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向河友们求助:什么是效率? -- 审度

共:💬168 🌺5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求助】向河友们求助:什么是效率?

河友 @懒厨 兄发了个贴子。老审,我提供一些经济学家的黑材料给你批判

贴子里提到“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不可能比市场高”。我向懒厨兄请教什么是效率,他说这是常识。但是他无法把这个常识准确的描述出来,只是用了点例子来说明,在归纳都没有足够的材料,最后用上自同语反复。但我还是不明白懒厨兄说的“效率”是什么东西。

那么,向全体河友们求助吧。我就是一老工人,理解成“老”工人或“老工”人都行,会抡扳手(跟 @夜如其何 王城兄学的。)不懂经济(好几个河友的结论。),不过我有一颗年轻好学的心,古人说朝闻道中午就能吃好饭,我也希望能吃个好饭。“改开”以来,“私企比公企更有效率”,听得我不但耳朵起茧,简直全身上下内外都起茧。那么,“私企比公企更有效率”的“效率”是何意?如何判断这个“效率”的高低?河里诸君,可有能说明白?既然经济学是科学,能不能把这个效率用个公式大体描述出来?能准确则更好。

“私企比公企更有效率”是许多人包括河里许多河友的观点,是“改开”的重要原因,是“改开”大规模私有化的最根本的基础理论。几十年来,经济学家们都跟

@懒厨 兄一样,对这个“效率”语焉不详,大概都跟懒厨兄喝了澳洲葡萄酒。我希望能够知道这个“效率”究竟是什么?

1,效率是什么?

2,如何判断效率高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还要公开求助?老审,私下@我呀

我考经济学的时候你们都在喝澳葡、喝喜茶呢😏😏

简答如下:

许小年这句是指,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不如市场。

1、这是指当前。将来人类发达后,不好说;

2、计划虽不如市场,但两者当前都不一定就好,只是市场相对效率高一点。

最后,划重点-这个效率到底是指什么?

这是个有效、合适、正确……配置资源结果发生的比值!比如说,100次让市场来配置,正确配置的次数是50次,50%。而让计划来配置,正确配置的次数是49次,49%。这就叫市场的配置效率高,高1次,高1%。

当然,你要说计划的效率高,可能有60%、70%,也是一种观点。但许小年认为市场效率更高。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观点可以不同,但说的效率就是这么回事。千万不要理解成生产效率——计划经济下的生产效率或市场经济下的生产效率,不是这个意思。

通宝推:翼德,
家园 单位时间内的资本回报率

比如投入一万块钱,一个月后能赚回来多少。

很多时候,资本主义叙事,就是潜移默化让你扮演资本家。我上外网youtube,几乎每次第一页都会被推送犹太资本家Ray Dalio的《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完全不把劳动当回事,信他的,世界就是钱生钱。

家园 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不可能比市场高

被懒厨带偏了,或者说许小年这是个砖家,要批驳这个观点,我觉得关注的重点是,

在多大范围的计划配置资源?在多大范围的市场配置资源?

习总说要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说明国内还不是或者不全是统一大市场。取极端值,八九十年代各个县的市场都是割裂的有壁垒的,隔壁县的香烟和电视机不能卖到我们县来,那么就是在县域范围内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跨县就不是,那么这个市场经济配置的效率高吗?

那么今时今日的国际社会呢?一大半的国家还没有咱们的一个大县的面积大呢,咱们的电动车也配置不过去啊。建设统一大市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个“计划”吧。

综上,许,砖家无疑。

家园 懒厨兄呀,谁让你最近又喝了澳葡

事不过三嘛。既然懒厨兄你不能答疑,和就多问问其他人。你这是第四次了,还是没解释好。

你上贴似乎进步了,给了个百分几,说明还是能用数学表达的,但是这百分几怎么算出来的呢?之前你同义反复,这次算不算循环定义:正确,什么是正确?如何界定是否正确?这两个问题你先别回答,不然就不知偏到哪去了。

