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海军怎样超越美国海军 -- 百战长缨

共:💬39 🌺17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海军怎样超越美国海军

中国海军怎样超越美国海军

上回书说过了“我军地面装备首先超越美军”。实际上如果单就地面装备技术而言,中美可以说各有所长。总体上美军在工程技术层面还远高于我军。

在地面装备领域,美军为何却被技术水平差的中国兵工超越呢?

关键就在哲学体系。

按照钱学森系统学的理论,任何学科都有四个层次,最低是工程技术层次,最高是哲学层次。美国人到底立国时间短,哲学底蕴不足,虽然工程技术方面世界领先,但是哲学层次也就是综合能力很差。随着中国兵工的追赶,如今他们地面装备总效果现在已经落后我军了。

中国兵工恰恰相反,在哲学层面也就是设计思想方面超前很多,同样的技术经过中国兵工的巧妙组合,总效果就是世界领先的军工技术。

比如说,美军M1系列坦克有两个设计思想方面也就是哲学层次上的严重的错误。第一是拒绝使用自动装弹机。他们认为不使用自动装弹机可以让炮弹和人员彻底隔离,安全方面得分多。实战效果恰好相反(这是美国特色,就好比航天飞机的设计本意是可回收多次使用的低成本高可靠性航天器,实际效果正好相反。发射成本奇高,可靠性奇差,迄今为止摔死14个航天员,死人的数量高居世界首位。最近发射再次失败的猎鹰火箭也是一样,估计也要步航天飞机的后尘),虽然M1坦克后脑勺很大,炮弹存放在里面与人员彻底隔离。两者之间用一块可升降的厚钢板遮挡。但是战斗中坦克装填手需要不停地从后脑勺里面往外拿炮弹。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那块厚钢板始终是升起的。于是乎M1系列的炮弹舱跟人员座舱还是一体化的。海湾战争中M1炮弹舱被击中引起过炮塔殉爆。第二是M1炮塔太过巨大,这是因为美军把舒适性不适当地强调,结果造成炮塔体积太大,炮塔与车体之间存在卡弹区。海湾战争中也出现过卡弹区被击中引起炮塔被击毁的战例。

德国的豹2坦克也是一样。而且更加各色。炮塔后脑勺中的炮弹呈放射状存放。人工补弹人工取弹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也许人家的坦克,设计上就不是以中国为假设敌,主要就是为了中东地区治安战打造的。这样就说的通了。

陆战兵器超越美国没商量,但是海战兵器目前我们还处于劣势。

这一次就要说一说中国海军怎样超越美国海军的问题。

毫无疑问,航母特混舰队和万吨大驱我们都要。两栖攻击舰核潜艇我们也要。传统领域我们同样要追赶美军。但是超越美国海军的关键节点却不在这里。像美军那样花费巨大投资建造十几支航母舰队,最后经济被拖垮。这不是我们要走的路。我们要以比美军少得多的花费,从美国海军手中夺取关键航线的制海权。

上回书说到,由于中美两国在海军装备方面的巨大差距,再过三十年,我们的航母核潜艇也达不到美军现在的数量和吨位。但是到那时候,我们中国海军已经在海上丝绸之路和第一第二岛链这两个战略方向牢牢控制了制海权。美国海军或许能够在东太平洋和大西洋仍然占据优势,但是如此态势中美两国海军在世界海洋上已经平分秋色了。

美国海军不能威胁关系到中国经济命脉的海上航线,那么美国海军已经居于下风了。如此耗下去,美国的崩溃不会很久。

我们中国海军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发挥我国之长,对抗美国之短。我们绝不会跟着美国的脚步,拼核航母核潜艇拼四代机。我们还是要发扬我国超强的制造业能力,用我们的海工工程基建能力对抗并拖垮美国。

这就是我多次说过的石油钻井平台战术。我在几年前就写过。发在铁血。不过那时候很多人根本接受不了这个新事物。

上一帖子说了一下,但是没有深度展开。这一帖要说说这个石油钻井平台战术或者更精确地说,应该是近海平台战术是怎样夺取制海权的。

把石油钻井平台用作战争设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曾有过。伊朗曾经在波斯湾利用石油钻井平台充当预警平台也就是相当于陆战的警戒阵地来使用。对此美国很讨厌。曾经动用巡洋舰的127炮轰击。

