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全球平均气温?你确信你知道? -- yzxdc1

共:💬11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样的质疑不大讲得通...

归纳一下你的论点:

1),质疑大气温度测量方法:

只有水银温度计的数据才算是直接数据,用卫星也好,气球也好其实都是测量的地表的红外线辐射,都只能算间接数据,其本身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何况这也是近年来才开始推广的技术,不能用来同以前的气温数据作比较.
所以得出结论:大气平均温度数据都是骗人的.

2),质疑大气温度数据的采样方法:

从直觉来看“全球平均气温”应该是怎么样的?比如说在地球表面每隔十个平方公里设一个观测点,在所有这些点上每隔一个小时测一次温度,最后把一整年的所有这些数据作一次平均,得到才算是“全球平均气温”。
而你认为
这种事我们怎么可能作过?
因此得出结论
毫无疑问那些科学家修改了数据
.这样的质疑好像主观了一点。

就本人所知,目前做大气温度测量,除了地面上可以用手工(就是你说的拿个"水银温度计"人工去读)以外,大部分用的是遥感方法.

比如无线电探空仪:施放一个探空氢气球,上面绑一个探测器,定时把温度压力湿度的数据通过无线电发送到地面,同时利用雷达追踪其高度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不仅可以得到不同高度的温湿度数据,而且可以判断出各个高度上的风速。探空仪上面的温度传感器不是水银的(那玩意儿不容易自动读数),而是热敏电阻或热敏半导体,精度并不低.这种方法好几十年前就广泛应用了,至少在六七十年代,中国就在用国内自己产的.

再比如微波辐射计:是用一个定向天线,被动地接收大气层各个高度传来的红外和微波信号来判断温度曲线.这个东西可以装在飞机上甚至卫星上.

而最近发展的遥感技术之一,则是激光雷达. 从地面发射一束特定波长(通常3-6百纳米)的激光指向天空,然后接收大气层对激光的散射。不同温度的空气分子,吸收该波长的激光后,会发出不同波长的散射光(这个特性被称为莱利RAYLEIGH散射),对收到的散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就可得到空气温度值。再配合相位鉴别技术,可以得到这一束激光经过的路上,不同高度的温度分布。使用激光雷达可以测量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高的大气层温度。

以上几种方法,都与水银温度计无关,但也不是你所说的“其实都是测量的地表的红外线辐射”。水银温度计的原理来源于金属的热胀冷缩特性,使用时必须首先让它自己的内部与外界达到温度平衡才能读数,其精度与可读性局限很大。特别是实时性很差,不可能像激光雷达或微波辐射计那样几乎在“一瞬间”得出数据。要用它来测量一条线,一个面,甚至一个立体空间的温度场分布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说,利用水银温度计之类的手段测量大气温度,远远谈不上是个好方法。你可以把它定义为“直接测量”而把别的方法说成是“间接测量”(尽管这没什么道理),但是,因此质疑别的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认为只有水银温度计的读数才是最可靠的,那就是大错了。

在地球表面每隔十个平方公里设一个观测点,在所有这些点上每隔一个小时测一次温度,最后把一整年的所有这些数据作一次平均,得到才算是“全球平均气温”。
不错,这是个有效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是个完善的方法。至少,它测出的只是地表附近的空气温度,而大气层有至少几百公里厚,光靠地表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十平方公里”一个测点,够吗?多少才够呢?实际上,你要是不知道温度传导和分布的规律,测再多的点,也不能判定到底够不够。而知道一些规律,有的地方不必测量,也能通过计算知道。并不是真的必须“十公里一个点”那样等密度地去做的。只要选取足够多的典型的地点,每年在固定的地方做,就能反映平均气温的逐年变化。

至于你质疑:“这种事我们怎么可能作过?”呵呵,怀疑得有点没谱了。这个事情不仅是有人在做,而是有很多人(或者机器)在做,世界上差不多每个气象站都在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做了几十甚至上百年了。而且,不仅做地表测量,空间测量也做,荒无人烟的地方也做,海洋也做,甚至南极北极都做。只要你相信除了水银温度计以外,其他方法也能做,也相信遥感技术是真的技术而不是胡扯淡,那就不该怀疑的确有人在做,而且做得不错。

古代的温度数据问题:

人类的真正温度记录只有几十年,最多算一百多年。古代的大气温度,只能由间接证据得到。比如,BBC在2004年曾报道:

“欧洲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从75万年前到现在的南极冰样后总结说,大气的温度和温室气体的含量目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

“在8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在南极冰层向下钻了超过3公里深,由于南极的冰终年不融化,因此越是向下,那些冰的历史也就越为久远。”

“这次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之一,英国南极调查项目的沃尔夫表示,根据冰样,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前的天气变化相当失常。沃夫说,"我们只需要打开冻结在不同深度的冰样中的气泡就可以测量当年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含量。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75万年来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高30%,而甲烷的含量则翻了一番。”

“研究数据显示,在过去200年中,气温的上升速度超过了以往75万年中的任何一个时期。”

还有一些简单证据,比如南极的冰山融化,北极的冰盖变薄,以及普遍的陆地冰川退化等等,说明全球气候变暖还是有很多证据的。

你可以说证据还不太足,但是,不能否认现在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