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造船不如买船,闲聊“运十” -- 大费

共:💬105 🌺54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献花,补充几点

不久之前一本军事杂志上有人专门写了一个运10专题,记得一些,供参考:

1,运十基本上是仿制波音737,惟有发动机没办法仿制,当时是把库存民航737的备用发动机借过来用;

2,运十设计上的初衷是国家领导人专机,从当时国内需求来看,民航确实有需求,但绝对不多。军方反而一点需求都没有,因为当时军方不需要战略机动能力,况且那时候连运八都还没仿利索,军方经费很少,能保证运八就不错了,何况空军最着急的是战斗机而不是运输机;

3,从民航需求来看,运十是一架非常花钱的飞机,飞几个小时就要维护很久。原因就像下面有人说过,零件都是敲出来的。标准化过程可能一直到90年代末才搞定。另外,因为材料的原因,运十耗油量比737大不少。

所以说运十下马,实际上是没有买家。就算有了买家,比如说军队,怎么着也得有100架的需求吧,但发动机咋办?大家知道直到去年,国产涡扇才刚刚实用化啊,而且到现在还没大量列装呢。而且那还是军用型,民用型也不是说说就能改过来的。买别人的?即使不考虑当时的世界局势,也是不行的。举个例子,加拿大有家飞机制造公司,名字我忘记了,目前生产小型喷气行政机。当初他想联合几家公司一起搞个大干线客机来着,大概就是波音757和空客300系列的那种。结果波音和空客联合起来警告发动机制造公司,如果给加拿大的飞机提供发动机,就取消合作。结果是加拿大公司的计划胎死腹中。世界上能造民航发动机的,除了俄国人,就三家公司,美国的GE和普惠,以及英国的RR(就是那个劳斯莱斯)。

那么如果给点钱一直养着运十,不断改进到现在,行不行呢?也不行。首先看民用这块儿,俄国人的民航机一直不能打入西方市场,因为技术相对落后,很难符合不断提高的民航标准,比如噪声之类的。为什么民航标准在不断提高,因为波音和空客两家的飞机技术提高了,于是就把标准提高,正大光明地让你进不来。在国内用总行了吧?现在国内的民航机一条龙都是波音和空客,就是从驾驶到维修这一大摊子都制备好了。运十出来谁买?不是买架飞机就能飞的,保养维修技术服务都得跟上。民航赚钱吗?看着机票一路打折下来,油料一路涨上去就知道了。军方呢?还是不行。波音737的军用型是c130,美国人拿来当加油机用的,运输机很少,原因很简单,就是民用设计无法符合军用要求。就拿机体宽度来说,如果主战坦克开不进去,那就免谈。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军用运输机和民航飞机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军机都是上单翼而民航是下单翼,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机体设计,没法互换的。当然运十可以拿来作为特种飞机,比如预警机和加油机等。但这种机型需求量不大,还不如买俄国人的。

现在的大飞机计划,多半是军方逼的。中国现在有了战略机动的需求,需要大量运输机。民航机可以买,但战略运输机不能被别人卡脖子。从俄国人那儿定购的伊尔76,不是人家说工期紧延迟交付了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