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32:定风塘 -- 本嘉明

共:💬217 🌺146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家都说要贬值,贬值也是理性考虑

但是既然大家都说要贬,那贬值估计就不太可能。

即便要贬,肯定是添油战术,这不幸将会是现实。——不过借我几个胆子,俺也不敢在外汇市场上做空。

家园 本大的回复有点失水准了

1 工业的发展所受的硬约束,是技术手段,资本积累水平,人力投入,能源和原材料的投入,不是需求。需求是可以创造的。你所说的大基建,就是创造需求。但是不顾硬约束的去创造需求,最后结果一定是灾难,历史上可以参考隋炀帝在农业社会技术条件下开挖大运河的后果。一方面你说经济发展要量力而行,另一方面又鼓吹大基建,这是自相矛盾的。

2债务是经济的表层问题,美国相对于中国最要命的问题是它新陈代谢水平太高。要维持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人均2吨标准油能量消耗就够了,美国要7吨。新陈代谢水平太高的组织是很容易饿死的。

3 日本经济是没什么未来可言的。在今后的20年里,日本的劳动力将净减少四分之一,日本经济萎缩是板上钉钉的确定性事件。而且它也不存在大量引入移民劳动力的可能,一是它自身资本积累水平在下降,二是随着中国的资本输出世界其他地区工资水平将水涨船高,没必要去日本了。这两个趋势现在都已经形成了。

至于国家领导是否尸位素餐,这没什么可说的,立场问题不需讨论。

另外,我们也不必同意对方观点,交流思路就好。

通宝推:秦波仁者,
家园 一次性贬值到6.6,人民币就再也别想做国际性货币

一次性贬值到6.6,人民币就再也别想做国际性货币。一定是要进两步退三步地贬,一定要让跟风卖空人民币的国际国内炒家亏到破产,之后才能大幅贬值。如同庄家把一只股票拉起来的时候,先要震盘一样。

自己坐庄开盘还要被迫出血的,没人有愿意跟这种残疾老大混。

家园 积极基建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感谢陈王兄,起了个好名字:积极基建。

其实我说的法子里面,很多都是河友起的名,好记传神,比如说”三铁”。

先来定义一下“积极基建”的概念。

就像“大侠一株花”兄说的:

贼兄,我们比较悲观啊,朱温说他们好不好可以讨论,但人总有事情让大家奔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投什么行业了。调结构的方向在哪里啊?对我们中等银行来说,出了不良都是大棒威胁,毫无试错机会,传统低端行业都做烂了,看不见希望啊。降准降息很重要,找个事给大家做我看更重要

daxiayizhuhua:谨慎悲观

积极基建,就是“避开存量,从空白处开始,小规模浅开发”。(比如西北屯垦,东海海屯,都不需要动迁居民,对现有内陆限产限建毫无影响),就是让开大路,改走两厢,把原本动迁征地的钱省下来,用于太阳能发电板阵列的钢架和“蘑菇寨”的水下支架,从而带动粗钢/水泥/玻璃等基础产业的复苏------这些产业固然是夕阳产业,但就业量大,既有投资大,能用还是用一用,把投资本钱收回来。

具体举个例子:取贝加尔湖之水,在西北黄土高原和沙漠区建立“复合农庄”。

取来的湖水,主要不是用于建设新的都市,因为千里之外取水,还是有一点风险,万一停供或中途被污染,上百万人的城市唯一的水源一下子没水了,那骚乱就大了。

取水后,在荒漠地区,每5000亩左右规划为一个农场,其中以光伏/风力发电为主要(占地项目),以(圆形滴灌)农田和蔬菜大棚为辅,安置20--60人左右的农场职工。所种植的蔬菜草料,就地喂养肉兔/旱獭/鸡鹅等,最后的产出是罐头肉/毛皮/鸭绒等,产品体积小价值大,对交通运力的要求低,农场之间修些土路就够了。农场远离城镇也无所谓,因为产品不赶时鲜。

光伏/风力发电,有几个主要的缺点。第一是占地面积大,同样的发电能力,比火力发电占地要多几百倍------但在这里不是问题,这些荒地本来就是空闲的。第二是输电,因为各农场占地大,所发的电要经过较长距离才能接入主干电网------这还比较容易解决。第三是发电量不稳定,接入主干网弊大于利------这点,我们用一个方案来解决。

