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皖南事变 傅秋涛部成功突围之谜 ZT 1 -- uibeacct

共:💬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皖南事变 傅秋涛部成功突围之谜 ZT 2

经过比较分析、权衡利弊,新四军采用了“绕道”的方案。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绕道”是一条绝路。但军事上的失败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路线外,还有战术与指挥是否正确,以及天候、民情等众多的因素。当三路纵队会攻星潭未克时,项英不敢强攻,理由是害怕伤员过多而影响转移,这反映了项英军事阅历不足和军事才能不够,说穿了,项英缺乏大兵团指挥作战的能力。但作为新四军和东南局党的最高领导,本着为党负责的心理,项英牢牢地把住军事指挥权,排斥叶挺。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项英主持召开了“百户坑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攻占星潭未果后的行动方案。会上,提出了几种行动方案,无非是前进、后退、迂回之争。良将用兵,贵在神速,但项英此时迟疑不决,会议前后历时7个多小时,使国民党军在星潭完成了围堵行动。最后,项英下了一个回头突围的决心,几经波折,使军心失衡,斗志涣散,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与军部的情况相反,左路纵队在“百户坑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即1941年1月8日下午召开了“梓坑会议”,讨论本纵队突围的路线问题。会议也讨论了几个小时,分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原路退回,走北路渡江到无为;另一种是经“东线”到苏南。会议经过分析,形成一致意见,决定向苏南转移。苏南是新一支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傅秋涛担任团长的老一团曾在苏南战斗了半年,沿途群众基础好,不仅傅部可突出,还能背靠宁国、宣城,策应军部突围。会议还决定,老一团打前卫,新一团打掩护,当纵队司令部冲出后,支队全体人员在板桥集合。会议虽然也开了几个小时,但最终形成了正确的决议,奠定了傅部成功突围的基础。两个会议,两种不同的结果,军部的“百户坑会议”,虽然有叶挺拿出“集中突围,正面仰攻星潭”的正确战术主张,但反复拉锯,未被采纳,最后,被主张错误方案的项英占了上风,使部队回走茂林,导致部队走向失败。一纵队的“梓坑会议”虽然议得也长了一点,但做出了正确的决议,使部队突围走向了成功。

由于“梓坑会议”确定了正确的突围方向,一纵队突围的战术方式也随之确定,即:“正面强攻,重点突破,撕开网口”。具体的突破口选择在球岭岭南六华里处“三节水”地区。这是一个峡谷地带,公路从二、三百米深的峡谷中穿过。因地形险要,敌人防守较松,仅有顽52师154团的一个营防守。走这一条路突围是一着险棋,但兵不厌诈,用兵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敌人越是认为我们不敢走的地方,我们越是要走,这样往往胜算的可能性反而大。经过周密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系,历经大小三次殊死的搏斗,在付出重大牺牲后,一纵队的连以上干部和一部分战士终于突出了敌人的重围。实现了初步的胜利,因为这虽是敌人的第一道防线,但也是防守最坚固的、最严密的防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