当然我们建造的近海平台将是一座座坚强的海上堡垒。不要说美国巡洋舰不敢靠近,就是美军的核航母编队,也要退避三舍。

中国的近海平台,将是一座座庞大的巨无霸级别的海上钢城。它虽然源于石油钻井平台,但是其结构将是集港口,船厂,飞机场,物资集散中心为一体的巨大的近海钢结构建筑。而且,世界造船业将会跟随中国的近海平台的发展重新洗牌。新一代超级集装箱货轮将被设计制造出来。海运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度发达的年代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运输手段。

因为到那个时候,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开通万吨级重载铁路。欧亚之间陆路运输的效率将直逼地中海阿拉伯海印度洋南中国海航线。客观上也要求海路运输有更高的效率。

高效海运就必须造大船。现代化的造船厂能够造出百万吨级大型运输船。不经过苏伊士运河,绕过好望角从大西洋经印度洋通过马六甲驶向南中国海。可是现在的海港无法停靠并装卸这么大的船只。大船靠港肯定是舷靠,港口起重机都是悬臂梁结构。船宽越大悬臂梁越长。装卸集装箱的时候,起重机悬臂梁后面必须加配重。而起重机悬臂梁的长度和配重质量都是有限度的。

但是近海平台却可以通过大跨度钢构件实现起重机的简支梁结构。也就是跟机械厂的航车很类似的两端都有支撑同时又能够行走的结构。跨度百米以上的简支梁航车式的港口起重机可以更加高效地装卸,大功率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的起重机吊钩轨迹可以精确编程,集装箱不落地直接装载小船。分别驶向不同的目的港。

近海平台将成为超大型船舶的专用港口。

不但如此,近海平台的钢结构很容易就能搭建数十层高楼。银行邮局酒店超市医院学校剧场公园甚至体育馆等等各种服务实施一应俱全。使得近海平台具有自贸区的功能。大型船舶装卸货之后的货款清算可以同步进行。我们有自己的亚投行了嘛。而且这个自贸区的高度集成化,效率比李家坡要高很多。

另外,超大型船舶的维护也可以在中国建造的近海平台进行。不一定非得进造船厂。因为近海平台在海上,不受陆地面积限制,只需合理分配立柱之间的距离就能构建超大型干船坞。甚至超大型船只的水线下部分的重新抛丸和喷漆,都能机械化完成。这是繁忙的陆地船厂所不能实现的。

那么中国要把这些近海平台建造在什么地方呢?李家坡对门,斯里兰卡隔壁就可以。另外在印度洋阿拉伯海一带,非洲东西海岸,南非好望角,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附近,北欧,英国,法国沿岸,都可以。当然,如果美国佬不作梗,在美国东海岸加拿大东海岸附近也可以有。未来甚至在美国西海岸,日本东西海岸都可以建造。

将来的海运,小船进港口,超大型船舶必须在一座座中国近海平台停靠。

这一座座海上钢城如此庞大,它的动力从何而来呢?

这要看在哪里。

如果是在北欧,大西洋沿岸,那里是欧洲。平台上主要是外国人在工作,可以从陆地牵拉海底电缆给平台供电。反正近海平台离岸不远。

如果是在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平台员工都是中国人,这一座座海上钢城将一律自带燃煤电厂。陆地直接做好煤粉专用运煤船运到近海平台。现在我国的燃煤技术已经能够做到清洁排放,比燃油燃气电厂也不差。

那么燃煤剩下的巨量煤渣如何处理?这煤渣在陆地就是污染,但是在近海就是宝贝啊。煤渣和电石渣混合压制,经过蒸汽养护可以得到坚硬的煤渣砖。燃煤电厂蒸汽有的是。大型煤渣砖直接铺往海底。很快,煤渣砖上面就能生长海生生物。如此这般,十几年以后或者几十年以后,一块块人造陆地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地诞生,这里就是中国新拓展的领土。中国将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成立新的行政区划。这一美好前景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方面的战略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

这种近海钢结构平台,基本上是以现有技术为基础。但是仍然是一种基于超强经济实力的巨大创新。就像当年航母一样,飞机技术和船舶技术都是现有的,但是却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决定二战海战胜负的航母技术。

中国的近海平台,需要超级强大的金属冶炼能力,超级强大的巨型机械制造能力和超级强大的基础设施建造能力。这意味着必须拥有巨量的工业人口和巨额资金支持以及无与伦比的实际需求才能建成。

