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郭沫若鸡鸣寺求签问卜 ——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十七 -- 习之

共:💬6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郭沫若鸡鸣寺求签问卜 ——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十七

郭沫若鸡鸣寺求签问卜

——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十七

习 之

1946年6月,无党派民主人士郭沫若抵达民国政府的首都南京。立即去城内拜访各界知名人士邵力子、雷震等,还前往民盟刚从重庆搬迁到南京的驻地蓝家庄15号会晤中国民主同盟的诸位领袖人物。这蓝家庄离鸡鸣寺不甚太远,拜访完民盟诸位领袖人物后,郭沫若决定要去领略一番他久仰的鸡鸣寺的风光美景。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它始建于西晋,是南京城内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和“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鸡鸣晚钟”号称玄武十景之一,鸡鸣春晓则被称作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来到这鸡鸣寺附近,而不去领略它的风采,将会带来无限的遗憾。

但是,此时的鸡鸣寺已远没有它历史上的香火旺盛的风光了。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鸡鸣寺被守卫部队征用作全城通信中心。南京城被日本侵略军攻陷时,鸡鸣寺成了日军杀害中国军民的屠场,致使鸡鸣寺空无一人。直到1938年3月,才陆续有僧人回寺,恢复佛事活动。但此时已是寺院凋敞、香火冷落。

郭沫若看见寺庙的殿前有一小沙弥坐在一张桌子旁,桌上放着一个签筒,由于游人稀少,小沙弥无事,正在打着瞌睡。郭沫若便走上前去,想唤醒小沙弥,顺便在签筒里抽一支签。

其实,这时的郭沫若想要求签,一不想问自己的前程,二不想问自己的名利,他只是为当前国家的内战担忧,此时闲暇有余,想为国家的和平求签问卜。

郭沫若从签筒里抽出一支签来,得一签诗曰:

“衣冠不整旧家风

倒是无功却有功。

扫除当前荆棘碍,

三人共临事和同。”

下山后,郭沫若将从鸡鸣寺庙宇里求签得到签诗箴语告知各位友人,大家都齐声称赞该这签诗箴语独到绝妙!

家园 最后一句是说:走群众路线的土共会赢吧

如今这群众路线的刀子也丢掉啦

家园 应该是指国共两党和民主党派这三人吧!

我不是和尚,不会解签诗箴语。但自我理解,应该是指国共两党和民主党派这三人吧!

家园 如果当时真的这样子了,才是中国的大不幸呢

家园 理解该句要看当时的历史背景

当时内战已处于全面爆发的前夜,美国出面调停,当时的报纸称之为“三人会”,即美方马歇尔、国方徐永清、共方周恩来。

签面确实恰好跟时局吻合,前两句可以理解为抗战胜利的大背景(有说法是“衣冠重整旧家风”),后两句指国共和平谈判。

家园 个人猜测,求签这事能传为逸事,也是有人有心为之

这是当时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精英”们的期望。他们对土共瞧不上,都是些泥脚杆子当权,但别人朝气蓬勃,该做的事都做成了;对党国很失望,贪污腐化闭上一只眼也看不过去了,但党国都是社会精英,有家世有学历,风流倜傥光鲜亮丽,何况对知识分子精英都礼遇有加;把两个合起来吧,又互相镇不住,所以把洋大人拉进来,民主自由的领袖在此,谁不弯腰?

只是毛和蒋都是不喜欢洋大人插手中国事物的。蒋因为背后支持他的大资本家离不开洋大人,很多时候到最后也还得给洋大人弯腰。毛可是光脚的,谁都不怕。所以最后知识分子精英的愿望落了空。

民国时期的很多知识分子所谓的风骨,好点的敢于面对中国的强权政权,差一点的屈服一点政权的压力,但共同点都是见不得洋大人,所以洋大人一出面就弯腰。可出一个老毛总不让洋大人舒坦,弄的这些人总是惴惴不安,就怕样大人发威。

当然,在毛走了后,这些人终于在邓时代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当初的忧虑是对的,得罪洋大人是不行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