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评初中语文的一篇范文《敬业与乐业》 -- cyonghu

共:💬61 🌺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继续扛,梁文的重要历史意义

虽然论语上也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劳心者冶人劳力者冶于人。职业是有贵贱高低之分的。譬如商人,胥吏,士兵,这些都属于贱业。不仅如此,即使对所谓比较高贵的工作,强调敬于乐也不是核心。比如著名的莼胪之思,这样的辞职理由在现在几乎是不可想像的。而这一点又不仅是中国,欧洲也是如此。但是在新教革命以后,欧洲的职业观有一个重大的变化,这就是韦伯那本大名鼎鼎的新教伦理中所提出的天职观。韦伯的论述非常精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原作,我就不画蛇添足了。大体上来说,天职观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影响,一是打破了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赋于了职业神圣的意味,二就是强调了从事一项职业的严肃性和它的重要性。可以说,天职观的形成,是西方进入近代的标志,也是重要的动力之一。

当中国接触西方文化后,天职观的观点自然也就传入了中国而且立刻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我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梁先生何时接触此一观点。但梁在此文中所表述的,实际上就是天职观。梁强调了所有工作的神圣性和人从事一项工作的必要性,强调了对待工作所应有的严肃性。这些都是天职观的核心内容。梁不仅在当时就以经认识到了,而且在向中小学生的演讲中提出来,赋以希望,加以强调,这就不能不说梁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不是浪得虚名的。

因为作者没有正面讨论他对于职业的看法和人应对待职业的态度,所以我无从加以讨论。感觉作者似乎认为新的时代对待职业该有更实际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天职观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道德观点就以经过时。事实上对现代社会来说,对待职业的严肃性更为重要。美国人一张口就说要PROFESSIONAL,其实就是源自于天职这一概念的严肃性。在这一点上,中国做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梁任公对敬业于乐业的解释是非常高明的。敬字,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中所反复探讨的一个核心概念。尤其是在佛教引入后,敬地讨论尤其关键。朱氏理学王氏心学都非常强调这个观点。因为敬是从学到信的一个重要前提。没有敬字,学只是学而已,同样,没有敬字,职业也只是职业而已,也就谈不上天职观的形成。也就是没有敬,就没有宗教感。另一方面,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个乐字,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的关键所在。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不是为原罪的压迫,而是为自强的自身之乐。这是中国文化一个突出的特质。朱氏说要学到颜回乐处,若以作者的论调,穷得要死,有何可乐,而这恰恰是中国文化的关键处所在。梁任公对敬与乐的阐释,不仅表现出一个大思想家对舶来文化的敏锐的观察与体会,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梁文中的责任心与趣味之说,实在是一个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对自己人生经验的精辟总结。有责任心,人才能坚强,执着,胸怀博大。而有趣味,生活才能丰富多彩,个性情感才能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对职业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的总结。如果这也是洗脑的话,那么从小能接受这种观点的孩子,是幸福幸运的孩子,他们一生都能为此受用无穷。这样的文章作为范文,我觉得不是令人心痛而实在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