这正好是中国所长。

建造这样的海上钢城,日本肯定在技术上能做到。但是日本市场没有这样的需求,日本的钢产量也支持不了。但是中国的海运吨千米却是世界最大的。中国有最强烈的愿望也有这样的能力建造这样的设施。

中国的近海平台,不是战争机器,而是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建造的。平时除了做为超大型船舶停靠港口以外,还可以开展海洋旅游活动。平台顶层做为飞机场是没问题了。起降条件比许多现在的机场要好得多。

在战时,庞大的近海平台立刻就变成一座座坚强的海上堡垒。

一座的近海平台驻扎两三百架歼十一,其打击力量让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编队都感到畏惧。因为这是陆基战机。当年中途岛海战,美国海军航母编队追击日本舰队的时候,就遵循美军舰队绝不进入威克岛日本陆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的基本原则。而日本海军正相反,全速西撤,争取尽量早地进入威克岛日军陆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之内。由此可见陆基战机对海基战机的威慑力。

在陆基作战飞机的支持下,我海军航母特混舰队和万吨大驱有足够的能力对抗美军核航母。实际上航母的作战效率很低,一条十万吨核航母满载差不多有七千人,只有不到一百架舰载机。其中攻击机只占一半不到。但是近海平台驻扎两百架歼十一毫无问题,抵得上好几支核航母特混舰队的作战兵力。另外近海平台珍珠链一样地建造,彼此之间互相呼应。可以从几个方向同时突袭美国海军核航母编队。另外,近海平台以体积庞大著称,还可以直接部署和发射东风21D导弹。

航母只有一层机库甲板,但是近海平台的巨大空间和建筑面积可以设置几层机库甲板。机库面积也是航母的很多倍。储存的飞机比航母多十几倍。由于不使用弹射器,战机的起降效率也比航母高得多。所以,它的持续作战能力更是核航母无法比拟的。而核航母绝对受不了这种以海对陆的战损。

有了近海平台的支持,黄海,东海,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沿岸以及阿拉伯海一线,美国海军根本就不敢挑衅中国海军。

我们可以比美国少得多的海军投入,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跟美国海军获得战略平衡,保证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和平与安全。

我们不跟美国搞军备竞赛,我们建造近海平台完全为了发展经济。美军的核航母不但不挣钱,还需要巨额维持费用。我们的近海平台却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过去还可以说美军的核航母能够给美元做后盾。但是我国有了近海平台之后,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的制空权制海权都归了中国,那有关国家谁还鸟他美元呢?大家赶快持有人民币才是正途。

通宝推:mooncarxy,回旋镖,独立寒秋HK,流云天下,天涯行者,雨落田园,
家园 俺觉得这事不是这么看的...

路上的海上的丝路的安全问题...会是有关国家共同维护的...这个问题不大...最多有些小股恐怖分子袭扰...这都是好解决的...

随着丝路的发展...会越来越稳定...大家赚钱的路大家都不会堵它...

你讲的那个美国...有可能捣蛋...也有可能捣不起来...与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为敌...美国能做出来...要是断了这几十个国家的财路会是啥情况?

美国也在变...迫不得已的在变...

就是美国眼红给丝路来一下子...也来不了几下子...它没有后劲...何况他要是捣蛋...咱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可以在丝路沿海国家放上一些中导或长程火箭弹就可以了...这时它就成过街老鼠了...觉得它还是要思量下的...不会那么嚣张...

明的咱不怕...它要是来暗的才是要提防的...

家园 煤烧了太可惜

可以建快堆发电,然后或者电解海水制氢,或者以海水煤制油、煤制气,输往大陆,残渣填海。这样一举数得,既避免了内陆核电站的潜在危险——出事把核电船拖往深海沉掉即可,又可以高效及清洁利用化石能源,不用再担心雾霾问题。甚至可以把石化工厂建在海洋平台,这样像PX厂建在哪里的争议也可以化解。

煤制油煤制气技术已经成熟,快堆技术也仅差临门一脚而已,以近海平台为依托,搞能源综合利用开发完全可行。

家园 近海一般都是专属经济区

人家未必让你建。深海成本就上去了。而且后勤补给也是问题,战时太容易掐断了。移动性是武器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园 疑问。

一个平台上驻守200架J11,那从南海延伸到非洲东海岸,需要多少个平台?海上需要多少J11?每个平台之间的呼应距离是多少?每个平台周围有几个可以相互策应的平台?是一字长蛇阵,还是面状集群分布?

