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1945年2月,日军第39步兵联队之字型走廊之战 -- 阿多尼斯

共:💬14 🌺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4)39步兵联队的覆灭

直到战争结束前,永由支队剩余的部队都在纳提布山附近,抵抗美国第6步兵师第1步兵团,第38国民警卫队师第149步兵团,和菲律宾游击队的进攻。在火炮和飞机的支援下,美军缓慢的推进并粉碎日军防御,迫使日军逃入深山中。由于缺乏食物,医药,以及菲律宾游击队不停的袭扰,大部分日军在逃亡过程中丧生。但在日军指挥官的努力下,永由支队始终没有瓦解,坚强的存活下来,并零星的偷袭盟军或和菲律宾游击队交火。

1945年8月15日中午,苏比克湾和马尼拉湾的盟军舰队汽笛长鸣,欢庆战争结束。大量盟国飞机在日军防守或躲藏的地区顶上盘旋,投下宣告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的大批传单,要求日军停止战斗。盟军飞机携带的大型扩音器中,一个柔和的女声用日语劝告日军从深山和掩蔽所中走出来,向盟军投降。考虑到8月15日后形势十分平静,永由大佐带着两名第39步兵联队的军官步行前往他们在纳提布山中营地60英里外的欧兰尼,与盟军接触。在收听盟国和日本政府的日语广播并阅读日本报纸后,他们终于相信盟军军官告诉他们的话:这场战争已经结束。到1945年9月4日永由支队投降为止,近4000名支队士兵只有280人生还。

当第39步兵联队的残部向巴丹半岛的美国第38国民警卫队师投降后,一个问题缭绕在这些日本军官的心间:他们该如何处理联队的军旗?军旗对第39步兵联队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出自天皇御赐,更是日军中唯一一面获得“血染的军旗”称号的军旗,一直是联队荣誉和骄傲的象征,在最绝望的时候,当运送第39步兵联队从台湾前往马尼拉的船只遭盟国飞机攻击时,永由大佐曾将军旗缠在腰间,决定与旗同沉。日本投降时,日本陆军下令所有联队烧掉或毁掉他们的军旗,但此时第39步兵联队残部躲藏在与世隔绝的深山中,未能及时通过无线电知悉这一命令。

起初,受降的美军告诉这些日本军官,他们对第39步兵联队的军旗没什么兴趣。但几天后,联队的军官们发现美军对于弄到一面联队军旗做战利品十分有兴趣。由于不忍心毁坏这面有特殊意义的军旗,三名日本军官,包括支队参谋藤田少佐,第2步兵大队队长山本少佐,第3步兵大队队长小川少佐,联手策划了一个大胆的偷运方案,将军旗偷偷带回日本。军旗被裁成了三部分,藤田少佐保留着“血染”的那部分,一小段军旗的边饰,以及5公分长的旗杆,藏在他的腹袋里。剩余的部分和一小节旗杆分别由山本少佐和小川少佐保存。三名军人发誓,他们要用生命保卫自己的那部分军旗并带回日本。永由大佐支持他们的举动,由于此时他患了严重的风湿病,三人把军旗旗杆主部分的漆剥掉后给他当拐杖用。

回到日本后,他们把军旗的残片交由姬路的一间寺庙保管,僧人们把这些残片藏在一尊挖空的佛像里。收到风声的美国宪兵不久后登门拜访,要求对寺院实施搜查,因为怀疑寺院窝藏和旧日本军有关的一些“物件”。寺院的主持告诉他们,寺院确实收藏了一些这种“物件”,但是为了纪念死者的目的。如果宪兵们一定要搜查,他不会反对,但要求按照正常的程序获得盟军总部的书面搜查令,并必须有一名基督教神甫全程陪同搜查。数次登门无效后,美国宪兵也只好无可奈何的放弃搜查,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确实证据来获得书面搜查令。1965年,这面军旗终于重见天日,所有的残片被精心缝制在一起。这面军旗现在收藏在姬路的陆上自卫队档案馆中。

1945年巴丹半岛之字型走廊的防御战中,永由支队成功迟滞了美军前进的脚步,让这场美军本以为数天即可解决的战斗延长至两个星期,并造成重大伤亡。整个战斗期间美军伤亡1400人,其中阵亡250人。日军则付出了更惨重的代价:阵亡和被俘的士兵达1850人。

战斗中,日军士兵充分展示了训练有素的作战技能,包括精确射击,夜间偷袭,隐蔽运动,甚至自杀式袭击等等,让美军遭受出乎意料的重大伤亡。但在另一方面,这些狂热的军国主义份子,尤其是中下层军官则拥有和现代士兵不相称的狂热迷信。在2月8日美军长达3小时的猛烈炮击中,小川少佐待在不灭山山腹中隐蔽的指挥部山洞内,一遍又一遍激昂的朗读着天皇的宣战诏书,纪念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本皇军取得的“辉煌战绩”。2月11日是日本自1872年开始实行的法定节日,庆祝第一位jinmu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即位。被美军炮弹和凝固汽油弹的钢与火折磨的近乎崩溃的许多日军士兵,纷纷在这天早晨爬上神地山的山顶,面朝日本的方向跪拜祈祷,期望神将他们自残酷的战斗中解救出来。但是,神迹并没有显现,迎接他们的依然是美军火炮低沉的轰鸣声和战斗机俯冲投下的一枚枚炸弹。

之字型走廊争夺战期间,小川少佐的北部防卫队成功打退美军第34团级战斗群,同时在东部抵挡住第149步兵团(欠一营)的进攻,并在撤退前的最后几天让第151和第152步兵团的正面强攻付出不小的代价。日军的抵抗间接导致了美军一名师长和团长被撤换。在形势无可挽回的时候,日本指挥官成功的将残余部队在美军眼皮底下撤走。

总而言之,之字型走廊的日军北部防卫队用两个少量加强火炮和轻型坦克的步兵大队2100人左右(包括临时拼凑的中山大队),成功抵挡了美军4个步兵团(每团约3000人),7个炮兵营(84门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一个坦克连(6辆M4坦克),以及16架P-47战斗机近两个星期。日军在之字型走廊的抵抗同样迫使盟军推迟数天开始使用马尼拉湾进行物资和兵力运输。美军急需启用马尼拉湾作为补给基地,解决目前自仁牙因湾到北吕宋岛之间漫长补给线的种种问题;但在未能控制巴丹半岛前,马尼拉湾不能投入使用;只有在占领自奥隆阿波港到迪纳拉比韩之间的7号公路后,才能占领巴丹半岛。永由支队沿这条公路的激烈抵抗无疑延迟了美军启用马尼拉湾的计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