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1945年2月,日军第39步兵联队之字型走廊之战 -- 阿多尼斯

共:💬14 🌺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北部防卫队的战争准备

出于抵挡美军进攻的防御安排,小川少佐在7号公路西部,距奥隆阿波港约1英里处的“马掌形”转弯建立了一个名为“灯塔”的突出前哨部,这一前哨包括一个两门37毫米反战车炮的小队,一个重机枪班,以及一个步兵班(配一挺班用轻机枪)。半岛的地形在这个“马掌形”前哨部前转弯并俯瞰苏比克湾,日军可以在此射击美军登陆奥隆阿波港的部队。如果美军沿7号公路自西向东推进,他们将撞上日军埋伏好的防御工事和兵力。小川少佐同时下令岩男上尉率领其暂编第6步兵中队的150名士兵,在沿7号公路向西距主防线约1英里处设立第二个前哨部。

点看全图

小川少佐最终决定将主防线设在之字型走廊的西部走廊。在这一地区,三条高地起伏的山脊交汇于地图上的“2”点,西部走廊主防御阵地。由于第14集团军参谋部提供的基本是一些老旧过时的一比五十万分之一地图,小川少佐的部属们自行绘制了稍嫌粗陋,但更为准确和详细的小比例地图。第39联队的士兵们大多来自本州西南的姬路,因此他们在地图上将这一地区的所有地形地貌用家乡的地名来命名,或者用士兵们熟悉的名词和语句。

7号公路南部,一条有两座山峰,向东南方向一路延伸的低矮山脊构成了防线的南部屏障。从“马掌形”前哨部看过去,这条山脊是一座陡峭而坚固的屏障。小川少佐把它叫做ege山,日本一处古战场的名字,并命令第9步兵中队驻守于此。

7号公路北部几乎同样的位置,两条分别向东北和西北防线延伸的山脊为防线提供北部屏障,使之更加难以攻破。向西北延伸的山脊被称作“必胜山”(mount hissho),一直延伸至距7号公路以北约600码处,在此与一条约2000码长,东西走向的陡峭山脊交汇,这条山脊被命名为“野口山”(mount koko),基本与7号公路平行。

优势的地形使得日军拥有自北面和自南面居高临下俯瞰整个战场的制高点。在野口山的最高处,日军观测点全程观测美军自奥隆阿波港向7号公路进攻的全过程,以及日军各个防御点的情况。小川少佐对野口山的地形和位置极为满意,将他的前进指挥部设在野口山顶,并命令训练有素的第11步兵中队担任野口山防御任务。

第三条交汇于“2”点的山脊则是一个近乎椭圆形状的高耸山丘。这一椭圆形高地距7号公路约600码远,被称作“南山”(mount minami)。山丘拥有两座陡峭的小山峰,高耸于公路北部,两座山峰中北面的一座被称为“北山”(mount kita),南面150码外的另一座被称作春日山(mount kasuga),奈良的一座著名山峰。小川少佐下令第10步兵中队在这里构筑防御阵地,由于野口山和必胜山陷落前这里不会遭受攻击,第10步兵中队实际作为小川少佐的基本预备队。

小川少佐同样构筑了第二道纵深防线,因为第一道防线在美军绝对优势的武力攻击下迟早会支持不住。这条南北走向的防线穿越7号公路,距主阵地以东约900码。这一位置上,7号公路北面的“神地山”(mount shinshu)密布防御碉堡和散兵坑,之间以交通沟连接至更深处储藏物资和休息的洞穴。公路的南面则是“不灭山”(mount fumetsu),实际为两座不高的山丘,日军在这里部署相对少些的防御工事,抵挡美军自南面而来的进攻。神地山和不灭山将7号公路夹在中间,形成如主防线的ege山和必胜山夹7号公路一样的狭窄通路,任何试图沿公路进攻的部队都将遭到南北两面日军居高临下的猛烈火力打击。小川少佐将不灭山陷落视为守军最后撤退的底线,这是唯一有希望坚持的久一些的防御点。