在战时,如何保证分散在大洋上的平台兵力不集中被各个击破?毕竟,处处要守,处处都守不住的局面是这类固定平台的最大劣势,机动防守永远是最好最经济的方式。

还有,这么庞大的平台,后勤供应是个巨大的难题,如何保证后勤的安全,快捷,高效?如何保证粮道不被人绝了。

家园 你应该延续你的中导思路

即利用中国的制造力的优势,用导弹的数量优势压倒昧国海军

但是仅有导弹是不够的,导弹是一种远程打击的武器,但是还需要让导弹长上眼睛,也就是说需要侦察机

而这个侦察机,就是我主张的少量的载人侦察指挥机,加上大量的无人侦察机,载人侦察指挥机主要通过加油机的空中加油和大量的由普通舰船发射的加油导弹---或者说加油无人机,不管叫什么名字,能够从普通舰船上发射就可以了实施备份加油,有了备份加油手段,载人侦察指挥机的安全性可以大幅提升。

而这个无人侦察机可以由普通的舰船发射或者在稍加改装的集装箱船上起飞。

问题在于提高无人侦察机的效能,在这一点,我对王小谟先生的团队有信心,我相信他们能够把分布式天线搞出来,从而实现预警机的小型化,进而让一架小型的无人侦察机也具有相当的信息战力,为我远程导弹侦察定位目标。

总的来说就是不跟昧国拼航母编队,而拼导弹和无人侦察机,用集装箱船拼航母,用加油机机队和加油导弹实现载人侦察指挥机的空中油料保障,至于战斗机,我非常怀疑战斗机还有没有用,因为我都是用无人侦察机前沿接触,发现后摧毁,我侦察指挥机在完成一定的指挥无人侦察机的任务以后就可以撤出对方的战斗机的攻击区域。

家园 这样的平台已经出现了!

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号称移动的陆地!

最大单体120米×900米,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无限拼接,航速10节!依据这个平台,可建设:

一、 远海超大型海上酒店;

二、 远海商业中心(免税商场;)

三、 海上嘉年华(大型康体娱乐中心、垂钓码头、潜水码头等);

四、 游艇母港,其它舰船的补给基地,远海作业人员的休整、中转基站,海政服务,海洋或海岛开发的后勤补给;

五、 远海航空港(机场跑道、直升机停机坪、空管);

六、 远海搜救中心,海上医院;

七、 科研实验、开发及其它用途的综合保障基地;

详见:中国海洋超级航母平台曝光,长900米,航速10节

链接出处

家园 脑洞打开

搞双层甲板,上层降落,下层起飞。。。哈哈~

家园 主意挺好,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个海上平台的主意挺好,尤其是在和平时期的海运和旅游观光上。但是用在战争上,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二战时日本鬼子的西太平洋三道防御圈和你的这个战略差不太多,只不过鬼子是利用天然岛屿。

从防御的角度来说,以路基飞机支援,航母编队机动作战迎击美国从东太平洋的攻击好像设想很好,但是最后的历史却是因为日本鬼子的航母机动舰队被打垮,失去了制海权以后,各个岛屿被美国鬼子逐步隔离,选择重点攻击,结果相互之间无法救援,重点岛屿被拿下后,其他岛屿也被困死了。所以在海战中到底是以机动对机动,还是以陆制海,这个真不好说。

家园 快赶上本大的酩谈系列了

美国人到底立国时间短,哲学底蕴不足,虽然工程技术方面世界领先,但是哲学层次也就是综合能力很差。

这个结论似乎有点不靠谱。美国建国时间虽短,可是其文化底蕴却是来自老欧洲的,不能就说他哲学能力差。他能走到今天这样在各个领域引领世界潮流,没有哲学指导是不可能的。

在军事领域,他提出的整体战,I4SR等建军指导思想也是我们正在学习的方向。

具体说到坦克设计思想孰优孰劣,这个本来就是各自有各自的道理。苏联的设计哲学是战斗能力优先,西方把乘员的安全和舒适放在优先地位,也是当时不同社会制度的思想反映。我们用自动装弹机,不过是我们沿用苏联设计思想和技术的一个延长而已。我们自己也没有舱后装弹和舱底装弹的战场生存率的比较数据,还在人云亦云的阶段,谈什么自己的设计哲学?

