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查士丁尼西征记 -- 浮云

共:💬61 🌺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四、高举消灭异端的旗帜

拜占庭国家和教会是非常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的,不叙述教会的历史就无法叙述国家的历史。查士丁尼西征同样有宗教背景:查士丁尼及其政权,属于正统基督教派。而他西征的目标,哥特、汪达尔等蛮族部落,属于著名异端阿里安派。查士丁尼西征,高举着消灭异端的旗帜,得到了教会及东西部基督教徒的广泛支持。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与统治东部行者的李锡尼联合发布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君士坦丁从政治角度考虑,给基督教以合法地位,对罗马的统一更有利。罗马帝国只有一个政府,一部法律,一切自由民只有一种公民身份,因此也应该只有一种宗教。此后,基督教在地中海世界深入人心,成为当地居民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基督教的统一与罗马帝国的统一息息相关。

在基督教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信徒众多,成分复杂,社会地位悬殊,在教会内部逐渐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教派——正统派,及与其对立的各种派系。对立派系被正统教派统称为异端。4世纪前后,最有影响的异端是阿里安派。

阿里安派得名于亚历山大里亚主教阿里乌斯,此派与正统派争论的焦点是教义中有关上帝与基督的属性问题。正统理论主张圣父、圣子与圣灵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同体,皆属神而非人,基督来到人间是“道成人身。”阿里安派否认基督的神性,认为基督在圣父之下,具有人性;他们还反对教会上层成为特权集团,反对这一集团拥有大量的土地、财富,得到一部分社会下层群众的拥护。

公元325年,在皇帝君士坦丁的主持下,召开因会议地点得名为尼西亚大会的基督教大会,会议决定基督教必须遵守三位一体和基督与圣父同体的信条,斥责了拒绝这一信条的阿里安派。此后,在尼西亚大会上得势的正统派即称为正教,多数罗马帝国的皇帝包括后来的查士丁尼都奉正教。

阿里安派失势后继续斗争并坚持传教,皇帝君士坦蒂乌(公元337—361年在位)登基后支持阿里安派,奉该派为正统。阿里安派的胜利是短暂的,380年,皇帝西奥多希厄斯宣布三位一体说在基督教教义中据统治地位,阿里安派彻底失败并从此处于异端地位,其背离官方正统神学思想的一切行为被视为犯罪。

随着历史发展,罗马人与蛮族交往日多,民族大迁徙加速了这一过程。蛮族进入罗马境内,务农当兵成为联盟者,罗马商人深入蛮族境内。许多蛮族定居边境省份并接受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逐渐接触基督教。

公元341年,献身于基督教传播工作的哥特人乌斐拉随同哥特使节来到罗马帝国,这一年属于君士坦蒂乌奉阿里安派为正统的时期。君士坦丁堡主教、阿里安派的尼科米迪亚的犹西比乌任命乌斐拉为主教。这是蛮族正式接受基督教的开始。

西哥特人及其邻邦东哥特人、汪达尔人都在入侵罗马帝国之前,迅速地接受了阿里安派信仰。此事对历史影响极其深远。皈依异端,使哥特人、汪达尔人注定成为正统基督教徒的打击目标。相比之下,法兰克首领克洛维于公元496年,率领他的部落成为第一个皈依正统基督教的日耳曼部落,与原罗马帝国臣民友善相处,为查理曼帝国三百年后在西欧称霸奠定基础。

拜占庭国家和教会是非常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的,不叙述教会的历史就无法叙述国家的历史。东罗马的皇帝们把正教宣布为国教,视阿里安派为仇敌,持坚决消灭的态度。查士丁尼西征时打着消灭异端的旗帜,宣称要把西部的正教信徒从阿里安派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他的态度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查士丁尼有一种强烈的文化指向感。他西征、卫教、建法,是在这种指向感支持下进行的。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以后,国家运作系统在东部得以保全,但在西部失了支撑帝国的原有体系。476年以后,西罗马惟一残余的全国性组织就是正教系统的基督教会。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在特定时期,可以远离政治经济军事的乱局而存在。教会是按帝国行政区划分教区的,每个主教管区相当于一个城市,教会组织在蛮族入侵中几乎没有改变,结果在日耳曼征服者建立的各王国中,教会组织保留了它的城市特性。做为教会基础的帝国灭亡后,教会得以保存。

教会及其深入地中海每个角落的基层组织,都保持着巨大活力。正教教义在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对罗马帝国臣民有巨大影响。任何一个西方天主教徒(包括教皇在内),都坚信东方的教友不会把他们丢在蛮族手里不管,特别是除法兰克人外,绝大多数西部地区的蛮族是异端阿里安派。

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 人,对意大利、西班牙和北非统治遇到的一个有力阻碍是:他们信奉阿里安派基督教,而当地的绝大多数居民是热心的正统派基督教徒。在意大利,哥特人占人口比例不超出10%,大部分人口是正教徒,他们以沉郁的仇恨心理,把哥特人的统治视为异端的统治。天主教僧侣和罗马贵族,孜孜不倦的把这种心理培养强大。特别是罗马贵族,他们住在由数以千计的奴隶和隶农围绕的设防庄园里,力图建立地方强权,对东哥特政府所加的束缚深为愤慨。

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对正教信徒持友好合作态度。但罗马人始终宁愿要一位天主教的统治者而不是一位阿里安派,那怕这位阿里安派对待他们的宽容令人称赞。正教信徒广泛支持查士丁尼的西征,虽然后来证明西征的结果未必对他们有利。当拜占庭统帅贝利撒留获胜的消息传遍各地的时候,意大利居民自发地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在许多城市里,狂怒的民众屠杀哥特驻防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