这一地区的地形确实对日军防御相当有利。自“马掌形”前哨部起,7号公路的地势迅速抬高,直到EGE山和必胜山之间相夹的狭窄通路为止。当美军攻克日军“马掌形”前哨部后,他们不得不一直保持仰攻的态势从正面进攻日军主防线,两翼连续的陡峭山地甚至让侧翼包抄也不可能。只有当他们攻克第一道防线后,才能够稍微获得优势,从后方直通神地山和不灭山的河谷包抄日军。但是,当美军最终打通道路可以进行包抄时,却发现日军已经撤走了。

从抵达那天起,小川少佐的士兵们就开始疯狂的挖掘战壕和构筑防御工事,充分利用他们唯一可依赖的地形优势。第3步兵大队日以继夜的加固之前日军为了抵挡美军攻占台湾后登陆菲律宾而修筑的工事,并根据防御计划大为延伸和扩展。士兵们拼命的修筑工事和壕沟,尽管当时日军的补给只能保证每人每天一小袋硬饼干作为干粮。第3步兵大队重机枪中队的中山军曹日后回忆道,这些严重消耗体力的工作“艰苦而令人烦躁”。

日军在沿山坡背面的斜坡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和散兵坑,并修筑了通往山腹掩蔽所的交通沟,躲避美军的炮火。每个掩蔽所入口处都用泥土和圆木很好的伪装起来,之间用隐蔽的交通沟连接,之前挖掘战壕的泥土恰好派上了用场。这一隐蔽的交通体系利用山中天然的水沟和低陷,并掩盖在快速生长的亚热带丛林中,根本无法通过空中侦察发现,地面部队也要仔细搜索才能找到。为了迷惑美军并分散其兵力和火力,小川少佐下令构筑大量伪造工事,许多甚至就构筑在真正的工事旁边。

小川少佐对这一防御体系极有信心:美军将不得不直接进攻一座座山丘,每座山中通过蛛网般密布的交通沟连接起的散兵坑,战壕,碉堡和机枪阵地,在亚热带丛林和高耸的灌木中得到极好的隐藏,美军将不得不一直面对丛林中隐蔽良好的日军射来的冷枪和迫击炮弹,偷袭和防守的日军能够通过隐蔽的交通沟迅速转移位置,除非用炮火将山头削平。每座山丘都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唯一让小川少佐没有充分估计到的是一样武器的威胁:凝固汽油弹。

确实,当美军进攻时,他们对面前日军坚固的防御大吃一惊,美军指挥官甚至判断,这一防御体系一定是日军自占领菲律宾后就开始建造,至少经营了三年。战后永由支队的幸存者之一,小川少佐在回忆录里专门强调了他们建设防御体系的情况:永由支队自1944年12月16日抵达后才开始营造,所用的材料完全是现有库存或就地取材。

点看全图

小川少佐手中的重武器不多,因此他仔细的将这些重武器合理安排位置,配合每个日本步兵中队的共27支轻机枪和掷弹筒。两门配属给他的105毫米榴弹炮被安置在神地北端约200码处,这两门火炮可以迅速从掩蔽洞穴中拉出进入作战位置,为神地山和南山之间的阵地提供直瞄火力,或由野口山上的观测站指挥,对南山以西的7号公路地带进行间接火力覆盖。

小川少佐将他仅有的两门90毫米重迫击炮安置在北山和春日山这两座山丘上,这两门火炮在野口山上的观测站指挥下,能够覆盖整个西部走廊直到奥隆阿波港。尽管日本陆军中120毫米迫击炮的装备数量不少,但从整个日方作战记录来看,无论是小川少佐或是实际负责配置重武器的加藤清隆上尉都没有提到如何使用这种武器。有意思的是,美军在夺取之字型走廊后打扫战场时,发现了几发日军120毫米迫击炮弹和一门完好的120毫米迫击炮。一个解释是,由于120毫米迫击炮炮弹过少,日军没有将之安排在炮兵主阵地上。