中国兵工恰恰相反,在哲学层面也就是设计思想方面超前很多,同样的技术经过中国兵工的巧妙组合,总效果就是世界领先的军工技术。

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这份自信。记得当年J10正式成军时,宋总发过感慨“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可以望见先进国家的项背了”。

这几年我们的兵工行业确实取得巨大进展,但是总体来说也不过是能看见美国人的后脑勺。要说到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创造出领先世界的军工技术,就是夜郎自大了。首先,我们现在有自己独创的武器吗?再过几年也许会有,就像你说的那个海上平台。那么,这些独创武器真的能在实战中压倒对手吗?只有打一仗才能说。所以,你上面的这个结论还是等到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后再总结吧。

从你设想的海上平台,就可以看出你的哲学思想还是停留在冷战时期,处处靠武力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我的一带一路延伸到哪里,我的飞机军舰就要保护到哪里。

美国人仅仅是依靠区区12艘航母取得世界霸权的吗?我们以后要保护一带一路的安全也绝对不会依靠这个鬼子修炮楼式的思路。不然,不等别人来攻自己就先跨了。

所以,象你设想的这个平台,要能供百万吨级的集装箱船的转运和维修,要有各种城市功能,还要能放上两三百架J11,还要能直接发射DF21,真说不上是一种“先进的哲学思想”。

就算我们有技术能造出这么大一个海上城市,就算我们有钱能维持这一串珍珠项链的运作,就算我们有愿意牺牲自己长期驻守这海上孤岛的人民,真打起来,这串基地就真能保住运输线的安全吗?当年土八路能端炮楼,东北局能想出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策略,武装到牙齿的美国海军就想不出破解这种现代一字长蛇阵的办法?

我想我们河友都能想出不下十种破解之策。

家园 成本且不说,你这不是给对方提供活靶子吗

在战时,庞大的近海平台立刻就变成一座座坚强的海上堡垒。

一座的近海平台驻扎两三百架歼十一,其打击力量让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编队都感到畏惧。因为这是陆基战机。当年中途岛海战,美国海军航母编队追击日本舰队的时候,就遵循美军舰队绝不进入威克岛日本陆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的基本原则。而日本海军正相反,全速西撤,争取尽量早地进入威克岛日军陆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之内。由此可见陆基战机对海基战机的威慑力。

在陆基作战飞机的支持下,我海军航母特混舰队和万吨大驱有足够的能力对抗美军核航母。实际上航母的作战效率很低,一条十万吨核航母满载差不多有七千人,只有不到一百架舰载机。其中攻击机只占一半不到。但是近海平台驻扎两百架歼十一毫无问题,抵得上好几支核航母特混舰队的作战兵力。另外近海平台珍珠链一样地建造,彼此之间互相呼应。可以从几个方向同时突袭美国海军核航母编队。另外,近海平台以体积庞大著称,还可以直接部署和发射东风21D导弹。

航母只有一层机库甲板,但是近海平台的巨大空间和建筑面积可以设置几层机库甲板。机库面积也是航母的很多倍。储存的飞机比航母多十几倍。由于不使用弹射器,战机的起降效率也比航母高得多。所以,它的持续作战能力更是核航母无法比拟的。而核航母绝对受不了这种以海对陆的战损。

成本且不说,你这不是给对方提供活靶子吗

这么大块头还不能动,弹道导弹用动能轰就是了

另外可以高空撒布子母弹,飞行甲板就成火海了

家园 看好这些平台作为工厂的平台

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之类,以及海上养殖,到海上城市。

家园 【原创】中国海军怎样超越美国海军 补丁1

中国海军怎样超越美国海军 补丁1

拙文“中国海军怎样超越美国海军”在河里一经发表,回帖反对者蜂起。我认为这很正常。只是有几个问题必须理清。

第一,中美海军是否必有一战?如果说,中美是夫妻关系,救美国就是救中国,中国将和平崛起。或者说中国海军永远跟着美国海军当小弟,中国海军永远不会超越美国海军。那么不必谈下去了。如果承认中国做为大国崛起必然要挑战原有的世界霸主,必须把原有霸主从世界舞台上打下去。而原有霸主的最强军事力量就是海军,那么你要把世界最强的海军打败,那么中美海军就必有一战。当然大战小战长战短战可以另说。