拂髯客:这种新能源对电网稳定性不是带来好处,而是带来更多的问题。

这个方案,就是小型核电站。

2014年4月15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上披露,“中核集团”及“中核建集团”各自研发的小型核电站都在海外市场取得进展,因为外方没有类似的技术。

中核集团的子公司,“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1年成立,主要负责小型核反应堆的开发。总经理钱天林介绍说,中核集团先后推出陆地小型核电站ACP100和浮动式小型核反应堆ACP100S,装机容量均为10万千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该款“一站式”为陆地和海上的用户供热、供电、供汽及进行海水淡化。由于在设计上避免了放射性外泄,固有安全性高,所以取点可以“靠近城市、贴近用户”。集团董事长孙勤曾表示,预计2015年开始在福建省莆田市建设首个小型核反应堆。

中核建集团则抢先一步,其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由子公司“中核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于2012年底开工,装机容量20万千瓦。该技术能够保证核反应堆在任何事故下不会发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大量释放的后果,技术上不需要采取厂外应急措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3图:美国类似技术

该堆型是多模块组合设计,以20万千瓦机组为单一模块,串接成6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群。比如60万千瓦的高温气冷堆机组由三个反应堆模块合用一台汽轮机组成。

“小型核电站”的优点,是安全小巧,总建设成本低(但单位发电成本略大于大型核电站,大约大了20%),核燃料需求量小。其缺点就是发电能力较小,不给力。在这里,我们清洁发电的主力军是太阳能/风能,小型核电站起一个最后“抹齐”的功能,所以对功率的要求不苛刻。

我们在大量“复合农场”聚集地域,蜂窝状分布多个“小型核电站”,每个电站负责周围上百个农场。农场产的电直接“卖给”核电站,随发电随卖。核电站根据接入的电量,反应堆再发一部分电,补齐参次,输入主电网。反应堆发电的功率,则通过燃料棒组的插入取出,灵活调节。

这样,进入主电网的电能,始终是稳定划一的。同时,核电站的废热,用于在冬季暖化输水管线(防止冻结),以及供热给各农场用于作物夜间保温等。

这样的“复合农场”,对地表的开发程度浅,人口承载少,人类活动轻微,因此既防止了当地生态环境突变,也变废为宝发挥了闲置荒地的作用。我们中国由于长期沙漠化,沙进人退,北京沙尘暴,因此对沙漠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其实沙漠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常态现象,只要环境不再恶化,留着原本的沙漠是正常应该的。我们只是轻微地利用一下沙漠地表就好,不要老想着“人定胜天”。

同样,在东海海面,我们利用水上“小型核电站”,可以逐步设置“蘑菇寨”,向大海要地,向大海要活动空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俄国水上核电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中国预想的水上核电站

但我不赞同取渤海水淡化,因为日本核事故很可能沾染了渤海水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世界一流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德国GEOMAR Helmholtz Centre计算机模拟福岛核排放的辐射传播。2017年,整个太平洋将被福岛核废水灾难性地彻底污染。

外链出处

通宝推:唐斩非,王小棉她妈,
家园 还有,本兄有句话没讲清楚

“但外部资金成规模净流入中国已经20多年(当然不少沉淀在房地产里),今天开始逆转为流出,刚开始时“水势”一定会比较大,尤其还带动本土土豪向外转移资产以防被“追剪”。所以不贬值的政治意义虽然大,到底顶得住顶不住,也难说。”

--对中国这个级别的国家的金融攻击,决不是外部势力能自己完成的。外部势力能做的是引子 + 最后一击。苦力活还得国内自己人干,最后要形成老百姓把钱往外弄才能击倒央行。去年我写“土豪来了”,关于安邦写得语焉不详,也没说他们为什么要买楼。老本现在看明白了吧?

家园 多伦多这里,多少国内土豪来买楼

当我们本地乡下人是瞎的?

任你国内再怎么苦口婆心挽留,他们就一个天条:绝不让TG剪羊毛。

这批资金的体量,要大于中国至今吸引的外国游资(就是不投入三资企业,只到中国投房市股市的国际热钱)。简单说,30年来剥削国内弱势劳动群体而敛聚来的利润,多半想跑。

就这,能不贬值?我也不希望人民币贬值啊,一旦贬值,一夜回到解放前,人民币国际化变成进二步退一步。但什么是民心向背?或者准确说,TG有没有信心,把握住人民币(国内财富)的向背?

没有这个信心,坚守个屁;趁早从了,老百姓少受罪------汇率战里将要亏给索罗斯们的,还不是老百姓的钱?

