场的QE虽然结束了,但是好戏才刚刚开始。

美联储手中的王牌,就是由伯南克建立的、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将在耶伦手中建功完成的巨额资产负债表:

(引用一下自己在前面的数据,哈哈)截止到2014年10月29号,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总资产$4.486万亿,其中占大头的美国国债$2.461万亿,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1.717万亿。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从现有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政府预算中还没有单独列出美联储对财政的贡献,而从2012年开始美联储系统对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分别为2012年$810亿,2013年$800亿,2014年$920亿(其中2014年的最终数字,维基上还没出来)。从一文不名到利税大户,这种事情放到哪里都会引人注目领导接见什么的。这些收入来源光明正大,4万多亿的债券握在手里,平均年息2%左右,可不是每年$800多亿么。

问题就出在这里。

如果按照股票术语来推,后边的发展路线已经很清晰了:

伯南克瞒天过海花了几年时间建仓,而且建了个全球最大的仓(!!),也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仓。已经公开的仓位有4万多亿美元,要知道全球流通的美元现钞也就差不多这么多。

耶伦上台换人后稳坐泰山不动,不显山露水定期拿国债利息。

然后呢?然后还用废话,炒啊。

一秒钟几十万上下那是小儿科,这么大仓估计得一秒钟几十亿上下。4万亿美元的仓位,来个2%利润新任世界首富就出炉了……

影响国债价格的因素有几个,利率、通胀、市场需求等,但是这些都是针对普通投资者的,对美联储来说,因为其本身就是利率的决定者,而且严防死守通胀,所以利率以及通胀的变数已经没有了。唯一一个变数只剩下市场需求。

随着美国经济的回稳与回暖,住房抵押贷款(MBS)的价格不用想也肯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更何况伯南克干的都是抄底的买卖,快破产前趁火打劫买的垃圾债券,等变成优良资产以后再抛出获利,这种旱涝保收的买卖想亏钱都难。$1.717万亿MBS,这得有多大的利润空间……

而经济回暖会很自然的吸引资金流入导致市场需求增加,进一步推高国债价格。另外汇率方面的趋势也比较明显,美金的持续升值也必然会引发市场对国债需求的增加。更何况还有某国托底,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如同黑洞般无底线。众人拾柴火焰高,貌似这次某国还有日本手里的美国国债都不少啊……

国家坐庄在全球靠金融手段敛财,4万亿美元的仓位,最后能赚多少钱就看这帮学霸精英土豪们的本事了。

这些,才是真正玩钱的行家。

maturedpeach

2014年11月3日

通宝推:渔儿漂漂,
家园 QE结束其实不过是嘴头上的结束吧

实际不凭空加印钞票是不可能的,支出杠杠的在那,钱哪来?话说08年也没几个人知道能凭空就给了银行七万多亿美纸

家园 应该是已经结束进入下一阶段了

因为再这么干下去,就可能发生炒股变股东炒房变房东出不了手。美联储手里的国债以及MBS量太大了,尤其是MBS,没法出售变现就没法落袋为安啊。

家园 写的不错期待续集

当大家都在热议美国金融政策失误,美帝即将崩溃的时候,楼主还能冷静下来分析得失,并有自己独到见解真是难能可贵,长远来说我也认为中国必胜,但短期内短兵相接还是不能避免,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期待楼主续集。

家园 说一下四万亿

其他不说,起码高铁是在四万亿的叫喊声中出生并不断成长的,并让人看到了中国的产业升级的希望。这是现阶段中国的命根子。美国的这么多次QE,不知道给了美什么希望?如果最后真有能力实现美元的强势,那也不错,这也是美国的命根子。

家园 四万亿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如果有兴趣,建议你自己查查四万亿的来龙去脉,查完了就知道了,绝对哭笑不得的结果。

关于四万亿不想说太多,一是因为已经发生且过去了,谁对谁错没意义,还能拉出来吊打不成?二是因为牵扯的方面太多,写了就收不了手,好么,前面净说美联储的好了,后边写四万亿,你小子啥意思……

至于高铁,更是一笔烂帐没法写,估计写出来你的希望就全碎一地了。给你个链接看看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3&id=6898283,我3年前的帖子

高铁当年是人人喊打的,而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希望,而力推产业升级的某贪官现在还在牢里蹲着呢……

家园 我觉得高铁花钱能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还是值得的
家园 太监,拿柿饼来

一个被套牢的股民看联储决策过程

家园 高铁完全靠刘志军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9月14日星期日,雷曼兄弟在美國聯準會拒絕提供資金支持援助後提出破產申請,而在同一天美林证券宣佈被美國銀行收購。這兩件事標誌著接下來這一星期2008年9月全球股市大崩盤的序幕,在9月15日(星期一)和9月17日(星期三)全球股市發生市值暴跌的情形。”

对比一下时间就能知道,高铁技术早在金融危机前就商业化成型了。并不是靠4万亿砸钱砸出来的技术……

写到这里应该看明白了吧,不是四万亿开发了高铁技术,而是刘志军拯救了四万亿。

结果这个经手上万亿的据说贪污不到7000万的主因为滥用职权受贿死缓了,呵呵……

通宝推:半江瑟瑟半江红,范进中举,parishg,
家园 美帝成绩确实不错

不过中国更好就显不出来了

美跑不过中国...也是失败

家园 Inspire the next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

日立这个公司名字取的好,广告词更高,当年日本客场悲壮作战,两个黄种人被八个白种人摁在地上签字,叫天天不应的时候,要是有今天的中国在,何至于此啊?这不是警钟长鸣Inspire the next是什么?对日本,不要仇恨,要同情。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