第二,中国海军是否需要海外基地?如果承认中美海军必有一战,那么大家都知道世界霸主美国海军在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海军基地。以此支持美国海军在各个大洋遂行任务。以美国海军的强大,都需要海外基地的支持,那么力量远小于美国海军的中国海军在没有海外基地支持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在深水远洋打败美国海军,那只能说是疯话了。如果说,中国海军永远不建立海外基地,永远蹲在家门口最多在南海种岛,再远处我们不去了。那么是不是我们要撤回索马里护航舰队,中共中央撤销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中国海军从此在家里当好孩子,听任美国海军在台湾海峡在东海在黄海在南海耀武扬威。我想各位一定不赞同。那么中国海军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海外基地。

第三,中国海军的海外基地建造在哪里最合适?如果承认中国海军必须建造海外基地,这就存在一个把基地建造在什么地方最合适,花钱最少而效果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性价比的问题。毫无疑问,在这个问题上要听党的话跟党走。中共中央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计划。这是根据中国发展的现实提出的。中国做为发展中大国,能源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而中国进口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货物,多一半要走海上丝绸之路。保证这条经济大动脉的安全与稳定,是中国海军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如果大家同意这个命题成立,那么很显然,中国海军的海外军事基地应该最先考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部署。

第四,中国怎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建立海外军事基地?从南中国海到马六甲海峡,然后西进印度洋直到阿拉伯海,有什么空余的岛屿可供中国海军建基地吗?或者说把基地建造在沿路岛屿国家?斯里兰卡的表演大家看到了。中国海军仅仅在那里停靠了一下,该国就唧唧歪歪,如果建立海军基地,那还不翻了天?第一海上霸权美国肯定是不会允许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中国出资建造的,但是在美国的压力下,巴方不得不租给了李家坡。耽误了中国六年的时间。而且这个港口还仅仅是一个民用港口。综上所述,如果中国海军要想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建立海军基地,那么就必须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不依赖外国,不看人家眼色。完全依靠自己超强的基础建设力量在浅海用钢结构建造一座座的海上钢城。

这是中国海军建造海外军事基地唯一可行的方法。

中国人建造大型钢构件,很有心得,很有效率。考虑到如今中国的钢铁跌到了白菜价,而中国钢铁产能还在不扩大,让那些过剩产能干这个,就业保证了,收入增加了,消费提升了,市场活跃了,经济发展了。几全齐美。李克强总理定会击节赞赏,为此浮一大白。习近平总书记会来视察工程,鼓励同志们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早日把海上钢城建设完工,为祖国的发展和崛起贡献力量(热烈鼓掌)。

这个前所未有的海上钢城计划除了会使北京的雾霾因此而更加严重,2022年申办冬奥会有可能失败以外,没有别的坏处。就让北京人民为中国的崛起做些牺牲吧。为中国海军建设做些贡献吧。北京人民的政治素质是很好的,爱国热情是很高的。北京人民一定举双手支持这个计划。

中国海工也强烈支持这个计划。这下子他们可有了用武之地了。与其大家国内市场窝里斗,不如走出去,承包海上钢城项目。这些个项目从资金到规划到设计到施工到监理全是中国企业。不会像在非洲在南亚在东南亚外国那般磕磕绊绊。海上钢城虽然大,但是结构并不复杂。世界跨海第一大桥和世界跨海第二大桥中国人早几年就完工了。连三一重工这样的制造陆地工程机械的厂家都要进军海工设备了。所以,海上钢城搭建起来施工是很快的。它的施工难度无论如何要比建造海洋981低得多。不久前那个搞中央空调设备的长沙远大公司,搭建钢结构建筑不是刚刚创造了一天建造三层的世界纪录嘛。以如此业余的企业都能在钢结构领域有所建树,那么真正的中国海工出马,一定是更加优质高效。

至于成本,毫无疑问这是要花大钱的工程项目。但是跟许多工程相比小巫见大巫了。一座海上钢城,也就是几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施工量。以中国目前的施工能力,拿下不成问题。

一些河友反对这个计划。反对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反对的理由是当年日本鬼子的堡垒战术失败了,所以中国海军也不可能搞成。

这就有点歪了。日本鬼子搞不成的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搞不成吗?把我们的海上钢城跟日本的炮楼相提并论,起点低了些。