通宝推:唐斩非,puma2011,
家园 本兄当心有五毛给你安个“香蕉人”的罪名

小弟多句嘴,国内的事情,本兄还是不要操心了。主席台上的人算无遗策,决战千里,草民么还是把自己的钱袋子搞得大大的,那是正道。

Baba解禁在即,不要错失良机阿。

家园 我不这么认为

就因为一次贬到位,并且发下狠话,一旦在期限前,出现6.61:1(即跌破6.6的铁底),副总理就下台。这样,从欧元区逃出的部分资本,反而愿意进入中国避险,因为它们是新进中国,在期限到来前,肯定是安全的。在以前6.7左右进入中国的游资,发现汇率收益基本被擦掉,会很不甘心,其中一部分就会继续留守,等待反弹。国内资本要跑的,发现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换个汇,几天里一下擦掉8%,心理上不肯接受,就等明年再跑出去吧。

因为6.6是铁底,从6.6往上反弹(比如到6.3),国家不干预,从6.3再每天2%慢慢往回跌,又回到6.6,国家还是不干预。所以炒家其实还是有机会继续玩的,只是不要碰我的红线,这涉及一群大官的乌纱,不跟你拼命才怪。

我们假设,对中国经济的狙击,是某方部署了20年的大棋,那么你现在怎么做,每一种可能性,他们都精确计算到了,不论中国政府按体制内习惯怎么走,都有下一个陷阱等你。但一下贬值到6.6,我认为他们没有考虑太多,中国人以前从来不是这样的。这是李云龙的打法,图央图森破,但是对付老狐狸们,很可能有效。

家园 你说的的这个做法几无可能

1。) 你的想法建立在三个前提上,政府人民的利益的高度一致,统治集团的利益高度一致,对宣传机构的高度掌控。你看看这三条有几个符合现状;

2。)你这个想法一方面做实了中国政府的汇率操控,另一方面极有可能会引发游资的二次涌入——假如信心就此建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大家比气长,长气杀短气,一旦中国是气短的那个,后果可就要放大很多倍。就看本兄的开发沙漠能不能实现了。

家园 只要想的到,就能做得到!

虽然细节还有待商榷,但是最后两段我是无比赞同的。

家园 积极基建的关键是形成正现金流

在一个短期,比如说5年内形成正现金流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现在地方政府负债的主要原因之一。

考察上海建一条地铁,200亿人民币,惠及400万人,人均才5000, 分30年分摊,一年才17块钱, 加上5%利息,也不过267元一年,每天不到一块钱。 所以上海市政府的基建投资几乎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为什么? 这么低的人均成本,和免费几乎没有区别。

所以,基建形成正循环的关键是人口密度。 现阶段中国开发西部是亏损的,而且是大幅度亏损,也是拖累中国发展的关键之一。你在甘肃的高速上以160时速狂奔的时候,就是国家财政喋血的时候,因为一公里成本5000万以上,1000公里就是500亿,每天的利息就是1亿,如果车子不多,折旧损失,维护费用,每天亏损1亿。按照中国沿海地带的发展水平,超过东欧甚至意大利葡萄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要负担整个西部开发, 反而显得力不从心。

反思这一原因,就是西部的人口密度不足。现阶段的任何投资都不能自给自足,今后的几亿几十亿的投资,添油战术,实际上等于扔钱入水。要投资, 必须是上万亿的投资,争取在西部建立人口千万的超级城市, 这才是积极基建的投资之道。

要往人口密度上靠,本大的这些小型核发电就不行了。引贝尔加湖水入疆可能是好棋,超级太阳能阵列可能是好棋(今年年底每瓦装机容量价格降低到0.35美元,已经极具竞争力 ,但新疆和西部其他地区还是缺少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我觉得引入纺织业和玩具业是必须的,加上大量开发形成的装备业本地化,农业及食品加工业,再建立10~20所大学分校,10所三甲医院等,应该能够形成2~3个超千万的超级城市。只要人口到了200万以上,投资的正循环效应就会出现,到那时资本就会蜂拥而上, 国家反而要悠着点。