小川少佐将两门联队属75毫米榴弹炮中的一门置于野口山他的前进指挥部直接指挥下,这门火炮将在必要时候投入支援决定性的战斗。另一门75毫米榴弹炮则安置在105毫米榴弹炮附近,增强这一炮兵阵地的火力。两门大队属70毫米轻步兵炮被安置在EGE山和不灭山之间的公路防御点上,实施直瞄火力支援,射击“2”点的顶部。

第3步兵大队的反战车炮中队在EGE山北端的一座小山上构筑自己的阵地。这座小山是小川少佐计划中第一道防线的关键点之一,被称作“重火器山”。他同时调来一个重机枪小队3挺重机枪加强反战车炮中队。由于在“马掌形”前哨部部署了两门37毫米反战车炮,他仅剩两门37毫米反战车炮部署在现有阵地上。反战车炮中队的中队长一之濑中尉将两门炮放置在压制7号公路的位置上,一门炮射击“2”方向出现的美军,一门炮隐蔽在阵地上,射击从阵地前开过的美军坦克。当一之濑中尉于2月4日阵亡后,日军将“重火器山”命名为“一之濑高地”纪念他。

如何配属加藤清隆上尉的重机枪中队是防御的关键。强大的美军炮火很快会摧毁稀少的日军炮位,但由于地形的问题,美军必须依靠步兵进攻逐个摧毁日军防御点,使用手榴弹,火焰喷射器,冲锋枪逐个清扫日军的战壕和碉堡。对付进攻步兵最佳的武器是机关枪,合理配置重机枪将会最大限度的杀伤美军。

小川少佐和加藤上尉仔细将重机枪中队的12挺重机枪安置在步兵阵地之中。第1重机枪小队的4挺重机枪配属给第11步兵中队,防卫至关重要的野口山;第2重机枪小队的4挺重机枪分散在主阵地上,一个重机枪班位于EGE山最南端,两个重机枪班则位于EGE山北端靠近7号公路的关键点。最后一个重机枪班则位于“2”方向最前端,将是最先迎战通过“马掌形”前哨部的美军部队。

第3重机枪小队被配属在第二道防线,两挺重机枪位于神地山,另两挺位于不灭山。各个重机枪班都得到命令,不能在一个据点里守卫太久,必须根据战事的进展在短暂射击后立刻转移,避免美军迫击炮和直瞄火炮的打击。

在神地山附近的炮兵阵地旁,日军修建了一个巨大的U形洞穴作为掩蔽所,可以容纳一整个步兵中队。洞穴有三个出入口,两个在背面面对圣塔瑞塔河谷,一个在山顶,每个出入口都被很好的伪装起来。这一大洞穴附近有多个小洞穴,用于储藏弹药,食物以及提供短暂休息,支持日军长时间的战斗。有些洞穴甚至有引来的山泉水。

美国第十四军的赫尔少将在美军进攻之字型走廊一个星期后,写信给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克鲁格中将汇报战况时,如此描述这一地区的日军防御:“尽管令人难以置信,但我现在已确信,日军在此地的防御极为完善……过去的两天中抵抗极为猛烈,日军在每条路的两旁和每个关键点都部署了自动武器和迫击炮,频密的机枪火力和迫击炮弹持续砸在我的进攻部队头上。这是个难以敲碎的坚果。……这是我见过的防御最坚固的地区。”

尽管整个战争形势令人沮丧,但战前永由支队的日军士气却极为高昂。他们看不到增援,看不到突围的希望,看不到长期坚守的可能,但他们将迎来战斗。经过长期的残酷训练(日军训练一向以非人道而出名),这些被折磨已久的士兵急需在战场上发泄长时间积累的暴戾之气。这种狂热的战斗精神和长期训练的结果,使他们确信能够用战斗技能弥补对美军的兵力和装备差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