当年二战期间日军守岛,一无空军二无海军,就是躲在陆地上的永备工事里面死守,采取王八不出头的龟缩战术。即便如此美军攻打硫磺岛的时候,集中了66:1的优势兵力才拿下。

如今的中国海军会允许美国海军如此集中兵力吗?美国海军胆敢进犯,距离海上钢城1500千米之外,海上钢城的中导集群就开始射击了。然后就是中国海军航空兵从海上钢城起飞的陆基战机不停顿的空袭。美国航母舰载机如果敢于起飞突击的话(这么大的钢城不知道他们那点炸弹有多大效果,另外美军舰载机雷达一直被海上钢城的超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压制,他敢来送死吗?强烈怀疑中ing……),500千米以外就会被不断地击落。最后是海上钢城发射的集群远程防空导弹的打击,绝大部分美国飞机连海上钢城的影子都见不到。个别飞机发射导弹突进防御圈,也会被集群部署的1130转轮炮打个凌空爆炸。052D才装备2-4座1130转轮炮,海上钢城随便部署个三百五百的1130转轮炮毫无鸭梨。

海上钢城是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支撑点。与美国航母特混舰队对决,我们同时具有制空权和制电磁权,我们可以从海上钢城起飞歼二十歼十一歼十和飞豹,在空警4000(那时候说不定空警5000都有了)的指挥下,在陆基巨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支持下,掩护中国海军编队突袭美国海军航母特混舰队。

中国海军有了陆基战机的掩护,有了陆基巨型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支持,有了空警X000预警机的指挥,作战效能是倍增的。

美军方面呢?上回书说到了,他们的舰载预警机E3A的显示屏上除了雪花什么都没有。舰载机打掉一架少一架。

海上钢城机库甲板好几层,飞机有的是。飞行员也比美国佬多几倍。

不仅仅是战斗力,战斗持续能力也不是美国航母舰队能望其项背的。

如果说中国海军航空兵在拥有兵力优势(飞机数量至少是2比1),火力优势(除了舰载导弹空射导弹之外还有中导集群特别是东风21D),电磁优势(陆基巨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空警X000对决美军舰载预警机E-3A),处于绝对制空优势的前提下还打不过美国海军,那么我们不必往下谈了。

如果中国政府真的建造了这样的一连串海上钢城,显示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保卫自己海上生命线的决心,显示出敢打必胜的志气。到那时,美国佬就自行收敛了。

如果中国政府真的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部署珍珠链般的海上钢城,中国海军舰艇部队依托海上钢城基地四面出击,保卫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按照美国佬一贯欺软怕硬的尿性,他们是绝对不敢来挑衅的。他们会把资源用在培养中国境内的民晕粪子比如毕福贱这样的走狗方面,力图有一天从内部颠覆中国政府推翻中国人民民主专政。

但是实践证明,美国佬的和平演变计划也是失败的。

通宝推:dongdream,
家园 花,我也有类似想法:陆(岛)vs 海

基本原则就是以陆(岛)基航空兵对抗海基航空兵。

海上冲突主要武力投放无非是扔炸弹,炮击和导弹。飞机比船和陆地都有优势这个基本大家都同意。但是航母是否就比陆基好?对于美国来说,要维护全球海洋秩序,当然有机动性的航母成本更低。但是我国航母及其配套舰船方面技术落后,成本相对高昂。而我国需要的维护的海域有限,人力丰富,相对陆基成本低多了。我们在有限资源下,应该先铺近海,然后牢牢控制东海南海的石油开采权。这首先要和日本越南冲突。如果美帝和我们来硬的,在接近我们大陆的地方决战我们更有优势,拼的就是空军而不是水面舰船。美帝无论是输还是回避冲突,都会大涨我们威风,有利于进一步向东南亚乃至南亚,西亚推进。当然,这个策略的核心是一是空军一定要够硬,二是海上石油开发能力要有。

二战日本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资源不够丰富,后期飞行员和飞机都跟不上了,只靠岛子上陆军孤守;二是它铺的摊子太大了,远远超出了需要。

你的钻井平台和岛基类似,更灵活,不过也要耗费更多资源。

家园 能战才能谈

据说,外交部的人对军界的人讲: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不要指望外交人员在桌面上得到。解放军能够保证在战场上得到的,那就不一定非要打仗,可以在桌面上通过谈判得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