我们还是回到“效率”问题,看看河友们有没有什么指导。

家园 扯这个皮,不如看结果 -- 有补充

公婆各说各话,都说服不了对方,那就看结果呗。中国不谈,苏联算最正宗的计划经济老同志吧。当年要死要活搞不了农业,现在战火下的俄乌,都是粮食出口大国,也没听说二国吃穿有问题。谈再多玄学,不如看看现实世界,一目了然。。

很多人认为的计划经济,是一堆堆专家,深思熟虑,下达的指令。实际的计划指标,可能就是计委各处室,一个处长带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随手列的玩意,这要有效率,就真搞笑了,何况当时,还没网络计算机,下面啥情况,鬼知道。。不是计划经济不好,是人类社会配不上这样理想化的东西。。

通宝推:广宽,北纬42度,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现在中国最有计划性的指标 -- 补充帖

就是各大城市的每年限牌数量,广州每年12万,实行好多年,为何是12万,不是12.5万,11.5万,估计没人真能说清楚。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真不是那些理想主义者可想象。。中国十年一次人口普查,要准备大半年,动员几百万调查员,就这样,还不能保证数据百分百准确,这还是最简单最没利益冲突的数人头。要监控每天以亿计的经济活动,有效协调,并做出下一步指令。。等下辈子吧,人人装上脑控芯片再说。

通宝推:翼德,
家园 这个理解跟我一样

但不出所料,老审已经继续问你这个百分比是怎么来的了。

悄悄告诉你,他对计划经济的执念,是因为希望能够分配到200个老婆,你觉得市场经济能做到这个吗?😜😜😜

家园 老审,我没有马甲

但是,我挺高兴看到的普鲁托的思路跟我不谋而合。

家园 你说的这个还真不是

建设统一大市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个“计划”吧。

这个是个常见误解,经济学里提到的计划经济,是指政府把生产与分配全部管起来,如前苏联,以及改开前的中国那种。

你这句说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规划,中国政府再也不会去管具体的生产与分配了。

简单的说,已经允许私人办厂销售产品,至于这个厂亏损还是盈利的责任,政府不再承担了。而改开前的计划经济,不会允许私人办厂,当然,责任也就都是政府承担了。

家园 那又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经济学模型

假设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80亿人是一个统一大市场

假设各市场参与主体充分掌握市场供求信息

假设消费者都是理性经济人,不受到品牌偏好消费习惯的羁绊。

……

在诸多假设条件成立的理想状态下,那当然是市场经济最好,但是你看看这些假设条件,没一条实际的,例如俄乌战争之前,俄罗斯人用惯了联合利华与宝洁,还有掌握销售渠道,广州立白根本打不开销路。实际上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纯粹的理性经济人。

见前补充 4985699
家园 该开前中国不是“政府把生产与分配全部管起来”

不是全部

家园 你不号称自己是老工人么,那么纠结数字做啥?

要说你是搞审计的搞度量的搞学术的,纠缠在数据上那我还能理解

工人阶级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你跟我讲要我说明白到底是2.9抖还是3.1抖,弄啥嘞么?😃

苏联东欧古巴越南,还有咱自己改开前,苏式计划经济全弄成了短缺经济:杨振宁的妈买豆腐去晚点也买不到好的,苏联买香肠也排大队

实践结果就是不搞苏式计划经济了,大家买东西都方便了,人民直观感受(资源配置)效率就是高了

咱中国人就喜欢这实用主义,你要大家论坛上搞数目字证明,hehe了就

也许你脑壳里面的理想的计划经济能搞定一切,那你不妨慢慢想,但为难别人证明就算了🤗

家园 我在这贴写过

继续回应

这句话我可以说说我的看法,一个人要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前提条件是拥有100%的完整信息,想得到100%的完整信息,成本极高,所以,我们会退而求其次,不强求100%的完整信息。由于信息不完整,结果就是选择有可能出错,旁观者拥有不同的信息时(尤其在事后,拥有的信息会更多),就会觉得当事人当时的选择不理性。

我在这里要补充一下,在经济学里,我们不能因为某个人由于信息不足,做出了事后看来错误的选择,就指此人非理性。

批判理性经济人这个假设的人,或多或少都忽视了信息的成本,或者以为信息成本为零。

家园 说绝大部分应该可以吧?

如果按生产资料来说,可以说是全部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