通宝推:老老狐狸,本嘉明,唐斩非,
家园 我觉得主要是女性生育意愿下降

原因嘛有3个,一来生育二胎会影响就业和职场发展,所以很多女性选择不生;二来,生孩子总体来说是个很痛苦的事,和平年代生个孩子都可能死人,凭什么让女性承担?所以害怕生孩子。生一个就完成任务了,再冒生命风险生孩子,没必要。三来,生孩子女性付出太多,得到太少,虽然姓氏权是有法律保障的,但在很多地区,女性没有对子女的姓氏权。生一个不和自己姓的孩子,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让女性多次付出,就不一定有人愿意了。当然,江浙一带流行不娶不嫁,生2个其中一个随母姓,女性姓氏权问题看上去解决了,但怀孕生产依然是女性一个人的事,风险依然由女性一个人担当,所以生育率依然上不去。

解决之道:人造子宫。

好吧,一有机会我就安利人造子宫,因为我觉得这个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学绿教,彻底让女性变成生育机器,不过在毛泽东之后的中国,不知道有没有成功的可能,呵呵。

谈生育,不考虑女性个人意愿,空找其他理由,都是扯淡。

你以为大家真差那几个钱?不愿生孩子的地区,都是能供养孩子上大学的地区,真养不起孩子的地方,生育率反而高。

家园 吸引人到西部中部地区太困难了

西部和中部几个人口净流出省份要建立超级城市的困难实在太困难了。

首先要保证人口的净流出的现状被扭转,至少要形成人口净流出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解决这个问题就已经头大不得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挡不住人用脚来决定自己的未来。这还是第一步,把人留下来,首先面对的就是就业,人口净流出省份留不住人最主要的不是没有本地就业,而是本地产业新增就业持续疲软,没有增量就业怎么留住增量人口,这两个又互为因果,加速了人口迁徙。现在不是当年建设三线工程,一纸命令就能让成千上万的人拖家带口去荒山和穷乡僻壤(可以说三线建设就是超级城市建立的第一步,广播种,寻找可能性,之后再重点培育)。

第二人口留下来,就业解决了,还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建立超级城市必须要有超级特权也就是高于一般城市的行政权力。形成超级城市不是直辖市、省会就是计划单列市,这一点上中西部缺陷巨大。中西部省份一般就是单一中心,或者依附其他邻近发达省份,建立超级城市打破原有的地区资源分配格局,很容易成为省内其他城市诟病的集火点。

我觉得还是不要上千万级的超级城市,考虑当地环境承载力建设300万~500万级别的大型城市即可,千万级的城市对于环境的承载力要求极高,基本都是要风水宝地才行,有短板的话建设成本都会极大,不划算。

家园 可以用沿海高速收费来支撑中西部基建嘛

当然这个想法的现实可能性基本为零。

建设中西部大城市,还得从水源沿线着眼。襄阳南阳有这个潜力。西部应该也有,但需要国家动员人口迁徙。

都说移民不易,但前30年曾经有很成功的移民案例,三线建设只是一部分而已。我家乡就有一个镇,全部是河南移民,移民过来是国营农场,国家为他们配套了一些工业,基本上占据周边地区的产业高端,这是移民过来能够落地生根的主要原因。

与南水北调想对应的,北人南移也要有,比如从北京搬迁几所大学到襄阳,除了北京的特权优势不能比以外,襄阳地区的自然条件、建设潜力都非常大,妹子也很漂亮哦。

家园 钱学森和诺贝尔奖

钱学森能拿几个诺贝尔奖?

我觉得是半打。

首先,以他的学术能力,就算留在美国也是可能拿一次的,杨振宁他们都承认。

其次,他回祖国后,对民族国防事业忠心耿耿,深得主席的信任,全国至少上百万科技精英,围着钱学森的指挥棒转。他深刻全面地影响了新中国的科研面貌,奠定了国防科技基础。凭这,可以拿5个诺贝尔奖。

那么,钱学森一生没有拿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奖,遗憾吗?我看没什么可遗憾的,他的生平所学,人生所愿,淋离尽至地发挥了,到达其他知识分子不可企及的巅峰了;中国人民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享受到他的成果了,夫复何求?诺贝尔奖,只是高帽子,只是花褂子,对钱老来说,粪土而已。

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和“人民币成为国际硬通货”之间的关系,就是钱学森和诺贝尔奖之间的关系。

只要中国经济平稳,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就算你不想国际化,还会有小弟拥戴,黄袍加身;如果中国经济倒退缩水,即便袁术得到国玺,称帝还是一场闹剧。

如果希望已经启动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一路顺风毫无曲折,那么现在当然不应该贬值人民币。但这值得不值得,就难讲。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走成“四渡赤水”,也挺好。

6.13走了,6.27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外链出处

通宝推:红军迷,ljsqt,石狼,等明天,猪啊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